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紀行》:從烏蘭巴托到阿爾泰山
書名:《蒙古國紀行》
作者:羅豐
出版單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2006年夏進行的蒙古國考察,是一次以中國學者為主、多國多學科人員共同參與的蒙古歷史考察之旅,歷時14天,行程2800公里。
這本小冊子的形成,完全有賴于朋友們的多方督促。除去學術會議,我曾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國外旅行——當然,這些旅行都是以學術的名義。在橫跨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布爾大橋旁,吃過一條不大但對我來說至今難忘的魚,至于價格現在說出來還有點嚇人;在伊朗名城設拉子地毯店幽暗的燈光下,翻淘著華麗無比的波斯地毯,回程中我們遭遇幾位盡職警察的問候和護送;在游人如織的紐約第十二大道的斯特蘭德舊書店里,我們看見墻上赫然寫道:本店的書籍有18英里長。這使我深深感受到號稱以書籍為志業(yè)的人,僅在一個舊書店面前就顯得多么微不足道。
2006年夏,我們結伴而行,從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出發(fā),向西來到蒙古時代的帝國首都哈拉和林,涉過著名的圖勒河;向北去了烏里雅蘇臺,一個清代建立的軍事城堡;沿著草原道路西行,隨著綠色愈見稀疏,向南穿過戈壁抵達阿爾泰,讓人魂牽夢繞的阿爾泰山橫亙眼前;最后,我們從新疆的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入境歸國,結束了近3000公里的野外旅行。
與以前的隨意游蕩有所區(qū)別,本次考察活動,策劃人羅新謀劃了好長時間。從人員構成、野外路線,到交通工具、行囊裝備、沿途食宿,他都有考慮,想得細致周全。整個活動歷時半個月,過程中除我小有波折,全隊并無大的周折,大家盡興而歸。
過往的旅行,我只有簡單的記錄,并無詳盡的筆記。蒙古國考察略有不同,我覺得屬于半專業(yè)考察,應該有合乎一定水準的日志,方可匹配,不虛此行??疾煲潦?,我便將沿途所見與考察活動的大致情況,分別寫在兩個筆記本上。科布多會議上,大家群情激昂地領取了寫作任務。回來后,卻都是忙人,年復一年,大都不曾兌現諾言。在遭到羅新的一本書序文中公開批評后,我有點掛不住,翻箱倒柜找出筆記,翻開照片,又查點資料,每日抽空整理一點,斷斷續(xù)續(xù)地持續(xù)兩個月。事遇偶發(fā),停下,一停又是多年。如今,距那次活動已經過去十多年,終于騰出手來續(xù)完。當時清晰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忘了許多,印象最深的只有蒙古醫(yī)院和睡帳篷時脊背的酸痛。好在主要以整理日記為主,尚能勾連成一個完整的過程,方有當下的模樣。
細說起來,我們對周邊鄰國的興趣并不大,尤其是那些落后于我們的國家,蒙古就是典型例子。在對歐美包括日本的城市如數家珍的國人眼里,對自己的左鄰右舍卻常常置若罔聞。我們經常開玩笑,國人所知蒙古國有兩個地名,一個是烏蘭巴托,另一個叫溫都爾汗——前者拜小學教育所賜,后者則是一個著名的墜機案發(fā)生的地方。
蒙古國是一個值得現代中國關注的地方,與它的聯系可上溯至數千年前。逝去的百年,蒙古國發(fā)生的事情超過以往許多世紀。又過了些年,我們步許多人的后塵,來到曾經熟悉的陌生國度。我們短暫來過,記錄下一孔之見。
(作者系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所長,本文為《蒙古國紀行》序言,有刪節(jié))
推薦理由:
近幾年來,大眾的閱讀熱情逐步投向考古領域,此類主題出版物成為圖書界的熱點。但無可諱言,因為考古學的特殊性,相關圖書或流于艱澀,或流于草率,極少有令人滿意者。
在這一背景下,《蒙古國紀行》的出版讓人眼前一亮。蒙古國的歷史與現實為不少中國讀者關注,但囿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能完成這一任務的出版物稀如星鳳。作者羅豐在中國考古學界享譽已久,其第一本面向大眾讀者的著作特別擇取了日記文體,將本來專業(yè)枯燥的考古知識轉化為大眾讀者所接受、欣賞的平易形式,較為完滿地實現了出版業(yè)溝通專家與大眾的初衷。通過本書的閱讀與思考,我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四夷與“中國”、邊疆政權與中原王朝之間復雜而綿長的緊密關系,更加珍惜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睦氛圍。
——活字文化編輯 陳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