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歡喜處》
作者:祝羽捷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8月 ISBN:9787559435200
五感之美
吃日料的時候最期待甜品環(huán)節(jié),服務生端上木質(zhì)小碟,里面盛著珠圓玉潤的和菓子,配上一支木制小叉,讓你用它將甜甜糯糯的菓子送入口中。菓子精美,造型多變,屬于治愈系食品,所謂“治愈”就是讓人賞心悅目,一掃愁容。每次吃它的時候,我都想象這些菓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做它們的人又是怎樣的?認識凌琳,剛好滿足了我所有的好奇。
初次見面,凌琳就開始為我掃盲,估計這事她已重復千百回,誰叫我們過去都是在日餐廳吃到菓子,以為菓子是舶來品,還好她不厭其煩,解釋菓子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產(chǎn)物。其實很容易想到,日本的手藝,帶有“唐”字的有很多,比如唐紙、唐傘、唐錦、唐帶、唐菜……“唐”代表著中國,“唐物”顧名思義是從中國傳來的珍貴物品。
菓子最初也叫“唐菓子”,是日本的遣唐使從唐朝帶回來的食物,當時日本的甜品多是年糕和丸子,吃到甜美的唐菓子后,貴族們贊嘆不已。在日本,菓子最初太過珍貴,只流行在貴族之間,他們用菓子供奉神明。日本明治時代,經(jīng)濟昌盛,處處改革,菓子也在這個時候通過繼承和改良,成為民間最受歡迎的甜品“和菓子”。新的名字不但顯示日本人的自信心,也能感受到他們不再拘于模仿,為物品賦予自己的精神內(nèi)核。
可惜我們的唐菓子斷了傳承,沒有系統(tǒng)在做的師傅,凌琳也是跟隨日本師傅學習。為了學習全面,前后師從菓道大師三堀純一、杉山早陽子老師、戶邊麻里子老師研習菓道,才把丟失的文化找回來。她不喜歡用“果”字,更愿意使用“菓”。這一個草字頭的細微差別,可能也只有我們熟悉漢字的人才能感受。在漢字里,“菓”和“果”的意思相同,“菓”僅作為“果”的異形字存在。上溯到《史記·叔孫通傳》,有“古者有春嘗菓,方今櫻桃熟可獻”就出現(xiàn)了此字,這里的“菓”就是指自然界里結(jié)出的果實。當唐代糕點傳入日本時,日本人就將當時中國漢字中加了草字頭的“菓”字一并引入,用來指代面食點心,跟自然界中結(jié)出的果實區(qū)別開來。我們尊重她的虔誠和癡心,也從此寫“菓”。
和凌琳還有一層緣分,在識她之前,她已識我,看她做菓子,竟穿了跟我一樣的改良旗袍。她雖說是受了我的影響,可她偏有著我沒有的恬靜。看她低頭專注于手上之物,順滑的長發(fā)別在耳后,現(xiàn)場之人,無不被她東方氣質(zhì)里獨有的沉靜吸引。大家是同齡人,都屬于焦慮的一代,世界變化很快,每個人覺得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能讓我們慢下來的事其實都是奢侈品。
一瞬間,我感覺凌琳不似年輕女孩,更像入定的老僧,坐得穩(wěn),氣息定,沒有多余的動作,幾分鐘的時間,一枚精致的菓子就在她的指間綻放。觀看結(jié)束,我有一些體會,做菓子的過程首先就有獨特的魅力,若要下油鍋,用刀剁,掄鏟子,怎么也不能讓人安靜。菓子的造型也含蓄雅致,并非有那些血淋淋的生肉、生魚自帶的原始。凌琳最初學的是西餐,曾在藍帶學校學習法餐料理。西餐用途廣,也是當下時興的美食,轉(zhuǎn)向做菓子,也源于她被過程的美感折服。
沒有廚房里機器的轟鳴聲,沒有西餐精確到分鐘的流程表,沒有刻板的程序,沒有冰冷的廚具。做菓子更需要的是用心而不是靠刻度表,工具是木制的,更親膚也更有溫度。第一次在作坊體驗完,她回去翻出以前那些甜點書里菓子部分的內(nèi)容,被婉約又蘊含典故的菓子名字、雅致的造型和配色徹底吸引,再也無法忘懷。了解完菓子的歷史后,她不但下定決心當學徒,內(nèi)心還有想要將我們自己的菓子文化重新續(xù)上的志氣。
從口味上和生產(chǎn)效率上來說,菓子確實比不上西點,但制作它的過程蘊含了許多東方人的生活哲學。例如“菓子不可甜過干柿、不可好吃過茶”,意思就是為人處事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茶道里不談金錢、美色等的規(guī)矩,使得菓子造型專注在“花鳥風月”的清凈小世界里,需要你從自然界里去尋找靈感。大自然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窮人富豪都可以抬頭欣賞同一輪明月,得到多少愉悅感取決于自己的心態(tài)。漸漸的物欲會變淡,快樂更多來源于一陣微風、一朵花開等單純的細節(jié),讓人很放松。
菓子很細膩,做起來要小心翼翼、十分專注。那種“入定”的狀態(tài),凌琳很喜歡,可以把注意力從曾經(jīng)最為受累的“外在標準”“他人期待”中收回來,更多去關注自己當下的一呼一吸,因此少了許多焦慮和煩惱。
以前學西餐強調(diào)食材的珍稀,但菓子相反,追求食材樸素,有種不爭不搶的氣質(zhì)。而且菓子追求“簡約”“抽象”“留有想象空間”,這很接近國畫的審美,跟她之前學的美食分類都不一樣,去提煉和再解讀的過程也會讓人沉下心來。
雖然沒有精確的標準,菓子自有其衡量的準繩——“五感之美”,色香味形意俱全。
一感為視覺。外表足夠吸引人們?nèi)ビ^賞。視覺上造型凝練,線條簡潔,營造出一種“和敬清寂”的素雅氛圍。如川瀨敏郎所說:“所謂‘素’,即添一分則嫌多、減一分則嫌少的極致之美。”不用過分雕琢,色澤婉約含蓄,顏色由內(nèi)而外透出來,給人一種暈染的視覺效果,更像是我們中國的山水畫。不只是菓子本身,容器和配飾也相得益彰,打開盒子看到制作人在懷紙上手寫的菓銘和詩句,再從菓子的線條中體會其中的意境,整個過程都是美的享受。
二感是味覺。人們多易出于獵奇而品嘗食物,唯有真的好吃才能讓人流連,這樣的食物才具有生命力。在味覺上,菓子不爭不搶,只保留剛剛好的淡雅香氣?!翱谌堋币辉~,就是專門用來形容和菓子入口即化的口感,只這么一讀都覺軟糯。
三感是觸覺。制作時柔軟的面團在指間舞動,帶來極大的觸覺享受。完成的菓子,外皮特別柔軟,在拿起它的那一刻,就會讓人想卸下包袱,靜下心來細細地去審視自己。
四感是嗅覺。菓子的氣味通常比較清新淡雅,內(nèi)餡料的食材更多會選用水果類的,比如蘋果、草莓、檸檬等,而不會選用芝士和榴蓮這種時下很流行的食材。
五感是聽覺。所謂“聽”指的是它的“菓銘”,“菓銘”代表了手作人想要傳達的意境,手作人希望通過名字把做菓子的心境,傳遞給每一位觀賞者。比如扇子造型的和菓子,取名“涼風”,口齒吟詠,仿佛已經(jīng)微風拂面。
菓子常常是茶席上的配角兒,是花鳥風月般的點綴,“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腹的點心”,正是文明世界里的禮儀。它甘愿不出風頭的品性,從這五感中表露無遺,也更符合中國人對志趣高潔的定義。只有集合了五感之美的菓子才是佳品,讓食客通過一枚菓子,感受到自然中的無限靈感。菓子只做當季,蘊含著珍視時間的文化背景,菓子的造型、色彩和意境,無不源于眼前自然中的細節(jié)。由此可見,菓子背后,是文化的滋養(yǎng)??此坪唵蔚氖挛?,往往才叫人挖掘不完,只嫌人生太短,時間不夠,全然不擔心會有靈感枯竭或膩掉的一天。
我欣賞凌琳將之前所學西餐知識運用于菓子的制作,為菓子注入現(xiàn)代活力,創(chuàng)新了栗子蔓越莓,還有了萌趣應景的萬圣節(jié)南瓜和小幽靈。為了推廣菓子文化,她還策劃展覽,設置四季場景,讓觀者與菓子一期一會,感受時間的流動。她把菓子暴露在空氣中,看它變化、衰老、干燥、開裂,用菓來寓意生命。四時流轉(zhuǎn),每個菓子如人一樣,命運自由,無法復刻。
說實話,我在認識了那么多手藝人后,見到他們把熱情都傾注在一件物品上,既能感受到這種不訴諸外界的快樂,我也有些擔憂。是不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才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情感在人身上?為了逃避現(xiàn)實,只好更多地關注手藝,關注物,構(gòu)建一個與世無爭的烏托邦?如果真是這樣,即便是匠人別無二心地熱愛手藝,也會透露著一絲悲涼。
但轉(zhuǎn)念一想,她做的菓子最后還是送入我們的口中,菓子更像是一種媒介,把菓藝人對世間萬物的看法,對人的情感也都悄悄包含進去。個中滋味,就看各位食客如何去品嘗了,最終還是落腳在人本身,這樣想我稍有欣慰。或許,情感依托于物的表達,對于這個張揚的時代而言,才更為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