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青年作家的中秋:珍惜每一寸月光,珍惜每一個人
這個初秋,充滿了濃郁的節(jié)日氣氛。青創(chuàng)會、豐收節(jié)、中秋節(jié),文學的活力,大地的收獲,家人的團聚,讓我們仿佛從一場盛宴趕赴另一場盛宴,在凡俗的日常生活和獨特的文學創(chuàng)造中,都感受著我們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體味著我們民族亙古以來的生活熱情、天地敬畏和藝術(shù)之心。
感謝六位青年作家在青創(chuàng)會上和我們分享這些深情的中秋記憶,也祝福大地豐收,文學豐收!
——編者
北京作家戴濰娜:
“我只有在飛機上晝夜不停地追逐故國的明月,那似乎也提前隱喻了接下來要面對的異國生活?!?/strong>
我兩次留學都是在中秋當天坐飛機去異國他鄉(xiāng)。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記得22歲那年,在中秋節(jié)當日登上去英國的航班,那也是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背井離鄉(xiāng)。買票時并沒有注意到是中秋節(jié),然而偶然的巧合變成了一種強調(diào),讓別離時心境更加刻骨。我只有在飛機上晝夜不停地追逐故國的明月,那似乎也提前隱喻了接下來要面對的異國獨立生活。月亮,似乎是我最好的姐妹,最親的知己。
如今的世界,已經(jīng)是一個沒有真正離別和思念的世界了,綠皮火車的緩慢時代一去不返。發(fā)達的通訊取消了分別的深刻與痛苦,也取消了等待的煎熬與甜蜜。然而,這個月亮節(jié)在我心目中仍舊是最有中國味道,最圓滿、纏綿的一個節(jié)日。這幾年我習慣在中秋寫首詩,今年應該也一樣,不辜負最好的月亮和年華。
河北作家劉云芳:
“鄰居奶奶在門口攔住我,塞給我兩塊月餅,心里一下子就覺得熱乎了?!?/strong>
在我小時候,大人們一到中秋就忙著準備面粉、紅棗、核桃仁、杏仁等材料打月餅。月餅做好了,先出鍋的不會給饞嘴的我們,而是要作為貢品敬天地、灶神等各路神仙,然后要敬逝去的親人,這個過程特別有儀式感。我們這些小孩兒也跟著模仿,用泥巴做月餅,現(xiàn)在想想還覺得很溫馨。
另一段記憶是剛參加工作,我當時租住在一個特別簡陋的出租屋,原本覺得一個人在陌生城市,中秋節(jié)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與自己無關(guān),沒想到那天一進院子,鄰居奶奶在門口攔住我,塞給我兩塊月餅,心里一下子就覺得熱乎了。這份溫暖和老奶奶的模樣,我一直都記在心里。中秋佳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我們想到更多的是親情與鄉(xiāng)愁。怎樣反思傳統(tǒng)在我成長過程中的折射和印記,怎樣更好地去捕捉、書寫時代之光,都是我接下來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四川羌族作家羌人六:
“中秋節(jié)如今于我而言,充滿了遺憾,我真想時光倒流,在這一天陪他喝幾杯酒,聊聊天?!?/strong>
我的老家在四川平武縣一個群山環(huán)繞的鄉(xiāng)鎮(zhèn)上,中秋是傳統(tǒng)佳節(jié),家鄉(xiāng)的過法既樸素也隆重,跟外地大同小異;家是一棵樹,每逢這一天,散落在外的枝枝葉葉——兒女們,都會像被月亮這無聲的口哨所召喚,不約而同地聚在父母面前,一起過節(jié)團圓。我小時候大多中秋節(jié)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生養(yǎng)了一兒四女的外婆家這一天顯得格外熱鬧,老老少少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其樂融融。吃過晚飯就開始“敬月亮”了,外爺在院子里擺好一根長板凳,外婆端著盛著月餅、刀頭肉、核桃花生、蘋果橘子之類的瓷盤,恭恭敬敬地放在月光的瀑布下面。天上的月亮,又白又胖,外婆念念有詞,不知道她在說什么,外婆外爺?shù)姆N種舉動仿佛給我的意識涂上了一層神秘乃至恐懼的色彩,我反常地不敢到院子里去玩。很晚,外婆才把擺在外面的盤子端進屋,把食物分給我們吃。盤子的東西安然無恙,我開始吃月餅的時候,心里卻多了一絲感激和莊嚴,好像它們,不是我們給月亮上貢的,而是慈悲的月亮蒞臨人間,留給我們的禮物。
父親的生日就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轉(zhuǎn)眼物是人非,中秋節(jié)還在一年一年往下過著,但父親卻永遠離開了我們,再也不過生日,也不過節(jié)了。中秋節(jié)如今于我而言,充滿了遺憾,我真想時光倒流,在這一天陪他喝幾杯酒,聊聊天,但這些事情注定只能像天上的月亮一樣,遙遠,觸不可及。世事無常,見一面少一面,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我享受生命里的每一寸時光,珍惜每一個人,也愿——普天之下的每一個家庭,都像中秋節(jié)的月亮一樣——團團圓圓!
江蘇作家龐羽:
“到這一天,人們會早早準備吃的,晚上擺個桌子放到月光下,叫敬月光,菱角和柿子是必不可少的食物?!?/strong>
我與中秋有著三重回憶。我老家是江蘇興化的一個千年古鎮(zhèn),八歲前我在這里度過。這座小鎮(zhèn)到現(xiàn)在為止還會有舉辦燈會等傳統(tǒng)節(jié)目,每年中秋節(jié)都非常隆重。每到這一天,人們會早早準備吃的,晚上擺個桌子放到月光下,叫敬月光。菱角和柿子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以表達對月亮的尊敬。我總是特別饞敬月光的月餅,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吃,這是古鎮(zhèn)獨有的習俗與特色。
八歲后我來到了靖江,是一個縣級市,到了中秋的時候,我們依舊在出租房里敬月光。在靖江,人們在中秋這天會圍上一桌吃一頓美美的江鮮:螃蟹啦,河豚啦等等。后來我到南京上大學,每到中秋學校發(fā)月餅,我們幾個朋友再去美食圈吃上一頓。對我來說,不論身居何處,我始終十分重視這個節(jié)日的習俗,對這份流傳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心懷敬意。
江蘇作家趙菱:
“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強烈地渴望中秋節(jié)的吃食了,因為在今天,美食已經(jīng)太多太多?!?/strong>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小時候,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會有到姥姥家送月餅的習俗。我們一家人帶上月餅、水果等去看望姥爺、姥姥,這是每一戶人家都會遵循的生活傳統(tǒng)?,F(xiàn)在的孩子也很有節(jié)日意識,他們會興奮地期待賞月,在月光下朗誦與中秋有關(guān)的古詩,或者為了迎中秋而精心排練一些節(jié)目。不過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強烈地渴望中秋節(jié)的吃食了,因為在今天,美食已經(jīng)太多太多。
延邊朝鮮族作家金京花:
“衣著美麗民族服裝的女子們在滿月之夜圍成大圓圈,手拉著手,朝同一個方向轉(zhuǎn)著圈唱歌跳舞。”
中秋節(jié)是朝鮮民族的五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秋當天早上家家戶戶都會舉辦祭禮,所有家庭成員都穿上新衣,準備好新米制成的飯、酒、松糕。祭禮一年一般會舉辦兩次,分別在春節(jié)與中秋時進行。祭禮結(jié)束之后一家人分食祭禮時用到的美食,然后一起去掃墓。一同前往掃墓的家人們不僅要伐草,還會一起分享簡單的食物,叫飲福。因為中秋同時又是收獲的季節(jié),所以朝鮮族還有會有習俗活動:四物戲、假面舞、摔跤等等。在一些地方還會有強羌水越來(朝鮮族傳統(tǒng)舞蹈),衣著漂亮民族服裝的女子們在滿月之夜圍成大圓圈,手拉著手,朝同一個方向轉(zhuǎn)著圈唱歌跳舞。
青創(chuàng)會結(jié)束正值中秋節(jié),和往年一樣我會和家人一起過進行祭禮,掃墓,以及分享豐盛的美食。愿中秋節(jié)所有的人都幸福,歡喜,家人團聚,如同中秋佳節(jié)那圓圓的月亮。
相關(guān)專題:2018年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