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就是尋找另一個不同的“我” ——讀《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如何鑒別一部電影的成色?怎樣的電影才是好作品?這看似簡單,其實涉及觀眾的專業(yè)素養(yǎng)?!度绾涡蕾p一部電影》可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作者托馬斯·福斯特教授長期以來專門講授文學與藝術方面的課程。他沒有使用教材生硬說教的方式,而是將電影理論與觀影體驗進行有效結合,以聊天的生動方式,告訴人們正確的電影欣賞之道。書中指出,電影中的每個鏡頭,都包涵了上百個含義,電影有自己的程序、慣例和邏輯上的獨特性。電影的語言體系也遵循其語法規(guī)則。觀眾認識、了解電影的語法并破譯這種語言,才能真正地觀賞電影。
電影和所有藝術一樣,并不是說新電影一定比老的好。每年,全世界都要出品上萬部電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叫好又叫座的則寥寥無幾。電影1895年誕生于法國,而真正將其升格為藝術的,則是1915年美國人格里菲斯攝制的故事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和后來的《黨同伐異》。故事片在發(fā)展歷程中,其敘事模式基本沒有超越這兩部影片的格局。電影史上,這兩部是電影走向成熟的開端,也是電影構建語言語法“蒙太奇”大廈的起點。
欣賞一部電影,必須知道電影的“蒙太奇”語法。蒙太奇本身是法語中建筑的結構之意,延伸到電影中,就是對各種鏡頭的剪接、編輯。電影的敘事系統(tǒng),是一個一個的鏡頭。簡單講,電影是用鏡頭在講故事。比如,電影中拍攝一個具體的故事場景,必須有近景、遠景、中景、特寫等各種不同景別的鏡頭。每個鏡頭畫面,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個句子。
怎樣將無數(shù)個鏡頭畫面組接好、且有邏輯順序,還不影響觀眾的欣賞,這就需要動用“蒙太奇”思維。蒙太奇,就是將電影的畫面和聲音進行“組織和管理”。蒙太奇既是電影敘事的技術手段,也是電影敘事的思維方式,同時也是電影獨有的語言語法系統(tǒng)??梢灾v,如果對“蒙太奇”沒有任何認知,那么看電影永遠只是看熱鬧,不可能深入電影內(nèi)部進行深入品味。
作為聲畫結合的藝術,電影需要“蒙太奇”這根指揮棒進行統(tǒng)籌安排。這就好比學習繪畫的人,時常要欣賞優(yōu)秀畫作中的用線、用色之技巧,也如同學習英語的人要花功夫學習英語語法之訣竅。
無論故事片還是動畫片,都是在運用“蒙太奇”思維講述一個獨立、完整的故事。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在講好電影故事方面下足了功夫。對于電影欣賞而言,還必須知曉電影故事構建的方法。要強調(diào)的是,講好電影故事,目的就是塑造性格特征鮮明的人物,這也是一切敘事藝術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成功的電影故事,必然有成功的人物形象。講好電影故事的關鍵,是設置好人物的目標和訴求,到底做什么,想達到什么目的?因此,要緊密圍繞人物的目標來編織故事。為了使觀眾提振精神看完電影,故事中要設置各種矛盾和沖突,也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為了達到目的,會遇到各種阻力,這種阻力也許是自然環(huán)境,也許是對抗性的人物,也許是人物自身的心理障礙,或者幾種情況兼而有之。
電影要吸引眼球,必須在故事情節(jié)中植入種種矛盾沖突,并且其主要人物必須通過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化解危機和沖突,最后達到目的。電影編劇方面,好萊塢有著非常成熟的經(jīng)驗,為講好電影故事,有人專門搭建故事框架,有的專門創(chuàng)作人物語言,有的專門聚焦細節(jié)構思,還有的專門設置懸念等。為使電影高潮部分更加精彩,好萊塢提煉出“最后一分鐘營救”的方法。當然,如果電影故事被套路給“套住”,那么電影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就會被扼殺。
《如何欣賞一部電影》對于我們欣賞、評論電影的優(yōu)與劣,提供了知識層面的參考。然而真正要系統(tǒng)、全面了解電影藝術,讀完一本書是遠遠不夠的。概而言之,欣賞一部電影,就是要抓住“蒙太奇”的牛鼻子、懂得敘事的基本路數(shù)。我們觀賞一部電影,主觀上是在看人物故事的命運起伏,客觀上是在黑暗的角落中,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尋找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