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也有文學,塔依卜·薩利赫便是非洲作家中的杰出代表
記憶的艾賓浩斯曲線是一名貪玩兒童,他總是來得興奮,去得迅速。歷史的記憶則尤甚,比如說“第三世界”這個名詞。曾幾何時,“第三世界”、“亞非拉兄弟”等,一度喚起中國人內心的對遠方的共情。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亞非拉等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浪潮。彼時新建立的共和國竭己所能,在各方面支援亞非拉國家的民族獨立斗爭,也正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努力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暗谌澜纭笔?0世紀弱勢力量的聯(lián)盟,表達的是一種國際主義思想。它為彼時的中國人想象世界提供了一種遼闊的眼光,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在那無窮的遠處許多人都與我有關。如今時過境遷,我們的目光被鎖定歐美。在政治上如此,文學上亦然。我們能對歐美的文學大師如數(shù)家珍,每年還會跟進最新的作家和獲獎動態(tài);但鮮有人會真正提起興趣談論一位非洲作家。
實際上,非洲也有文學,塔依卜·薩利赫則是非洲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在阿拉伯文壇,塔依卜享有盛名,被譽為“現(xiàn)代阿拉伯小說的天才”,其作品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廣受歡迎。這主要是因為,他小說中歷史經驗的風格化凝聚。他將目光聚焦于普遍的蘇丹鄉(xiāng)村,以文學的方式展現(xiàn)在近代史的風暴下,蘇丹乃至非洲的變與不變,引發(fā)讀者強烈的心靈共振。其中,既有我們熟悉的被殖民國家的獨立史,也具非洲的地域風情。尤其是后者,讓他筆下的現(xiàn)實主義渲染上了一種非洲特有的浪漫色彩,猶如彩帶編織的靈魂樂。
塔依卜·薩利赫
會殖民的風流韻事
為塔依卜贏得名聲的是長篇小說《移居北方的時節(jié)》。該書曾以另一個頗具營銷味兒的譯名在國內出版,也即《風流賽義徳》(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可以想象,這個通俗情調的名字如何使該書看起來像是一本東方男子的風情錄,引得讀者在書攤前駐足。
“風流賽義徳”確乎有一定的概括力:小說中一個主要的角色幾乎就把風流韻事當作全部特征。穆斯塔法·賽義徳,一位自幼喪父、與母親生活的蘇丹少年,他非凡的記憶力與對世界的冷漠成正比,先后在開羅和倫敦深造,并在牛津大學留任經濟學講師。他是一個一出場聚光燈就打在身上的人物:可怕的不只他的頭腦,還有那身充滿東方特色的俊美皮囊。這具皮囊,如阿拉丁神燈,既成全夢想,也帶來毀滅。在英倫晚宴的杯盞流光間,賽義徳宛如莎士比亞劇中那擁有細密卷發(fā)的黑色奧賽羅。維多利亞時代的高壓統(tǒng)治方才結束,對于那些在情欲的葡萄酒中搖曳的女人來說,賽義徳的出現(xiàn)太過文學?;蛘哒f,他就是文學本身,混合著浪漫主義和異國情調的遐想。
賽義徳深諳如何包裝自己,就像包裝一個漆滿阿拉伯圖案的花瓶。一次,在海德公園一個有色人種問題的演說場合,賽義徳找到一個新的狩獵目標。他技巧嫻熟,編造說祖國首都的大象到處漫游,鱷魚則像閑暇的寵物在街心曬太陽。他花言巧語,說自己是個舉目無親的孤兒,父母在尼羅河擺渡時覆舟身亡,以此巧妙地喚起她無處可施的基督徒的仁愛。他還為此給自己隨手拈來一個假名,艾敏·哈桑。不出所料,不顧誠信檔案的搭訕,配之以神秘感的異國皮囊,他很快就拿下了這位名叫伊麗莎白·西蒙的有夫之婦。賽義徳回憶道,他的形象在自我講述中正在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形,滿足了酷暑的男女正瘋張的欲望:
是時候了,我感到自己在她眼里成了一個一手持矛,一手拿弓,在密林深處捕大射獅的赤身裸體的原始人,這就好了,好奇已變成歡樂,歡樂又轉為同情,只要我去攪動她內心深處的池塘,這仁愛就會變成一種欲望,可以由我隨心所欲地去撥動那已經緊繃的琴弦。(《移居北方的時節(jié)》)
后來我們知道,這位可憐的婦人,事業(yè)有成的外科大夫的妻子和兩女一男的母親,臣服于賽義徳后就開始一步步走向悲劇的深淵。賽義徳精力旺盛,流轉于不同女人之間,其多情構成了一個敘事的驅動裝置。圍繞他,情欲在相似的邂逅框架中深入,變異乃至毀滅。讓我們按照前后順序來看看她們,這些女人個個姿色非凡且都因他而死,并在自己的照片底下為其留下遺言:“衷心愛你的——希拉”;“死至屬于你的——伊麗莎白”;“你的奴仆蘇珊”;和最終的瓊尼·莫里斯死亡之際的懇求:“跟我一起來吧!來吧,別讓我孤身一人離去!”隨著故事的褶皺像毯子一樣逐漸展開,對情事的敘述反而變得越來越“虛”。在回憶和追溯的語調中,賽義徳的風流往事主要呈現(xiàn)為一種意識流火焰,晃動著非洲沙漠的美學光暈,感覺像是進入吸阿拉伯水煙的迷醉狀態(tài)。換句話說,寫實的情節(jié)讓位于生命的思緒,塔依卜有意把男女身體的碰撞換喻為文化的交鋒。這種交鋒,源于賽義徳是一個非洲人。
作者塔依卜曾坦言:“我將所謂的東西方關系重新定義為一種本質上的沖突,而在過去,這種關系始終身染浪漫色彩?!辟惲x徳的風流,本質上也是一種文化間性的劇情。這種劇情常年流行于世界各地,如今表現(xiàn)在諸如此類標題所引發(fā)的聯(lián)想中:“亞裔姑娘結交白人男友”、“上東區(qū)女孩:我的男友是個巴基斯坦人”,以及法國作家杜拉斯那樣的“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異國男女的情欲,在文學中扮演了一種探討文化認知的三棱鏡角色。三棱鏡五光十色,正如風流賽義徳。19世紀70年代,大英帝國的殖民勢力從埃及向蘇丹擴張。20世紀初,蘇丹被迫由埃及和英國共管。直到1956年,蘇丹才獨立為共和國。彼時置身倫敦的賽義徳,隨身攜帶的除了智識上的驕傲,還有作為一個殖民地國家知識分子的痛切心理。盡管身在聚會席間,他深知歐洲文明那虛偽的一面:“輪船首次劃破尼羅河河面,給我們送來的不是面包,而是大炮。鐵路是在他們手中修成,但他們的本意是運送士兵。他們辦起來學校,教育我們如何用他們的語言說‘是’?!闭腔诤笾趁褚庾R,賽義徳的殘酷風流史具有了一種存心為之的荒誕感。
賽義徳之需要女人,猶如跋涉于沙漠中的旅人需要綠洲。但這些女人并不能為他解渴,她們都是沙漠中的蜃景。那驅使他的到底是什么?想象性的戲劇性報復,或許我們可以這么說。他的目的,在他回憶庭審一幕時終于顯露出來。作為被告者,面對眾人嚴辭厲問,他并無多少懺悔之意。看起來賽義徳享受這樣的審判,因為審判的場景里恍惚有一種歷史的倒置。他回憶道:“可我感到自己在他們面前倒還有某種優(yōu)越哩。這空前的盛況不就是為我準備的嗎?不管怎么說,也算個殖民者,一個對其所作所為做出裁斷的入侵者。”你沒有看錯,他認為自己“也算個殖民者”,一個“入侵者”,一個干下滔天罪行的人。當然如我們所知,他殖民的方法便是玩弄英國的女人。通過這種邏輯上似乎成立的方式,他完成一次歷史情景重現(xiàn):外邦人在本國的作惡行徑。賽義徳的報復顯示了一種顛覆意圖:引起事件性震動,讓你們也嘗嘗被殖民的滋味。然而,要說這種報復的正義建立在道德的合法性上,真是勉為其難。畢竟,殉情的四位女性并不天然直接為英國的殖史負責;要負責也是掌管大炮的軍事將領。
非洲的精神廢墟
賽義徳被判處七年徒刑,刑滿釋放后他流轉世界各地,回到蘇丹,在尼羅河旁邊一個平靜的村莊,娶妻生子。最后,在一場暴雨中命喪尼羅河。從大體情節(jié)上看,小說故事與作者塔依卜本人的生平間,有一種顯然的呼應。
1929年,塔依卜·薩利赫生于蘇丹北部馬拉維鎮(zhèn)一個窮苦家庭。憑借著出色的學習能力,塔依卜在戈登學院和喀土穆大學完成學業(yè)之后,于1953年移居英國,并在牛津大學深造。據(jù)說在英國,塔依卜也曾與一位蘇格蘭女士成婚,并育有子女。在生命后期,他又在歐洲和阿拉伯各國流連多年。某種意義上,《移居北方的時節(jié)》從一開始就具有很強的自傳色彩。作為一個非洲知識分子,即便主動遷徙至西方,在文化心理上仍帶著一種流亡之感。這種關于文化間性的身心糾葛,貫穿了小說始終。除卻賽義徳黑碩的肌肉之下那顆被歷史風雨拍打的心靈,實際上,小說敘事者“我”是另一名曾留學于英國的蘇丹知識分子。準確地說,屬于賽義徳之后的一批。由于“我”對同類人物天然的敏感,回鄉(xiāng)后在人群中注意到了他;而他在一次酒后失言朗誦了一首英文詩,暴露了身份。但是在小說中,賽義徳的故事并不是一下子從他口中倒出來的。隨著敘述,賽義徳的故事像一個破碎的花瓶,經由“我”的反復追溯才得以復原。在復原的過程中,“我”見證了這一時代蘇丹乃至非洲社會令人痛心的方方面面。我時常走在村莊的黑暗中反問自己:“穆斯塔法·賽義徳其實并無其人,他不過是個虛無縹緲的化身,或者是一種虛幻,一種夢幻,或者他本來就是一個魔影……”賽義徳在此氛圍化了,像縈繞的夢境一樣成為“我”意識內容中的一部分。于是,兩代蘇丹知識分子在此相遇。塔依卜有意引發(fā)一種“我”與賽義徳之間精神上的互文:同為本土知識分子,面對著同樣的絕望,同為“歷史中間物”。
如果說賽義徳的情欲建基于漫長的殖民史,那于“我”而言,問題則是獨立后的蘇丹何去何從。留學時“我”就躊躇滿志,像宣誓一樣說要保護本民族的特色,表達建設國家的信心。后來“我”回到蘇丹,就職于首都喀土穆的教育部??删驮谌温毱陂g,“我”才看到那些非洲領導人的可鄙嘴臉。當生活在鄉(xiāng)村的農民抱怨孩子上學每天得奔波好幾公里路時,這些非洲的新貴們,以共同研討切磋教育的名義斥資一百多萬磅修筑起一座獨立宮殿。他們“臉上油光锃亮,嘴巴大如豺狼”,其中一個部長在演講中堂而皇之地說:“每個受教育者今天都想住舒服的辦公室,住有空調設備的花園洋房,坐美國造的汽車,來來往往在大街上奔馳。我們如果不把這種痼疾連根鏟除的話,那就會在我們身邊出現(xiàn)一個和我們的生活現(xiàn)實水火不相容的資產階級?!逼浒l(fā)言令人乍舌,只差主張非洲人應該永遠去做苦力了。而該部長自己,每年都要去瑞士的別墅避暑,“飽食終日和玩弄女人”。原來,非洲統(tǒng)治者不見得比殖民者好多少,掌權者的貪腐像洶期的尼羅河般泛濫。
動蕩的時局中,政治人物輪番粉墨登場。當革命者以“人民”的名義燃起火把叫囂時,他們心里盤算的是掌權后可攫取的利潤。在失望的時刻,“我”的目光轉向了這片土地,尤其是土地上像“我”爺爺這樣的人。在“我”眼里,爺爺宛如一棵蘇丹本地皮厚尖刺的沙棘,幾十年如一日地頑強生活。不論瘟疫流行、饑饉頻發(fā)還是戰(zhàn)禍四起,爺爺似乎都不為外界所動。他年近百歲,每天還蹦上蹦下地騎驢子,天還未亮就趕去清真寺做禮拜:一個銅質的小凈罐,一張虎皮拜毯,一串檀香木的念珠,一個在歲月的長河中讓人暗暗驚奇的老人形象。從寄希望一個獨立的國家,到嘆服于默默無名的普通蘇丹人,相當于從民族國家轉向本土文化。那么,“我”精神的依歸在此是否找到了一個落腳點?答案是否定的。非洲農村生活表面的自足穩(wěn)定性背后,是那可怕的思想痼疾。其中,尤以阿拉伯文化主導的男權主義為甚。小說寫道,賽義徳去世后留下的遺孀哈賽娜不幸被年過七十的瓦德·利斯看上。瓦德·利斯一生色欲熏心,插科打諢,毫不避諱地叫嚷著“哪種樂也大不過交歡的樂”。他跟哈賽娜的父親提婚,后者竟答應了。處于困境中的哈賽娜被迫嫁給瓦德·利斯,但婚后拒絕其近身。在一個氣急敗壞的夜晚,瓦德·利斯撕破了哈賽娜的衣服并虐打她,而哈賽娜在反抗中親手閹割了她的新丈夫,然后自殺。哈賽娜之死如早有預感的閃電,在“我”心中投下一道陰影。但是,更讓人絕望的則是村民們的反應:他們紛紛咒罵哈賽娜而同情瓦德·利斯,就連爺爺也不例外。他們把這件事視為村莊的道德污點,當別人問起時個個保持緘默、絕口不提,生怕因此敗壞名聲。這是一起發(fā)生在蘇丹村莊的信息封鎖和事件埋葬,于我們而言并不陌生。
走向未來的愛情先知
塔依卜曾在BBC廣播電臺的阿拉伯語部門工作,后升職為戲劇部主任。在英國定居期間,他在阿拉伯語周刊雜志上開設個人專欄,寫了大量時效性很強的文章,探討文學、文化問題。從長期的歐洲經歷中,塔依卜體悟沖突,并從中獲得了一種寫作的生長性。由于長期閱讀歐洲文學,他很快把更為“現(xiàn)代”的要素帶入了阿拉伯文學之中。他開始擁有一種更為大膽的理念,去捕捉那些長期存在、但在非洲諱莫如深的社會經驗。比如,前文所述中我們看到的大篇幅性描寫,這在一個道德保守的社會總會引人側目。小說一時被看作為新興的地下畫報,引起了很多爭論。在蘇丹國內,他因為這樣“出格的描寫”一度被禁。20世紀90年代,蘇丹當局抨擊《移居北方的時節(jié)》,將其定義為一部色情作品,認為其褻瀆了伊斯蘭教義。誠然,小說中彌漫著非洲式的激情和幻想令我們耳目一新;不過,就像人們都心知肚明的那樣,宗教和世俗相伴相生,很難說塔依卜對伊斯蘭教褻瀆了什么。被禁的更為本質的原因在于,他對蘇丹國內政治和文化環(huán)境的尖銳描寫讓政府感到不悅。特別是當塔依卜開始被國外讀者閱讀時,當局為小說中那樣一個并不“正能量”的蘇丹形象而感到不滿。
塔依卜筆下的一些人物,讓我們想起魯迅等作家小說中的那些底層的農民形象。歷史的激蕩似乎與他們無甚關聯(lián),他們如尼羅河的水車般只在慣性下運轉。塔依卜寫道:“這里的人麻木不仁,對什么都無動于衷。生歡快,死憂傷……他們不會說我們學到了什么。他們只從河水和樹木那里學會沉默和忍耐?!痹凇兑凭颖狈降臅r節(jié)》結尾,“我”對一切感到絕望,本打算借橫渡洶期尼羅河而像賽義徳一樣告別世界。但就在淹沒之際,某種生的念頭終于促使我喊出了“救命”。這聲內心的吶喊源于一份“責任”,象征著精神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而這份責任,于塔依卜·薩利赫而言,首先就是去處理民族的文化遺產。在中篇《宰因的婚禮》中,他就以一種類似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筆觸處理了該問題。
宰因是個發(fā)育不良、頭腦簡單的農村青年。他常年混跡于各家的婚禮現(xiàn)場,講段子、造歡樂。當他看到誰家姑娘漂亮,就會四處嚷嚷著他看上了人家姑娘。經他這么一宣揚,姑娘便會芳名大震,吸引遠近的鄉(xiāng)紳、名流或少年登門求親,把她娶走。而宰因呢,這時好像完成了一項工作,開始尋找新的目標,開始新一輪“風流韻事”。宰因成了一位愛情的傳播者,但誰也不認為有哪位姑娘真正愿意嫁給他。直到有一天,村里的姑娘妮阿瑪,一位被許多男子愛慕的姑娘,主動向宰因求婚,這才引得眾人稱奇討論。蘇丹是非洲穆斯林國家,其文化性格與宗教和本土風俗之間均有緊密的關系。小說以此為契機,作者引入各色人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蘇丹農村的風俗畫,包括飲食、人情、婚喪等。尤其他筆下婚禮,呈現(xiàn)出一派歡樂、世俗而混雜的場面:
就連“綠洲女郎”也敢在伊瑪目眼皮底下舞蹈、歌唱……長老們在一廂誦讀《古蘭經》;女郎們在一廂跳又唱,唱贊美詩在一廂敲打手鼓;青年們在一廂開懷暢飲。到處都是歡樂的聲音,彷佛這是各路人馬的一場大聯(lián)歡。(《宰因的婚禮》)
塔依卜對宰因婚禮的描寫濃墨重彩,字里行間好像流動著經卷的誦讀和歡樂的非洲鼓點。通過宗教儀式和世俗生活并置,塔依卜讓我們看到蘇丹精神的活力所在。這種活力并不以反對伊斯蘭起家,而是將之包蘊其中?;蛘哒f,它源于塔依卜對本土伊斯蘭的另一種解讀思想;該思想具有非洲民族的特征,主要由小說中的三個人物撐起:侯奈因、宰因和妮阿瑪。
侯奈因是一位超凡脫俗、潛心宗教的修士。一年中,他在村里封齋、禮拜六個月,剩余的時間則到南方的沙漠中度過。少有人了解他去過什么地方,也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生活。侯奈因的形象,可以追溯到伊斯蘭教的神秘主義,即蘇非傳統(tǒng)。在歷史上,蘇非的出現(xiàn)源于他們對統(tǒng)治階級利用宗教斂財壓迫的不滿;他們放浪形骸本身就是一種跟當權者不合作的態(tài)度。蘇非主張宗教的核心就是“愛”,侯奈因則具有強大的個人魅力,能點化人心,救人性命。宰因,正如我們前文已述,看起來像漫畫的小丑。他力大無窮,常常莽撞;但與其他人相比,心里沒有任何的城府和算計,像天賦一樣樂意犧牲自我而作他人嫁衣。單薄的胸膛里,栽培著一棵忠厚、善良的心。妮阿瑪十分漂亮,但不在意自己的容貌。她雖是姑娘,但從小要求父親送她去私塾學習《古蘭經》。她理解經文的方式不同于刻板的背誦,而是充盈著愛的情感。從經卷中她領悟到自主、奉獻和責任。“她分擔母親的家務重擔,大事小事都要參與意見?!蹦莅敺彩露际亲约耗弥饕?,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在意中人方面,不論是富人的兒子還是知文識禮的教員,要是她看不上都會聳聳肩。她想要跟宰因結婚,也沒有人能阻止。塔依卜通過這三個鮮明形象,寄予了他心目中的非洲-伊斯蘭的文明精神。他們既是對歷史文化的提煉(侯奈因),也體現(xiàn)著作者頗具現(xiàn)代性的創(chuàng)造力(宰因和女性妮阿瑪)。塔依卜相信文學、文化要基于前人,但本質上永遠是一種待創(chuàng)造的聲音。而小說的虛構性,是我們需要的精神力量,為生活的理想提供一個雛形。
2009年2月18日,塔依卜·薩利赫因腎衰竭在倫敦一家醫(yī)院溘然長逝,享年80歲。他的遺體被空運到蘇丹,埋葬在烏姆杜爾曼的巴庫里公墓,有幾千人參加了葬禮儀式。塔依卜·薩利赫的一生和文學密切相關,讓人想到詹姆遜對第三世界文學看法:在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中,第三世界文學總是可以當作“民族寓言”來讀——個人欲望總是與民族的歷史脫不開關系。從詹姆遜所處的歐洲中心出發(fā),閱讀的習慣或許總會使之走向這樣一種解讀效果,不過于我們而言,“第三世界”并不是遙遠的彼岸——畢竟,詹姆遜當時就把中國也劃入第三世界序列。如今時過境遷,我們少有關注“第三世界”文學;偶爾閱讀他們變成了一種隔窗遙望或故作驚奇,好像這個世界已全然進化地如購物中心般富麗。在這種情形下,塔依卜猶如遠方一個閃爍的標識,吸引著我們去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至少,我們可以避開詹姆遜式的轉述,去直接聽他們說說話,聽聽《宰因的婚禮》中那激動人心的音樂,以及這些音樂所表達的歷史連續(xù)的可能。這些聲音為《移居北方的時節(jié)》的問題指明了方向:從尼羅河中逃生的蘇丹知識分子的路在何方?答案是:路就在自己腳下。閱讀塔依卜·薩利赫可以是閱讀異質文化語境中的作家,我們能讀到阿拉伯風情的性描寫。但閱讀塔依卜·薩利赫,也在閱讀我們自己:風流之外別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