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律和詩
詩的產生和流傳,很大一部分就是緣于對音美的表現(xiàn)。音美,是詩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最根本要素。沒有音美,則詩不能稱詩,歌不能稱歌。應該說,中國很早就產生了以音來表現(xiàn)文學的形式,這就是最早的民歌或謠歌,盡管這種民歌或謠歌未必有文字表現(xiàn),但這種聲音的文學,隨著漢語的成熟,漸而形成了文字的文學,而且成了追求聲形合一的韻文文學。中國韻文文學產生的源頭,即以最早的歌謠為代表。所謂韻文,即是美文,有韻方能產生美,無韻則不美。故凡美文,無不追求韻律。
韻律如何產生?古老的四聲,是中國漢語的基本韻律規(guī)則。所謂四聲,即通常所說的平、上、去、入,也即我們現(xiàn)在通行的一二三四聲。四聲中再加入平聲、仄聲,則形成陰平、陽平八音。四聲與八音,構成了漢語的八個基本音節(jié),這也是形成韻文文學的基本要素。音節(jié)是構成音韻美的基本要素。有了高低起伏的音節(jié),才有旋律。這不是什么高深的音韻學,而是一種最基本的美學追求。如果我們用原思維的方式去想象,則不難理解。尚不識字的小孩,就喜歡聽和模仿動物的聲音,他甚至能把自己當成動物,把動物當成自己,把動物當作好朋友。每當他聽到動物的聲音,就會很愉悅,因為,他感覺自己在和動物交流。為什么呢?因為,懵懂未開的孩童,當然和動物更有親近感。不過,動物的聲音和人類(小孩)模仿的聲音畢竟有區(qū)別。動物的聲音是原始的,未經修飾的,而人類(小孩)模仿動物的聲音則是經過人修飾的,比如人類(小孩)模仿老虎叫聲時,發(fā)明了一個漢語詞匯:嗷嗚嗷嗚。嗷嗚嗷嗚就是一個經過漢語修飾了的音節(jié),而且是有起伏的音節(jié)。再比如鳥叫聲:咕咕,咕咕。鳥叫的時候,這個音節(jié)是沒有變化的,兩個“咕”都是同一音,但當我們人去讀的時候,前后音節(jié)就發(fā)生了變化,第一個咕是一聲,第二個咕則成了輕聲。這就是節(jié)奏。再比如:媽媽。當我們都讀一聲時,便明顯沒有節(jié)奏感,但當我們讀一聲、輕聲時,節(jié)奏感就出來了。再比如小孩叫小貓 “喵”,如果按照純正的普通話來讀,就是miao,讀一聲,但當小孩去讀的時候,卻不是讀一聲,而是中間有一個拉長的起伏的聲音,這就是一種擬音。所以,當要用文字來描述這些聲音時,當一個漢字無法表達這種聲音美感時,就必須增加一個字來表示,比如當我們用單個字“喵”無法形容小孩學小貓叫的美妙樂感時,就必須得再增加一個“喵”,也即“喵喵”,甚至用三個字“喵喵叫”來表示。兩個以上的音節(jié)就構成了詩歌或歌詩。
什么是詩?詩一定是與韻律有關的。某種程度上說,詩不僅僅是文辭的藝術,更是聲音或音節(jié)的藝術。漢語詩歌之美,一定是通過音節(jié)呈現(xiàn)的。只有具有音節(jié)或音律之美,才能成詩。否則,便不是詩。所以,寫詩,必讀詩,讀詩,則必吟詩,吟詩,則必有律,有律方能吟,有律方為美。詩而不能吟,則不能為詩。詩的美學價值,往往在文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