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一個人與一座城
一個人對自己所居住城市的臧否與喜好,還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見仁見智,各有說法,也屬正?,F(xiàn)象。正面也罷,反面也罷,中性也罷,一座城市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個獨特而私有的形象評價與真切感受,這是旁人所無法左右的。走出大學校園后,我一直居住在江城武漢。那些年,我與自己相依相守的這座城市,說不上親切,也說不上疏遠,就這么不冷不熱,不咸不淡的相處著。
有時外出公干,有時有其它城市的朋友到訪,交談中,總免不了要問一些諸如你對你所生活的城市感覺如何,幸福嗎,你喜歡你所在的這座城市嗎之類的話題。每逢涉及此類話題,我一般以笑作答,不置可否。擔心的是怕出言不慎,既傷了與我相處的城市,也違拂了朋友的好意。但當朋友們聊到他們所在的城市交通如何便捷,絕大多數(shù)時間如何的暢行無阻,人不是城市的累贅,城市也不是人所共指的埋怨對象時,總是令人唏噓良久。
人不管生活在何處,在城市也一樣,基本的需求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衣食住行。衣食早已不是問題,各類品牌店、專賣店、好吃街,應有盡有,我所居住的小區(qū)也不例外。買衣服你可以去高檔商場,譬如世貿(mào)、武廣、群光等等,買中低檔的可以去漢正街,白馬商城,品類之豐富,樣式之齊全,應有盡有,總能讓你乘興而去,滿載而歸。吃就更不用說了,我所居住的小區(qū),一條街的美食,讓你盡享南北風味,楚天美食。武漢人對美食的喜愛,各類菜肴與菜系之齊全,與其他大都市還真有得一比。市民的居住條件也有了那些年不可想象的改善,一間小屋支鍋搭灶,又睡覺又讓小伢讀書做作業(yè)的窘?jīng)r早已成為過去時。而最讓人撓頭的還是——行。一個“行”字既是每天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讓每個人身心疲累的“絕癥”。
我供職于一家新聞媒體,前些年多數(shù)時間上夜班與早班,按理說,我上下班的時間應該不在高峰期,但只要你一上車,馬上有一個字就從心里蹦了出來,“擠”,擠得密不透風,擠得你左右為難,擠得你把忍耐與忍受發(fā)揮到了極致。小偷也正是在這種時刻,曾經(jīng)兩次劃破了我的背包,兩次我都有感覺,但人無法轉(zhuǎn)身,好在偷走的錢物也不多。擠擠挨挨,用了近兩個小時到家了,心里并不暢快,明天天亮你還得面對同樣的境遇,上班難、下班難成了心頭之痛。
1994年10月,我去成都采訪,在火車上偶遇兩位西南交大的教授,交談中我得知,兩位是市政府請來商討修建地鐵的。一聽要修地鐵,一下就讓我想到了我與市民們每天的心頭之痛,興趣陡增。兩位教授從沉管與隧道之爭、經(jīng)費來源、領導決心、又談到了其它城市的地鐵建設。作為一名市民,我一下子就像看到了曙光,看到了解開城市行路難的彩虹??吹搅宋覀儗⒁鎰e的是什么,迎來的又將是什么。
規(guī)劃設計,項目報批,資金籌措,這些都是需要時日的。好在過了一段時光后,隨著輕軌一號線通車,地鐵2號線也很快開工。我所在的小區(qū)就有一座站臺。拆遷、打圍、挖掘,薄薄的擋板,怎么也遮不住里面的熱火朝天,夜以繼日,燈火通明,地鐵公司還在擋板用大筆書寫了向居民致歉的標語。即使馬路上有涌流的泥漿,即使上菜場要繞路,即使有諸多的不便,但居民都對致歉標語相視一笑,埋在心里的話是:你們?yōu)槲覀冊旄?,我們?yōu)槟銈凕c贊。度過暫時的不便,是希翼走出行路難的窘境,走向大都市四通八達的地下坦途。我所在的媒體,還有其他的媒體接連不斷的報道地鐵建設者的忘我奮斗精神,他們一次次排除險情,一次次化險為夷,他們穿過長江,穿過漢江,一米,十米,一百米,盾構(gòu)機像不知疲倦的“穿山甲”,即使在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jié),他們?nèi)栽诘叵虏煌5南蚯巴M。我曾經(jīng)采訪過地鐵集團的領導們,他們一再表示:不要宣揚我們中的個體,我們是一個集體,一個在地底下奮進的集體,我們的愿望是多修地鐵,讓它一米一米地延伸,讓一條一條的地鐵環(huán)繞我們美麗的江城,我們的城市太需要地鐵了。有了一支這樣的地鐵隊伍,江城市民不僅心存感激,還有一份難得的豪邁與自信。
2012年12月28日是一個值得我與江城市民永遠牢記的日子,武漢地鐵2號線正式開通。這之后,武漢以每年開通一條地鐵線的速度,讓九省通衢的武漢進入了地鐵時代,3號線、4號線、6號線、8號線共7條線路已經(jīng)開通,總里程達230多公里,設站160多座。日均客流量近300萬人次,在建和即將建成的線路還有7條,規(guī)劃還將建漢口、漢陽、武昌三鎮(zhèn)環(huán)線地鐵。周邊的新城區(qū)也將有地鐵通達。
人與城和人與人一樣,因了某種機緣,某種變遷變得更近了,也變得更親了。正是因為地鐵,讓一個人與一座城,有了更深的親緣扭帶,有了一種充溢身心的幸福感。現(xiàn)在上班,可以卡著時間,從小區(qū)的站點,一刻鐘左右,就可直達辦公大樓。不擔心堵車,不擔心晚點?,F(xiàn)在去三鎮(zhèn)的絕大多數(shù)地點,你都可以從網(wǎng)上查到相近的地鐵站點,有的步行幾分鐘,有的一出地鐵口就到了目的地。在地鐵上,你只要稍加留心,就會觀察到那種擺脫行路難之后的笑臉,與可以意會的滿足感 ,你甚至可以聽到輕聲交流中的贊嘆與感慨。
記得一次聚會,我把外地朋友曾經(jīng)給我提出的問題拋給了餐桌上的好友:你感到生活在武漢這座城市幸福嗎?答曰:幸福。我又問:其中讓你最感幸福最有獲得感的是什么?答曰:地鐵。我說:我舉雙手贊成。這并非嬌情。當一個人生活在你所在的城市不再為出行難,不再把出門看作每天心焦、頭痛,甚至“積勞成疾”成為“心病”時,那份熨貼與欣慰是每一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能深切體味到的。
席間,有位朋友說,以前女兒在武昌上寄讀中學,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也難得與夫人去看望一次。不為別的,只是難以忍受車馬勞頓之苦?,F(xiàn)在有了地鐵,半個小時,就可以來到女兒上學的學校,城市離人近了,女兒也離父母近了。
我給朋友們說,你仔細觀察一下,現(xiàn)在乘坐地鐵,很少見到扯皮拉筋,為爭坐、為擁擠、為踩腳,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競而大打出手的。人的文明除了自身的因素外,也是需要物質(zhì)基礎的。朋友們除了贊同之外,還例舉了很多鮮活的事例予以佐證。
因為有了地鐵,人會多了與城市相依相偎的親情,一個人可以厭惡一座城市,同樣也可以張開雙臂擁抱一座城市。
城市給了人什么,人同樣會給城市回報什么,人城交融,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