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2019年7月上半月刊|藍花傘:每一滴石油都流淌共和國的血液
來源:《詩刊》2019年7月上半月刊 | 藍花傘
2019年09月27日08:52
小站歌聲
長發(fā)沒有一絲的飄動
當(dāng)高大威猛的嘲諷
從頭頂吹過
第一任女子注汽站長周冬梅
讓小站永遠嘹亮
當(dāng)紅妍帶我們唱起紅梅贊
胸腔蟄伏好久的聲音突然
找到大路小徑
向地層和時代注入更多的
是一顆顆心的熱度
30年的堅守
單一、荒蕪走進
記憶的蘆葦蕩
小站規(guī)模、現(xiàn)代又田園
沒有見到周冬梅
但榮譽墻上朵朵
梅花瓣的背景上
大家都笑得那么美
但有些花瓣是空的
是藝術(shù)的留白
還是冥冥的一種呼喚
開發(fā)老照片
雪野上七個縱隊一起拉運試油井架
雨線中一個個奮力安裝鉆機的背影
搶險后滿身的黑只露一口微笑的白牙……
老照片上穿道道服的拓荒者
開發(fā)史上屹立的雕塑和坐標(biāo)
每一次翻閱
我的眼里都禁不住地潮濕
他們對荒原、風(fēng)雪、洪水叫板
與青春、夢想、鋼鐵對話
向蟄伏了幾個世紀
油流自身的鎖鏈和冷寂宣戰(zhàn)
老照片是黑白的
可奔赴的車輛上、動員大會上
我看見到處的旗幟、標(biāo)語和橫幅
凸現(xiàn)出那個時代
特有的色彩和激情
老照片是靜默的更是沸騰的
嗨吆、嗨吆,此伏彼起的勞動號子
響徹遼河兩岸
探井出油的歡呼聲、鑼鼓聲
鉆機隆隆、呼呼的風(fēng)
每一滴石油都有太陽的光澤
每一滴石油都流淌共和國的血液
沿著老照片上的鹽堿的小路、前輩的腳印
遼河油田從荒原中一路走來
那些電閃和雷鳴、光榮和期盼
鷗鳥撲棱棱地飛出記憶
稀油、稠油、高凝油、超稠油
黑石油的花蕾亮起,一盞接著
一盞
葦蕩復(fù)調(diào)
油田作業(yè)機的嗡鳴是低聲部
水鳥的合唱似乎在其蔭庇中生長
一段段一組組音樂的碎片,互相
疊加、連綴、應(yīng)和
葦蕩,在聲音的海上起伏
搖晃
布谷鳥不時地躍上旋律的頂端領(lǐng)唱
莫名的小鳥用竹笛
跳躍一串下行音節(jié),如一把薄石片
削向水面
一兩聲油管重金屬的起落
沒有讓小鳥的音樂有半拍休止
此刻,天空把耳朵低低伏下來
我的心軟如一方風(fēng)中的錦緞
如果不是身邊的同事,我真想也
加入這場合唱。或許
我們巡檢的步伐已經(jīng)屬于
一個不易察覺的音組
小站開荒
我掀動了草葉上一笸籮一笸籮的露珠
掀動了一叢叢蟋蟀的對答
野花縷縷的香氣
被蔞蒿和葦蒲鎖著
被固有的根須、頑石和鹽堿鎖著
采油小站旁這片荒蕪的土地
今晨,迎來了鋤犁和彎腰的姿勢
不要嫁接、不要移植
在星輝的照耀下
撒下自己的歌聲和方程式
當(dāng)我在小憩中抬頭
一朵一朵的白云在牧神
我下意識地撲拍著自己
身上的泥土和塵灰
真的,我不在意谷??沙翆?/p>
瓜果可紅暈、豐盈
重要的是這個清晨
我聽到了抽油機桔色的歌聲
伙伴們一串一串的笑
更看見了草叢中
一朵藍花翹腳的仰望
雕塑墻
目光安靜、悠遠
手握開發(fā)藍圖的“眼鏡”
是遼河油田的開拓者——童曉光院士
冰火七英雄中那位
瘦削、剛毅的面孔
是我們曙采的老廠長——張子文
每一個塑像都是具體的一個人
但又不是一個人
每一個塑像前久久仰望的人
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
黃5井井噴搶險的電閃
第一列外輸原油火車的D大調(diào)
洪水中叫板的群英譜……
僅僅一個小時
跟著郭權(quán)老師的講解
我們就在遼一井后的雕塑墻前
一一走過
遼河油田50年開發(f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