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九十大壽
法國大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4月1日迎來了九十歲壽辰。
過去三十三年,他一直拒絕接受采訪。下面我們自問自答:
—他是捷克人還是法國人?
—法國人。
他是捷克斯洛伐克出生的法國人。1929年,昆德拉生于南摩拉維亞首府布爾諾,在這里讀完高中,便前往布拉格的查理大學求學,十九歲就加入了捷共。
他于1975年赴法,1979年失去捷克斯洛伐克國籍,1981年獲得法國國籍,從此以法國作家示人,并拒絕與捷克的一切官方聯(lián)系。
十年前,也就是他八十大壽那一年,布爾諾的馬薩里克大學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是“米蘭·昆德拉或文學何為”。但他通過一位參會學者向大會遞信并代為朗讀,對這個“戀尸聚會”表示感謝,還說,他已自視為法國作家,并堅持自己的作品應被歸入法國文學的范疇,在書店亦應按法國文學分類。
但在個人層面上,昆德拉仍與家鄉(xiāng)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曾數(shù)次在嚴格保密的條件下回到布爾諾,拜訪舊友——如劇作家米蘭·烏赫德(MilanUhde),并觀看當?shù)劐缧潜蜿牭谋荣悺?/p>
捷通社去年11月報道,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什在巴黎拜會昆德拉夫婦時,曾當面邀請大作家?;丶铱纯?,亦曾建議恢復他的捷克國籍。昆德拉的回應“模棱兩可”。
—他是異議作家嗎?
—不是。
“異議作家”是他最不喜歡的標簽。早在三十多年前,他就不再接受采訪,以此抗議西方媒體強加給他的這個政治身份。他最后一次上電視是1984年,最后一次同意記者訪問是1986年。他那個時候宣稱:“當文化被簡化為政治,其闡釋便完全成了政治化的,以至于最終無人能理解政治,因為純粹的政治思想根本解釋不了政治現(xiàn)實?!?/p>
查理大學的文學教授彼得·比萊克(PetrBilek)上周對布拉格電臺談及昆德拉:“他總是強調(diào)文本的作用,而不是創(chuàng)造了這些文本的神學意義上的人。所以,我們怎樣定義昆德拉其人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怎樣閱讀他的文本。”在基督教或保守勢力強大的社會,他的作品確有異見性和破壞力,“他抨擊,想擴大這些互動和相互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去適應某些設定好的條條框框,那樣做或多或少要舒適一些。我認為這就是他對‘異議者’的標簽如此難以接受的原因所在,因為他是從美學視角來反映周遭世界的。”
英國小說家亞當·瑟爾韋爾(AdamThirlwell)則認為,昆德拉本質(zhì)上是反英抗美(anti-anglais)的,因為他拒絕被人以政治或道德視角閱讀,但正是這種拒絕,才提供了自由的可能:笑謔地、粗俗地去思考政治。
昆德拉的作品挑戰(zhàn)的并不是某個具體的國家或時代。他的作品超越了國家,也超越了時代,它們今天仍然有生命力。他也的確與時俱進,頻繁修訂舊作的譯文,以至于《玩笑》的英譯本竟然多達五種!
“我很想說,”比萊克教授指出,“幾十年來,他首先是一位‘國際作家’。自從八十年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取得成功,他就一直被視作下一個約翰·厄普代克、下一個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下一個京特·格拉斯等等——這不就是Weltliteratur、世界文學或國際文學嗎!”
—他會在捷克出書嗎?
—不會。
昆德拉晚期的四部小說還沒有譯為捷文。中華讀書報曾在2017年的報道中提到,布拉迪斯拉發(fā)書評季刊《批評與語境》主編薩穆埃爾·亞伯拉罕回憶,昆德拉1992年在給他的復信中說,“他本人可以把自己的文字翻譯成捷克語,因為他無法想象其他人來做這件事。他又帶著些遺憾說,搞翻譯耗去他大量精力,而時間越來越短……所以他的書從法語翻譯成了很多語言,卻沒他的母語捷克語?!?/p>
對此,比萊克教授認為:“你能用漢語、西班牙語或隨便什么語言讀他的這些作品,用他的母語反倒不行,這當然是很一種反常的、非常奇怪的情形。同時在我看來,這又非常說得通,因為這些年來他已經(jīng)是雙語作家了嘛。他用法文寫了這些小說。與此同時,他也可以把它們翻譯成捷克文,搞一個原作的第二版出來,但又仍然是‘原文’。如果讓別人來翻譯這些文字,那就不是昆德拉的文字了。遣詞造句,文體風格,都得讓別人來決定。我猜啊,從心理上講,他抱著一種親生父親的態(tài)度,就是不想看到別人動他的文字?!?/p>
—他還有新作嗎?
—沒有。
八十二歲的老友烏赫德上周說,兩年前在巴黎,昆德拉告訴他沒有出書計劃。
他的上一部小說作品是整整五年前在法國出版的《無意義歡慶》(Lafêtedel’insignifiance)。
歷來難得收入活人作家的七星文庫已在2011年出版了兩卷本昆德拉作品集,內(nèi)含捷語作品七部:《玩笑》(1967)、《好笑的愛》(1969)、《生活在別處》(1973)、《告別圓舞曲》(1976)、《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和《不朽》(1990),以及法語作品八部:《雅克和他的主人》(1981)、《小說的藝術》(1986)、《被背叛的遺囑》(1993)、《慢》(1995)、《身份》(1997)、《無知》(2003)、《帷幕》(2005)和《邂逅》(2009)。
—他今年會得諾貝爾獎嗎?
—你猜。
自奧爾罕·帕幕克起,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名字往往在公布前,便在斯德哥爾摩的文化圈內(nèi)流傳。
但是今年,法國著名“文化人”、瑞典學院家屬和自封的第十九位院士、連環(huán)強奸犯兼連環(huán)泄秘犯讓-克洛德·阿爾諾在十月開獎前不會出獄。
賭博公司痛失歷年來最可靠的一個消息源。煞有介事地預測當季諾貝爾獎得主的壯觀場面從此不復存在。一夜回到解放前。瞎猜——不,斯德哥爾摩猜想的狂野時代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