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耶茨《革命之路》:當激情既溫順又瘋狂
《革命之路》電影劇照
“唉,當激情既溫順又瘋狂”——濟慈的詩作出現(xiàn)在理查德·耶茨著作的扉頁上,似乎并不是偶然。美國文學史上還有另一位作家同樣鐘情于濟慈,那就是稍早于耶茨的菲茨杰拉德,后者曾引用濟慈的《夜鶯頌》作為其小說《夜色溫柔》的獻詞。表面看來,耶茨筆下的人物要普通得多,故事也波瀾不驚,他缺乏菲茨杰拉德身上汪洋恣肆的詩人氣質(zhì)。大概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生前或身后,耶茨都未能獲得后者那樣的聲名。菲茨杰拉德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度過轟轟烈烈、激情洋溢的一生,而耶茨和他的人物則像是陷入牢籠里的困獸,身處泥淖而無法自拔。然而,相比同時代人,耶茨和菲茨杰拉德有著更接近的精神氣質(zhì),與戰(zhàn)后美國蒸蒸日上的經(jīng)濟形勢相反,他們筆下的人物并未因此獲得幸福的生活;毋寧說,他們之間的差異,正反映出美國四五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社會變化,人們從瘋狂中安頓下來,開始進入一個“焦慮”的時代。就這一點而言,耶茨的作品足以安放在美國現(xiàn)代“編年史”文學的行列。此外,耶茨也和菲茨杰拉德一樣,熱衷于在作品中表現(xiàn)人們生命中的“激情”,以及對“自我”的追尋,只是他的方式更為內(nèi)斂,“激情”藏匿于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人們最終感受到的只是一種充滿“抑郁”之氣的時代病。
這部出版于1961年的小說,是耶茨在美國文壇嶄露頭角的第一部著作,幾乎所有關于這部作品的介紹中都會提到,它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評選,但在角逐中敗北。這似乎預示了耶茨的創(chuàng)作生涯。斯圖爾特·奧南曾在他的長文中詳細列舉過將耶茨作為致敬對象的作家名錄,耶茨被他描述為“最優(yōu)秀的被遺忘的美國作家”。事實也的確如此。翻開任何一部美國當代文學史,耶茨都位于不起眼的角落,被研究者寥寥幾筆匆忙帶過。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文壇可謂眾星云集,“垮掉的一代”身體力行的“行為主義”寫作余波未平,同時還有索爾貝婁這樣深邃的知識分子作家,約翰·巴斯和品欽這樣的后現(xiàn)代派形式主義先驅(qū),耶茨只能被歸為“被拋棄的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之列。即便以“現(xiàn)實主義”脈絡為參照,以40年代至70年代為坐標,他的重要性也遠遠不及厄普代克和契弗,甚至比不上南方作家麥卡勒斯。這似乎也是他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帶給他的宿命。耶茨從未寫過什么大人物或真正特立獨行的人物,他關注的對象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這些人物經(jīng)由他的書寫,從人群中浮現(xiàn)出來,每個形象都如此飽滿,人物所面對的困境如此真實,簡直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寫照。換言之,耶茨所描寫的世界和我們的距離太近了,以至于很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了通?!皩徝馈痹瓌t所允許的安全限度。
濟慈的詩作預示著這將是一個關于激情的故事。然而,我們在小說人物身上,看不到小說中常見的過分戲劇化的“激情”,這和小說標題暗示的許諾使讀者誤入歧途的設置如出一轍?!陡锩贰犯鼫蚀_的翻譯也許應該是“革命路”,那是主人公居住的社區(qū)道路的名字,“之”加重了“革命”的意味,剝除了它作為地名的客觀屬性,而小說中并未發(fā)生任何足以被稱之為“革命”的事件。耶茨顯然是有意為之,他向我們展示了在“后革命”時代,“革命”與“激情”變得多么孱弱,幾乎完全喪失了其原有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性。小說主人公是50年代生活在紐約郊區(qū)的一對年輕夫婦弗蘭克·惠勒和愛波,他們有兩個孩子,丈夫在紐約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然而,夫婦兩人都對現(xiàn)實不滿,認為這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生活,他們試圖“找到自我”的努力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以悲劇收場。
小說開頭的話劇演出,是女主人公愛波試圖反抗現(xiàn)實、尋找自我的第一次嘗試。她的出場精彩極了,優(yōu)雅、美麗、鶴立雞群,是所有人當中惟一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的“真正的”演員(畢業(yè)于紐約戲劇名校)。然而排練數(shù)月的《化石森林》終于還是失敗了。導演頂替臨時生病的男主演上場,配角上場時過分激動,整場演出節(jié)奏混亂,對白模糊不清,演員們丑態(tài)盡出,演出一敗涂地。愛波不僅未能改變局面,而且墮入了和其他演員同樣的境地。對于這個臨時成立的“桂冠劇社”其他成員來說,他們從一開始就抱定了“失敗將不可避免”的信念,“而每次排練結束,他們匆匆趕回家,準備面對那些陳腔濫調(diào)的,不那么直接的挫敗”。但愛波顯然沒有為“失敗”做好準備。散場后夫妻兩人從冷戰(zhàn)到狂風暴雨般的爭吵,將愛波遭受的尷尬和恥辱表露無遺。事后,她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藝術的夢想,全家移居法國,開始新的生活。
在新生活的藍圖里,愛波計劃接過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給弗蘭克充分的自由去尋找自我。但這第二次努力并未因其標準降低而變得容易。藝術在耶茨人物心中,已不再具有絕對的超越性。愛波說服弗蘭克去巴黎時,反復強調(diào),不一定要做畫家或作家,甚至不必“不同尋?!?,但你應該有機會搞清楚你究竟想要做什么,找到你的“本質(zhì)”。事實上,“你對什么感興趣”,正是愛波第一次見到弗蘭克時提出的問題。弗蘭克和許多50年代的美國老兵一樣,藉由《美國現(xiàn)役陸軍士兵人權法案》提供的機會接受了大學教育,在戰(zhàn)后經(jīng)濟繁榮的美國,獲得學士學位的軍人在日益專業(yè)化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耶茨在小說中多次提到弗蘭克所受的教育,是當時美國東部大學盛行的博雅教育。所謂的liberal education,意圖通過人文藝術課程的設置,發(fā)掘不同個體的特質(zhì)和潛能,培育“完全、完整的”、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真正的人”。其主旨不在于教會學生一技之長,而是祛除大學教育的功利性,發(fā)現(xiàn)“自我”由此變得至關重要。當然,大學教育并不是這一切后果的來源,而恰恰是當時社會思潮的映射。
在夫妻爭吵之前,弗蘭克的生活并非不可忍受。事實上,弗蘭克身上的名校標簽一度讓中西部理工大學畢業(yè)的鄰居坎貝爾嫉妒不已?!霸谑欣镒瞿切o聊至極的工作,生活在無趣的郊區(qū)。你可能會迫于經(jīng)濟形勢屈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它腐蝕。最重要的是,永遠是,記住你是誰?!睂τ诟ヌm克來說,“我是誰”似乎從來都不需要追問,他只要讓自己的思緒回到戰(zhàn)爭結束后的前幾年,他二十出頭的時候?!巴宋槔媳焙汀爸R分子”的光環(huán)讓他心安理得地過著一種悠閑自在的生活,性格中耽于幻想,使他和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部分,在博雅教育的背景下,已成為他與眾不同、值得珍視的特質(zhì)。盡管他還不知道這樣的“自我”應該在何處安放,但不甘平庸,無所事事本身就是一種反抗和宣泄,這也彌補了他未能在戰(zhàn)爭中實現(xiàn)的自我價值。此后,弗蘭克遇到了夢想中“第一流”的女人,他進入了“正?!钡纳钴壍?,有了孩子,又碰巧在他曾經(jīng)最瞧不起的父親工作過的公司找到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支撐弗蘭克平衡家庭與工作之間裂隙的,是他們與周圍其他人“有所不同”的假設,通過嘲笑他人和自嘲,他才能夠坦然面對已經(jīng)成為一顆社會運行機制中的“螺絲釘”的現(xiàn)實處境。與厄普代克“兔子”系列的主人公一樣,弗蘭克和坎貝爾都緬懷他們的青年時代,窮其一生試圖復現(xiàn)青年時代的體力和活力。區(qū)別在于,厄普代克筆下的人物具有更多破壞力和自主性,而耶茨的人物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顯然,對及近中年的弗蘭克來說,從天而降的“自由”已不具備青年時代的甜蜜滋味,他對卸除“工作”后的狀態(tài)充滿恐懼,虛榮心(愛波對于他“與眾不同”的頭腦充滿了無條件的信任)使他勉強同意了她的計劃,但美妙的幻想持續(xù)未久,耶茨一步步向我們展現(xiàn)了選擇和思考帶給主人公的痛苦。弗蘭克決定告別這份讓他成為“行尸走肉”的辦公室文員工作,開啟新生活的激情讓他第一次認真對待他的工作,好盡快減少桌面上堆積如山的繁冗文件。一次有如神助的廣告文案創(chuàng)作使工作的意義重新向他開啟,他獲得上司的賞識,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得以在工作中施展的空間,上升通道也由此被打開。工作對弗蘭克來說逐漸具備了賺錢養(yǎng)家之外的意義,成為他“自我實現(xiàn)”的重要部分。但為了妻子眼中的自己,他不能直接撤退。不僅如此,他甚至羞于承認工作帶給他前所未有的滿足感,當然,和公司低階職員的婚外戀又構成了他分裂生活的另一個分叉。
耶茨對人物并不寬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弗蘭克在未來的可能性敞開之后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為了后退到他所嘲諷的公司工作和安逸的家庭生活之中;愛波同樣不是一個絕對的正面人物。耶茨毫不留情地寫到愛波在開場的戲劇演出中未能改變局面,力挽狂瀾;當愛波試圖說服丈夫去巴黎,并承認自己不具備藝術才能時,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也并不像她所自以為的那樣“無比真誠”,而是將“巴黎”和“藝術夢想”進行了巧妙置換,具有加布里埃爾(《化石森林》女主人公)特質(zhì)的女性形象。 加布里埃爾的那句臺詞“有時候我能感覺到好像自己渾身上下都在散發(fā)著光芒,而這時我只想到外面去做一些瘋狂的不可想象的事”,恐怕也是愛波本人的心聲。小說即將結束時,愛波在鄰居坎貝爾面前的獨白將她白紙般的生活攤開在讀者面前,她的生命從未充分展開過,良好的家教,封閉的環(huán)境,造就了所謂“第一流”的女性。而浪漫愛情的結果是家庭,人們必須要脫離真正的生活而安定下來。愛波把她的“自我”建立在弗蘭克的“自我”之上,一方面,選擇什么樣的愛人就意味著你是什么樣的女人;同時,將“有趣的靈魂”安放在弗蘭克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卸下她尋找自我的重負。換言之,和弗蘭克的角色換位,也是換一種方式去尋找自我。
愛波的再次懷孕拯救了弗蘭克,他如釋重負,但對愛波來說,巴黎的夢想破滅了,也意味著她尋找自我的嘗試再次失敗。愛波終于意識到,除了“她所認識的人里最有意思的”這一標簽,弗蘭克和其他人并無不同,他不具備她所認為的“潛質(zhì)”或“才能”,愛波的痛苦在于她認為一切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連弗蘭克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這時候她附著在弗蘭克身上的“自我”也不存在了。
《革命之路》中還有許多血肉豐滿的角色,約翰·吉文斯毫無疑問是其中最重要的,盡管未必是作者著墨最多的。從小說第二章開始,次要人物就逐漸涌上前臺,作者隨時切換視角,分別講述他們的生活,但約翰·吉文斯必須是個例外。作者從未進入他的心靈世界,關于他的所有描述都是通過場景描寫、人物對話來進行的,或是來自周圍人的陳述。正如福柯在《瘋癲與文明》中所說,瘋癲無法言說自身,耶茨并未試圖復現(xiàn)瘋人的心理活動,像??思{所做的那樣。不僅如此,對于這個人物的出場,耶茨做了充分的鋪墊,他的出現(xiàn)和小說中其他人物一樣,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毫無突兀之處。他是惠勒夫婦進入革命山莊的房屋中介人的兒子,曾是數(shù)學教授,但最近精神出了問題,情緒嚴重失控,被送入精神病院。吉文斯太太將“高人一等”的惠勒夫婦當做兒子可能的聊天對象,在兩次接兒子外出放風時,將約翰帶到了惠勒夫婦家。第一次會面非常順利,那時夫妻兩人剛剛決定要去巴黎,他們和約翰·吉文斯之間的對話氣氛友好,無比順暢,從紐約到郊區(qū),吉文斯是惟一能夠?qū)λ麄兊摹隘偪裰e”泰然自若、拊手叫好的人。不僅如此,他還稱贊夫婦二人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女人”。第二次見面是在夫婦兩人決定放棄去巴黎之后,吉文斯對他們放棄的理由嗤之以鼻,“難道歐洲的女人都不生育”,他甚至提出了一種可能性,也許懷孕一事是弗蘭克刻意為之。耶茨并未給出答案,但答案已不重要,真相已被拆穿,弗蘭克和愛波赤身露體,再無藏身之處。正是吉文斯的詰責和嘲諷,讓愛波的失敗顯得更加徹底。故事急轉(zhuǎn)直下,愛波趁弗蘭克上班之際,進行了殘忍的人工流產(chǎn)術,最終因為失血過多喪失了性命。
瘋人的名字引人遐想。約翰·吉文斯與小說題詞的作者約翰·濟慈名字相同,姓氏發(fā)音接近。雖然不能機械對應,但《革命之路》主要人物的命名皆有所指,并不是什么秘密。在艾略特的《荒原》給四月判了死刑之后,愛波(四月)既是希望,也預示著死亡;而弗蘭克的本意坦率與人物實際上的自欺欺人又構成了鮮明的反諷。耶茨大概是故意制造了懸念,又故意要讓我們失望。他所描寫的激情,是以一種壓抑的、微觀的面目出現(xiàn)的,它潛藏在平靜的日常生活之下,在人們的心底激起漣漪,因為沒有釋放的途徑,這漣漪的激蕩只能產(chǎn)生痛苦的小小漩渦。
這當然是一種巧合,也是在《革命之路》正式在美國出版的那一年,1961年5月,??碌摹动偘d與文明》在法國出版,??庐斈暌赃@部著作通過了在巴黎大學進行的博士論文答辯。巴黎正是愛波夢想中能夠改變一切的地方,弗蘭克在戰(zhàn)時曾經(jīng)流連忘返的自由之都、藝術之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乱欢葘⒚绹斪鏊摹白杂芍亍保?。耶茨筆下微觀的“激情”和尋找自我的征程似乎暗示著,在這個時代,我們只能用禁閉鄰人的方式來確認自己的神智健全;或者說,激情曾經(jīng)以某種方式得到紓解(比如藝術),通過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搭建與理性對話的平臺,但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激情只能導致瘋狂(且被歸為某種精神上的疾患),或是被“正?!闭谔毂稳盏牧α客耆谏w,以至于它根本隱而不現(xiàn)。無論哪一種方式,最終都無法言說自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愛波可以被劃入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所屬的譜系,然而她甚至沒有任何真正的“激情”之舉,就直接全面潰敗了。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么耶茨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好學?!缝轫擃}詞中引用了菲茨杰拉德的話“把你的椅子拖到懸崖邊,那樣我才會講故事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