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里的海派文化
視覺中國 圖
歷史建筑、歷史街區(qū)的故事如何講活講好?從吳淞江到黃浦江,海派文化是怎樣翻開新頁的?兩年多的時間里,“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編撰組成員,搜尋文獻資料,遍訪申城角落,“淘”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上海故事”。
繼浦東卷、徐匯卷、楊浦卷、金山卷、青浦卷、崇明卷、靜安卷、黃浦卷后,寶山卷即將正式出版。日前,叢書總編、十二屆市政協(xié)學習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柴俊勇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洋氣”和“霸氣”在最好的時光里牽手
■繪制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可以為海派文化研究傳播提供“源頭活水”,也可讓市民、游客更好地領略海派風華
■海派文化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個街角、每一個群體之中,如同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構成了這座城市萬花筒般的美麗
讀書周刊:從名字來看,“海派文化地圖”像是一套旅游指南?
柴俊勇:這套叢書既是一份簡繪版地圖,又是一部讀懂上海的說明書。跟隨不同作者,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名人故居、城廂樓閣、麗人倩影、紳士品格。
海派文化內涵豐富、作用領域廣泛,對于推動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意義重大。上海境內的每個區(qū)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歷史遺存,并在積累、沉淀和興起新思潮、新創(chuàng)造、新成就。繪制好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可以為海派文化研究傳播提供“源頭活水”,也可讓市民、游客更好地領略海派風華。
讀書周刊:書中介紹了董大酉和“大上海計劃”、“羅密歐陽臺”,還特意向“上海之根”、“上海之源”等致敬。請問,有什么講究嗎?
柴俊勇:為了幫助讀者閱讀建筑、漫步街區(qū),我們與各區(qū)政協(xié)及宣傳、文化、檔案等部門的同志及專家學者,共同商議調整每卷書的編撰提綱、選題內容。可以說,每一個故事都是精心推敲的。
例如,靜安和閘北,一個誕生近800年,一個不足400年;一個得名于寺廟,一個源自水閘。如果說靜安曾經(jīng)是所謂“西方冒險家的樂園”,那么閘北便是“華界工廠發(fā)源之大本營”。同時,靜安和閘北都是革命斗爭的活躍區(qū)域: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靜安,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在閘北;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章太炎在靜安成婚并在此組織革命,閘北商團打響上海光復第一槍……
新中國成立后,一個行得穩(wěn),一個追得猛。有人據(jù)此得出結論:一個“高大洋氣”,一個“霸氣側漏”??墒牵把髿狻钡撵o安和“霸氣”的閘北,終于在最好的時光里牽起了手。這些歷史變遷,都值得細細品味。
讀書周刊:先行出版的8本書,分別聚焦浦東、徐匯、楊浦、金山、青浦、崇明等區(qū)。請問,它們有著怎樣的“異彩”?
柴俊勇:不論是《都市傳奇》《海上文脈》《滬東風云》《山海雅韻》,還是《崧澤之光》《東海瀛洲》《上海藍調》《申江往事》,每一本書都可以成為一部紀錄片、一個微電影。
在《申江往事》中,我們喊出的口號是:了解黃浦的過去,才能知曉上海是怎么回事。老黃浦、老盧灣、老南市的文化,融合成了最具海派韻味的文化。在《滬東風云》中,濃墨重彩地介紹“一種截然不同的海派氣質”,即滬東地區(qū)百年來形成的一種剛性、激蕩、獨立自強的性格。這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支脈和內容。
在《都市傳奇》中可以看到,陸家嘴的摩天大樓,風華絕代;金融范、張江范、創(chuàng)業(yè)范和國際范,神采飛揚。而要了解17世紀以來的中西文化交往過程,就得把目光投向徐匯?!逗I衔拿}》認為,徐匯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近代中國的文化史。
應該說,“海派文化地圖”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意。海派文化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個街角、每一個群體之中,如同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構成了這座城市萬花筒般的美麗。
讀書周刊:作為海派文化的發(fā)祥地、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集聚地,虹口為什么沒有率先登上“海派文化地圖”?
柴俊勇:虹口是文化大區(qū),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如何編好虹口卷,我們正在精心策劃。上海航運、上海證券、上海郵政、上海電影、上海體育的起步,均繞不過虹口這個海派文化的發(fā)祥地。這些歷史上的繁華,如今正在虹口逐步復興起來。相信虹口卷既會呈現(xiàn)海派文化的歷史輝煌,也會講述海派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新氣象。
有因襲,有創(chuàng)獲正是保持活力的關鍵
■海派化的文化發(fā)展實踐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明代徐光啟就是海派文化的一個重要推手
■移民所具有的異質性、匿名性、流動性與密集性,導致傳統(tǒng)熟人社會的約束機制日益式微,個人能力的釋放獲得空前的自由與空間
讀書周刊:有觀點提出,海派文化的孕育發(fā)展,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最晚則到1945年。在這個問題上,“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有何標準?
柴俊勇:1843年,上海文化的“海派化”開始提速,并于上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達到高峰。但嚴格來說,海派化的文化發(fā)展實踐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明代徐光啟就是海派文化的一個重要推手。
從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宋元時代開始,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重心由第一場域逐漸轉向第二場域。有學者認為,“中原文化大一統(tǒng)”的第一場域,以內斂自重、自我循環(huán)為特點;而“江南文化大融合”的第二場域,則以交流交融、外向拓展為特點。
進一步審視,假如說上海開埠象征在被動中拉開“海派化”的序幕,那么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實施,就是主動開啟“海派化”創(chuàng)新超越的時代進程。
僅就海派文化的形成而言,需要強調兩點:一是江南文化,二是移民人口。特別是,移民所具有的異質性、匿名性、流動性與密集性,導致傳統(tǒng)熟人社會的約束機制日益式微,個人能力的釋放獲得空前的自由與空間。于是,個人安身立命的資本便主要是能力而不是家世,維系人際關系的便主要是契約而不是人情;于是,好學、靈活、多變、守法、包容等,成了海派文化的重要符號。
還要看到的是,海派文化在不同時期,有因襲,有創(chuàng)獲。不斷地損益、代謝、嬗變,正是海派文化保持活力的關鍵所在。
讀書周刊:但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海派文化常常等同于懷舊文化。
柴俊勇: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總和。顯然,海派文化并非海派文藝。即便是海派文藝,與懷舊文學亦有天壤之別。文化必須具備傳承性、滲透性、共識性、延續(xù)性,海派文化更以開放包容、中西合璧、多元交融、精耕細作的特征和品格“獨樹一幟”。
特別是,上海在引進新思想、引導新潮流、引領現(xiàn)代化等方面,擔當了先鋒角色。上海人也曾抵制過自來水、誤解過煤氣燈,可一旦明白自來水較之井水、河水更衛(wèi)生,煤氣燈、電燈較之油燈更亮更好,就逐漸由誤解而理解而羨慕而師法。
讀書周刊:歷史上的上海還被稱為“東方的巴黎”、“西海岸的紐約”。從中,可以看到怎樣的中外文化交流?海派文化是不是“唯洋是崇”?
柴俊勇:上海地處長江入???,背靠歷史悠久的長江文明,前方則是浩瀚無垠的海洋文明。近代上海五方雜處、東西交融,融匯中國其他地域文化的精華,又吸納了多國的文明、文化。所以,上海的文化革新運動隨之勃發(fā)。
歷史上的海派文化,盡管有鮮明的國際化色彩,但不能簡單化地認定為“西化文化”。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國與世界、鄉(xiāng)村與城市等相互聯(lián)系的背景下,海派文化本質上是中國南北文化結晶與近代西方文化的化合物,是城市化過程中的中國地域文化。所謂“崇洋”,更應該理解為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所以,一切先進城市的經(jīng)驗都要轉化為上海的成果,都要結合中國的本土化理解。
必須指出的是,上海人來自全國各地。發(fā)生在中國各地的事,發(fā)生在世界各地與中國相關的事,在上海人看來就是自己的事。兼之交通方便、信息靈捷、社會動員能力較強,上海人質樸的愛鄉(xiāng)情結就因大城市的集聚效應而升華為愛國精神與天下情懷。
對標不是克隆
要建成獨一無二的中心
■海派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高度集聚、以市場為資源配置根本途徑、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為旨趣的城市文化
■由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激烈的會更柔和、驕傲的會更謙遜、柔弱的會更堅強……這就是海派文化的力量
讀書周刊:從“老上?!钡健靶律虾!?,海派文化又是怎樣漸成潮流的?
柴俊勇:上海是新與舊、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反差極大的城市。任何時候、任何人都可以對海派文化作出自己的評價,而這正是海派文化的與眾不同之處。歷史上,“海派”一詞確實惹來路過者、訪問者、風聞者、研究者一陣又一陣的評論,或贊嘆,或羨慕,或譏諷,或兼而有之。
同時,海派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亦豐富多彩、琳瑯滿目,或為繪畫、服飾,或為音樂、文學,或為飲食、建筑。但它們或多或少都有共同點,即商業(yè)性、世俗性、靈活性、世界性。
背后的一個趨勢是從“閉關自守”到“開放包容”。這種心態(tài)的轉變,是海派文化“正名”的關鍵。而從“被動挨打”到主動學習創(chuàng)新,做到“洋為中用”甚至服務全球,又是“老上?!迸c“新上?!钡暮艽蟛煌?。
就此而言,海派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高度集聚、以市場為資源配置根本途徑、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為旨趣的城市文化。
讀書周刊:海派文化的演進歷程,對上海打造國際文化大都市有何借鑒意義?“碼頭”和“源頭”,該如何選擇?
柴俊勇:我的理解是,“碼頭”強調集聚功能,“源頭”注重發(fā)揮輻射作用。先進文化的策源,沒有外來的文化作為參考和素材,本土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提升就無從談起。
近代時期,來到上海的“碼頭”,各國、各地的文化就有了傳播和競技的窗口。同時,由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激烈的會更柔和、驕傲的會更謙遜、柔弱的會更堅強……這就是海派文化的力量。
在這樣的“優(yōu)勝劣汰”中,有的人會越比越?jīng)]底氣,有的人則會越來越有信心。有信心的人多了,城市的“源頭”功能便慢慢地塑造起來。新形勢下,上海如果能在成就更多人、成就更多事業(yè)上下功夫,就一定能既當“碼頭”更做“源頭”。
讀書周刊:今天,擦亮海派文化品牌,不僅是對過往的追憶和留戀,而且有對未來上海文化樣態(tài)的憧憬和期望吧?
柴俊勇:是的。海派文化正面臨不少新挑戰(zhàn),如新媒體新業(yè)態(tài)文化消費與文化原創(chuàng)的矛盾、文化訴求多樣化與主流文化的主導化的矛盾。弘揚海派文化,需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上有更大作為,在文化的要素、生態(tài)、事業(yè)、產(chǎn)業(yè)、人才、交流等方面體現(xiàn)中國氣派和國際風范,并進一步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yǎng)。
一段時間以來,有學者習慣于拿上海和紐約、巴黎、倫敦作分析,習慣于用文化指標進行數(shù)量多寡的比較。但對標不是克隆,上海要建成的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大都市,是獨一無二的、無法取代的中心城市、中國城市。為此,要融入江南文化精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華、紅色革命文化精華、現(xiàn)代城市文化精華和改革開放文化精華。
此外,還有必要讓長三角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成為海派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動力源,讓升級版海派文化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閃亮名片。
書摘
中國人的“新上?!?/strong>
現(xiàn)在楊浦區(qū)繁華的五角場一帶,有很多以“國”和“政”開頭的道路,如國順路、政通路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路名的背后,承載著舊中國未完成的民族夢。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當時,上海市區(qū)已被瓜分得七零八落,留給上海特別市政府的只有南市和閘北這兩小塊地方。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政府計劃在市區(qū)東北,也就是現(xiàn)在的五角場一帶,規(guī)劃興建中國人自己的“新上海”。
1929年7月,根據(jù)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上海特別市政府第123次會議通過“大上海計劃”,打算把地勢平坦的江灣一帶,劃為政治、商業(yè)、住宅三部分,規(guī)劃面積達7000畝。
查閱那時的《市中心區(qū)域計劃草圖》《上海市中心區(qū)域道路系統(tǒng)說明書》,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規(guī)劃由干道系統(tǒng)和次要道路系統(tǒng)組成,干道系統(tǒng)呈環(huán)形放射式,次要道路系統(tǒng)呈現(xiàn)棋盤式和蜘蛛網(wǎng)式。
道路的命名方面也是獨具匠心,其中計劃有9條“上”字馬路、13條“?!弊竹R路、15條“市”字馬路、12條“政”字馬路、8條“府”字馬路,組合起來正是“上海市政府”。
“大上海計劃”中一幢幢馳名中外的建筑,幾乎都由董大酉主持設計。作為中國第一代“海歸”建筑師的代表,他雖深受歐美建筑學影響,但內心更希望從民族的建筑元素中找尋中國現(xiàn)代建筑的出路?!按笊虾S媱潯钡膶嵤?,給了他施展抱負的舞臺。
其中,市政府大樓,張揚華麗的檐角、明艷靚麗的琉璃、高貴的漢白玉,令人驚艷,內部又極具實用性和現(xiàn)代感;航空協(xié)會的“飛機樓”也富有特色,如同一架振翅欲飛的雙翼飛機,直到現(xiàn)在仍然是人們熱衷拍照的景點;還有體育場,外形莊嚴宏偉、典雅大方,很多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
董大酉們的建筑強國夢,在1937年隨“大上海計劃”的全部停工戛然而止。不過,上海解放后,經(jīng)過多次或大或小的修繕,上述標志性建筑已在整舊如舊的原則下得到妥善保護。
石庫門的流年碎影
站一個制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是將空白填滿的筆觸。
四明邨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石庫門里弄。這座舊石庫門里曾住過14位名人,包括章太炎、周建人、胡蝶等;受到最多關注的,當然是徐志摩、陸小曼。
四明邨,有人寫作“四明村”。“村”與“邨”可能只有老上海人能夠體味其細微區(qū)別?!斑棥保恰按濉钡漠愺w字,讀音也同于“村”,但在上海民宅史上,邨是不愿混同于村的。
1928年至1932年,四明邨先后分三批建造,總弄堂寬5到6米,支弄也有4到5米,便于汽車進出調頭。弄堂內建筑屬新式石庫門里弄住宅,裝有現(xiàn)代設備的衛(wèi)生間。弄堂外的鏤花大鐵門,有印度人守門。儀容不整的人,都被拒之門外。
婚后的徐志摩和陸小曼,住在四明邨臨街的一幢小樓里。兩人的臥房設在二樓廂房前間,垂著深紅色的厚重窗簾;三樓是徐志摩的書房,里面有厚厚的地毯、考究的椅墊,墻上釘著斑斕的蝴蝶標本,還有一幅俞珊主演的《沙樂美》的劇照。徐志摩和泰戈爾私交頗深,所以泰戈爾兩次來上海都住在四明邨。
四明邨的隔壁有個小伙伴,叫模范邨。冒廣生,冒辟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六代侄孫,對經(jīng)學、史學、諸子、詩詞都有深入的研究。1931年模范邨落成時,他就住進來了。此后,他的家成了名人時常涉足的地方。20世紀30年代,徐悲鴻攜夫人來拜訪;1950年,陳毅市長前來看望;1955年,劉海粟來訪;梅蘭芳每次到上海,也總會前來做客。
四明邨還有個兄弟四明別墅,位于愚園路、鎮(zhèn)寧路、烏魯木齊北路之間。房屋的外立面采用清水外墻附之于混凝土水泥的立柱形式,給人多了一點厚重的感覺。大中華橡膠廠的創(chuàng)始人余芝卿、中國流行音樂奠基人黎錦暉曾居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