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則臣:“70后”寫作的振翅一搏
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公布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分別是:梁曉聲《人世間》、徐懷中《牽風記》、徐則臣《北上》、陳彥《主角》與李洱《應物兄》。
徐則臣終于榜上有名。
從《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到如今一舉摘得茅獎的《北上》,徐則臣如其書中所寫:“大水湯湯,溯流北上”,以寫作的宏闊、悲壯、滄桑卷席文壇,成為了“70后”作家中最揚眉吐氣的佼佼者。
70后的寫作總是有那么一點尷尬,一方面“打不過”長期把持著文壇話語權的、且因為親身經(jīng)歷了各種歷史更迭、見證鄉(xiāng)土的逝去,有寫不完的物是人非與社會深刻性的“50后”與“60后”,一方面又面臨著冉冉升起的、題材內(nèi)容全部煥然一新、乃至重新建構了自己的文學法則與價值觀念的“80后”“90后”的沖擊,“70后”夾在中間,看似格外黯然。而他們也曾親眼目睹著自己如何被故鄉(xiāng)、被古老的傳統(tǒng)、被高速發(fā)展的中國所拋擲,他們心中也曾受到劇烈的震蕩,時代也在“70”后的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記,這是“70后”能夠?qū)懽鞒龊甏竺}作品的隱性基因,而徐則臣代表的“70后”寫作的振翅一搏,則是他個人、乃至這個群體的一次非常鄭重的“自我證明”。
徐則臣
《北上》的寫作即源自于徐則臣的個人經(jīng)驗,他自述:“我初中時住校,校門前是江蘇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石安運河,一大早河面上水汽氤氳,河水暖人。后來在淮安生活過幾年,每天在穿城而過的大運河兩岸穿梭,一天看一點,聚沙成塔,對運河也知道了不少。在1797公里的大運河上,淮安素有運河之都的美譽。不惟自隋以降,一千多年里漕運的衙門陸續(xù)設置此處。因為對運河淮安段的見識與理解,成就了我的運河之緣。二十年來,綿延千里的大運河成了我小說寫作不可或缺的背景。我決意這一次傾囊而出,把大運河作為主角推到小說的前臺來,就有了耗時四年的《北上》的寫作?!?/p>
1978年出生于江蘇的徐則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徐則臣寡言少語,不太愛笑,整個人顯得敦厚老實,也許也是因為不太愛笑,總覺得徐則臣深沉,并像是在持續(xù)思考著什么?!侗鄙稀返木庉嬯愑癯蓮娜ツ臧嗽碌组_始編輯《北上》這本書,持續(xù)了三個月,十一月底推出這本書,之后斷斷續(xù)續(xù)的發(fā)布會上,徐則臣坐在一眾口若懸河的評論家中間,接受著大家的夸贊或者意見,顯得更靦腆了,而評論家口中的那個恢弘的、十九世紀末的世界似乎與這個話少的青年不太相符。
用精妙的鑲嵌結(jié)構、圓熟細致的敘述、針腳綿密的細節(jié),貫穿起以京杭大運河為中心的一百年來數(shù)個家庭、不同人物的變與不變、選擇與執(zhí)守。個體性命運落腳于特定空間與時代,地方性歷史向世界敞開了自身,凝結(jié)成具有普遍意義的命題,整個小說如同運河一樣氣象萬千,蘊藉豐厚又連綿不絕。
《北上》寫的是公元1901年,歲次辛丑。此前三年的戊戌變法余波猶在,此前一年,義和團運動爆發(fā),隨后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以中國慘敗屈辱收場。變法與革命之爭勢同水火,朝局與民意愈發(fā)不可調(diào)和,古老中國的生命底部暗潮洶涌…… 發(fā)生在大運河之上的百年“秘史”由此種下前因。直至一百年后,當小波羅及謝平遙、邵常來、孫過程、周義彥等當年北上的先輩們的后代陰差陽錯重新相聚時,各個運河人之間原來孤立的故事片段,才最終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敘事長卷。
評論家們對于《北上》多有討論,如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說:“徐則臣不是歷史學家,他只是一個文學家,但《北上》這部長篇也許在多少年以后會成為一部關于運河的歷史,甚至有可能有一些歷史學家也會注意到它。關于運河,徐則臣用《北上》這一部根本上說是他寫個人經(jīng)驗的長篇小說,給了我們可以聞、可以看、可以用手觸摸的運河史以及這個運河史所折射出來的一段中國史?!?/p>
《十月》雜志原常務副主編寧肯說:“《北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是一部小說,更像是藝術品,徐則臣在構筑這部小說的時候腦子里充滿了藝術性的觀念。他是一個越來越有藝術感覺的作家,從非常樸素型的《跑步穿過中關村》,到《耶路撒冷》開始有巨大變化,《北上》則是這個變化的集大成。徐則臣是從世界來看運河,也從這個運河看世界,他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構筑小說。《北上》的實驗性、先鋒性非常強,他在處理中國大運河時加入了許多藝術性的、現(xiàn)代性的觀念,甚至后現(xiàn)代的世界視角。他將中國長篇小說的敘述又向前推了一步。”
《北上》摘得茅獎后,澎湃新聞也采訪了《北上》的責編陳玉成。
他談道:“與徐則臣相識多年,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做人態(tài)度都非常令人敬佩。第一次作為他的作品的編輯,最大的感受是希望做到不留遺憾,盡可能使圖書精益求精。徐則臣曾說,這四五年里,業(yè)余時間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沿著這條千里大水來回走,走走寫寫,寫寫走走,讀了六七十本書,差不多把自己弄成了一個半吊子運河磚家?!?/p>
在《北上》交稿之前的一個月,社里的韓敬群總編輯與陳玉成,還有北京物資學院教授、運河文化專家陳喜波先生,曾陪同作者一道前往通州運河;在圖書出版之后,一行人也曾一道前往杭州、無錫、淮安走訪當?shù)剡\河。陳玉成說,徐則臣在創(chuàng)作中力求最大限度、最真實地保留歷史和現(xiàn)實的細節(jié),這種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與扎實的功課非常令人尊敬。
“我們可以看到,徐則臣在《北上》中勾勒出了這樣一幅夜航船的動人畫面。千里長夜,燈火為伴。謝平遙船艙夜讀,想到1839年龔自珍自京南歸,而他此時北上,南歸是重返故里,北上卻是無所知之地,不禁神傷??吹靡姷氖沁\河,看不見的是來時與去往。大水湯湯,溯流北上,這一行崎嶇渺茫,還鄉(xiāng)卻不知路在何方。這其中,有知識分子面對古老中國遭逢巨劫奇變的舉目茫然,運河之子在漕運斷流之前的隱憂與敏感,中西文明碰撞之時國人尋找精神原鄉(xiāng)與到世界去的矛盾與撕裂……這一個民族的秘史與舊邦新命,最終盡皆付予了眼前這一條大河?!标愑癯烧f。
陳玉成也認為,作為當代70后作家群體中的領軍人物,徐則臣近年來的創(chuàng)作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水準?!霸谶@二十年的創(chuàng)作道路中,運河也始終是徐則臣作品序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從早年的《運河書》到其代表作《耶路撒冷》,運河的影子從未缺席過?!侗鄙稀分?,其看似處理的仍是熟悉的題材與主題,實則是在熟悉的運河水中努力尋找著一片陌生的天地。他走出當代大都會外鄉(xiāng)人的生活,深入運河舊境及近代中國社會的肌體深處,以一條千年長河的興衰命運寫下了自己對于一段百年國史及顛沛命途的深刻洞見。全書橫跨歷史與當代、朝野與官民、南北中國與東西世界,為近幾年來已近繁榮的運河題材書寫,貢獻出了最具溫度與力度的一次創(chuàng)作。”陳玉成說。
另據(jù)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消息,《北上》在獲獎后現(xiàn)已加印10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