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共享科幻電影的盛宴
2019年春節(jié)檔期電影票房冠軍非《流浪地球》莫屬。截止到2月16日,票房已超過35億元?!读骼说厍颉钒l(fā)酵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遠超過一部電影的價值,而是被賦予了一種里程碑式的意義。有人說,《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雖然導演郭帆表示,為時尚早。但毋庸置疑,中國已然拉開了科幻電影壯麗的航程。而這其中,被稱為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人的劉慈欣,無疑功不可沒。
2000年,劉慈欣發(fā)表小說《流浪的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20年后,由劉慈欣監(jiān)制的電影《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年磨礪,終成經(jīng)典。
劉慈欣在首映禮上表示,《流浪地球》第一次把中國人對故土和家的情感在太空上展現(xiàn)出來,希望這個春節(jié)有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中國科幻的魅力,感受帶有中國式情感的國產(chǎn)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只是一次試水
2月13日下午,山西省作協(xié)組織省內(nèi)評論家集體觀看了《流浪地球》。次日下午,召集有關人員進行了觀影座談,在山西形成了強勢熱評科幻文學的局面。
中國科幻文學雖然經(jīng)過了40年的發(fā)展,但其并沒有被納入主流文化的范疇,特別是電影領域,科幻一直是歐美國家的強項,中國科幻無論在故事還是技術層面都遠遠被拋在后面。而此番叫好又叫座的《流浪地球》,給國人打了一針興奮劑,在這個早春的冰雪寒冷中,山西作為劉慈欣的創(chuàng)作家園,攪動著一種溫暖而亢奮的情緒。
與會人員暢所欲言,表達著自己奇妙的觀影感受。“在觀影過程中,首當其沖的是震撼的視覺沖擊,有一種好萊塢科幻大片的即視感!”
“看完電影出來,腦海里還停留著來自未來世界山崩地裂、寒風凌冽的巨響和呼嘯,就看到太原的天空也飄起了雪,仿佛是未來與現(xiàn)下時空的對接,恍惚間竟不知今夕是何夕?!?/p>
“劇中融入中國元素與理念,西方的殼,東方的核,小人物扛大旗的主流價值觀,東方式的家庭理念,處處彰顯著中國科幻電影的特征。比如劉啟又叫戶口,比如穿秋褲,比如一碗蔥花面,春晚的倒計時等等,都有一種屬于我們中國人心領神會的默契在里面?!?/p>
“走在夜路上,抬頭看到天空,想到的是電影里宇宙的廣袤,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然而這未來世界、浩瀚宇宙有那么多的未知和可能?!?/p>
……
看罷《流浪地球》,意猶未盡的人們,會冒出一個疑問:“電影版《三體》何時上映?”作家李駿虎這樣揣測……《流浪地球》不完美,但已然成為一個現(xiàn)象級的巨大存在。“《流浪地球》只是試試水,知道個深淺,才敢去動科幻文學經(jīng)典《三體》,劉慈欣是清醒的,郭帆是清醒的?!比绱丝磥恚瑖a(chǎn)科幻電影不過是剛剛起了個頭,而《三體》系列才是廣大觀眾最值得期待的!
山西省作協(xié)組織觀影后座談會現(xiàn)場
“……我大膽預測電影還有兩部續(xù)集,將會形成三部曲系列的《流浪地球》,打造成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經(jīng)典IP力作?!幸馑嫉氖?,半人馬座比鄰星正是三體人的老家,屆時人類和地球移民到三體星系,就又和《三體》聯(lián)系在一起了,這是不是為下一步拍攝《三體》系列電影做的鋪墊?”作家晉洋是個科幻迷,講得興致勃勃,頭頭是道。
科幻不該是被邊緣化的文化,而應當是人類智慧和想象力的載體,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之下,科幻文學應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流浪地球》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人豐沛的想象力和強大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
2月15日,評論家崔昕平的觀后感《換個文學角度,談劉慈欣的多種“打開”方式》發(fā)表于《文藝報》。她如是說,《流浪地球》成功完成了它的“元年”使命,將中國科幻電影一舉推離業(yè)余,達到了可與西方科幻大片媲美的專業(yè)水平。大多數(shù)中國讀者、包括許多的國外讀者一樣,接觸劉慈欣,首先折服于他凌駕于宇宙之上的、宏闊驚人的想象力。
國人想象力的一次井噴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因為他們的話沒有迸發(fā)出閃電,他們也并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鼻橹粒贻p的晉洋大聲朗誦起英國作家狄蘭·托馬斯的詩句。美國科幻片《星際穿越》中引用過的這首詩,他覺得與《流浪地球》里探索生命、愛和死亡的意義的主題相當吻合。
《流浪地球》原著雖不足三萬字,卻書寫了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漫長的2500年的悲壯歷程。開篇: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jié)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zhuǎn)動。由此展開了一個在科學上存在可能性的未來。評論家馬明高寫道:在這樣的一個設定中,作家用想象力和夢完成了對這個未來世界價值觀念、倫理秩序和生活細節(jié)的賦形塑造,在一個空間無限遠、時間無限久的大災難絕境中,對人類進行嚴酷的考問:在生存面前,愛情、親情和友情該如何處置?道德倫理和社會規(guī)則又會如何?未來重要還是當下重要?生存重要還是保持人性重要?甚至是“給文明以歲月”,還是“給歲月以文明”?
劉慈欣回憶20年前創(chuàng)作的情景時說: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中國文化在影響著他,在這種文化里,有著對故土和家園更深的感情,“我們不是在流浪,而是依然和我們的古老文化在一起?!?/p>
“劉慈欣作品,是層次豐富的富礦。”在崔昕平看來,從闡釋劉慈欣作品的內(nèi)在“精神”上,《流浪地球》以非劉慈欣式的精神氣質(zhì)勝出,《瘋狂的外星人》卻更貼近劉慈欣的精神氣質(zhì)。因此,換個文學的角度,從闡釋劉慈欣文本內(nèi)里的精神氣質(zhì),應該是電影改編本之外,劉慈欣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在媒體采訪時,劉慈欣曾坦然表示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變?yōu)閳D像,“是很讓人激動的事情。”目前就只有《流浪地球》一部電影上映,剩下的其他作品還沒有,甚至連處于實質(zhì)運作階段的還沒有。至于說《瘋狂的外星人》的影片故事靈感來源于《鄉(xiāng)村教師》,只能說故事和原作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很難說是原作的改編。
為此,評論家吳言則認為,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基本上不能算科幻電影,至少不能算硬科幻,跟原著全無關系?!读骼说厍颉凡扇×嗽幕緞?chuàng)意,在災難場景中只采用了同木星相撞,原著是同木星擦肩而過。其他劇情都是根據(jù)電影需要增加的。這是電影改編的需要。文學是其他藝術的母體,能改編到這個程度已經(jīng)很成功了。
2月16日下午,吳言在太原市圖書館太圖講壇,解讀《流浪地球》,帶我們走進劉慈欣的科幻世界。其《同宇宙重新建立連接——劉慈欣綜論》一文,在2015年發(fā)表于《南方文壇》,后因此文獲得2013-2015年度趙樹理文學獎文學評論獎。是科幻文學作家劉慈欣研究的重點評論家之一。
本次講座是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與太原市圖書館共同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文學會客廳”的首講。
吳言在太原市圖書館太圖講壇解讀《流浪地球》現(xiàn)場
在吳言眼中,劉慈欣是個很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一位作家,對科幻和世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否則也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他整個人的呈現(xiàn)和作品是相符的,沒有某些作家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分裂感?!皠⒋刃赖奈淖诛L格有著理工男的樸素和精準,讀起來也是很吸引人的。”
評論家閻秋霞認為,如果說《瘋狂的外星人》表現(xiàn)了小人物在大時代的苦苦掙扎,是文明彼此之間的大沖突,是對山寨、無知的反諷,在喜劇外衣包裝下深刻的絕望。而《流浪地球》則上升到星際空間,從大災難出發(fā),盡顯劉慈欣對人類未來命運的大思考、大境界。
科幻文學其實才更加符合文學的思維本質(zhì),即想象飛揚的絢爛和野性思維的離奇。以科學為底色的幻想受制于理性,其感性的光芒被遮蔽不少,因而,想象力逐漸褪色。閻秋霞說:“就閱讀體驗而言,是比較壓抑的,人性從善到惡,人間從美到丑,經(jīng)受了太多自作孽不可活的悲劇,對我而言,大劉的作品與其說是科幻小說,不如說是文化小說。”
很長時間以來,科幻小說被列入類型文學。劉慈欣的作品其內(nèi)在蘊含的思想和所站的科學高度,包含著人性的善惡美丑??梢哉f,科幻文學已然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另類表達。
早在2009年,科幻文學評論家嚴鋒就說過:“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p>
架起現(xiàn)實與科幻的通天之橋
2017年8月3日,本報曾以《寫作不是因為熱愛文學而是科幻本身》為題,專訪過《三體》作者劉慈欣。他坦言,一個作家不應該對已寫出來的作品做過多詮釋,文學作品本來就是一個開放式的結(jié)局,寫出來之后就不屬于作者了。
《流浪地球》火爆,媒體蜂擁而至,劉慈欣只接受了個別媒體采訪,其他一概婉拒。
“我一貫認為作家應該遠遠躲在作品背后,不要過多走向前臺喋喋不休?!彼M襟w關注他的作品,用作品說話,而不必關注他個人。他說,寫小說從不會把自己帶入里面去?!白约褐皇强苹眯≌f的作者”,他認為人類應該保持對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心,利用想象力去開發(fā)無盡可能性。劉慈欣說過,他是個徹底的無神論者,“要問我信什么宗教,我會把科學當成宗教來信仰。”
2月13日,在刊發(fā)于《中華讀書報》的《感受劉慈欣》一文中,評論家段崇軒寫道:他的小說不僅具有奇崛而宏闊的思想內(nèi)容和精湛優(yōu)美的表現(xiàn)形式,同時有著豐盈的想象、瑰麗的理想、超拔的精神;他承襲了現(xiàn)實主義關注當下的“偉大傳統(tǒng)”,更彰顯了浪漫主義天馬行空的寶貴精神,在現(xiàn)實與科幻之間架起一座通天之橋,形成一種具有古典韻味和建構特征的現(xiàn)代科幻小說。誰說科幻小說是一種通俗化、娛樂化的文學類型?它奉獻了主流小說所鮮有的思想、精神和藝術元素,它引導人們立足大地而又仰望星空。
近年來,山西研究科幻文學的評論家不乏其人,為科幻文學所做的工作也不乏其例。2016年,關于劉慈欣的研究文字、對話訪談、新聞報道等,匯編《劉慈欣現(xiàn)象觀察叢書》,分為《我是劉慈欣》《為什么是劉慈欣》兩種?!段沂莿⒋刃馈钒▌⒋刃赖膭?chuàng)作談、媒體訪談,以及他人眼中的劉慈欣印象,試圖還原一個立體真實的劉慈欣;《為什么是劉慈欣》則著重解讀《三體》大熱之后的現(xiàn)象討論,分析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緣由等,多為評論家的研究文字。
2018年10月,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連同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在陽泉舉辦了中國科幻文學40年高峰研討會,并成立了劉慈欣創(chuàng)作研究工作室。與會專家學者對科幻與現(xiàn)實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認為中國科幻的興盛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映射。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和科技事業(yè)跨越式發(fā)展,及文化自信的確立,為科幻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土壤,中國科幻將在提升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促進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劉慈欣在訪談中講過,要用現(xiàn)實主義的筆觸,把最瘋狂的想象寫得跟新聞報道一樣,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用現(xiàn)實主義的方法,去描寫最瘋狂、離現(xiàn)實最遠的東西,也是科幻小說一個基本的創(chuàng)作理念。
中國科幻文學的現(xiàn)實使命
山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李駿虎用“有多落寞就有多風光”,來形容劉慈欣。在他看來,劉慈欣有著深厚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根基,他寫的是科幻題材,用的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手法。在他看來,劉慈欣是個有人文精神的作家,他的作品一以貫之的是對人類文明毀滅的危機感……從這個意義上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的精神內(nèi)核其實就是現(xiàn)實主義?!拔矣X得,劉慈欣是一個寫科幻題材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p>
山西大學教授侯文宜評價,僅從題材上說,中國非常需要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既是智人命運的終極問題,也是文學藝術的永恒主題。劉慈欣小說在21世紀的世界走紅,恰逢時代潮流和人類思考。尤其這次電影的改編意義極大,不僅是科幻的全民普及,而且以豐富的思想蘊含令人震撼,融宇宙運行、科技發(fā)展與人文情懷于一體,是中國文學和電影的新轉(zhuǎn)機、新局面,切合了時代趨勢,是對瘋狂欲望和紙醉金迷的人類的警醒。
山西省作協(xié)黨組書記、主席杜學文說,人們在討論《流浪地球》時比較強調(diào)“中國價值”。以往的電影,特別是美國大片在表現(xiàn)相關題材時,解決的方法多是制造宇宙飛船逃離地球。而《流浪地球》中,中國人的解決方案是帶著地球遷移。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事實上,電影中關于中國價值的表現(xiàn)非常豐富。
作為評論家,他的目光從未從劉慈欣身上移開,撰寫了《中國想象與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為人類走向未來提供精神啟迪》等評論文章。追溯到上古的神話傳說,科幻創(chuàng)作上山西就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希望作家們能夠在這個中華文化展現(xiàn)其無限魅力的時代,竭盡所能,肩負起自己的使命,講好中國故事,為人類走向未來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啟迪。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之前采訪劉慈欣時他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看了我的小說,在下夜班的路上,看了星空幾秒鐘,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那些被《流浪地球》所吸引和震撼的人,若在走出電影院時,能仰望星空,深思片刻,那么這場科幻電影的盛宴,便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