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十九世紀初,英國作家司各特的歷史小說風靡全歐,在其影響下,在法國詩壇、劇壇已經(jīng)聲名鵲起的年輕作家雨果,也在1831年發(fā)表了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法國首都這座莊嚴雄渾的哥特式建筑,十二世紀中葉開始動工,歷時百年方始完成,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屢次經(jīng)過修葺和改建,晚近到雨果兩歲那年,還見證了拿破侖的加冕大典。細讀這部被作者自己稱作“史詩劇場”的作品,參照它的標題,可以見出其匠心所在:以空間而言,圣母院這座歷史建筑,不僅被用來作為小說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景,而且本身也成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以時間而論,則選擇了十五世紀下半葉的路易十一朝作為背景,力圖復原歷史的畫面。作者并且按照他在“《克倫威爾》序言”中所闡述的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塑造了畸形兒卡西莫多、吉卜賽女郎埃斯梅拉達、副主教弗洛羅和軍官菲比斯這一系列虛擬人物,描摹刻畫他們從外貌到內(nèi)心,從靈魂到肉體,在美與丑、善與惡之間,形形色色的強烈對比和反差。
雨果的小說,免不了敘事宏大、負載過多的弱點。這部作品里,從建筑史、古代司法的公正性,到印刷術的興起與流弊,作者都是不厭其煩地濃墨渲染,不過環(huán)繞著主要人物的遭遇這個核心故事,講得還是有聲有色,高潮起伏。小說出版后反響很大,立即被譯成多種歐洲語言,影響所至,法國政府決定聘用著名建筑家,撥巨款重修歷盡滄桑的巴黎圣母院。時至今日,這部小說搬上大小銀幕,前后已將近廿次,而且還多次被改編成話劇、歌劇和芭蕾舞劇。此書最早的英語譯本(1833年),將標題改作《圣母院的駝子》,以后的譯本全都沿襲這個標題,此書亦以此知名于英語世界。如此一改,將小說的重心從建筑轉移到了在其中活動的人物,與作家的原意有所偏差。好萊塢雷電城1939年出品的影片,也以這個標題進入中國,當時的中文譯名《鐘樓怪人》,沿襲了英文譯本的改動。
雨果在小說中曾預言,像圣母院這樣的教堂建筑,將因為印刷術的興起而毀滅,思路有些怪誕,至少到今日并未應驗,然而今年四月,這座建筑卻差一點毀于回祿之災。法國國會在七月已通過法案,定下完全按照原樣復建的方針。所謂“原樣”,也就是在小說的影響下,雨果本人生前所見到的重建的教堂的模樣了。
此畫出自法國學院派畫家梅松(Luc-Olivier Merson,1846-1920)筆下,題作《一滴水、一滴淚》,用的是小說第六卷第四章的標題。1903年,巴黎瑪萊區(qū)沃熙廣場的“雨果之家”開張,特地聘請梅松創(chuàng)作了這幅油畫,如今依然陳列其中。交稿時梅松給聘請他作畫的人寫了一封信,指出自己在細節(jié)上大體按照原來的指示,唯一沒能做到的就是他無法讓埃斯梅拉達穿上短裙,露出腿部,不過他又說自己相信,他們一旦見到了畫面,就會懂得他為何無法照辦。看此畫的“經(jīng)營位置”,畫家的說法不無道理。梅松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兼藝術評論家。他年甫弱冠,畫作已在巴黎的沙龍展出,廿三歲那年,獲得法國政府頒發(fā)的“羅馬獎學金”,去意大利進修五年,畫藝大進。1881年,他曾以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為題,創(chuàng)作過一幅插圖,畫面以教堂建筑為主,角度新穎,頗見當時興起的象征主義的影響,很受好評。晚年,梅松除了教畫以外,還應法國的郵局和銀行之聘,設計創(chuàng)作了很多郵票和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