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肩負起文學前進的使命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夢想是這個季節(jié)最燦爛的陽光,文學則是點燃青春與夢想的火焰,當多彩的青春與美麗的繆斯悄然相逢,“青年作家”——這個閃爍著激情與光芒的詞語破土萌生。從此,文學的花園新綠不斷,藝術的大樹也更加枝繁葉茂。
讓我們沿著文學歷史的長河,穿越時空的隧道,隔過歲月的寒暑,在不同的歷史坐標認識不同的青年才俊。
“少年倜儻廊廟才,壯志未酬事堪哀”,這是毛澤東主席《七律·詠賈誼》的開首之句。賈誼,西漢著名的文學家,自幼刻苦學習,博覽群書,少有才名,十八歲就能誦《詩經(jīng)》《尚書》等,以善文為郡人所稱,后因《過秦論》《論積貯疏》《吊屈原賦》等名作享譽文壇。由此可見,賈誼確實是古代一位才華超群的“青年作家”。
歷史繼續(xù)前行。數(shù)百年之后,成語“才高八斗”問世,這是源自謝靈運贊美曹植的句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曹植,字子建,建安文學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但天資聰穎,而且記憶力驚人,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更是善于筆墨文章,于是他在31歲那年寫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賦》。千百年來,《洛神賦》的藝術構思與創(chuàng)作成就已經(jīng)獲得后世的極高評價,人們常常將其與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諸賦相提并論。
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人們便會想到被譽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王勃,字子安,出身儒學世家,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據(jù)《舊唐書》記載,王勃自幼聰敏好學,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公元675年的秋天,王勃前往西南邊境看望父親,途徑江西南昌時參加了一場宴會,就是在這場偶遇的宴會上,25歲的王勃現(xiàn)場揮墨,一舉成名,創(chuàng)作出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佳作《滕王閣序》。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個時期都有屬于每一個時期的青年才俊。當時光的巨輪運行到20世紀初的時候,東方大地上的文學之光依然璀璨無比,與蓬勃的青春匯合成了金屬的交響。
這個季節(jié)屬于青春更屬于文學。魯迅推出《狂人日記》,巴金出版《家》,茅盾正式出版《子夜》,郭沫若發(fā)表第一本詩集《女神》,老舍寫出《駱駝祥子》,曹禺創(chuàng)作《雷雨》,冰心出版詩集《繁星·春水》……青年時代的他們是那樣的勤奮,又是那樣的執(zhí)著,他們堅持用青春的文字堅守文學的陣營。從此,文學的河流開啟了嶄新的流向。
今天,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陽光中,回望歷史的長河,那些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浪花和散發(fā)著思想光芒的經(jīng)典已經(jīng)被時光之刃雕刻成了偉岸的豐碑,每一個棱角都是那樣的清晰與溫暖,讓人在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了青春莊嚴與文學的崇高。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既需要薪火相傳,也需要與時俱進,當宏大的時代使命傳遞到我們的時候,唯有全力以赴和銳意進取,用我們的青春肩負起文學前進的使命,將繼承與創(chuàng)新融為洋洋灑灑的文字。
誠然,每一個時代是無法復制的,優(yōu)勢與弊端猶如天空中的太陽與月亮,沐浴溫暖的陽光與接受夜晚的蒼涼屬于正常的生活。但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作家,既擁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存在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傳播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方式,獲取與釋放信息均變得更加便捷自如,傳統(tǒng)創(chuàng)作與網(wǎng)絡寫手并駕齊驅(qū),如何創(chuàng)作精品?如何寫出佳作?已經(jīng)成為當下最現(xiàn)實也是最直接的問題。
我認為,青年作家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重要思想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這是包括青年作家在內(nèi)的所有文藝工作者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也是進行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本前提。
其次,要練好寫作的“基本功”。青年作家必須潛心學習語言文學知識,積極拓寬閱讀視野,加大對中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借鑒,在語言措辭、段落結構、總體布局上學習領會,只有真正做到“語言精煉、結構自然、故事優(yōu)美”,才能贏得創(chuàng)作上得心應手。
再則,切忌創(chuàng)作上的急功近利。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沒有捷徑,青年作家要遠離浮躁,拒絕創(chuàng)作上的急功近利,任何時候都不為一時之利而浮躁,自覺學習古人“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的境界,全心全意打造自己作品的質(zhì)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從文學的“高原”邁向文學的“高峰”。
第三,切忌創(chuàng)作上的故步自封。作為新時期的青年作家,不僅需要擁有謙遜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還需要具備積極進取的探索精神,既要敢于發(fā)現(xiàn)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也要善于搜尋別人作品中的“亮點”,切實做到“積極借鑒、爭取定位、主動提升”。
陽光正好,讓我們——青年作家,高舉偉大的旗幟,在新時代的原野上策馬奔馳,用多彩的青春鍛造文學的夢想,記住我們肩負的使命,用內(nèi)心的真情謳歌偉大的時代和勤勞的人民,讓歷史在我們的腳下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