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新林:神話神居山
位于江蘇揚州西郊的神居山面積不大,周長6華里,海拔更低,僅44米。與那些高山名川相比,簡直就是一個矮山丘??v有千年銀杏樹,卻已倒塌,似乎缺少歷史的厚度。然而,不知何故,神居山卻擁有“淮南眾山之母”“淮南第一山”之美譽,人為披上了一道神仙的味道。
神居山的神仙來自何處?不得而知。先聞,此山為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堯出生地;又聞,東晉那位著名的宰相謝安,還有南齊亙公曾在此修煉丹藥。廣陵王劉胥也很考究,把百年之后安息地選在了這里。沒想到,劉胥本欲成神成仙的舉措,卻為現(xiàn)代人成就了“黃腸題湊”這一古代最高葬禮的盛事。
余生于斯,長于斯,理應沾點神居山的神仙氣兒。可記憶中,除了那裸露的中空麻石、肆意生長的毛竹,還有就是揮之不去的泥濘小道印象。記得上小學時,每天早晚都要穿行于山中。晴天還好說,年少不知疲倦,爬爬坡兒權當煅煉身體。到了雨天可就遭罪了。坡上的泥土特別泥濘,一不小心,就會如同滑雪般從山頂一直滑到山腳下。雖然速度極快,省去了上下坡的很多煩惱。只不過,待到從泥地里站起來,看著沾滿泥漿的衣服,回不得,去不得,更是哭笑不得,很是尷尬。好在,那時的老師都很寬容,不必擔心另眼看待,在小伙伴中失了面子。
神居山也不是完全沒有神仙氣。每年都有那么幾個節(jié)日,山頂上總是按時升起裊裊騰騰的煙霧,頗有神仙居住的范兒。當然,其中最濃的要數(shù)除夕夜。除了與其它地方一樣的習俗外,無論居住在山腰間,或是山腳下的人兒,當天夜晚都要齊聚在山頂那棵千年銀杏樹下,磕頭、燒香、拜神仙,祈求山中的神仙兒佑護它的子民,來年風調(diào)雨順,過上幸福的生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千百年來,未曾間斷的祈求,卻沒有換來神仙的眷顧。滿眼的雜草,曲折的小道,還有世代居住的茅草屋,無一不在訴說生活的艱辛和環(huán)境的荒涼。就連那個不安分的劉胥,似乎也嫌棄這兒的落后與不便,把他的“黃腸題湊”搬到了更為繁華的廣陵城。倒是山腰的那片毛竹林,一直固守在原地,經(jīng)歷風吹與雨打,與人們一道守護著內(nèi)心的那份對美好的向往。
也許是那場暴風雨驚醒了沉迷的人兒,或許又是改革之風吹綠了大地。在千年銀杏樹的轟然倒塌聲中,世代居住神居山的人們,似乎又重新拾起審視生活的目光……
居住在山上的神仙兒,你是否還記得四十年前的那個稚嫩背影?帶著美好夢想,一步一回頭,掙扎著離開你的庇護翅膀;居住在山上的神仙兒,你是否還記得四十年前那個燥動的人群?肩著扁擔,還有兩個大籮筐,徒步將你盛產(chǎn)的茶葉撒向四面八方;居住在山上的神仙兒,你是否還記得那轟隆隆的機鳴聲,從最遠端掀開你沉睡的神秘面紗,歌唱起幸福生活的歌謠。
少小離家老大回。一晃四十年過去了,待我再次投入你的懷抱,兒時的模樣似乎已成為往日的回憶,陌生的仿佛我不曾是這里的兒郎。
迎面的那個向陽坡,本該雜草叢生的景象,如今為何變得鳥語花香,一片生機勃勃。縈繞夢際的狗尾巴草啊,你怎么也與我玩起了捉迷藏,找不到你的蹤影?還有那幾株矮桑樹,你現(xiàn)在身處何方?可曾記起,你的桑葚果兒是我童年最好的美味。
正在八角亭內(nèi)納涼的八大爺,仿佛看穿了我心中的疑問,適時投來一束祥和的目光。他告訴我,這些年,進出神居山的人兒可真不少。有的想將山兒打造成帝堯故里,傳承久已存在的神話;有的欲將山兒建設成風景名勝,吸引八方來客觀光游覽。最終,還是政府懂得山下人兒的心思,將這塊閑置的土地改造成觀光長廊,成了他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沿著修繕一新的水泥路面,一路而上。熟悉的毛竹林還在,只不過比以前茂密了許多。仔細瞧瞧,雖然已經(jīng)過了節(jié)令,卻還有幾株嫩竹筍正破土而出。看,山腰間竟然還有一旺碧水,郁郁蔥蔥的樹木倒映在平靜的水面上,格外秀美,格外清鮮,與湛藍的天空一道,構勒出一幅迷眼的圖案。八大爺笑呵呵地說,這是附近村民集資修成的小水庫,呆待會兒,我們一起撒網(wǎng)打魚,弄幾條新鮮的魚兒當晚飯的下酒菜。
提及打魚,我沒有絲毫喜悅,反而非?;炭?。小時候,雖然居住在魚米之鄉(xiāng),可能由于地勢高的緣故,老家卻沒有幾口魚塘。想吃魚,只能到集市上去買??梢韵胂?,那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有閑錢賣魚呢。為了能夠吃上魚,一年夏天,我們偷偷跑到十數(shù)里外的高郵湖畔。也許是捉魚心切,也許是水性生疏,不知覺中我竟?jié)摰缴钏畢^(qū),要不是個大的表哥抓住我的頭發(fā),將我從水中拽出來,可能也就沒了今天的我。至今,仍然清楚記得那個漆黑的夜晚,我被父親罰站在門外的情景。
穿過那旺碧水,迎坡前行,來到那棵倒塌的千年銀杏樹曾經(jīng)佇立的地方。這可是神居山的最高點。據(jù)說,蘇東坡、秦少游等文人雅士曾登臨此處,留下了不少風韻雅事。放目遠眺,初夏陽光照射下高郵湖面,升起一層薄薄的水霧,好似王母娘娘的瑤池,仙氣縈繞,婀娜多姿,頓時使人心曠神怡。不由的輕吟起清代名士顧宗泰的這道小詩:清氣朝來一何爽,神居之山是眺賞;層巒豈之蒿華高,境幽盡許捫蘿上??梢赃b想,顧宗泰當年登上神居山兒盡覽美景的心情,何不跟現(xiàn)在的我一個樣。不過,顧宗泰心暢之余留下的墨汁,卻給腳下的山兒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使得后來的人們真得以為曾有神仙在此居住。
從千年銀杏樹高處下來,一座不起眼的寺廟突兀橫在面前。八大爺告訴我,這是悟空寺,在原址上修建的。相傳,悟空寺始建于西漢未年,系劉胥后人為守護王陵墓而修的,后經(jīng)唐宋的繁華,一直延續(xù)到今年。中間,雖然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毀壞與重修,寺廟還是寺廟,可規(guī)模卻大不如從前。道家曰,亂世下山救世,盛世閉關修行。悟空寺的重建,豈不正好印證當下正逢盛世的道理!也使得神居山的神仙味道濃了一些。
下了山,來到八大爺?shù)募?。看到八大爺富麗堂皇的二層小洋樓,我?guī)缀跤悬c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記得四十年前,已經(jīng)三十多歲的八大爺未曾娶到妻,是爺爺他們幾個老弟兄合力給八大爺搭建了三間茅草屋,才使得八大爺終于有了個家?!昂染?,喝酒”,八大爺?shù)拇笊らT突然將我的思緒拉回到現(xiàn)實。席間,我問八大爺:“四十年前,上山拜神仙就數(shù)你最虔誠,現(xiàn)在還拜神仙嗎?”“拜,誰說不拜了?”“只不過,我不再拜山上那個的神仙兒,我現(xiàn)在拜的是國家富民好政策,當然還有身旁這個活神仙?!卑舜鬆斢檬滞低抵噶讼掳舜竽棠?,神情似乎有些靦腆。
是啊,神居山何來神仙?現(xiàn)在想來,它不在那虛無的傳說中,亦不在那呆板的史志中,而是在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中,在人們辛勤勞作和無私付出中。其實,身處當今的新時代,只要始終保持向上的追求、向善的心態(tài),持之以恒地建設新家園,幸福就會在前方招手,相信在美好生活滋潤下,我們每個人都會散發(fā)出不是神仙的“神仙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