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的前奏 ——索爾·巴斯的電影片頭設計
在電視尚未普及的年代,看電影曾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一群人相互簇擁著走進漆黑一團的電影院,擠在狹窄的座位上,在黑暗中隨著主人公歡笑落淚,體會別樣人生。
在娛樂活動繁多的現(xiàn)代,看電影早已從“觀影儀式”轉(zhuǎn)換為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活動。當觀眾趕在電影開場前的最后一分鐘跨進放映廳,片頭音樂剛好響起。在發(fā)光的銀幕上,帶有電影風格烙印的片頭映入觀眾眼簾,仿佛在提示剛剛落座的人們:“靜下心來吧,影片即將開場?!边@些經(jīng)過特殊設計的電影片頭常常被觀眾錯過或忽視,但它們卻是提示影片風格、引導觀眾進入故事的重要線索。
好的片頭往往是一部獨立的作品。它既可以與影片呈現(xiàn)出的視覺風格相呼應,也可能與之完全不相干。片頭的設計從無定式,只要能夠起到正片的引入作用即可。好的設計既能引入故事,又能給觀者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受。比如在三維動畫電影《丁丁歷險記》的片頭中,丁丁以剪影的形式出現(xiàn)。配合構成感強烈的場景構圖和流暢的轉(zhuǎn)場設計,片頭向我們提示:這是一部帶有懸疑色彩的類型電影。
像這樣頗具設計感的電影片頭可不是從來就有。電影雖然有123年的歷史,但是在電影誕生之初,片頭和片名的設計與現(xiàn)在相比卻顯得簡陋得多。通過查閱早期的影像資料,筆者發(fā)現(xiàn)最常見的片頭設計便是一張附著在膠片上的靜態(tài)招貼。用心的設計師會在字體和花紋上稍作文章,但終究逃脫不了在膠片上碼放文字的總體形態(tài)。那么電影片頭是從何時開始變得充滿設計,并且從靜態(tài)招貼變成動態(tài)影像的呢?
這不得不提及一位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師——索爾·巴斯。2013年,谷歌的首頁引用了索爾·巴斯為8部電影設計的片頭,以紀念這位在電影片頭設計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設計師的93歲誕辰。在創(chuàng)作動態(tài)片頭之前,索爾·巴斯是一位為電影設計字體和標識的平面設計師。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在導演奧托·普雷明格的兩部電影作品時從事設計工作,這兩部作品分別是《胭脂虎新傳》(1954)和《金臂人》(1955)。一次偶然的機會,普雷明格看了索爾·巴斯設計的海報后對他說:“我們?yōu)槭裁床蛔屗鼊悠饋砟??”一切是這么自然,于是索爾·巴斯開始了動態(tài)電影片頭的創(chuàng)作。
其中,希區(qū)柯克導演的《驚魂記》片頭設計是索爾·巴斯為人稱道的作品之一。《驚魂記》是一部懸疑片。女主角在旅館浴室中被殺害的段落成為這部影片流傳最廣的經(jīng)典段落。在《驚魂記》的片頭設計中,索爾·巴斯使用了巨大的瞳孔影像疊加旋轉(zhuǎn)的螺旋圖案。螺旋圖案不僅營造出恐怖、迷幻的懸疑效果,更與女主在浴室中被殺害時瞳孔和浴缸中的漩渦相互疊加的鏡頭進行了呼應。
《金臂人》的片頭和它的海報如出一轍。不斷變換的直線伴隨著字幕的出現(xiàn),最后幻化成一條彎曲的手臂。作為一部探討毒癮的影片,索爾·巴斯在片頭營造了一種強烈的緊張感。
有學者認為,索爾·巴斯的電影片頭設計對現(xiàn)代的動態(tài)圖形設計、電視包裝設計和電影片頭設計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筆者看來,索爾·巴斯的最大貢獻不僅是他突破了片頭設計的局限,使靜態(tài)的平面設計成為了動態(tài)影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在實現(xiàn)動態(tài)化的同時,將動態(tài)效果的使用與影片的風格和內(nèi)容進行了有機結合。
索爾·巴斯設計的電影片頭形式多樣,既有動畫,也有實拍,更有二者的結合。他的片頭設計影響了一批設計師,同時豐富了視覺傳達領域的表現(xiàn)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