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辛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格在二十世紀世界文壇獨樹一幟,還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中國文壇。
提起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很多人會有點陌生,他是位非同凡響的作家。正如社科院文學所所長陸建德所言:辛格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帶動的改革開放大潮中來到中國的第一位諾獎作家,他的作品激發(fā)了國內(nèi)年輕文學愛好者走上創(chuàng)作之路,圖書界的諾貝爾獎效應,也是從他開始。
陸建德回憶,辛格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當年年初正式復刊的《世界文學》雜志立即請名家譯介他的作品,1979年刊出《市場街的斯賓諾莎》等三個短篇以及施咸榮先生撰寫的作家小傳。不久,陳焜先生的長文《美國作家貝婁和辛格》在11月的《文藝報》整版刊出。外國文學出版社的《辛格短篇小說集》收作品22篇,于1980年問世,第一版就印了九萬冊。這位猶太作家影響了我國改革開放后一批作家的創(chuàng)作。作家蘇童看來,辛格的令人尊敬之處在于他總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氣,固執(zhí)己見地種植老式猶太人的人物叢林,刻畫人物有一種累死拉倒的農(nóng)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飽滿得能讓你聞到他們的體臭,《傻瓜吉姆佩爾》就是他的最具標志性人物文本。而作家余華則用更詩意的方式贊美辛格,說他“就像寫下了浪尖就是寫下整個大海一樣,辛格的敘述雖然只是讓吉姆佩爾的幾個片段閃閃發(fā)亮,然而他全部的人生也因此被照亮了”。
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了辛格近60萬字的短篇小說集《辛格自選集》,含47個短篇,由辛格出版于1957年到1981年間的近150篇作品中精選而出。作品中,有描繪魔鬼、撒旦、陰魂的超自然故事,比如《泰貝利和魔鬼》《那里是有點什么》;還有如實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故事,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描述波蘭猶太人的生活,比如《傻瓜吉姆佩爾》《市場街的斯賓諾莎》《短暫的禮拜五》,另一類描寫旅美猶太人的經(jīng)歷,比如《玩笑》《暮年之愛》《康尼島的一天》。這部短篇集子的價值不在辛格任何一部長篇小說之下,堪稱作者在英語世界的代表作。人民文學出版社曾從中選了二十七篇,于2006年出了插圖版《傻瓜吉姆佩爾》。這個版本割愛太多,不免留下遺憾。陸建德看來,現(xiàn)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辛格自選集》的全譯本,稱得上是外國文學界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一件大事。
辛格何許人也?為何他的作品有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當代,我們?yōu)槭裁慈猿錆M渴求地閱讀辛格?恐怕讀完這47篇小說,甚至自選集中寥寥數(shù)篇后,便可被其折服。
辛格出生于波蘭華沙附近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祖父與外祖父都是拉比(相當于神父)。在波蘭1918年獨立前,這片地區(qū)是俄國管轄區(qū)域,戰(zhàn)爭時,德國侵略又令他的猶太同胞飽受苦難。1935年,辛格移民美國,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他的身份背景是理解他小說的重要元素。
名篇《傻瓜吉姆佩爾》與《市場街的斯賓諾莎》等已有太多評論,其精妙不必多說。筆者倒想提一提《姊妹記》這篇,因它完美地代表了辛格小說中歷史與現(xiàn)實的魔幻交疊。《姊妹記》的敘述者是一逃到美國的猶太中年男子,而聆聽和記錄者“我”正是作家本人。男子經(jīng)歷了旁人看來奇異的人生:偶遇了一位美麗女孩,踏上一段充滿恐懼的旅途,頂著戰(zhàn)爭的風險回到逃亡初始的地方,幫著女孩尋找姐姐。他們踏上危險的旅途,穿過田野和雪地,隨時面臨被捕、分離和死亡。男子原本信奉“那些熬過戰(zhàn)爭的人都是強壯的,有著堅強的意志,這么嬌弱的生命通常熬不過戰(zhàn)爭的浩劫”,心卻不由自主地跟隨這個陌生女孩公奔赴集中營。辛格意圖描繪的卻不止這些苦難。女孩找到了姐姐,姐妹倆隨著男子來到了巴黎,三人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安穩(wěn)生活——而故事才剛剛開始。姐妹倆開始歇斯底里糾纏男子,男子崩潰了,逃到倫敦后又來美國,他開始意識到“冒險是一回事,由此確立一種永久關系可是另一回事”。故事結(jié)尾,男子向作家忠告:如果再有一個希特勒,再有一次大屠殺,再遇到一個女子——不要陪她去找姐姐。
辛格的每篇小說都戛然而止,卻意味深長,看似圓滿的收尾,矛盾暫時解決,其中卻隱藏著更深的隱患,令人獲得撫慰同時又充滿絲絲不安,輕描淡寫地撓到了人性的癢處?!半m然現(xiàn)在短篇小說不流行了,我卻仍然認為它最能挑戰(zhàn)創(chuàng)造性作家”,因為短篇小說沒有過多余地鋪陳、也沒有那些松散的結(jié)構(gòu),在情節(jié)至上主義中,刪去所有的鋪排,用最簡潔的言語抓住讀者,辛格對此有清醒的判斷,“它必須直指高潮,必須有一氣呵成的緊張和懸念,必須有明確的計劃”。就像他的前輩莫泊桑和契訶夫,作家在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時必須“很清楚自己要去哪里”,讓故事能夠“一讀再讀,永遠不會煩膩”。
辛格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所描寫的題材本應是最典型的戰(zhàn)爭與災難,他卻從來不直接痛斥戰(zhàn)爭的野蠻和殘酷,甚至回避人們心中泛濫的“受害者心態(tài)”。在他筆下,人們的苦難似乎是天注定,但更是個人選擇,無數(shù)個主角曾獲得逃脫苦難的機會,然而最終卻令人不解地選擇了回到苦難的起點。這似乎匪夷所思,生活中又比比皆是,辛格的每篇小說雖都不乏溫暖動人之處,內(nèi)核卻令人啞然失笑:人真能逃脫“命運”嗎?宗教、戰(zhàn)亂、人性之惡似乎充斥著生活,細想之下卻汗毛倒立——那時我們無可逃避的日常生活啊。正如這位作家在回憶錄中所說:藝術最多是一種暫時忘卻人類災難的手段,我仍在為了使這“暫時”值得一忘而努力。(《辛格自選集》[美]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著 韓穎等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