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光陰里的悲喜
《故宮物語》[日]野島剛 著 張惠君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我就猜到野島剛還會繼續(xù)寫故宮,卻沒有想到,2018年出版的新書《故宮物語》卻比五年前的《兩個故宮的離合》更讓我感慨萬千?!秲蓚€故宮的離合》是作為記者的野島剛寫給兩個故宮的“道是無情卻有情”,《故宮物語》則是作為獨立作家的他,寫給臺北故宮的“為伊消得人憔悴”。
《故宮物語》突出的是臺北故宮,以作家的角度,寫其所蘊藏的文化深度、歷史厚度,在世界文明中的經(jīng)緯度,不僅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個名字定位正名,還將臺北故宮原名臺北“中山博物院”的因由追本溯源,讓更多人知道了臺北故宮的歷史,期許它的未來。這是野島剛在退休后成為獨立作家的第一本書,他寫給了《故宮物語》。
如果說《兩個故宮的離合》具有新聞記者的剛毅犀利,敏銳卓見;那么《故宮物語》則有了作家的細膩柔情和博學(xué)多識。野島剛對“臺北故宮”的溫柔,透過他的筆端,可以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真摯情感,甚至感覺他不僅曾經(jīng)飽含深情地欣賞過那些文物,還仿佛曾經(jīng)輕輕地愛憐地觸摸過它們。
《故宮物語》第一部分“話文物”,共37篇文章,每一篇都有這樣的深情,更有豐富的學(xué)識??梢哉f,這第一部分就是臺北故宮鑒賞的“引導(dǎo)圖”和“賞析圖”。無論是“鎮(zhèn)館之寶”那聞名遐邇的“翠玉白菜”,還是尋常人根本不懂的“告朔餼羊”這一成語所出的“鉤連乳丁紋羊首罍”;無論是證明中華文字起源的“散氏盤”,還是可以證明臺灣歸屬的“澎湖列島圖”;無論是晴朗悠閑的“蘭亭集序”,還是痛徹心扉的“祭侄文稿”;無論是宋徽宗纖亭細直的唯美“瘦金體”,還是承載過往的冷冰冰的清代“外交檔案”;無論是臺北故宮的“清明上河圖”,還是大陸的“中秋帖”和“伯遠帖”等等。野島剛對華夏文化的景仰,對苦難近代中國的悲憫,無一不在訴說他對故宮的熱愛,也無一不令中國讀者學(xué)習(xí)和深思。
第二部分是“談故宮”,共40篇,寫的則是《兩個故宮的離合》里的“補白”,或者說更為細膩地在溯源兩個故宮誕生、發(fā)展、分離的歷史,也表露了現(xiàn)今時段里兩個故宮因各種原因而產(chǎn)生的疏離和親密,同時,更梳理了日本與中國兩個故宮的種種牽系。這些“補白”的故事,是故宮的滄桑,是無法擺脫的歷史陰影,也是無法割斷的日本聯(lián)系。在這里,不僅是野島剛個人對故宮情有獨鐘,事實上,整個日本文化界在明治維新之后,從開始清理華夏文化,剔除其影響,到重新收集華夏文化,直至捐贈文物,幫助臺北故宮。讓中國讀者發(fā)現(xiàn)了如楊守敬這樣收集失落文物的滿清外交官,也讓日本讀者明白,中日文化,其實沒法完全割裂和斷舍,更襯得臺灣的“獨立”是多么可笑。
第三部分則是“訪昔人”,有“老故宮”人,有日本文化官員,也有大陸的文人;雖不過13篇,卻也彌補了《兩個故宮的離合》里野島剛曾提到的、采訪過的相關(guān)人士的“一些不足”,讓讀者可以更詳細地了解這些人當(dāng)時說話的全文,從而更為清晰地讀懂野島剛的意圖。
《故宮物語》全書一共90篇,厚度幾乎是《兩個故宮的離合》的兩倍,其豐富程度可想而知,也能清楚地感受到野島剛的真誠和實在。他熱愛故宮,卻沒有寫一個“愛”字去張揚,他用他多年積累的學(xué)識和作為記者的敏銳,無時無處不在告訴讀者那些被絕大多數(shù)人都看破了、卻無法改變的實質(zhì)。他說:“思考故宮問題,就是思考中國問題,也就是思考兩岸關(guān)系,更是思考包括日本在內(nèi)的東亞現(xiàn)代史?!彼屪x者清晰地明白,故宮的離合,作為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不僅是中國文化之殤,其實更是中華民族自身的痛。
掩卷之余,想起第一次讀《兩個故宮的離合》時,見故宮因政治因素改變了命運,而扼腕心痛。而今讀《故宮物語》,卻因為凝固在文物之中,那些停留在時光里的美好,那些為它們綻放于人間、保護傳承文化努力不懈的人們悲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