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俄羅斯“白銀時代”:理解它的璀璨和美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俄國文學史上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白銀時代”。勃洛克、馬雅可夫斯基、葉賽寧、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茨維塔耶娃……這一時代的俄國詩壇可謂群星璀璨,大家輩出。
1919年,茨維塔耶娃寫下詩作名篇《致一百年后的你》。其中有這樣的詩句:“作為一個必有一死之人,有朝一日當我停止呼吸,我會在九泉之下親筆寫信,給一百年后出生的你: ——朋友!不要找我!世風移易!就連老人也會把我忘記?!氤咛煅?!——隔著忘川之水,我向你伸出我的雙臂?!?/p>
俄羅斯著名作家科茲洛夫,《白銀時代詩歌金庫》譯者、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鄭體武,詩人楊繡麗與詩人古岡就“白銀時代”的歷史背景與影響展開精彩對談
12月27日,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主辦的“致一百年后的你——《白銀時代詩歌金庫》新書分享與雙語朗誦會”在上海鐘書閣舉行。身處2019年的讀者借著詩歌自由的翅膀,與百年前的詩人進行最直接的對話。俄羅斯著名作家科茲洛夫,《白銀時代詩歌金庫》譯者、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鄭體武,詩人楊繡麗與詩人古岡就“白銀時代”的歷史背景與影響展開精彩對談。
“白銀時代”的詩風不可歸結(jié)為個別大師
“白銀時代”是相對于普希金為代表的十九世紀前期俄國詩歌的“黃金時代”而言。這兩個時代,恰好代表了俄國詩歌發(fā)展史迄今為止的兩座高峰。
在鄭體武看來,如果真要說二者的不同之處,那就是“黃金時代”是普希金一枝獨秀,同時代其他詩人在普希金這顆耀眼的“詩歌太陽”面前,不可避免地黯然失色。因而“黃金時代”也稱為“普希金時代”。
《白銀時代詩歌金庫》譯者、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鄭體武
“白銀時代”不然,它無法以任何一位詩人的名字命名。
“這是因為,白銀時代的詩風無論如何不可歸結(jié)為一兩個或者若干個大師的創(chuàng)作,這也是這一時代的特點:各家詩人的創(chuàng)作代表了各自的文學流派,踐行著不同的創(chuàng)作主張,創(chuàng)作傾向和詩學探索也各式各樣,甚至經(jīng)常各執(zhí)一端,互不相讓?!?/p>
鄭體武說,在各種流派標簽下運作的白銀時代俄國詩壇,罕見地推出了一大批杰出詩人,其中包括象征派的勃洛克、阿克梅派的阿赫瑪托娃和曼德爾施塔姆、未來派的馬雅可夫斯基、新農(nóng)民詩派的葉賽寧等具有世界影響的巨匠,還有游離于派系之外的茨維塔耶娃。
“俄羅斯歷史上文化開放期,我認為最突出的有兩個。一個是彼得大帝時代,大開放時代。彼得大帝走得更遠,全盤西化。第二個時代就是白銀時代,特點是各個文化領(lǐng)域之間的互動空前活躍。文學和其他藝術(shù)門類,甚至和哲學、思想彼此交融、互相影響。所以白銀時代的書特別引人入勝。以往我們看哲學家的書,不太容易懂,但是看白銀時代哲學家的書能看得懂。反過來說看白銀時代的文學,尤其是詩歌,它的思想內(nèi)涵也相當深邃,哲學成分非常高?!?/p>
俄羅斯著名作家科茲洛夫
科茲洛夫表示,“白銀時代”是俄羅斯文化飛速進展的時代?!八麄兊脑姼栌幸环N來自世界末的感受。他們感覺生活中有些東西被破壞了、結(jié)束了,同時他們也呼喚著一個新世界的誕生?!?/p>
他表示,這個時代的詩歌充滿魅力,技藝高超,需要譯者也像鄭體武一樣富有詩性,熱愛俄羅斯文化。人們需要敞開胸襟理解那個時代,需要以一種非常敏銳的感受力體會詩歌獨特的美。
“小眾”名家首次譯介,重新理解“白銀時代”的詩人
據(jù)悉,此次《白銀時代詩歌金庫》按詩人的性別分為“女詩人卷”和“男詩人卷”。其中“女詩人卷”收錄了白銀時代最負盛名的九位詩人的詩歌精品210余首,“男詩人卷”收錄了十六位詩人的詩歌精品230余首。
《白銀時代詩歌金庫》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除了收錄眾所周知的詩人巨匠——如阿赫瑪托娃、茨維塔耶娃、勃洛克、曼德爾施塔姆等的作品,《白銀時代詩歌金庫》中更有相對“小眾”的名家——如羅赫維茨卡婭、葉蓮娜·古羅、切魯賓娜·加布里亞克、米哈伊爾·庫茲明、維利米爾·赫列勃尼科夫、伊戈爾·謝維里亞寧等詩人的作品也首次得到譯介。此次編選、翻譯的金庫版“白銀時代”詩歌譯本均譯自俄語原版的詩歌。
鄭體武的選詩角度也為讀者提供了“白銀時代”詩人不同以往的全新認識維度。比如馬雅可夫斯基在許多人心中是“革命詩人”,是“蘇維埃最優(yōu)秀的詩人”,現(xiàn)存譯文也偏重他后期的革命詩歌。
《白銀時代詩歌金庫》則選取了馬雅可夫斯基較多早期的作品。曾經(jīng),年輕的馬雅可夫斯基同布爾柳克、赫列勃尼科夫和卡緬斯基共同發(fā)表未來派宣言《給社會趣味一記耳光》和《鑒賞家的陷阱》等,要求同傳統(tǒng)進行徹底決裂,打破詞法和句法常規(guī),擴大詞匯,隨意使用標點符號,賦予詩歌以新的、更自由的節(jié)奏。還呼吁實行“藝術(shù)民主化”,把詩歌與繪畫從沙龍和展廳遷移到廣場、街道、公共汽車、墻壁等上面來,使藝術(shù)能夠接近每一個人,以實現(xiàn)“藝術(shù)面前人人平等”。
無論性別國籍,文藝與情感總是相通的
在活動現(xiàn)場,俄羅斯詩人與中國詩人朗誦了阿赫瑪托娃《傍晚》、茨維塔耶娃《獻給勃洛克的詩》、勃洛克《黑夜,街道,路燈,藥房》等經(jīng)典作品。
楊繡麗朗誦的是茨維塔耶娃的《兩棵樹》。古岡說,俄羅斯詩歌對中國文學家、詩人影響非常大。
楊繡麗坦言自己非常喜歡茨維塔耶娃?!拔沂?‘70后’詩人,覺得她非常遙遠,但是去年上海代表團在鄭教授的帶領(lǐng)下到了俄羅斯,我在茨維塔耶娃的銅像前拍了一張照片,當時一下子感覺自己的心靈和茨維塔耶娃的心靈親近了起來?!?/p>
“在茨維塔耶娃這首《兩棵樹》中,她可能表達的是一種愛情、友情、親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中國詩人中,我們有一個女詩人叫舒婷,她曾經(jīng)有一首詩叫《致橡樹》,也是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栋足y時代詩歌金庫》 ‘男詩人卷’第160頁有一首詩《愛》,第一句話是:我們是同一雷電燃起的兩根樹枝。它也通過樹表達了情感。我還想起中國非常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她有編過一個舞曲叫《兩棵樹》。”
她說,所以不管是通過詩歌還是舞蹈,是女性詩人還是男性詩人,是俄羅斯詩人還是中國詩人,我們的情感是一樣的,都可以通過自然界的事物表達自己,通過文學與藝術(shù)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