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關(guān)于俄羅斯文學的“極簡指南”
《俄羅斯文學》(“牛津通識讀本”),[英]卡特里奧娜·凱利著,馬睿譯,譯林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39.00元
這本《俄羅斯文學》值得一讀,作為“牛津通識讀本”之一種,它體現(xiàn)了這套名牌叢書的整體特點,即用濃縮的筆墨在短小的篇幅里給出關(guān)于一門學問的概括介紹。此書原名 Russian Literature:A VeryShortIntroduction,在英語中,“in?troduction”意為“引言”“導(dǎo)論”等,原本就應(yīng)是簡短扼要的,而在它前面又加了限定詞“short”,而且還有進一步強調(diào)的“very”,這就是在告訴我們,這是一本關(guān)于俄羅斯文學的“極簡指南”。對于不十分了解俄羅斯文學的讀者而言,此書一冊在手,便可獲得關(guān)于俄羅斯文學的約略認知;而對于學習或研究俄羅斯文學的專業(yè)讀者而言,此書無疑也具有很多借鑒意義。
作者在全書開頭便寫道,介紹俄羅斯文學主要有三種傳統(tǒng)方式:一是羅列“正典”,即介紹著名作家和著名作品;二是簡述文學運動和文化制度;三是個性化的文學鑒賞,如納博科夫在《俄羅斯文學講稿》或布羅茨基在《小于一》中之所為。但是,此書的性質(zhì)和容量卻不允許作者采用這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于是作者便另辟蹊徑,采取了一種“綱舉目張”的結(jié)構(gòu)方式。本書作者選中俄羅斯文學中最重要的人物普希金,又在普希金的作品中選中最重要的一首詩,即《“紀念碑”》,用作抓手。因為在她看來,普希金在《“紀念碑”》一詩短短的五小節(jié)二十行詩中便提出了七個在19世紀和20世紀俄羅斯文化中引起廣泛共鳴的主題,作者就以這七個主題為“路標”,開始了她的“發(fā)現(xiàn)之旅”。
第一章對作為普希金文學“遺囑”的《“紀念碑”》一詩展開分析,并巧妙地從中挑出七個詩句,作為接下來七個章節(jié)的標題。第二章《“我為自己豎起了一座紀念碑”—作家紀念物和作家崇拜》討論俄羅斯的“作家崇拜”問題,認為莫斯科普希金廣場上的普希金紀念碑于1880年落成“是普希金崇拜制度化的一個里程碑”,這一傳統(tǒng)隨后延續(xù)下來,不斷強化、泛化,造就了許多俄羅斯作家心目中的“紀念碑情結(jié)”;第三章《“我的名字將傳遍偉大的俄羅斯”—普希金與俄羅斯文學正典》以普希金被經(jīng)典化、正典化的過程為線索,思索俄羅斯文學成為一種“文化領(lǐng)導(dǎo)力”和“文學民俗”的原因,以及俄羅斯文學讀者“激進的審美保守主義”生成的歷史語境;第四章《“我的名字會遠揚,哪怕僅僅有一個詩人流傳”—作家們對普希金的回應(yīng)》討論俄羅斯作家在各自的創(chuàng)作中對普希金傳統(tǒng)做出的回應(yīng),“面具很多”、因而具有多種解釋可能性的普希金,在他之后的俄羅斯作家中間經(jīng)歷著一個神話的建構(gòu)、解構(gòu)和不斷重構(gòu)的復(fù)雜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是俄羅斯文學自身發(fā)展歷史的一個縮影;第五章《“我的詩歌所激起的善良的感情”—被當作“思想大師”的作家們》指出,在普希金的同時代人和后代的心目中,他的“思想大師”“民族導(dǎo)師”的身份還是分量最重的,作者借此考察了俄蘇文學與意識形態(tài)、道德立場和“公開說教”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和互動;第六章《“和愚蠢的人們又何必較量”—男人、女人與社會》討論俄羅斯文學中的性別問題和俄羅斯作家的社會角色問題;第七章《“她的各族的語言都將把我呼喚”—俄羅斯文學與“原始文化”》介入俄羅斯文學關(guān)于帝國的文學想象世界,從普希金的“文學上的‘高加索大發(fā)現(xiàn)’”起,俄羅斯文學始終呈現(xiàn)出一個悖論的特征,即它“既是殖民主義的,又是后殖民主義的,同時采用征服者和被征服者這兩種對立的視角”,它在東西文化的合成中感覺到自身的文化使命,同時也在通過對帝國內(nèi)部“文明”與“野蠻”之對峙來彰顯俄羅斯民族的文學優(yōu)越感;最后一章《“哦,詩神,繼續(xù)聽從上帝的意旨吧”—精神世界與物質(zhì)世界》以普希金究竟是否是“積極的信徒”這一問題為引子,討論俄羅斯文學與宗教的關(guān)系,指出它既是高度精神的,熱衷于神秘主義,同時又是“日常東正教”的,是一種“肉體的神學”,因而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俄羅斯文學(乃至整個俄羅斯文化)的獨特性恰在于它能夠擁抱精神和物質(zhì)兩個世界”。
作者在書中聲稱,“本書無意成為一部循規(guī)蹈矩的文學史”,通讀全書,感覺它的確不“循規(guī)蹈矩”,甚至也不像是一部“文學史”。作者在第一章的開頭曾提及米爾斯基的《俄國文學史》,并認為那部同樣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俄國文學史》(其實米爾斯基的《俄國文學史》初版并非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可算是“極簡”通識讀本的鼻祖。以賽亞·伯林在評價米爾斯基的《俄國文學史》時曾說它“十分個性化”,這部《俄羅斯文學》似乎也具有同樣的特征。這里所言的“個性化”,主要是指這幾個方面:
首先是作者的敘述角度。研究俄羅斯文學的西方學者通常對俄羅斯文學所謂的進步性、人民性和世界影響等問題興趣不大,甚至在具體的作家、作品分析上也不愿多費筆墨,他們似乎更愿意從文化史、思想史、民族精神發(fā)展史的角度來打量俄羅斯文學。此書亦如此,作者將俄羅斯文學的整體概括分解為若干論題,如俄羅斯作家的社會角色和地位、俄羅斯的“作家崇拜”現(xiàn)象及其原因、俄羅斯文學與書刊審查制度間的微妙關(guān)系、文學中的性別和殖民問題、文學和宗教意識的關(guān)系等,并由此展開她的思考,亮出她的觀點,此書也因此成為一種關(guān)于俄羅斯文學的文化學闡釋之嘗試,是對俄羅斯文學所做的立體掃描。因此,這部譯成中文僅十余萬字的普及性讀物,也能讓人讀出作者關(guān)于俄羅斯文學的獨特理解,能感受到被作者精心置入字里行間的學術(shù)性。
其次是作者的主觀立場。像大多數(shù)西方的俄羅斯文學研究者一樣,作者在面對其研究對象時的態(tài)度是審視的、審慎的,其中不無挑剔,甚至挑釁。比如,她認為俄羅斯文學史家的“主要任務(wù)是把作家生平寫成一條關(guān)于苦難和凱旋的圣徒道路”。她直言不諱地寫道:“普希金嗜酒如命,沉溺嫖賭,酷愛醋栗果醬,而托爾斯泰對上述四樣中的至少三樣同樣偏愛有加?!?。
最后是此書的敘述調(diào)性。與作者對包括普希金在內(nèi)的俄羅斯作家略帶調(diào)侃,甚至不無苛求的態(tài)度不同,作者在面對其讀者時反倒體現(xiàn)出了某種親切和隨意。在這里,作者的教師身份或許起到了一定作用,此書畢竟也是一本面向大學生的“通識讀本”。個性再強的老師在面對學生時往往也會溫情脈脈,娓娓道來,讓聽者有一種參與感。作者在前言中寫道:“讀完本書不會讓你對俄羅斯文學無所不知,但我希望你能從中得到啟發(fā),愿意更多地了解這一舉世聞名的偉大文學文化,并跟我一樣醉心于對它的探索和寫作?!比珪慕Y(jié)尾也是作者這一文字風格的最好體現(xiàn):“在俄羅斯本國,作家們往往被視為圣賢,被視為指導(dǎo)人們?nèi)绾紊畹牡赖驴#蝗欢喿x俄羅斯文學還有很多其他理由。和其他任何文學一樣,它以新穎出奇的方式表現(xiàn)世界,它探究人們有時寧愿不去思考的人類經(jīng)驗領(lǐng)域;它不僅刺激人們的頭腦,也帶來感官的愉悅—將語言拓展至極限的愉悅、大笑的愉悅、乘著想象的翅膀飛升的愉悅。”關(guān)于一部“極簡指南”的序也不應(yīng)該很長,但在結(jié)束序言之前還是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此書的作者??ㄌ乩飱W娜·凱利(Catrio?naKelly)1959年生于倫敦,后進入牛津大學學習俄語,其間曾在沃羅涅日大學進修。在牛津大學畢業(yè)后任教于倫敦大學,1996年返回牛津,在牛津大學新學院任教授,當時她才37歲,這在牛津文科專業(yè)中十分罕見,因為她在此時已經(jīng)出版了兩部很有影響的著作,即《彼得魯什卡:俄國狂歡木偶戲》(Petrushka:TheRussianCarnivalPuppetThe?atre,劍橋大學出版社,1990年)和《俄國女性寫作史》(AHistoryofRussian Women’s Writing:1820—1992,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凱利教授學術(shù)興趣廣泛,學術(shù)產(chǎn)出豐厚,從俄國現(xiàn)代派詩歌到俄國女性文學,從俄國文化中的性別問題到兒童問題,從彼得堡城的文化記憶到俄羅斯人的身份認同,紛紛成為她的研究對象。。
20年前,序者有幸在牛津結(jié)識凱利教授,記得當時聽過她的一次講座,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蘇聯(lián)二三十年代墻報文化的討論。在牛津大學一間古色古香的教室里,年輕的凱利教授通過幻燈片展示出許多很有“歷史感”的墻報圖片,讓人目不暇接;她睿智幽默的口吻,更是不時引起一陣陣會意的笑聲。這位牛津教授在學術(shù)選題上的獨到眼光以及她在面對研究對象時的審視立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寫這篇序言之前,我曾在電子郵件中問她有何建議,她回答說沒有任何建議,但仍很好奇我會寫些什么。我在郵件中告訴她,我的序言將這樣結(jié)尾:
我建議讀者們用凱利教授的方式去面對俄羅斯文學,用凱利教授研究俄羅斯文學的方式去對待她的俄羅斯文學研究成果,也就是一種審視的方式,思索的方式;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希望的那樣,她此書的目的就在于“激發(fā)思考,激起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