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美術述評
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系列展覽“為中國設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科成果展”,圖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示設計《清明上河圖》(潘公凱、黃建成等設計)
中國美術學院校慶90周年標志
大潮起珠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美育成為社會熱點
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并要求“發(fā)揚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此前,年近百歲的周令釗先生和耄耋之年的戴澤、伍必端、詹建俊、聞立鵬、靳尚誼、邵大箴、薛永年等8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希望進一步加強美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心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加強美育,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加強美育非常緊迫?!薄耙孕聲r代的美育提升人民大眾的審美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培育深厚的家國情懷,激發(fā)全民族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從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精神首先要強起來,心靈要美起來?!?/p>
就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當天,中央美院迅速召開座談會,師生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美育研究,建設中國特色的美育體系,在教育教學中融入美育、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突出美育、在學術研究中重視美育、在服務社會中彰顯美育、在文化傳承中發(fā)展美育、在國際交流中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美麗中國、美好中國做出新貢獻,把中央美術學院辦成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31日上午,正在舉行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會集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此后,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文化部直屬單位也相繼組織學習;全國各地的美術機構也都組織了學習會。
12月15日,西安美術學院召開“重塑藝術的美育功能座談會”,以“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為主題。會議得到陜西省委的高度重視,來自全國美術教育界、哲學社科界、藝術理論界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出席會議,先后有18位專家發(fā)表演講,從不同專業(yè)領域共同探討中國美育事業(yè)的宗旨、內涵和發(fā)展目標。座談會不僅表達了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工作者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更彰顯出藝術創(chuàng)作與研究推進整體社會美育和人才培養(yǎng)的信心。座談會集結全國藝術領域的“美育”智慧,重塑藝術的美育功能;敞開有容乃大的寬廣胸懷,以高等藝術院校為發(fā)端,攜手各方藝術機構,助推新時代的文明發(fā)展,培育弘美厚德的時代新人。
中國的美育始于美術的教化功能,也表現出美育與美術的關系?,F代意義上的美育是中國社會發(fā)展到20世紀的產物,是新文化促進社會前行的必須。作為一種教育,其方式除了學校教育之外,歷史文化傳統(tǒng),地域文化傳承,家庭文化影響,都是推動美育的重要組成。美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美的感知和認識,美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作,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從社會到個人,從言行舉止到美化自身,其雅和俗、美與丑是最為主要的審美范疇。這之中,社會的評論和評判也是推動潮流的一種力量,而美育之中也就包括了關乎美的評論與評價。社會的價值判斷會影響美育,因此,用教育的方式來提升美學應該是發(fā)展中的常態(tài)。而對于個人來說,美育既是“修其容”的“修”,又是“飾其性”的“飾”。美育就是為了人的美好心靈與美好生活品質的修飾。當今只有充分發(fā)揮美育的社會作用,完善審美觀,才有可能根治那些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出現嚴重問題的疑難雜癥,才能恢復受到破壞的社會生態(tài),以達到風清氣正,讓我們的國家真正美起來。
中國美協和各省市美協換屆,美協工作進入新人新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中國的美協制度已屆70年。在2018年即將結束的時候,12月22日,中國美協召開了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范迪安擔任主席。出席本次會議的代表大半是新面孔,表明從地方到中央,從代表到理事,從理事到主席團,都在大換血。總體而言,這一次換屆人員變動較大,尤其是在理事層面上,因為有嚴格的年齡限定而吐故納新。而新的主席團成員也出現了新面孔,這又關系到各省市美協的換屆情況。
自2014年天津、湖南等省市美協相繼換屆,產生了新的美協主席。2016年11月,廣東省召開美協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李勁堃任主席;2016年7月12日,龐茂琨在重慶市美協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2017年10月23日,周京新在江蘇省美協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2018年11月12日,范迪安出任北京美協第六屆主席。這是繼1963年2月中國美協北京分會籌委會暨第一屆北京美協由中央美院院長吳作人任主席之后,中央美院院長再次兼任北京美協主席。12月6日,上海召開美協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漫畫家鄭辛遙當選主席。而此前第二屆上海美協(1962年)主席豐子愷也是一位著名的漫畫家。而在11月陜西美協的換屆中,以設計專業(yè)見長的西安美院院長郭線廬出任陜西美協第五屆主席,這正如同郭線廬出任西安美院院長一樣,改變了多年來一直由繪畫專業(yè)的教授出任院長的慣例,都是一種歷史性的改變。
毫無疑問,各地美協的換屆都會帶來各種議論,而這又關系到此前20年沒有換屆的歷史,但不管如何,美術界對于美協的期待,尤其是對由美協主導的全國美展的厚望,最終都要落實在未來5年的各項具體工作之中。這些看點,都是美術界的聚焦所在。
美術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以作品見證成就與發(fā)展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早在年初,從中國美協到各地方美協都開始籌劃展覽和慶?;顒印?月27日,由中國美協、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聯、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和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的“大潮起珠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拉開了本年度與改革開放相關的展覽活動的序幕。展覽共展出約270件作品,分“春潮澎湃”“激流勇進”“揚帆逐夢”三個板塊,展覽宗旨是以美術的形式塑造歷史豐碑,抒寫時代華章,彰顯民族精神,激發(f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豪邁激情與堅定信心。展覽在中國美術館一層全部展廳中展開,作品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其中的一部分由中國美協在全國范圍內征選,并從征集到的4000件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新作中精選出參展作品;一部分是由廣東省組織創(chuàng)作的主題作品;另一部分是在廣東省內遴選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
此后,中國美術館又推出了“中國美術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展”,包括9月29日開幕的“閎約深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書法專業(yè)改革開放40年教學成果展”;9月30日開幕的“從長江走來——湖北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東方風來滿眼春——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展(1978-2018)”,該系列展均于10月21日結束。此前的5月24日還舉辦了由多家機構與安徽省合作的“新時代 新徽派——安徽書畫40年精品晉京展”。
40年前的恢復高考,使得一大批淤積的人才通過高考而得到了此前難以想象的系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如今他們都成了各地美術創(chuàng)作的骨干或專業(yè)機構中的領導。而當年的學生現在也都已經成為各級美術院校中的資深教授,在美術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無疑,這是改革開放在美術界的最重要的成果。本年度圍繞著改革開放的創(chuàng)作,基本上用建設成就與生活變化來表現這一時代主題。另一方面,系統(tǒng)梳理40年來的美術創(chuàng)作,同樣也能夠看到改革開放的具體成果,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從表現時代主題到反映個人追求,展覽中的作品都連接了人們的歷史認知,同時也讓人們在這一歷史的回顧中了解其中的甘苦。
中央美院和中國美院校慶,好戲連臺,美術教育受到全社會關注
中央美院于3月宣布舉行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以“梳理百年積淀,致敬歷代先賢”為主旨,以“百年校慶,十大活動”的系列策劃開始了持續(xù)一年的慶?;顒?。通過經典作品展覽、學術研討、著述出版和校園文化活動,敬仰先師風范,傳承美院學脈,承載新時代的使命,發(fā)揮中央美術學院在美術事業(yè)和美術教育事業(yè)中的引領作用。系列活動主要包括:
百年輝煌,校史建館: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于4月1日開館。悲鴻生命,空前大展:“悲鴻生命:徐悲鴻藝術大展”3月16日開幕。國家形象,設計彰顯:“為中國設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科成果展”3月20日開幕。時代丹青,經典永傳:“與時代同行——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3月22日開幕。典藏十卷,學術領銜:《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精品大系》出版。按類別分10卷,共收錄1300余位藝術家的2千余件作品。學院大獎,樹立標桿:設立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獎”——教育教學獎、藝術創(chuàng)作獎、學術研究獎、服務社會獎。名家大師,立像校園:包括蔡元培、鄭錦、林風眠、徐悲鴻、吳作人、江豐、古元等28位名師名家塑像4月1日落成。師生同繪,寄情百年:全體師生共同參加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海報創(chuàng)作活動和海報創(chuàng)作展。金幣郵票,珍貴紀念: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郵政局發(fā)行金銀紀念幣3枚、紀念郵票1套(枚)。校友歡聚,展望明天:“相聚5·28:中央美術學院校友歡聚日”。為期一年的“百年校慶年”系列活動最后以2019年1月9日開幕的“丹青錦裳——鄭錦與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學術研究展而收官。這是以“兩個致敬”作為禮敬百年傳統(tǒng)的代表性學術活動,中央美術學院首任院長徐悲鴻與中央美院前身的北京美術學校首任校長鄭錦,首尾呼應,為百年校慶系列紀念活動畫上了句號。
2018年是在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中國美術學院于1月就發(fā)布了90周年校慶公告。同樣是卯足了勁,同樣是系列活動,不同于中央美院持續(xù)一年的是,中國美院的系列活動主要集中在3至4月,集中推出系列展覽和研討活動,梳理學術脈絡,呈現學科高度,寄望百年發(fā)展。3月25日,先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中國·美術·學院”展覽。展覽由15個教學案例構成,呈現出學院各專業(yè)的教研現場,每一個專案都對應著一項史料索引,以當下性的實驗追溯和呼應學校90年的學術脈絡。而作為重頭戲的出版工作,是推出了一部歷時8年、300多教師合力編成的39冊巨著《國美之路大典》,其新書發(fā)布會也在中國美術館與展覽同時舉行。
4月7日是校慶首日,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了“我與改革開放40年——國美77、78級校友座談會”,“東方竹——亞洲竹生活藝術展”“寄言2028——中國美術學院建校九十周年特展”開幕。8日,舉行了慶典大會;主辦了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館儀式暨系列展開幕式,包括“生活世界——館藏西方現代設計(長期陳列)”“顛覆與重塑:館藏馬西莫·奧斯蒂男裝(長期陳列)”“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爾瓦羅·西扎建筑與設計大展”“遷徙的包豪斯:設計生活”。9日,召開了以“學院的危機與潛能”為主題的“國際美術學院院長論壇”。中國美院的校慶活動除了校級層面上的學術項目之外,還有各院系的活動,被認為是“空前的復雜、龐大”。
時光荏苒,兩校的校慶大戲此起彼伏在2018年上演,成為本年的獨特景觀。
全國青年美展發(fā)現青年美術人才,抄襲問題引發(fā)關注
由全國青聯、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聯合舉辦的“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于2017年7月由中國美協發(fā)出征稿通知。計劃征集自2015年第五屆全國青年美展以后創(chuàng)作的中國畫100件、油畫100件、綜合畫種200件(包括:版畫40件,雕塑40件、水彩、粉畫40件、漆畫40件、插圖、連環(huán)畫40件)。6月8日,“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開幕,實際展出了389件作品。
創(chuàng)立于1957年的全國青年美展,作為立足于發(fā)現新人,激勵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作熱情,補全全國美展之不足的一項重要展事,實際上和周昌谷的《兩個羊羔》在1955年獲世界青年聯歡節(jié)金質獎章有關。而1980年的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出現了獲得金獎的羅中立的《父親》,使得青年美展受到廣泛關注。而在這一屆展覽中還涌現出了周春芽、王公懿、李斌、陳宜明、何家英等一大批青年畫家,他們以此為基礎發(fā)展至今已享有大名,證明了連續(xù)舉辦青年美展的重要性。雖然,第六屆全國青年美展和所預期的那樣,出現了一批新人,卻沒有出現像《父親》那樣的能夠讓人們記住的作品,也就是說在呈現“高原”的時候并未見“高峰”。無疑,展覽所表現出來的時代特點,作品在題材的選擇上,整體表現出人文關懷不夠,而過于個人化的情感表現,使得題材局限在自我的小范圍之中,而忽略了大時代。在藝術語言上的相似性,同樣也反映出潮流動向,中國畫中的工筆成為主流,競相表現出細致的極致,也遮蔽了本應表現的深度的思想性。因此,青年美展所提倡的“創(chuàng)新精神”表現不力,也與為了入選而順應時流有關。
盡管本次展覽在征稿通知中的“主辦者和參展作者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的第二條就已經明確:“凡涉嫌抄襲、侵權、高仿、模仿他人作品者一律取消參評、入選資格,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作者負責。2016年中國美協啟動評選識別排重系統(tǒng),與歷屆展覽中參展作品進行排重,凡重復的作品一律取消參展資格。否則造成任何法律糾紛或責任,作者自負,并在美協網站進行公告,取消其參展資格。”可是,展覽開幕后沒幾天,參展作品中的《國風》被投訴、舉報,被指認抄襲了2017年“第四屆另視界——當代藝術計劃展”和“2017年度國際當代藝術展”中李芳創(chuàng)作的版畫作品《景-NO.2》。6月15日,中國美協發(fā)布聲明:認定鄭碩的《國風》為抄襲,取消其入選資格,并將其從中國美術館“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現場撤出。此事再一次把近年來屢屢發(fā)生的青年美術家的抄襲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而從根本上來說,藝術教育中的重技藝錘煉而輕人格培養(yǎng)的問題,應該得到各院校的重視。
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各類展覽、研究、交流活動等,范圍廣,影響大
成立于2013年12月30日的國家藝術基金,隨著資助項目的不斷疊加,效果日益顯著,影響越來越大。國家藝術基金在2014、2015年資助并已經結項的1046件(組)美術、書法、攝影、工藝美術作品中,遴選出107位藝術家的215件(組)作品參與滾動資助作品巡展,“中國藝術新視界”在2017年以來的各地巡展中,受到廣泛的好評。
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共資助各類展覽92項,其中有赴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法國、俄羅斯、瑞士、芬蘭、哈薩克斯坦、蒙古、土耳其、日本、新加坡、泰國、坦桑尼亞等國的交流展,助推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還有一些選題特別的專題展,如中央美術學院的“20世紀上半葉留法藝術家作品巡展”“精微素描國內巡展”;清華大學的“中國近現代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覽”;江蘇省美術館的“南京長江大橋主題藝術作品及史料巡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晉陜豫民間宗祠教化美術作品巡展”;魯迅美術學院的“架上連環(huán)畫國內巡展”;中國漢畫學會的“中國漢畫藝術巡展”;山西人民出版社的“新出土歷代散佚碑刻巡展”;西藏唐卡畫院的“唐卡勉薩畫派作品巡展”;南京文物公司的“《十竹齋箋譜》復刻作品展覽”; 西安美術學院的“中國古代音樂舞蹈陶俑復制作品巡展”。這些展覽的選題過去大都不為美術館所注重,或者是美術館力所不能及,而相關單位又苦于沒有資金支持而難以實現。因此,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圓了很多單位與個人的學術夢想,同時又把過去一些小眾的課題通過展覽而呈現在公眾面前,也豐富了各地的美術展覽。另外,這些展覽基本上都是巡展,不僅擴大了展覽的社會影響,也充分利用了展覽資源的共享,使得藝術基金的受眾進一步擴大。
本年度的國家藝術基金還有“藝術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72項。其中有:中國油畫學會的“青年油畫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中國美術學院的“‘一帶一路’漢字力量——中國漢字水墨國際交流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清華大學的“麥積山雕塑研究與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四川美術學院的“西南地區(qū)傳統(tǒng)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人才培養(yǎng)”,湖北美術學院的“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數字保護人才培養(yǎng)”,北京建筑大學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zhèn)創(chuàng)意設計人才培養(yǎng)”,四川大學的涼山彝族漆器傳承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貴州民族大學的“貴州苗族民間工藝與旅游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人才培養(yǎng)”,中央民族大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繪畫技藝人才培養(yǎng)”,中央美術學院的“游戲設計藝術人才培養(yǎng)”。這些大都依附于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基本上是在院校欠缺項目上的拓展,有的則是在當下比較熱門的專業(yè)范圍內,如名村名鎮(zhèn)創(chuàng)意設計、旅游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游戲設計等,通過資助而擴大到專業(yè)人才的再教育、再提高之上。
還有“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人才資助項目”,其中有:中國畫創(chuàng)作41人,油畫創(chuàng)作44人,版畫創(chuàng)作13人,雕塑創(chuàng)作15人,水彩(粉)畫創(chuàng)作9人,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12人,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59人。這其中既有體制內的又有體制外的青年美術家,既有國家級專業(yè)機構中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人員,又有基層的青年美術人才。這一項目在“藝術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之外單列,表現出了對于青年美術家的格外關注,為青年美術家的成長、為他們早日成才添薪加火。顯然,國家藝術基金已經成為國家在推動美術創(chuàng)作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另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