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為時代培根鑄魂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的委員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的巨大關懷、期待和鞭策。作為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一名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我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感、自豪感和責任感。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再一次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再一次受到了靈魂的洗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段精辟的論述,不但闡明了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的根本性任務,就是為時代培根鑄魂。
的確,作為一名文學藝術工作者,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之根的培植者,我們應該充分意識到我們從事這項工作的崇高性和使命感。我們的文學事業(yè)因為崇高而神圣,因為使命而擔當,因為奮斗而壯麗。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為時代培根鑄魂?
要為時代培根,先得自己有根、守根,而且是要有好根、守好根。自己都沒根,怎么為時代培根?自己都沒有好根,怎么為時代培植好根?自己守不住根,怎么為時代守根?文學藝術的根是什么?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這是唯一的根,是根本的根,作為一名文學藝術工作者,必須在骨子里和血液里有這個根,而且必須堅守這個根。守住了這條根,我們的文學藝術才不會是無土栽培,我們的文學藝術才會根深葉茂,我們的文學藝術才會因為為了人民而有意義,因為有了人民而有生機。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四力”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深入到人民中去,為人民寫作,而不是為人民幣寫作。我們一定要到人民中去,感受人民火熱的勞動創(chuàng)造,感懷人民真切的喜怒哀樂,感悟人民高尚的精神品格,感恩人民無私的養(yǎng)育之情,從而用人民的沸騰生活呈現(xiàn)時代的瑰麗畫卷,用人民的高尚品格培植時代的精神之本。人民的高尚品格和時代的精神之本,就是真、善、美、愛和正,這些上善若水的美德,就是我們文學藝術所必需的精神和根。我們的文學藝術就是要以這樣的清潔精神和根,為這個時代以文載道,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守土有責,固本有根。
要為時代鑄魂,先得自己有魂。這個魂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為時代明德”、“用明德引領風尚”的家國情懷,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指出的“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上有責任,筆下有乾坤”。這是文學藝術的精氣神,是文學藝術的骨和鈣。胸中沒有大義,作品沒有情懷;心里沒有人民,作品不入人心;肩上沒有責任,作品沒有擔當;筆下沒有乾坤,作品沒有格局。我們的文學藝術,有大義才會有大德,有人民才會有人心,有責任才會有擔當,有乾坤才會有世界。我們的文學藝術,就是要以這種家國情懷來體現(xiàn)真的風范、鐵的骨頭、情的溫度、生的希望和行的力量,就是要以這種家國情懷來維護國家意志,塑造民族精神,鍛造世道人心,散發(fā)靈魂光芒。
我們生長在一個偉大而輝煌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偉大而輝煌的時代。在這個多情的時代,我們的文學藝術要深情地歌唱。照亮生活,點亮人生,引領時代,是文學藝術培根鑄魂的一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