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何以享有悖論式的盛名?
阿圖爾·叔本華是德國繼康德之后、尼采之前的一位具有劃時代影響的哲學家,也是眾多哲學家中一位與眾不同的“另類”。幾乎所有哲學家從一定意義上說都是樂觀主義者,而他卻是一個典型的悲觀主義者;他不像康德、黑格爾那樣是地道的學院派哲學家,但又不完全游離于學院之外;他也是西方第一個厭惡基督教而信仰印度教和佛教、第一批反對西方哲學從柏拉圖以來公認的身體/思想二元論的哲學家。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文筆優(yōu)雅清澈、詼諧風趣、通俗易懂,基本上沒有艱深晦澀的哲學專業(yè)術語,這也使得他的著作成為非專業(yè)人士閱讀最多、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喜歡他著作的大作家包括了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左拉、莫泊桑、普魯斯特、托馬斯·哈代、約瑟·康拉德、契訶夫、毛姆、尤金·奧尼爾、博爾赫斯等,他們都深受叔本華思想的影響,并在作品或書信中流露出對叔本華哲學的迷醉。
然而,盡管叔本華在哲學上有著不凡的建樹,是一位極其尊重柏拉圖、傾慕康德、崇敬歌德、為使命所驅使的哲學家,但他同時卻又是一個人類仇視者、女性仇視者、憤世嫉俗者和非理性主義者。在世人眼里,他既無人愛,也不愛人,不僅傲慢自大,而且藐視母親;他還是一個學術上的失敗者、一套自相矛盾世界觀的狂暴鼓吹者,甚至是一個毆打女裁縫、憎恨黑格爾的進行人身攻擊的謾罵者。何以他的哲學成就和個人人格之間會存在如此嚴重的“撕裂”?隱藏于他的眾多表象背后的自在之物又是什么?
戴維·E.卡特賴特所著的《叔本華傳》,以60余萬字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叔本華的生平經(jīng)歷,勾勒其家庭和朋友圈,闡述其作品的深刻內涵,分析其哲學學說的發(fā)展脈絡,挖掘其人生經(jīng)歷背后不為人知的點點滴滴,生動地呈現(xiàn)出一個豐滿、立體的哲人形象,為我們探究叔本華的學說體系和個人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也向我們揭示出叔本華何以能夠享有悖論式的盛名。作為第一部英語的綜合性叔本華傳記,卡特賴特的研究以海量的第一手原始資料為基礎,還參考了許多德國學者關于叔本華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著作,這也使得這部《叔本華傳》“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叔本華乖戾性格的養(yǎng)成和杰出哲學的形成,都能從他童年和青年時代的創(chuàng)傷中找到根源,可以說,正是特殊的家庭和個人經(jīng)歷造就了這位悲觀主義哲學家。他的父親海因利希是一位見多識廣的貴族商人,母親則是開放外向的知識分子,但他們顯然不是恩愛的夫妻。父母對他的期望與他自己的興趣格格不入,卡特賴特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來描述叔本華和家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糾葛,他和母親約翰娜之間不斷的沖突幾乎構成其青少年時代的主旋律。雖然從未受過父母的虐待,且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足以讓他聽從自己的興趣和志向,但是明顯缺乏母愛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他仇視女性和缺乏關愛。在他成年之后,無論是來自母親還是來自學術界的傷害,都只是一而再地加深他青少年時期的創(chuàng)傷。
成名是叔本華少有的愿望之一,卻偏偏天不遂人愿。叔本華在1818年底出版《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時,剛滿30歲,這部他所寶重的作品,是他生命前30年間對世界所形成的印象的表述,也構成了他此后42年哲學的基礎。正如叔本華自己所言,30歲之前,這個世界給人留下的種種印象以及由此激發(fā)出的種種思想都已固定成形,而這些觀點在人整個余生當中只是發(fā)展成為同一本體的種種變奏。然而,《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卻在出版后被出版商和學界視作“一堆廢紙”。更為凄楚的是,此后他所發(fā)表的一切哲學言論,幾乎都石沉大海,乏人問津。17年后,他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二部作品《論自然中的意志》,也仍未能吸引讀者的閱讀。
“極度的頑固”是叔本華的性格特征之一,支撐他忍受世人的忽視,堅持自己的哲學思想,并度過了數(shù)十年的歲月。而在此期間,在哲學家行會成員們的眼里,他甚至連學徒都算不上。1851年,叔本華的最后一部作品《附錄與補遺》問世,慶幸的是,這部“寫給世人的哲學”并未像此前的那些作品一樣夭折,而是引起了報刊界廣泛好評,并逐漸被哲學教授們所接受。叔本華的哲學生命在晚年終于熱烈綻放。
為展現(xiàn)出叔本華哲學的全貌,卡特賴特不僅翔實地記錄了叔本華的學術經(jīng)歷,也對叔本華的主要作品作了深度解讀,重心則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ㄌ刭囂匾哉麅烧碌钠鶎@部代表作作了討論,對書中的四個篇章層層分解,并對該書出版后的遭遇作了梳理。這部里程碑著作圍繞“意志”展開,第一篇認為世界是表象,將經(jīng)驗世界視為受制于充足理由律;第二篇轉而認為世界是意志,一切客體都是現(xiàn)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第三篇再次回到世界是表象的看法,討論獨立于充足理由律的種種表象;第四篇回歸作為意志的世界,鮮明地表達出意志本質的人的行為。這部作品所涵蓋的主題可謂廣博:生與死、自由與宿命、意志散漫的本質、受苦與物料、幸福的消極特點、宗教迷信、作為生命意志最強表達的性沖動、永恒的與短暫的公正、權利哲學、作為正義與美德基礎的同情、禁欲主義、自殺以及超越塵世與否定意志的靈魂拯救等等。而位于書末的論點同斷言世界是人的表象的開篇論點遙相呼應:“對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們,則我們這個如此非常真實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銀河系在內,也就是——無。”
在叔本華看來,世界具有兩面性,一個是“表象”的世界,另一個是“意志”的世界。我們的本質,即“意志”,不受時間限制,它從不現(xiàn)身或消亡。通過對意志行為的認知,通過他所作的那個意志歸因于所有其他現(xiàn)象的涵蓋宇宙的類比,意志成為所有現(xiàn)象的內在要旨與實質。叔本華自信自己哲學的生命力,那些“詭辯者們”(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則恰恰相反,在他看來只是在做著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游戲。他高調地宣揚:“我的哲學將絲毫也不會超出經(jīng)驗的范疇……它同任何一種藝術一樣,都將只是對世界進行重述?!彼淖载?、固執(zhí)和怪異,都如同他卓越的哲學體系一樣聲名顯赫。
卡特賴特的《叔本華傳》,并不只是關于叔本華作為一位哲學家的論述,而是以哲學家叔本華作為主線,通過對他力圖解開“永困人心的存在之謎”的人生求索之路的刻畫,由此引出他對人類存在的各個維度的探究,呈現(xiàn)出一套富于洞見、論調陰郁、思維縝密、令人信服的世界觀。全書嚴謹詳盡,雖然篇幅較大,但因為叔本華的每一個見解都是那樣深刻和獨到,卡特賴特的敘述又是那樣詳盡和平實,其內容也就顯得豐富和充滿啟發(f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