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教科書”今天如何打動人心? ——再讀《紅巖》
在大學教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一般經(jīng)驗是,七十年的當代文學史中,“十七年文學”(1949-1966)是比較難教的。因為年輕的學生對于“十七年文學”產生的時代背景,諸如農業(yè)合作化、反右、“雙百”等等越來越隔膜,而且越來越少有動力打破這種隔膜;同時,他們對“十七年文學”中普遍存在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崇高美學早已不再信以為真。00后的學生們作為“抖音”的一代,在他們眼里,只有相對的意識形態(tài)和真理,比如成功、幸福,而沒有高高在上的、堅不可摧的信仰與權威??傊?,他們習慣了一面嘲笑和質疑,一面又與之相安無事、熟視無睹。
可以說,現(xiàn)在的學生對“十七年文學”普遍無感,但也有例外,比如說《紅巖》?!都t巖》是“十七年”革命斗爭歷史題材小說的代表,“三紅一創(chuàng)”之一。在我的經(jīng)驗中,大多數(shù)同學在《紅巖》的閱讀與討論中表示“喜歡、一口氣讀完、很受感動”,并對其中不少細節(jié)津津樂道。盡管他們清楚,《紅巖》的藝術特色和風格具有典型的“十七年文學”的烙?。盒≌f按照“三突出”原則,塑造了一系列的正面人物(共產黨員、進步學生),英雄人物(劉思揚、成崗、雙槍老太婆、華子良),主要英雄人物(許云峰、江姐);人物塑造往往是臉譜化的、僵化的,特務直接就叫猩猩、狗熊、貓頭鷹;特務頭子狠毒跋扈、張皇失措,以襯托共產黨人的堅貞不屈、視死如歸……
正是學生的閱讀體驗和討論使我反思和重讀《紅巖》。《紅巖》誕生于1961年,它的前身是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寫作回憶錄的同時,三位作者還嘗試寫作了40萬字的小說《禁錮的世界》,署名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完成于1957年初。幾經(jīng)有組織的修改之后,成為現(xiàn)在的《紅巖》。《紅巖》在文革前即已發(fā)行四百萬冊,文革后十幾年又發(fā)行了400-600萬冊,當時的長篇小說無出其右者,證明了它在革命宣傳之外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楊益言晚年談起《紅巖》說,“這本小說像一部機器,每一個零件都經(jīng)過敲打,每一個細節(jié)都被議論過”。楊益言這一代作家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作家價值觀不太一樣,前者常常堅信“文學作品是社會的財富,好不好要通過社會的檢驗”,反對用評獎的形式、強迫社會承認,楊說,“書放在地攤上都賣不掉,就不是好書,書寫不好,得一萬次獎,老百姓也不看。我從不要這東西,《紅巖》從未得過獎……”(劉濟昆:《楊益言訪談記》)。
80年代以后的小說很少像《紅巖》那樣寫的。首先,“十七年文學”似乎成為八十年代作家們極力避開的對象,而不是要繼承的傳統(tǒng)。除了少數(shù)人,如阿城、汪曾祺之外,八十年代大多數(shù)的作家努力模仿西方作品,他們以一種和中國小說傳統(tǒng)斷裂的姿態(tài),用先鋒的、現(xiàn)代主義的方式來寫作。比如余華就曾在《十個詞匯里的中國》里講過他“重讀魯迅”的故事:因為“文革”中無所不在的影響和崇高的政治地位,魯迅成了“文革”后開始寫作的一代作家厭惡的對象。余華回憶,1984年他在縣文化館工作,已經(jīng)開始寫作,文化館里堆著落滿灰塵的偉大領袖和魯迅的著作,像廢紙一樣,他“看看在地上灰溜溜的魯迅著作,不由幸災樂禍,心想這家伙終于過時了”;他自陳:“文革結束的時候,我剛好高中畢業(yè)。此后的十多年里,我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可是沒有讀過魯迅作品中的一個字?!庇嗳A所閱讀的大量的文學作品,應該主要是西方文學著作。今天,八十年代興起的現(xiàn)代主義的創(chuàng)作熱潮逐漸走向落幕,彼時的先鋒作家們要么不再寫作,要么轉向更為平易的、面向現(xiàn)實的敘寫,包括余華。但是,不可否認,先鋒、現(xiàn)代主義在當下大多數(shù)作家那里仍是一種迷魅,不管對韓少功、葉兆言等重要作家而言,還是對更年輕的寫作者們來說,都是如此。
作為紅色經(jīng)典、革命意識形態(tài)化的作品,《紅巖》至今仍為不少讀者喜愛;在一個躲避崇高的時代,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它是不是啟示我們,還有另外一種、“現(xiàn)代主義”之外的寫作的可能?
在寫作《紅巖》的時代,小說創(chuàng)作被迫向西方文學關上了的大門。中國古典小說和一小部分現(xiàn)代文學成了寫作者們唯一汲取營養(yǎng)的源泉?!笆吣辍钡淖骷覀儗糯≌f傳統(tǒng)的繼承也許不是旗幟鮮明的,當時大多數(shù)的古代小說被批判成了“毒草”,他們甚至有可能是在批判文章中完成了學習。文化傳統(tǒng)耳濡目染、根深蒂固,流淌在每個中國作家的血液中,以隱秘的方式影響了寫作。有論者以“革命通俗文學”來命名闡釋《紅巖》《林海雪原》這些發(fā)行動輒幾百萬冊的紅色經(jīng)典小說,比起“通俗”,我更愿意談論這些小說與小說傳統(tǒng)的連接。
《紅巖》產生的過程和一些古典小說的誕生過程不謀而合。在《紅巖》的前身、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寫作之前,羅廣斌和楊益言已經(jīng)作為渣滓洞集中營的幸存者,在重慶、成都等地作了上百場報告,講述革命者在集中營里的革命事跡。講述的過程同時是不斷回憶、不斷虛構的過程,“據(jù)回憶者說,羅廣斌講‘白公館’中的‘小蘿卜頭’的故事,‘一次比一次講得豐富、具體、細節(jié)生動。看得出來,他講故事不只是搜索著記憶,而且不斷在進行著由表及里的思索,展開了設身處地的想像”(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12頁)。最后《紅巖》在此基礎上寫出來,同時又經(jīng)過了體制操作下的不斷修改與潤色。這非常像《三國演義》《水滸傳》或是《西游記》的成書。中國小說的源頭之一是“說話”,在唐代的京城長安,已經(jīng)有職業(yè)說書人,職業(yè)說書人的興起,刺激了唐傳奇的成長。在說話的過程中,一方面,一段底本可以敷衍出非常豐富的細節(jié);另一方面,講唱故事時,相似的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等,可以在說話藝人和聽眾之間形成微妙的互動和共鳴。最后,文人在長期說話積淀的基礎上,把語言固定為文學作品?!罢f話”傳統(tǒng)對案頭文學的影響依然或多或少得以保留,比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結構,比如注重人物的“聲口”,再比如對敘事節(jié)奏恰到好處的控制。
這同樣在《紅巖》中得以印證?!都t巖》敘事節(jié)奏緊湊、恰到好處、扣人心弦。小說剛開始,已是1948年,全國勝利的前夕,各色人物悉數(shù)登場,特務、進步學生、叛徒、工運領袖……隨著叛徒叛變,重要人物一一被抓,很快開始了獄里獄外兩個天地的斗爭。《紅巖》細節(jié)豐富,這應該與作者一次又一次的講述不無關系。比如開頭,寫勝利后重慶的特殊氛圍,就寫出了陰沉晦暗與熱鬧刺激的結合:抗戰(zhàn)記功碑頂上的喇叭里播唱著女人的顫音“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美國人作為盟軍和勝利者,流線型轎車在街上飛馳,車屁股上卻貼著“美國佬滾出中國去”的標語……而寫甫志高叛變,細節(jié)更是鋪陳得合理而有說服力。在小說結構上,作者用穿插閃藏之法,比如通過劉思揚連接起白公館和渣滓洞,而劉思揚被假釋后,從家里出逃的經(jīng)歷并沒有直接寫出,而是通過日后特務鄭克昌的心理活動交代出來。這些方面都體現(xiàn)了《紅巖》與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連接,同時成為吸引讀者的因素。
《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在創(chuàng)作小說之前,進行了上百次“革命傳統(tǒng)”的演講,這實在是個饒有意味的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如上所述,這使得日后的小說在結構、節(jié)奏、細節(jié)等方面,敘事日趨完善;另一方面,這一環(huán)節(jié)又是“個人記憶”進入到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所謂的“社會架構”中去,成為一種集體記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真實的個人記憶被用于意識形態(tài)的目的,不斷重新整合、加入虛構,以迎合并嵌入官方早已確定好的意識形態(tài)框架。因此,《紅巖》是一部非常明確的意識形態(tài)化的作品,整部小說所要表現(xiàn)的,就是中國共產黨必然引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與解放,迎來黎明般新生的主題。因此這部小說甫一出世,便被評論者稱為“黎明時刻的一首悲壯史詩”“一部震撼人心的共產主義教科書”。
這令人想起另外一部寫作背景非常相似、而旨趣截然不同的小說: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以自己在集中營中的經(jīng)歷寫成的小說《無命運的人生》。1944年,14歲的凱爾泰斯被投入設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后被轉至德國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1945年,美軍解放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凱爾泰斯獲得自由,回到匈牙利。他書寫奧斯維辛經(jīng)驗的小說《無命運的人生》與《紅巖》背景非常相似,而凱爾泰斯的小說卻缺乏意識形態(tài)上對法西斯的聲討,反而時刻警惕與對抗奧斯維辛的意識形態(tài)化和制度化,在他的小說中,和《紅巖》恰恰相反,他所要保留的是關于這一創(chuàng)傷的真實的個人記憶。在小說的最后,他寫道:“即使是在那里,在那些煙囪旁邊,在痛苦的間隙中,也有過某種與幸福相似的東西。所有的人都只過問我的不幸及那些‘恐怖的事情’,然而對于我來說,也許只有這種體驗才是最難以忘懷的”(凱爾泰斯?伊姆雷《無命運的人生》,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頁)。
凱爾泰斯在另一篇名為《誰的奧斯維辛?》的演講中進一步談到這個問題,他說種族屠殺這一創(chuàng)傷面對的是“濫用、偽造、形形色色的欺騙,尤其還有最強大的敵人——泯滅”;他批評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里對奧斯維辛進行了一種拙劣的模仿,而意大利導演羅伯特?貝尼尼的影片《美麗人生》卻以(竟然以)喜劇的形式表達了真正的悲劇。基多死去了,作為一個悲劇他應該死去,影片里,觀眾只在片刻的停頓后聽到一排槍聲,并沒有看到他的死,但是從他死前卓別林式的鬼臉中,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美麗和寶貴。凱爾泰斯之所以贊許《美麗人生》,是因為從這個細節(jié),我們就可以看出貝尼尼著意避免了奧斯維辛從各個層面(包括語言)上的意識形態(tài)化,在基多這樣如此弱小的人物身上,在如此灰暗的處境中,仍然表達了人性、自由、文明的價值。
如果讓具有相同經(jīng)歷的凱爾泰斯來讀《紅巖》,他顯然會認為這是一部意識形態(tài)化的、《辛德勒的名單》式的作品;但是我想說,《紅巖》之所以在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色彩逐漸褪色后,依然吸引年輕的讀者,具有震撼與感動人心的力量,正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在無數(shù)個細節(jié)上,它同時又是《美麗人生》。這些小說中的真實細節(jié)包括痛苦間隙的幸福:酷暑和斷水之后,連日暴雨帶來有著微風和鳥鳴的清晨(羅廣斌、楊益言:《紅巖》,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頁),越獄時,在飛射的子彈間,“午夜的山風,帶著霧氣,吹拂著火熱的臉”,劉思揚在這一瞬間所感到的寶貴的自由(第608頁);白公館冰冷的世界里,確認來人可靠后,彼此冷澀呆滯的目光換作同志間年輕熱情的笑臉(第392頁);小蘿卜頭在夢魘般的生活中畫下的關于自由和春天的水彩畫(第404頁),還有他道別時溫暖的小手(第405頁);白公館一間牢房里,竟然保存著一個光線微弱、滿是灰塵蛛網(wǎng)的“圖書館”(第476頁)……它們同樣詮釋了對人性、自由、文明這些永恒價值的追求,是真正打動人心之處。
最后,“共產主義教科書”《紅巖》之所以打動我們,還因為“舍身取義”“殺身成仁”這些精神,本是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的代表,作為人格理想與追求的典范,早已成為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積淀??鬃诱f“殺生成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舍生取義”(“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千百年來給予無數(shù)勇敢無畏、堅持真理的人們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持?!都t巖》中的共產黨人為了信仰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正是切中了我們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尤為打動人心。事實上,在閱讀的過程中,“共產主義信仰”在今天可以置換成一切令我們“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理想。
在“躲避崇高”的今天,“共產主義教科書”《紅巖》仍有其獨特的魅力,以它最原始的魔力、故事情節(jié)的力度以及面對信仰舍身取義的精神力量打動著我們。一方面顯示了小說創(chuàng)作與中國小說傳統(tǒng)連接的可能,另一方面,在記憶“革命意識形態(tài)化”的同時,小說也盡力詮釋了對人性、自由、文明這些永恒價值的追求。因此我同意著名學者、評論家程光煒的說法,“當人們從激情時代重新回到理智的時代,‘三紅’現(xiàn)象及其敘事意義,自然會被納入不失冷靜的討論之中。《紅旗譜》《紅日》和《紅巖》在當前生活中的‘再度呈現(xiàn)’,為人們提供的思考,并不亞于它‘第一次呈現(xiàn)’時所顯示的思想意義”(程光煒:《重建中國的敘事——<紅旗譜><紅日>和<紅巖>的創(chuàng)作策略》)。
【作者系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