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片森林平地而起
不久前,電視臺播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以下簡稱:“那不勒斯”)的第一季,沒有看。作為古板而固執(zhí)的讀者,我并不相信一本好書能夠完美復(fù)刻成影視作品,就好像我并不相信有讀者能完美解讀作者的意圖,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靈魂,也許看得見,但絕對抓不住。
這讓我想到,其實評論很難抓住作者的所思所想,評論者與作者常?;ゲ淮?,好的評論并不只為解讀或辯白,而是從文本汲取根系的養(yǎng)料,長出生機勃勃的參天大樹。這也是在讀完四部曲后,我讀到很多相關(guān)評論的原因。那么多的闡釋,那么多的理解,就像一片森林平地而起。
有評論稱這部小說為“女性史詩”,剛開始閱讀時,我一度很難理解,是寫女性的史詩,還是女性寫的史詩?另外,為什么要這么評價呢,這明明是一部語言毫不節(jié)制,甚至可以說行文啰嗦的小說,故事顛來倒去,思考支離破碎,描寫也很少有美感,從一個文學(xué)編輯的角度,很可能讀幾頁就扔下并嗤之以鼻:小說還能這么寫?
“那不勒斯”的介紹很簡單:兩個出生于那不勒斯地區(qū)的女孩超過50年的友誼和戰(zhàn)爭。但讀到近半,我終于能發(fā)聲:這并不是一本友情之書,友誼兩個字太絕對也太輕淺,完全不足以勾勒萊農(nóng)和莉拉的人生歷程——她們盡己所能在社會階層隔閡而成的萬水千山里跋涉,相互靠攏或相互疏離,見證彼此的成功與失敗、昂揚與失意,臨到末了卻發(fā)現(xiàn)從未能逾越時代的潮流和局限,終究只是在那點不起眼的悲歡離合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顛沛流離。
這也是我讀了很久才讀完的原因。不同于許多時候被敘事欲望牽著走的閱讀,“那不勒斯”并不那么“勾人”,甚至很少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打開任何一頁,都能往下讀。日子總是一天天地過,人情世態(tài)一天天地發(fā)展,即使包括政局動蕩、生離死別在內(nèi),在作者費蘭特的筆下,沒有哪一件事是突如其來的,日常敘述中的一切都潛藏著合理性,而合理性背后是強大的敘述邏輯——生活吧,像每個人一樣。只是在她筆下,字里行間總有種魔力裹挾,無論中斷在哪,你都愿意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撿拾起來,繼續(xù)下去,好似久未謀面的老友,不尷尬,不生疏。
直到接近尾聲,我才恍然大悟。就像作品中身為作家的萊農(nóng)所抱怨的,回憶是一種文學(xué)加工,有些書很糟糕是因為它們條理清楚,是用過于考究的語言寫成的,這樣的書沒辦法模仿現(xiàn)實的凌亂、扭曲、不合邏輯和反美學(xué)——其實恰恰是她“做不到”卻經(jīng)由作者展現(xiàn)出的凌亂和扭曲,構(gòu)成了這部小說最鮮活、強盛的生命力。因為太像每個人的真正生活,它不需要仰賴我們所熟悉和習(xí)慣的小說框架,不需要任何人為制造的起承轉(zhuǎn)合與閱讀“爆點”,只需要在作者筆下自行生長,便能一呼百應(yīng)。從一開始的混沌無序,到后來漸漸成型,真實的力量讓“那不勒斯”脫胎于“藝術(shù)品”的簡單評價范疇,成為一個能夠不斷被闡釋、延伸、想象的開放的世界,成為坐擁一片森林的開闊之地。在我看來,這也許是它能夠成為“史詩”的重要原因。
是的,小說還能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