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
構建既有鮮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以下簡稱“中國形態(tài)”)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之所以提出構建中國形態(tài),是因為處于轉型期的當代中國在文學和文化建設上有不少問題需要研究,這些問題不可能完全從經典馬克思主義那里找到現(xiàn)成答案,也不可能僅靠異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來應對。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必須建構自己的話語體系,才能有效面對和研究中國當代的文藝現(xiàn)象,也才可能在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的對話中擁有話語權。這一重大項目具體包括四個方向,即探討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范式,梳理和辨析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歷史進程,考察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西方的傳播和對西方學者的影響,探究和提煉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理論特質。這四個方向既有各自的研究領域和重點,又以中國形態(tài)為聚焦點,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有機整體。
提出建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這是本課題的開拓性嘗試,這里“形態(tài)”不是模式,不是一種固定或可以套用的樣式,而是一種具有整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開放類型?!榜R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作為一個特有的概念,不同于俄蘇或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之處,就在于“中國形態(tài)”本身是一種具有區(qū)別性特征的整體性構架。這種整體性表現(xiàn)為即使研究某一個或兩個問題,都直接影響或關聯(lián)到整個形態(tài)系統(tǒng)。也就是說,中國形態(tài)的構建既不是孤立的分門別類研究,又不是形態(tài)內部各部分的相加,而是以整體性的面貌出現(xiàn)的。這種整體性又與差異性相關,中國形態(tài)的整體性是一種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差異研究。在這點上,“中國形態(tài)”的研究特色與阿爾都塞提出的“問題域”比較接近。
研究視野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在研究中,本課題努力擺脫用現(xiàn)代西方文學理論解讀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思路,另辟蹊徑,強調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具有自身的文學觀念、理論基礎和研究對象,主張文學活動與社會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關系應成為文學批評關注的重要內容。同時,本課題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研究上還作了跨學科的嘗試,即將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納入哲學、美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等知識背景中,為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闡釋搭建了一個視野開闊的知識平臺。當然,這種探索僅僅是起步,在研究后期我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與其他學科相關性和有機性的研究。
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批評概念?!叭嗣瘛笔侵袊螒B(tài)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階級集合體,人民不是一個抽象的同質符號,而是由千千萬萬真實的個人組成的歷史主體,“以人民為中心”已成為中國形態(tài)的鮮明特點?!懊褡濉备拍畹奶岢鲈诋敶哂刑厥獾囊饬x和位置。英語Nation在我國不是與一般的民族更不是與少數(shù)民族對應,而應與“中華民族”對應。中國形態(tài)的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人們沒有憑空想象民族的自由;民族的核心在于文化,文化認同是民族賴以存在的根基;民族與人民同構,人民是民族的主體。將民族維度引入批評實踐,民族認同和民族精神是其核心尺度。
對當今文化和文學建設的思考和應對。在文學與科技的關系上,本課題強調了高科技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革命性影響和科技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功能。高科技不僅刷新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而且為文學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審美體驗和想象,催生了新的文學樣式和結構方式,并由此構成對文學觀念的重構。本課題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學的性質作了重新闡述。作為藝術生產之一的文學,不僅具有審美屬性和意識形態(tài)屬性,而且具有商品屬性。清醒認識藝術生產的多重屬性對于當今文學生產十分重要,而文學的精神品格在藝術生產中應該具有優(yōu)先權。
對中西史料的發(fā)掘、清理和辨析。關于“Maoism”對西方影響的史料搜集是本課題的一個亮點。本課題通過搜集阿爾都塞歷年公開出版物中涉及“Maoism”的史實,證明阿爾都塞對毛澤東及其著作的關注和接受不是個別作品和個別時期的現(xiàn)象,而是縱貫其三十多年學術寫作生涯,是一種持續(xù)的、密切的和深度的關注與接受,并嘗試厘清阿爾都塞在重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若干范疇時,對毛澤東思想所做的吸收和轉化。在上述研究基礎上,考察了“Maoism”、阿爾都塞的理論與當代西方后結構主義、后馬克思主義以及當代西方文化研究之間的復雜交錯關系,為理解中國形態(tài)的理論特征提供了來自西方批評家的視角與參照。同時,本課題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在早期傳播與譯介,以及現(xiàn)代文學社團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著述和延安時期文學社團成立狀況等進行梳理和總結,為當代文學批評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史料參考。特別是通過對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的個案研究以及對其批評文本的研讀,觀察、描述和評價文學批評中國形態(tài)的生成和發(fā)展,辨析、澄清馬克思主義批評家與其他批評家在歷次文藝論爭中的立場、觀點的分歧,探討文藝與政治、文藝與現(xiàn)實、文藝與階級性、文藝與大眾、文藝的內容與形式等馬克思主義批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批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歷史鏡鑒。
簡言之,本課題對中國形態(tài)作了富有開拓性的總結和建構,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有新的探索,產生了一批具有理論深度和現(xiàn)實針對性的研究成果,彰顯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特色和理論貢獻。我們深知,中國形態(tài)的建設既是一項具有學術開創(chuàng)意義的研究,又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不斷探討和發(fā)展的領域。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tài)研究”首席專家、華中師范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