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少數民族文學: 在全面發(fā)展中走向輝煌
少數民族文學與共和國一起走過了70年的輝煌歷程。70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少數民族文學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民族作家快速成長,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和電影文學佳作迭出,文學理論與批評不斷深化,各民族優(yōu)秀文學遺產的保護、傳承成效顯著。少數民族文學在增強各民族四個認同意識,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加深各民族之間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突飛猛進的前十七年
1949年,《人民文學》“發(fā)刊詞”提出了少數民族文學概念,確立了少數民族文學在中國文學整體格局中“新文學”的屬性和在中國文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大事件,表明了黨和國家促進各民族文學共同發(fā)展的明確意圖,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少數民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和漢語文學創(chuàng)作快速發(fā)展。在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蒙古文《內蒙古文藝》(1950,后改為《花的原野》)、維吾爾文《塔里木》(1951)、朝鮮文《延邊文學》(1951)、哈薩克文《曙光》(1953)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文學期刊紛紛創(chuàng)刊,《內蒙古日報》《西藏日報》《新疆日報》《東北朝鮮人民報》等報紙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版的“文藝副刊”也成為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發(fā)表的重要陣地。納·賽音朝克圖、巴·布林貝赫、敖德斯爾、恰白·次旦平措、班覺、鐵依甫江·艾里耶夫、克里木·霍加、庫爾班阿里、烏瑪爾哈孜·埃坦、郝斯力汗、鞏蓋·穆哈江、熱合買托拉·艾甫西,朝鮮族詩人金哲、金學鐵、李根全、吳其拉達、康朗甩等,都是深受本民族讀者喜愛的母語作家和詩人。漢語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草原》《天山》《邊疆文藝》《山花》《四川文學》《廣西文學》《青海湖》《寧夏文學》等民族地區(qū)文學期刊承擔起扶持本地區(qū)多民族文學發(fā)展的重任。《人民文學》《詩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在引領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0年《人民文學》第1期發(fā)表了陳清漳、鵬飛、孟和巴特、達木林等翻譯、整理的《嘎達梅林》,1952年《人民文學》第1期發(fā)表了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的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哈薩克族詩人布卡拉的哈譯漢詩歌《復仇的姑娘》、苗族詩人永英的詩歌《我們是一群苗家》,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成為共和國文學大花園中的燦爛花朵。
少數民族作家文學從一開始就作為新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重視,并被賦予了特殊使命。因此,《人民日報》稱贊《科爾沁草原的人們》這篇“新型文學”“寫了新的主題、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先進的力量,用新的倫理和新的道德精神教育人民”。這五個“新”,代表了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學思想內容價值評價的基本取向。正因如此,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會題為《為創(chuàng)造更多的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而奮斗》的報告中,周揚將少數民族文學的崛起稱為“文學領域中的值得特別注意的現(xiàn)象”,他從少數民族作家隊伍、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少數民族文學歷史三個方面,高度評價了少數民族文學在中國文學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稱贊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出現(xiàn)了“新的少數民族的作者”,“他們以國內各民族兄弟友愛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少數民族人民中先進分子的形象,真實地描寫了少數民族人民生活的新舊光景”,“他們的作品標志了國內各少數民族文學的新的發(fā)展”。這對少數民族文學作出了整體性的高度評價。
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始終是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以及各民族作家的共同推動下實現(xiàn)的。1955年1月,瑪拉沁夫呼吁要從發(fā)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多民族文學的角度,扶持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的建議受到高度重視。1955年5月,中國作協(xié)召開少數民族文學座談會,了解各民族文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傾聽各民族作家對發(fā)展少數民族文學的意見和建議。1956年,中國作協(xié)第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上,老舍作了《關于兄弟民族文學工作的報告》。報告從“民族文學遺產和新文學興起”、“開展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翻譯問題”、“克服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少數民族文學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指出:“有文字的民族,像蒙古、維吾爾、哈薩克與朝鮮等族,已經有了新時代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沒有文字的民族也產生了用漢文寫作的作家。多民族的文藝已不是一句空話了?!贬槍^去對少數民族重視不夠和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報告”提出了8項具體措施。
1959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時代語境中,《文藝報》用“突飛猛進”高度評價10年來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狀況,指出:“許多兄弟民族都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新文學,產生了用本民族文字寫作的或者用漢文寫作的新作家和新詩人;很多民間老歌手重新獲得歌唱的生命”,“我們也把曾經是‘一窮二白’的兄弟民族文學領域改造成萬紫千紅、爭妍斗麗的大花園。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現(xiàn)象”。此外,邵荃麟在《文學十年歷程》中,特別指出中國文學史“第一次出現(xiàn)多民族文學的共同發(fā)展與繁榮”。毛星在《對十年來新中國文學發(fā)展的一些理解》中,也將少數民族文學遺產挖掘、整理和少數民族作家的成長稱為“我國文學發(fā)展中值得特別注意的大事,是我國文學在社會主義時代的嶄新的發(fā)展”。郭光的《建國十年來的兄弟民族文學》中,分別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朝鮮族等民族的當代文學進行了全面總結和評價。上述評價都指認了一個基本事實:沒有黨和國家的重視,沒有各民族作家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有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
1960年,老舍在中國作協(xié)第三次理事(擴大)會議上所做的《關于少數民族文學工作的報告》,從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搜集整理、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少數民族文學組織、民族語言文學期刊和少數民族母語創(chuàng)作、少數民族作家隊伍的成長和群眾性創(chuàng)作活動等方面,全面總結了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文學取得的成績,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該報告全面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文學各領域取得的實績。
1960年代初期,少數民族作家隊伍已經初具規(guī)模,老舍、瑪拉沁夫、李喬、陸地、祖農·哈迪爾、克尤木·吐爾迪、郝斯力汗、蘇曉星、普飛、那家倫、伍略、孫健中、關沫南、李惠文、李根全、饒階巴桑、納·賽音朝克圖、巴·布林貝赫、安柯欽夫、扎拉嘎胡、敖德斯爾、鐵依甫江·艾里耶夫、庫爾班阿里、克里木·霍加、汪承棟、韋其麟、楊蘇、苗延秀、包玉堂、吳琪拉達、康朗英、康朗甩、毛依罕、琶杰等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家,少數民族小說、詩歌、戲劇和電影文學等各個領域都產生出佳作,如《茫茫的草原》《歡笑的金沙江》《美麗的南方》《起點》《鍛煉》《紅路》《在幸福的道路上》《沒有織完的統(tǒng)裙》《這一代人》《金子》《泉水之歌》《老虎崖》《給我一枝槍》《侗家人》《從小氈房走向全世界》《狂歡之歌》《生命的禮花》《劉三姐》《阿詩瑪》《喜事》《哈森與加米拉》《訂婚》等作品。這些佳作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少數民族發(fā)生的歷史性巨變,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民族性格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出較高的思想藝術水平。
中國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積累的豐富的文學遺產同樣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對各民族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本時期少數民族文學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例如,在史詩和敘事詩方面,《格斯爾》《英雄格斯爾》《格薩爾王傳·霍嶺大戰(zhàn)》《梅葛》《阿細的先基》和《創(chuàng)世紀》(《崇搬圖》)等史詩先后面世。《嘎達梅林》《阿那爾漢的歌聲》《阿詩瑪》《召樹屯》《松帕敏和嘎西娜》《蜂花相會》《逃婚調》等長篇敘事詩引起人們廣泛注意。1958年開始的“三選”(民間故事選、民間敘事長詩選、民間歌謠選)工程,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經典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一時期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少數民族文學史的編寫。1958年7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工作座談會,制訂了編寫各少數民族文學史或文學概況的詳細計劃。1959年,《白族文學史》《納西族文學史》率先出版,結束了少數民族沒有文學史的歷史。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時間,白族、納西族、苗族、壯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傣族9個民族編寫出文學史,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土族、赫哲族、畬族6個民族編寫出了文學概況。由國家主導的少數民族文學“三選一史”編撰工作,在歷史上第一次將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歷史納入到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知識體系,這是中國歷史知識體系的劃時代變革,也是人類文學史的一個創(chuàng)舉。
盡管少數民族文學經歷了“文革”嚴寒的考驗,但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少數民族文學就作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偉大事業(yè),肩負起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弘揚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歷史重任,與共和國共同成長。“文革”期間,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停頓了一段時間,然后才與新時期的曙光一起復蘇、成長。
二、燦爛輝煌的新時期
1978年,在共和國開啟改革開放新征程的沸騰日子里,少數民族文學迅速擺脫極左思潮的束縛,迎來了燦爛的春天?!皼]有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就不會有中國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成為人們的廣泛共識。各級文學組織和機構逐步恢復,文學隊伍重新組建,文學創(chuàng)作邁出堅實步伐,少數民族文學開創(chuàng)了燦爛輝煌的新時期。
1979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成立;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成立;同年,恢復不久的中國作協(xié)成立了民族文學委員會,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召開;1981年,中國作協(xié)與國家民委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評獎;同年,《民族文學》創(chuàng)刊,中國作協(xié)文學講習所(1984年定名為魯迅文學院)開設了少數民族作家班;1983年,《民族文學研究》創(chuàng)刊。改革開放之初的這8件大事,在政策、制度、組織、機構、平臺、學科等方面,為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80年由國家民委與中國作協(xié)聯(lián)合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規(guī)模空前的少數民族文學盛會,來自48個民族的102名代表參加。這次大會全面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0年來少數民族文學的成就、經驗和不足,對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使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一個更大的繁榮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擔負起偉大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這次會議在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80年9月,《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紀要》經中宣部和統(tǒng)戰(zhàn)部轉發(fā)各省市區(qū),彰顯了國家繁榮發(fā)展少數民族文學的決心。此后,1986年、1998年、2003年、2012年又召開了4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來自50多個民族的300多位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參加了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從第一屆到第五屆,與會民族數量和代表人數的增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值得指出的是,每一次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都有新的任務和目標,都是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的新征程與新起點。例如,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為繁榮發(fā)展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辦好10件事。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提出了新世紀繁榮發(fā)展少數民族文學的8個思路和1個重點——精心組織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工程。的確,少數民族文學事業(yè)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工程,這一工程直接影響著中國文學的發(fā)展走向,影響著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影響著國家文化實力的提升。
1981年,秉持“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完美統(tǒng)一”的標準,國家民委和中國作協(xié)舉辦了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優(yōu)秀作品評獎?,斃叻?、張承志、烏熱爾圖等近百位作家分別獲得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電影文學、劇本等各類獎項。1999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獎更名為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2004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一起,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文學獎。至2016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共舉行了11屆,總計評選出743部作品,746位各民族作家、評論家、翻譯家獲此殊榮。越來越多民族的作家,特別是佤族、布朗族、傈僳族、布依族、仡佬族、裕固族、東鄉(xiāng)族等人口較少民族作家,紛紛獲得“駿馬獎”。
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的設立意圖、評獎原則,與黨的民族政策和國家促進各民族文學共同發(fā)展的導向密切相關,與各民族發(fā)展本民族文學事業(yè)、促進中國多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的熱切期望密切相關。它深刻地推動和引領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為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經典化和知識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1年,全國性少數民族文學刊物《民族文學》創(chuàng)刊。正如創(chuàng)刊詞中寫到的那樣:“她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朵新花。經過嚴冬開放的花朵,更愛春日的溫暖。她將扎根在祖國四面八方遼闊的沃土上,受到各族人民的辛勤澆灌,充分吸收時代的陽光雨露,以自己獨特的艷麗色彩,使各民族的文學百花盛開?!眱H1981至2009年,《民族文學》發(fā)表了55個少數民族作者創(chuàng)作的各類作品。自創(chuàng)刊以來,《民族文學》開辦數十個文學專號,帶動各地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如《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30周年專號》《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30周年專號》《慶祝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專號》等;通過舉辦作家翻譯家改稿班、筆會、主題采訪、建立基層創(chuàng)意寫作與大眾閱讀中心、開設專輯專欄等多種方式,扶持少數民族新人,如“貴州銅仁地區(qū)少數民族文學專輯”、“全國少數民族作家赴內蒙古西部深入生活采訪專輯”、“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文學作品專輯”、“青年作者特輯”、“女作者特輯”等。1991年費孝通稱贊《民族文學》是“一個播種機、一把金鑰匙,不斷把社會主義文學的優(yōu)良品種撒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山山水水”。在譜寫少數民族文學新時期燦爛輝煌的篇章中,《民族文學》承擔并完成了播種機的責任和使命。
在新時期的時代語境中,少數民族文學以較高的思想藝術水準成為新時期中國文學史光彩奪目的重要篇章。
1978年,全國首屆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揭曉,達斡爾族作家李陀的《愿你聽到這支歌》、回族作家張承志的《騎手為什么歌唱母親》、滿族作家關庚寅的《“不稱心”的姐夫》赫然在列;1979年,白族作家張長的《空谷蘭》、哈薩克族作家艾克拜爾·米吉提的《努爾曼老漢和獵狗巴力斯》在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評選中獲獎;1980年,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的《活佛的故事》、藏族作家益希卓瑪的《美與丑》、土家族作家孫健忠的《甜甜的刺莓》在1977—1980年中篇小說獎評選中獲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鄂溫克族作家烏熱爾圖以《一個獵人的懇求》《七岔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連續(xù)獲得1981年﹑1982年、1983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梢哉f,少數民族作家以自己的實力創(chuàng)造了少數民族文學的輝煌,并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贏得了應有的地位和榮譽。
1980年代,瑪拉沁夫、李喬、敖德斯爾、扎拉嘎胡、巴·布林貝赫、克里木·霍加、金哲、黃永玉、林元春、那家倫、曉雪、李陀、張承志、扎西達娃、霍達、朱春雨、孫健忠、艾克拜爾·米吉提、烏熱爾圖、蔡測海等中國少數民族作家,以群體的姿態(tài),屹立于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當代文學的前沿。
1990年代,吉狄馬加、阿來、向本貴、鬼子、藍懷昌、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龐天舒、景宜、加央西熱、石定、鮑義志、默罕默得·巴格拉西、羅吉萬等文學新銳的加入,在壯大少數民族作家隊伍的同時,使少數民族文學保持著較高的發(fā)展水平。
新時期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爆發(fā)出來的雄厚實力和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絕非偶然,它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結果,也是少數民族作家不斷努力積累、努力創(chuàng)作的結果。即使是處在“文革”之中,有些作家也是努力準備、積極創(chuàng)作。例如,1975年,瑪拉沁夫創(chuàng)作完成了電影文學劇本《祖國啊,母親》;烏熱爾圖、李陀、張承志等作家也在積累素材,積聚情感,為日后的爆發(fā)積蘊了充沛能量。
新時期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保持著與主流文學思潮同步推進的態(tài)勢。在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現(xiàn)代主義詩潮、新寫實小說、底層寫作、女性文學等思潮中,都有少數民族文學的流脈。同時,作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社會重大轉型的文學記憶,少數民族文學及時反映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文化語境的變革和時代生活的巨變,及時捕捉和反映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對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生活、傳統(tǒng)習俗的巨大沖擊,真實記錄和反映了少數民族心理、情感、思想等方面復雜多樣的心路歷程,少數民族文學以自己無法替代的獨特價值,成為各民族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艱難轉型的社會史、思想史和心靈史。
此外,少數民族文學鮮明獨特的民族風格使中國文學呈現(xiàn)出色彩斑斕的藝術魅力。
早在1950年代,陸地的《美麗的南方》和瑪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在南方與北方、壯族與蒙古族的文學隔空對話中,以迥異而鮮明的民族風格,詮釋了中國多民族地域、文化的多樣性,賦予少數民族文學獨特的品質。1960年代,楊蘇的《沒有織完的統(tǒng)裙》與老舍的《正紅旗下》再次詮釋了中國多民族文學廣闊空間中,文化的多樣性給少數民族文學帶來的風格的多樣性。新時期以來,少數民族文學的民族風格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社會組織結構與形態(tài)、生活習俗、思維方式、情感性格、價值觀念、語言形態(tài)等方方面面。
如果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民族風格,是在反映各民族新生活的時代規(guī)約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話,那么,改革開放之后的新時期,民族風格就成為少數民族作家自覺的文學意識和民族意識。揭秘民族古老歷史文化的生命密碼、展示民族文化的獨特風姿、表現(xiàn)民族心理在現(xiàn)代化和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正在發(fā)生的巨變、揭示民族文化的當代危機和歷史選擇,成為新時期的主導趨向。烏熱爾圖將鄂溫克人的歷史文化、風俗習俗和當代文化危機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以吉狄馬加為代表的彝族詩人群掀起的“黑色旋風”,繼李喬之后,在重構民族集體記憶的同時重構了獨特的彝族形象;扎西達娃以其極具魔幻現(xiàn)實主義意味的文學書寫,穿越“隱秘的歲月”,呈現(xiàn)了真實的藏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霍達的小說在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交融沖突中,塑造了堅忍堅毅的回族人形象;張承志以多元文化的開闊視野,展示了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文化的多樣景觀,表達了“美人之美”的胸懷和“美美與共”的理想。
在燦爛輝煌的新時期少數民族文學詩卷中,少數民族民間文學遺產的搜集、整理、研究成為特別亮麗的風景。上世紀70年代末以后,以創(chuàng)世神話研究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神話研究得以全面展開和深度開拓。漢文典籍所記載與少數民族有關的伏羲、盤古、竹王、九隆、盤瓠、廩君等神話,南方民族創(chuàng)世神話、洪水(包括葫蘆、兄妹婚)神話,北方民族薩滿神話、英雄神話,納西族東巴神話,佤族司崗里神話等民族神話的表層敘事結構、深層內涵、演唱儀式、文化淵源以及民族神話比較等,都得到比較充分的探討。特別是1984年正式啟動的被譽為“世紀經典”和“文化長城”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程,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的影響極其深遠。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皇冠上的珍珠——史詩的搜集、記錄、翻譯和研究進入全新階段,取得累累碩果。1979年,中宣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lián)、中國社科院共同成立“《格薩爾》翻譯整理協(xié)調小組”(1984年更名為“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從此帶動并掀開了新時期以史詩《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史詩搜集、整理、翻譯和研究的序幕。1978年,托·巴德瑪等人率先有組織地搜集記錄《江格爾》。1979年,《格薩爾》藝人扎巴說唱的錄音搶救工作開始。1986年,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所申報的“中國少數民族史詩研究”被列入“七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1999年,《格薩爾論》(降邊嘉措)、《江格爾論》(仁欽道爾吉)、《瑪納斯論》(郎櫻)、《南方史詩論》(劉亞虎)先后出版。這四部著作借助西方功能學派、“結構母題”和“程式”理論以及語言學、宗教學、歷史學、民俗學、文化學、民族學等學科方法,對中國史詩形態(tài)、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敘事方式、結構類型、人物形象、藝人現(xiàn)象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此外,巴·布林貝赫的《蒙古英雄史詩的詩學》立足蒙古族本土詩學資源,在尋繹和提煉本民族詩學思想精華、建構民族詩學體系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民間文學研究以史詩研究為重點,形成了神話、故事、傳說等文類研究全面拓展的新格局。
少數民族文學歷史知識生產在新時期迎來黃金期。1979年2月,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在云南召開了第三次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工作座談會,標志著被“文革”中斷的少數民族文學史編撰工程重新啟動。1984年2月,中宣部發(fā)出《關于加強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和資料搜集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在北京召開第四次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工作座談會,確定了編輯出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資料叢書》計劃。1985年,中宣部、中國社科院、國家民委、文化部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轉發(fā)〈1984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強調“編寫少數民族文學史無論在政治上或是在學術上都有重要的意義”。同年,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在北京召開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史學術討論會,制定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編寫出版方案》,成立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評審委員會(后改稱編審委員會),中國少數民族民族文學史編寫進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軌道,編寫工作的步伐大大加快。除毛星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張公瑾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概論》等少數民族文學通史外,自1988年2月至1996年10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文學概況叢書》編審委員會分別在各地召開了21次評審工作會議,先后對藏、侗、毛南、納西、布依、黎、普米、傣、拉祜、基諾等26個民族的31卷文學史或文學概況書稿進行了評審。至1999年末,蒙古、藏、滿、壯、維吾爾、回、朝鮮、赫哲、鄂倫春、達斡爾、東鄉(xiāng)、土、保安、柯爾克孜等40多個民族的80余種不同類型、不同風格或不同文種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或文學概況著作出版。此外祝注先、王保林、吳重陽、李鴻然等人的中國少數民族古代詩歌史、現(xiàn)當代文學史等專題史研究深化和拓展了少數民族文學史研究。
新時期少數民族文學的輝煌成就還表現(xiàn)在少數民族理論批評取得的實質進展?!拔母铩眲倓偨Y束,少數民族文學批評就在“重讀”和“重評”中快速起步。對極左思潮中受到錯誤批判的作家作品的重新評價,使少數民族文學批評回歸正常軌道。此后,少數民族文學批評緊緊追蹤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及時發(fā)現(xiàn)和總結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象,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學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少數民族文學理論研究也接續(xù)1960年代初期關于什么是少數民族文學的討論,圍繞什么是少數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少數民族文學民族性、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原則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
1986年,《民族文學研究》《民族文學》發(fā)表的評論員文章《民族特質 時代觀念 藝術追求——對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的幾點理解》,對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特別是新時期以來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了全面理論總結?!懊褡逄刭|”“時代觀念”“藝術追求”成為評價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的三維坐標,對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和研究起到了理論引領的重要作用。2000年,關紀新、朝戈金合著的《多重選擇的世界——當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理論描述》,對當代少數民族文學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總結?!吨袊贁得褡逦乃嚴碚摷伞贰吨袊贁得褡迕缹W思想研究叢書》等在史料整理和理論研究上都有重要收獲。
三、宏偉壯麗的新世紀
新世紀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對外文化交流和交往不斷擴大,文化語境發(fā)生了新變化,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民間文學研究、文學史編寫、文學理論與批評各個領域均有重大突破,少數民族文學全面進入宏偉壯麗的新時代。
在新世紀之初,吉狄馬加、張承志、阿來、霍達、烏熱爾圖、鬼子、艾克拜爾·米吉提、蔡測海、葉梅、郭雪波等少數民族作家保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作活力,少數民族文學呈現(xiàn)出的三個亮點格外引人注目?!?5后”、“70后”、“80后”作家的集體崛起,成為新世紀少數民族文學的第一個亮點。土家族作家田耳、呂金華、向迅,滿族作家于曉威、劉榮書,朝鮮族作家金仁順,蒙古族作家黑鶴,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白瑪娜珍、尼瑪潘多,壯族作家李約熱、黃土路,苗族作家何炬學,維吾爾族作家帕蒂古麗、阿舍,仡佬族作家王華、肖勤,佤族作家聶勒,瑤族作家紀塵,回族作家李進祥、阿慧、敏洮舟,羌族作家雷子、羊子,傈僳族作家李貴明,侗族作家楊仕芳,畬族作家山哈等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使少數民族文學生機盎然、星空璀璨。少數民族女作家的大量涌現(xiàn)成為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亮點,如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格央、嚴英秀等,蒙古族作家薩仁圖婭、娜·彩麗格爾,朝鮮族女作家金仁順、李惠善等。特別是人口較少民族女作家群體亮相意義更為特殊,如佤族的董秀英、拉祜族的娜朵、傈僳族的司仙華、鄂溫克族的杜梅、景頗族的瑪波、珞巴族的亞依、達斡爾族的阿鳳、孟暉、薩娜、蘇莉、蘇婭等。第三個亮點是出現(xiàn)了一批作家群,如甘南藏族詩群、康巴藏族作家群、大小涼山詩群、西海固作家群、莫力達瓦女作家群、科爾沁作家群等。以上這些創(chuàng)作群體的民族身份意識更加明確和堅定,無論是民族歷史記憶的重構還是底層艱難體驗的書寫,無論是故土的艱難轉型還是他鄉(xiāng)的漂泊與傷痛,都不曾泯滅他們的信念,他們帶著青春成長的奔放和銳力,承傳著民族的血脈,也思考著諸如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宏大主題,呈現(xiàn)著少數民族文學民族風格新時代的新趨向。
在新世紀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中,民族自覺意識不斷強化,民族風格呈現(xiàn)出以理性的民族認同為思想根基,向本民族認同與多元文化認同同構的轉型。對本民族地域風光、民族習俗的平面展示,讓位于從民俗文化挖掘民族生命力、從民族生存歷史提煉民族精神,在多元的文化視野中重新審視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進而塑造本民族在現(xiàn)代化訴求和全球化浪潮雙重沖擊下主動應對和積極選擇的新的民族形象。這些作家,既包括一大批在改革開放之初便陸續(xù)登上文壇的老作家,也包括新世紀“大器晚成”的“60后”作家,如維吾爾族的亞森江·斯迪克、裕固族的鐵木爾等,還包括嶄露頭角的新生力量“80后”作家,如蒙古族的查黑爾·特木日、土家族的杜李、維吾爾族的阿娜爾古麗、回族的馬金蓮、瑤族的甘應鑫等。其次,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匯點上,對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新世紀少數民族文學的重要標志。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在廣泛借鑒漢族和其他民族優(yōu)秀文學經驗的同時,十分珍視本民族的藝術傳統(tǒng),使之成為創(chuàng)造本民族新文學的重要資源和民族風格的重要特征。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毛依罕,彝族作家李喬,傣族詩人康朗英、康朗甩,壯族作家韋其麟等就在這方面做出了表率。新世紀以來,挖掘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為中華民族文化提供豐富思想資源,成為少數民族作家新的使命。以少數民族的生態(tài)思想為例,1990年代,“40后”蒙古族母語作家滿都麥就以系列生態(tài)文化主題作品,揭示了蒙古民族傳統(tǒng)生態(tài)觀蘊含的思想精華;繼而,同是“40后”的郭雪波在其漢語創(chuàng)作中傳達出同樣的生態(tài)思想,成為少數民族生態(tài)文學的重要代表。近年來脫穎而出的“70后”蒙古作家黑鶴的系列動物小說,充溢著濃郁的北方草原氣息,在古老草原與現(xiàn)代都市的空間“蒙太奇”中,以其思想的銳力,繼續(xù)沖擊著人與自然如何依存的主題。2012年,吉狄馬加的長詩《我,雪豹……》更是以雪山之豹震憾天地的申訴,將這一主題之中所蘊含的復雜意蘊酣暢淋漓地傾吐出來。少數民族文學中的這種生態(tài)思想被一些批評家稱為“世界性”的主題。
特別要強調的是,愛國主義思想和對多民族國家的認同,是70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一以貫之的思想血脈,這是少數民族文學貢獻出來的重要思想資源,正如瑪拉沁夫的《祖國啊,母親》、張承志的《騎手為什么歌唱母親》所表達的那樣。如果說,1950年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愛國主義思想表現(xiàn)在對黨、對社會主義、對民族平等政策、對民族新生活的歌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則是以歡呼和擁抱改革開放的姿態(tài),正面描述本民族如何應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包括民族生活受到的沖擊,表達各民族的愛國主義思想;而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提升為更高層次的對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認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巨變。
愛國主義,經常被認為是一種熱愛祖國的情感,而現(xiàn)代社會的愛國主義,則以理性的國家認同為思想基礎?;蛘哒f,愛國主義在新時代已經成為國家認同的另一種表述。這種重要轉向,一方面體現(xiàn)在少數民族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如阿來的《塵埃落定》對藏族歷史的講述,是以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為起點的百年回溯;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也是將回漢文化的沖撞與交融,投放在20世紀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現(xiàn)實性這一背景之中;曉雪、高深等詩人則在祖國大地的行走之中,由對各民族豐富多彩的燦爛文化的詠嘆中,抒發(fā)對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高度認同。另一方面,在文學活動中,少數民族作家們的國家認同表現(xiàn)得更為直接,特別是在少數民族文學對外交流中,滿都麥的“我是中國的蒙古族作家”、阿來的“我是中國藏族作家”,以及阿庫烏霧的“我是中國彝族詩人”,都以十分明確的中國公民身份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因此,愛國主義成為共和國70年少數民族文學的主旋律。
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搜集、整理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宏偉壯麗新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100卷)、《壯族麼經布洛陀影印譯注》(8卷)、傣族《中國貝葉經全集》(100卷)等大量文獻集成的面世,標志著少數民族文學史料整理開始向系統(tǒng)化邁進?!吨袊裨捘割}W編目》《中國神話母題索引》等成果以及《中國少數民族口頭傳統(tǒng)專題數據庫建設:口頭傳統(tǒng)元數據標準建設》等課題標志著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信息化、數據化、規(guī)范化程度的提高。而少數民族史詩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成為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最值得驕傲的領域。史詩研究在整理、翻譯、傳承人(歌手)和文本研究取得新進展的同時,開始向史詩學研究升級。朝戈金的《多長算是長——論史詩的長度》《口傳史詩詩學:冉皮勒〈江格爾〉程式句法研究》、尹虎彬的《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tǒng)》、扎西東珠和王興先編著的《〈格薩爾〉學史稿》、阿地里·居瑪吐爾地的《〈瑪納斯〉史詩歌手研究》以及托汗·依薩克、阿地里·居瑪吐爾地、葉爾扎提·阿地里編著的《中國〈瑪納斯〉學辭典》、斯欽巴圖的《蒙古史詩:從程式到隱喻》等成果大量涌現(xiàn)。這些著作和論文成為中國史詩學術話語體系建設的重要成果。
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進入以修訂、再版、重寫為主基調的文學史觀和書寫模式轉型的新時期。除撒拉族、畬族、裕固族、仡佬族、俄羅斯族的文學史尚以“概述”“研究”進行著史料和學術積累外,其他民族文學史達160多種。其中,蒙古族文學史知識生產最為突出,蒙古文、漢文文學史達數十種之多,而且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民族的斷代文學史和專題文學史研究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在少數民族文學通史方面,趙志忠、郎櫻等學者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特別是,《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史論》《中國詩歌通史·少數民族卷》以及《中國各民族文學關系研究》《南方民族文學關系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比較研究》等,在少數民族文學史研究的基礎上,向斷代史、專題史和民族文學關系研究等領域進行了多向拓展。
新世紀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與批評在新時期奠定的基礎上得到全面深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少數民族理論話語體系,在諸多課題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理論成果。在這其中,中華多民族文學史觀、少數民族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人口較少民族文學研究三個領域取得的成果較多?!抖嗝褡逦膶W觀與中國文學研究范式轉型》《現(xiàn)代中國與少數民族文學》《文學共和》《當代人口較少民族文學的審美觀照》《“走出”的批評》《尋找:共同的宿命與碰撞——轉型期中國文學多族群及邊緣區(qū)域文化關系研究》等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論成果。
70年輝煌歷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學事業(yè)的重視,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少數民族作家對共和國70年少數民族社會生活歷史巨變的真實記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高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一個重要規(guī)律就是多民族文學的共同發(fā)展。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我們需要一起努力,共同促進民族文學的繁榮發(fā)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