鄉(xiāng)愁繼世長 ——讀平措扎西的文化散文《尋跡》
尋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讀這樣的文字,配以古樸典雅的裝幀設計風格,還有那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分量,這些信息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旨趣,傳達出一種淡淡的古意和悠遠的藝術氣息,似乎要把人引入歷史深處,抵達天地自然的褶皺幽微之境,以品味被隱沒于時光背面的真實意蘊。
開卷,仿佛與作者對面而坐,聽他用平實質樸偶或透著生動風趣的話語,鋪陳開一個個長長短短的故事,攜帶著豐富多彩的資料信息撲面而來,各色人物于此間漸次鮮活,言語間蘊含著樸素卻足夠真摯的情感,種種寶貴因素的標的或者說服務目標,明確指向一個地方——位于珠穆朗瑪峰腳下的西藏日喀則地區(qū)——作者的生命誕生地、他于彼處度過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時期而成為他的精神原鄉(xiāng)的故鄉(xiāng)。閱讀這些頗具原生態(tài)氣質的文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鄉(xiāng)愁”這一概念。
濃得化不開、痛得忘不掉,卻又難以輕易回歸,仿佛剪不斷理還亂的悠悠情意、綿綿幽懷,怕只有鄉(xiāng)愁了!正是這份由鄉(xiāng)愁孕育經年而成的深切情懷,才衍生出強大的生命力量,支撐著一位已不年輕的作家、一位民俗文化學者,不畏旅途的勞頓辛苦,不懼事務的瑣屑繁雜,耗費7年時間,日光燈影下翻閱一本又一本新舊書籍,寒來暑往間深入一個又一個幽隱之地,一步步探賾索引,一項項條分縷析,撥開歷史煙云,撣清歲月塵埃,對被遺忘的史實力求還原,對被隱沒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進行顯微。作者的步履是孤單的,卻也是堅定的;思考是審慎的,從而也是嚴謹的。30多篇文章,既單篇成文,又彼此交叉融匯,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成就出一部有內涵有態(tài)度的大文化散文。
品讀《尋跡》(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仿佛跟隨平措扎西老師的足跡,在珠穆朗瑪峰腳下行走,深入一座座村寨,親臨一戶戶人家,亦步亦趨,頻頻駐足回眸,一再凝神遐思,靠近一個個生命,體味一顆顆心靈。不知不覺間,西藏日喀則大地上的山水地理、歷史事件、民間人物、禮儀風情、行業(yè)發(fā)展脈絡,乃至宗教文化、各地方和寺廟的歷史沿革等豐富駁雜的信息,含藏于故事情節(jié)中在你面前徐徐展開,所涉事項的信息資料無不翔實而確切,文本就這樣描摹出一幅多姿多彩而又生動鮮活的生活畫卷,將當地豐富多樣的人文風情和民俗習慣立體地呈現出來。于是乎,久遠的人、事、物由幽微而顯在,朦朧的歷史由縹緲神秘而至清晰可觸。
從文章中不難看出,作者是個知識淵博且做事嚴謹的人,他對于筆下所寫對象的地域文化、民俗風情和人文自然等相關情形的熟稔程度尤其令人嘆服。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事、一地一名,以及被民間廣為傳頌的歷史事件、僧俗人物等,作者無不了然于胸。反觀其路徑,既有先期對歷史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掌握,又有扎實的實地考察、考證和感受,二者相融相合,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明晰認識,這些個體經驗經過理智的辨析檢驗,具備了一定的理論高度,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將其付諸于文字,如此文字便有了力量,從而成為被大眾所接受的有效信息。
《尋跡》共有7個篇章,內容分別對應不同的文化板塊,日喀則大地上的地理、歷史、自然、人文和宗教等文化現象,于文中皆有體現,比如:一些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寺廟和宗派的歷史沿革與演繹、著名民間藝人的生平和藝術特色、高僧大德的成長經歷和修行成就、邊貿口岸的地理和商業(yè)特征、著名印經院的歷史沉浮與變遷等等。這些內容涉及藏醫(yī)、藏藥、藏香、藏戲、唐卡、壁畫等各行各業(yè),以及民間歌舞、橋梁建筑、地方手工業(yè)和商業(yè)貿易等等;時間跨度則從公元前沿至當代;地理范圍包含崗巴拉山脈以西的日喀則區(qū)域內從東到西、由南到北所有有人物有故事的山水村落;人物則含括歷史英雄、民間高人、著名僧侶、行業(yè)祖師、政界領袖以及有代表性的普通百姓等等。由此可知,該書是知識性強、信息量豐富的文化讀本,這奠定了它的社會價值。
而凡此種種龐雜繁復的知識和信息,作者并不是干巴巴地羅列或生硬地堆砌,而是將其與歷史人物或事件有機地融為一體,在交代事件發(fā)展的過程中自然呈現出來。作者先搜尋到目標對象的蛛絲馬跡,對其歷史脈絡進行梳理歸類,找出推動事物發(fā)展的核心人物,循其足跡進行實地考察和切近的探訪,將相關的信息知識自然地融入人物的生平故事中,加上考察現場得來的切身感受,然后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將時間、空間和事件串連起來,自然還原出各自清晰的脈絡和歷史樣貌。閱讀中你會發(fā)現,作者是個特別善于講故事的人,他的敘述從容、淡定,且不乏藏語表達方式中生動、形象與趣味性的特點,這使得蘊含著大量知識和信息的文章,讀起來不僅不枯燥,而且顯得意趣盎然,吸引讀者不由自主地深入,有很強的可讀性。
以首篇文章《雕版上的歲月往事》為例,復雜的事物現象就是以故事主人公的生命足跡為線索展開的。從生活于13世紀的青年僧人覺木旦日白熱智與日喀則邊遠之地那塘寺的奇妙結緣切入,看著這位來自西藏山南地區(qū)的僧人在那塘寺由求醫(yī)救命到病愈留寺拜師學習,逐漸成長為一名學修兼?zhèn)涞闹呱?,發(fā)心整理繕寫整套《大藏經》,覺木旦不僅自己廢寢忘食、傾財傾力地親自抄寫整理,還感召和發(fā)動自己培養(yǎng)的有成就有能力的傳承弟子等各方力量一起來完成這項浩大工程,經過兩代人無數個宵衣旰食的辛勤努力和種種艱辛曲折,終于于14世紀初成功完成了一套完整的手抄本《甘珠爾》《丹珠爾》,并將其存放供奉于那塘寺里。這就是藏傳佛教歷史上的第一套完整意義上的《大藏經》。而這套珍貴的手抄本經卷的誕生,不僅成為長達兩個多世紀里藏傳佛教乃至藏文化學習、流通和傳承的主要依據和范本,更是后來第一套雕刻版的可靠藍本,其歷史意義是非凡的,其于藏文化發(fā)展歷程中的卓著功德也是不可磨滅的。那么,因它的存在而改變一個邊地小寺的歷史地位,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西藏常能見到一個勞動場景,即幾人或十數人站成一排,傳遞石塊、土坯等建筑材料,人們腳不離地,只用軀體和手臂的屈伸輾轉來工作,合作間自然形成了和諧的節(jié)奏與韻律,大家說笑或者唱著專門的勞動歌,勞作顯得輕松又熱鬧。從這篇文章才知道,它竟緣起于230多年前,從刊刻地定日協(xié)噶爾往存放處那塘寺運送第一套《大藏經》木刻經版時。兩地相距220多公里,為了保護珍貴無比的經版不被磨損,采取了人手傳遞法——數萬人排成長龍,遵循一定的節(jié)奏左右轉動身體,人人態(tài)度恭敬,4839部典籍的巨量經版得以完好無損地送達安身之地。后來,這樣的勞動形式在民間流傳并沿襲下來,就形象地叫做“瑪尼拉修”,藏語意為“手傳經文”。想象其時其景,那是多么浪漫多么詩意多么震撼的勞動場面??!
為文者,尤其是作文化散文,除了要具備相當廣博的普遍性常識,尚須掌握比一般人所知多一點深一點的東西,文章才能有新意,從而吸引不同需要層次的讀者。不僅要知其然,還須知其所以然,方能以自己之十分昭昭,傳遞給讀者幾分明了。具備這幾個要素,大概才能做出有價值的文章?!秾ほE》的作者是做到了的。綜觀全書,類似這樣“捎帶”著傳遞出的民俗文化常識,可以說俯拾皆是。
比如,通過《萬紫千紅陳塘美》一文,號稱定結縣后花園的“陳塘鎮(zhèn)”,如同一幅立體畫卷展現于我們面前,不僅它的地理自然特征清晰如畫,當地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婚喪嫁娶習俗、宗教信仰特征等民間風情文化現象,也都條理分明、歷歷在目。陳塘鎮(zhèn)是夏爾巴人的主要聚居區(qū),人口中藏族也占據一定的比例,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兩個族群既各自堅守著自己的習俗特征,又相融相攜、和睦共處,這種情形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陳塘屬于深山密林峽谷地勢,文末,陳塘人見面時打招呼的“哎,突然見到了!”和分別時的叮嚀語“小心偵看喲!”在外人看來頗有幾分新鮮莫名,究其理方知,這樣的兩句話,恰恰最是生動形象地體現出了自然環(huán)境對民風民俗以及族群心理文化特征的強大影響。《寺中飄來世俗風》表現出鮮為人知的扎什倫布寺院里的民俗文化現象——曾經興盛一時的僧人演唱藏戲活動和風格獨特的僧人打“阿嘎”勞動情景。文化水平高而又多才多藝的僧人們,藉由這種方式演繹出別樣的文藝之美和人間溫情?!兑粋€人和一座城》描繪了江孜白居寺的獨特魅力,該寺為三個教派并存,使得建筑風格和所供奉佛菩薩主尊及僧人的修行法門,都赫然迥異于藏傳佛教的其他所有大小寺院。它的誕生自然是不易的,建造歷史當然也是復雜艱辛的。作者透過追溯它的主要建造人熱旦貢薩帕成長的非凡一生,來一步步梳理并還原出寺院誕生的歷史印跡。在作者的合理布排下,時代背景、人物和事件各就各位,無言地驗證著偉大事物的必然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