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創(chuàng)造了彼得兔?
比得兔的故事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four little Rabbits, and their names were Flopsy, Mopsy, Cotton-tail and Peter."
“從前有四只小兔子,他們的名字叫弗洛普茜,默普茜,棉球尾,和比得。”
《比得兔》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是誰創(chuàng)造了彼得兔?
《比得兔的故事》這部兒童插畫故事書,從1902年最初在英國面世以來,被翻譯成36種語言,風靡全球已經(jīng)超過一百年了。
它被評為紐約公共圖書館“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紀之書”,美國《出版者周刊》“所有時代最暢銷童書”……
在英國乃至世界的童書世界里,這只兔子的形象經(jīng)久不衰。
標志性的藍色馬甲,可愛圓嘟嘟的尾巴,這就是比得兔了。圍繞著他發(fā)生的種種有趣故事,伴隨著無數(shù)孩子入眠;而它傳達出的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更是無數(shù)孩子最初的啟蒙教育。
不過今天東方君要跟大家分享的并不是這個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系列,而是它背后的一位傳奇女性,也就是創(chuàng)造了比得兔的比阿特麗克斯·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女士。
她前后寫了28本書,并且配上了豐富而細致的插畫。大部分人都會被她頗具想象力的故事所吸引,而忽略了她繪畫的那些植物標本所具有的科學價值。
波特女士與父親Rupert和弟弟Bertrand的合影。(Photo: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波特女士出生于英國倫敦的一個富裕的具有藝術(shù)氣息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擅長攝影,不過會花很多時間呆在紳士俱樂部中;而她的母親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刺繡師。
在那個年代,有錢人家的女孩子會跟著父母請來的家庭教師一起識字、學習,而不能跟男生一樣被送到寄宿學校讀書。毫無疑問,這個善良又有些內(nèi)向的富家千金在求學方面是很幸運的,她遇到的都是一些善良而有教育情懷的人。
她與朝夕相處的家庭教師感情深厚,老師指引著她閱讀英國文壇先輩的巨著,定期帶著她去博物館。讓她感受到了藝術(shù)與科學的魅力;
富裕的父母經(jīng)常邀請眾多名人來家中聚會,讓她有機會接觸到當時的社會名流,包括著名牧師慈善家羅文斯萊,他熱愛文學與大自然,也愿意帶著年輕的波特小姐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并鼓勵她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年輕的波特尤其喜歡繪畫,也養(yǎng)了很多寵物。這是一個多么細膩而溫柔的女孩啊,她愛著大自然,愛著各種動物,也愛與小孩子一起玩耍。
1893年,當她得知家庭教師年僅五歲的孩子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的時候,她想要安慰他,就寄了一封信,在信中講了一個可愛的小兔子的故事,這就是比得兔故事的開始。
故事越講越精彩,這些小兔子的故事引人入勝,讓這個孩子不停地期待著接下來的情節(jié)。
1902年,波特出版的第一本《比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引起轟動,迅速成為當時最暢銷的童書。
波特女士與她的插畫
對于波特女士來說,這個故事并不完全是虛擬的,因為故事的主人公們都來源于她現(xiàn)實生活中的動物小伙伴。
波特非常喜歡動物,所以在家庭教師和自己共同學習的教室里,他們一起養(yǎng)了很多種動物:小兔子,狗,小松鼠,小刺猬,青蛙……她幾乎可以觀察動物一整天,并將他們憨態(tài)可掬的形態(tài)描繪在紙上。
她尤其喜歡自己的一只名叫Peter的兔子,去哪里都帶著它,甚至會用寵物繩帶著它上火車。她為自己的寵物畫了無數(shù)張素描,畫技日漸精湛。
如果你覺得她只會畫一些小寵物,那就太天真了;波特對各種植物、動物的好奇與渴望并不亞于任何人。
她跟著父母一起去蘇格蘭高地湖區(qū)度假,那里是父母的休閑天堂,也是她的奇趣世界。她在那里進行考古挖掘、收集化石,并且研究了很多種之前不熟悉的植物標本,觀察描繪了很多種罕見的植物、昆蟲、魚類與真菌,留下了很多細致的繪圖與科研記錄。
1897年,她出版了《真菌生殖系統(tǒng)的真菌學圖解》,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們會稱這個以童書出名的女士為植物插圖畫家。
波特的這種對大自然的濃烈興趣,再加上她通過長期練習形成的獨特的插畫方法,讓她的作品內(nèi)容充滿著生機與童趣,畫風清新又富有生命力。
她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
“謝天謝地,我從來沒有上過學,所以我的一些創(chuàng)意才沒被抹去?!?Thank goodness I was never sent to school…It would have rubbed off some of the originality.)
顯而易見,波特尤其喜歡一切美麗的事物,比如她鐘愛的野生蘑菇,有著自然界最鮮艷的色彩與各種美妙的形態(tài)。
歷史學家琳達·利爾在人物傳記《碧雅翠絲·波特:自然界的生活》一書中這樣寫道:
“碧雅翠絲對繪畫蘑菇或真菌的興趣,來源于她對繪畫美麗標本的熱情”,“無論她在哪里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會被這些真菌所吸引,首先是因為它們像是大自然神出鬼沒的精靈,其次是它們形狀和顏色的多樣性,以及它們對水彩畫技術(shù)的挑戰(zhàn)。”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波特甚至將她的發(fā)現(xiàn)匯編成一篇關(guān)于蘑菇孢子繁殖的論文。然而,由于她的業(yè)余身份(或許還有她的性別),她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爭論,最終被駁回。
后來有專家研究稱,也許這樣的挫敗感讓她更多地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繪畫上。如果這種假設是真的,那的確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了。
波特女士的生活
一開始,波特想要出版這個《比得兔的故事》插畫童書,但并不是非常順利,先后遭到了六家出版商的拒絕。
但在第七次投稿時,她遇到了自己的初戀,出版商諾曼。他給了她極大的鼓勵,幫助她順利出版了一系列的書,并見證了她系列作品的暢銷。
可是好景不長,已經(jīng)與波特訂婚的諾曼突發(fā)急病,當時正在外出的波特甚至沒有趕得及看看愛人最后一眼。愛人的離去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但波特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在諾曼弟弟的幫助下,她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了13本優(yōu)秀童書。
日子就這樣過去,直到47歲時,波特依然過著單身生活。她拿著自己的版權(quán)費,在蘇格蘭高地湖區(qū)購置了一個農(nóng)場,準備在這個優(yōu)美環(huán)境中養(yǎng)養(yǎng)動物,安度余生。
可愛情的來臨總是這樣出人意料,在購置農(nóng)場的過程中,她與當?shù)氐囊粋€法律顧問威廉·赫利斯相愛了。他們都是熱愛動物的人,同樣熱衷于自然保護事業(yè)。
雖然當時波特的父母并不是很同意這段婚姻,覺得一個小小的法律顧問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但當時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的弟弟卻支持姐姐尋找屬于她自己的幸福。于是1913年,波特與威廉結(jié)婚,并在湖區(qū)飼養(yǎng)綿羊與各種寵物。
為了保護這片湖區(qū)免遭工業(yè)的破壞,她積極參與國民信托組織的活動,并將全部積蓄捐給了環(huán)境保護組織,包括面積超過4000英畝的農(nóng)田,以及她生前居住的各個農(nóng)莊和所有動物。
直到今天,英國蘇格蘭的湖區(qū)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大自然的樣貌,是英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宜居天堂。
而這位有著美麗心靈的女士之前的故居,也是所有人來湖區(qū)一定要拜訪的地方。有機會的話,你也一定要去湖區(qū)走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