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劍:四十年來家國
1
姐姐把我的故事總是從五歲講起。那一年,我終于不用家人看護,可以自由地奔跑,游走在南杜莊的前村后巷,打狗攆雞,樂此不疲。也是那一年,我開始流利地表達,多年以后,從別人的嘴里復述出來,多是語無倫次的人云亦云,比如“東風吹,戰(zhàn)鼓擂”,比如“大寨紅旗滿天飛”……一看到鄉(xiāng)親們圍成一圈,我拉開場子開始演講,大我不到兩歲的姐姐就哭著回家搬救兵。
在父親氣急敗壞地拎著鞋底沖來之前,我氣喘吁吁地喊完最后一句臺詞“毛主席的思想放光輝”,然后鉆出人群,一溜煙地消失在巷道的拐角。
在只有五六十戶人家的小山村,我童年成名,小小年紀就成為那個單調(diào)年代里全村一朵閃亮的“奇葩”,東嶺的麥田里,南溝的棉壟間,后村的機井旁,有人的地方,都是我的戰(zhàn)場。不過最多的,還是老祠堂,也是村小學,我站在門口的高臺上,眼望長天,物我兩忘,手舞足蹈,一望無際地表達。
不明白我的童年為什么有那么多的話,有那么強烈的傾訴欲望,在懵懂未開的人之初,想要告訴這個世界什么?村里的人卻只用一個詞就把我定性:人來瘋。
而鄉(xiāng)親們不會知道,我當然也不知道,那一年的冬天,在遙遠的安徽鳳陽,也是一幫農(nóng)民,偷偷干了一樁“大事”,引發(fā)了中國農(nóng)村的一場革命。還是那一年的冬天,在遙遠的北京,更多的人集聚在一起,撥正了這個國家的航向。
我只知道村小學的門口,我和大隊主任、還有生產(chǎn)隊長常常講話的地方,掛起了一盞電燈。我們村通電了!那一夜,村里的孩子們幾乎徹夜狂歡,圍著那盞燈打鬧、喧嘩。真亮呀,像太陽一樣——我盯住那個奇怪的東西看了好長時間:好厲害!連黑夜也怕它,給它讓出那么大的地方——藏著那么多妖魔鬼怪的沉沉的山村的黑夜。
直到那夜睡著以后,在夢里,依然有一個太陽,亮得發(fā)黑,又黑又亮。
2
上學直接從二年級起讀,不是因為天賦異稟、資質(zhì)聰穎,而是因為姐姐上學時,我總在后面當跟屁蟲。想聽的時候聽一會,不想聽了就出去玩。累了,倚在教室外的墻角睡一覺。升級考試的時候,纏著好看的大辮子老師討來一張試卷,沒有課桌,就趴在地上寫。成績出來,居然排第六。一個年級只有九個人。
一旦真正上了學,才發(fā)現(xiàn)人生苦惱從此始。以前只有父親能打我,現(xiàn)在大辮子也可以,長長的戒尺,落在顫抖的雙手上,一戒尺下去,兩道棱隆起。呸!這個臭女人,哪兒好看了:眼睛大的,跟驢糞蛋一樣;皮膚白的,跟鬼一樣。
上課的時候總是無法靜下心來,動不動自言自語。大辮子百般無奈,趕我到門口罰站。一個學期,幾乎一半時間是在教室外完成的。長天上流云,落地化甘霖。大路上人群,有合也有分。一陣狗叫,一聲鳥啼,都可以把我從書本上拉離。大自然這個課堂就是這么神奇。
愛出神的毛病保持到現(xiàn)在,坐在書房里,時不時心馳八荒神游萬里。而那個時候,我能“馳”和“游”到哪兒去?學校在全村的最高處。北向十余里,是連綿起伏的中條山。南向十余里,是一條大河波浪寬,過了河就是莽蒼的秦嶺山系。東西兩側(cè),都是溝壑交錯的丘陵地帶。
那年夏天,跟著大人第一次見識了那條大河的威力。山頭高的潮頭過后,是黑壓壓的煤炭和浮柴,是豬狗牛羊的尸體,是三瘸子的老婆,爬在一扇木門上,雙手緊緊地抓住門環(huán),赤裸的身體在泥水里白晃晃地耀眼。水性甚好的三瘸子幾個“狗刨”就把那扇門板抓住。拖回岸上的時候,女的像死人一樣,就那么直挺挺地趴著。還是我奶奶擠開圍觀的人群,用一件大褂隔斷那些貪婪的眼神。有經(jīng)驗的老人牽來一頭毛驢,把那女的橫擱在上面,三瘸子牽著,一瘸一拐地滿河灘溜達,幾圈轉(zhuǎn)下來,那女的哇哇吐出半盆黃水,發(fā)出哼哼的顫音。再后來,就成了三瘸子的老婆,給三瘸子連著生了三個光葫蘆,導致了三瘸子后半生的牛馬生涯。
長大以后,查資料:1981年,黃河發(fā)大水,流量達5600立方米/秒;而正常年份下,它的平均流量不到兩千。大水過后的第二年,我家成了“萬斤戶”,九口人分了四十多畝地,雖然多是山地,打回的糧食還是讓爺爺奶奶咧嘴笑了一個夏天。秋天把多余的麥子賣給糧站以后,在公社的戲臺上,父親滿面紅光地推回一輛扎著紅綢的“飛鴿”自行車。
當年的自行車質(zhì)量真是好呀,這輛“飛鴿”在隨后的幾年里被我摔得傷痕累累,一腳蹬出去,依然風馳電掣、追云趕月。大辮子嫁到二十里外縣城的那天,我騎著“飛鴿”一路追趕。趕上又能怎么樣呢?大辮子端坐在騾子背上,蒙著紅蓋頭的臉側(cè)過來,輕輕擺了擺手;稍停,又擺了擺手。
1983年的冬天好冷啊。寒風掠過冬日光禿禿的原野。我在黃土路邊,看著自己美麗的老師,漸行漸遠。
3
初中開始,語文出奇地好,作文總被當做范文在課堂上念。喜歡拜倫、雪萊、濟慈……真的不知道喜歡他們什么,只覺得有萬千的愁緒需要一行一行的表達。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可以倒背如流。忽一日,遇見三毛,驚為天人。這種感覺,成年后還發(fā)生過一次,就是第一次讀到李娟,由是記住了遙遠的阿勒泰和冬日牧場。
初二那年夏天,一把大火在大興安嶺燒了快一個月。鄉(xiāng)親們說,都怪除夕夜里電視上那個搖來晃去的小伙子,大過年的,放什么火嘛!
也就在那一年,牛仔服、喇叭褲、蛤蟆鏡……從城市里風靡到我們鄉(xiāng)上。“流里流氣”的小伙子拎著書包大小的收錄機滿街晃悠,發(fā)出的音響震耳欲聾。不遠處,女孩子身著鮮艷的連衣裙,露出小臂和小腿,咯咯咯地擠做一團。
萬物萌動,春潮洶涌。
期末的《政治》試卷上,多了一個名詞解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4
1989年秋天,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亦步亦趨在父親的身后,擠出萬頭攢動的人潮,抬頭喘氣的工夫,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被深深地震撼:那么高大雄偉的城墻,那么熱鬧繁華的西安……
多年以后,我依然能夠清晰地回想起那天的每一個細節(jié)。那個秋天,成為我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此前,我是晉西南山區(qū)的一個鄉(xiāng)村少年;此后,我成了西安城里的一名中專生,鄉(xiāng)親們眼中的“公家人”。
所上的中專,就是被譽為“西北電力黃埔”的西安電力學校。不僅沒有學費,還能領到補助,男生每月是31斤糧票,女生27斤。不過那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齡,我每天都感到餓。兩年以后,有個女生以救災的名義每月塞給我飯票——當然,這是后話。
想家。班里的同學很少有不想家的,都只是些十多歲的孩子。我時常一個人,扒著東門內(nèi)側(cè)的豁口登上城墻。殘破不堪的墻體,堆滿垃圾的護城河,雜草叢生的漫道。一次次,站在城墻的垛口上引頸東望——現(xiàn)在只用兩個小時車程即可抵達的山西芮城,在那時年少的情懷里,關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
一個人常常坐到黃昏,靜靜地看書,呆呆地出神。落日樓頭,有人在暮色中吹一種古老的樂器,橢圓體,黑色,發(fā)出沉郁哀怨的聲音。后來讀賈平凹的《廢都》,知道那叫“塤”。
想家的心情,大約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調(diào)整過來。四年的中專生活開始了……
高大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漂亮的汽機老師。小分頭油亮的學生會干部。三角錢的醋溜白菜,六角錢的魚香肉絲,而一元錢,就可以吃到紅燒魚或蝦,記憶中四年只打過兩次。周六操場上的電影,還有團委辦的舞會。每到中午,從擁擠的食堂里玩命打出一份飯,蹲在操場邊上,聽廣播里的校園新聞。
幾乎一夜之間,那年春天在山海關臥軌的詩人風靡校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了最有格調(diào)的標簽。四年以后,一代人在《同桌的你》和《睡在上鋪的兄弟》里,共同追憶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追憶那無限美好的單純和勇敢。
5
第三學年開始的時候,由學校組織,每個班選兩名同學到興慶宮學習交際舞。秋天很快到了,大街上的葉子飄飄灑灑。跳舞的時候,我能清楚看見女舞伴小臂上的雞皮疙瘩。又一曲響起,我悄悄把她的袖子拉下來壓在手里。
那一年我十八歲,她也十八歲,正是春心萌動的年齡。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個不經(jīng)意的對視,都能讓彼此思維短路。一萬頭小鹿,在心中歡快地跳躍。
學校對學生戀愛抓得很緊,學生科長自詡“手握無情棒,專門打鴛鴦”。白天要上課,屬于我們的只有下午六點放學到晚上十點就寢這段時間。兩個人低著頭,只想往人少處走。城墻邊、護城河、興慶宮……擔驚受怕的兩年,只為在西安城的東郊,安放一段青澀的愛情。
1993年6月,畢業(yè)典禮之后的一個凌晨,太陽還沒有露頭的時候,我在城墻北門外的大豁口處,當時西安最大的長途客運站,乘車離開西安。廷明送我到車上,“保重啊紫劍”,下車時他一句話讓我淚流滿面,“你要努力啊?;貋?,回到西安?!贝饲叭?,女友已西去,初戀畫上了永遠的句號。
然后是七百里崎嶇的北行路,金鎖關,黃陵,富縣,九焰山。傍晚時,落腳在延安東北40華里的一個小鎮(zhèn),姚店。
延安發(fā)電廠鍋爐運行工,是我此生從事的第一份工作。
6
姚店依山傍河,位于三山夾峙的川道中。
山名青華山,植被稀少,黃塵彌漫。山因寺而名,寺名青華寺,建筑粗糙,香火零落。
小河是延河的支流,淺處僅可沒腳,深處聽說曾吞噬過幾條生命。河床及兩岸分布著大小卵石,證明著這條河流的歷史。
一條小街道,成就一川的喧囂。在街上的小酒館里,不止一次地爛醉如泥,想家,想女友,想西安……感覺自己被拋在了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清醒的時候,瘋狂地讀書、寫作,在青華山上聲嘶力竭地背誦《西風頌》:
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西風呵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
春天不會遠!
《春天的故事》是那些年最火的歌。一位老人1979年在南海邊畫了圈之后,十三年之后又去寫了詩篇。東方風來滿眼春,那是沿海。在僻遠的西北黃土高原,春風還在路上。
小電廠有著紅色的背景和光榮的歷史。但在我的記憶里,就是污濁的車間,彌漫的粉塵,破舊的設備,三塊五的“隋唐燒酒”,一塊一的“金絲猴煙”,師傅的詼段子,陪我熬過一個又一個夜班。兩年半之后,我下了運行,到管理崗位。班組設酒相送,師傅醉眼朦朧地勸:“機關人難處啊。不行,你再回來?!?/p>
我沒有回去。雖然我有著太多不適應機關的缺點,性格耿直,頭腦簡單。在機關大樓里跌跌撞撞地磨練了兩年,前途和心情一片暗淡,直到有一天,在樓梯上碰到一位女孩,穿著樸素的工裝,步履輕盈,素面朝天,笑魘如花,清純似蘭。
我在姚店呆了八年三個月,最大的收獲就是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7
結(jié)婚第二年,女兒出生。2001年10月,她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我應聘到了陜北的更北方——榆林,一個傳說中水草豐美、榆樹成林的地方。單位在這個老城的西墻外。和西安城墻同建于明洪武年間的老城墻,六百多年的歷史,千瘡百孔,每一處斑痕都是一張大開的口,說著無聲的故事。夕陽西下的時候,在我十樓的辦公室里可以看到褐色的墻磚上金色的陽光,看到那些破碎的歷史。
而現(xiàn)實中,這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正在開發(fā)中的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這是個充滿活力、勢不可擋的城市,身處其中,幾乎能聽到它快速的拔節(jié)聲。我當時的同事們,在這片荒涼了億萬斯年的土地上架設鐵塔、密布銀線,將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到每一個角落,供養(yǎng)著這個城市的成長所需。我在每個建設的工地中,記住了他們樸實的面孔和純真的笑臉。
這一年的冬天,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轉(zhuǎn)過年來,電力體制改革,電廠和電網(wǎng)分開,我和妻子成了兩“家”人。一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8
2008年注定是個喜憂參半的年份。春節(jié)期間,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像一只巨人的手,把鋼筋鐵骨的輸電塔扭成麻花,我的同事們挺身應戰(zhàn),不懼生死,力挽狂瀾。五月,特大地震襲來,汶川成為國人的心痛,同事們又一次披掛上陣,奔赴抗震一線。八月,圣火在北京被熊熊點燃,當你在熒屏前歡呼雀躍的時候,我那些可愛的同事們蹲守在鐵塔下,仰頭數(shù)星星,俯首報平安。
這年年底,我又一次參加應聘,不過這一次是南下,藉著這個企業(yè)良好的用人機制,我招聘到了原單位的上級——陜西省電力公司。我到了省會西安。
用了十六年的時間,重新回到這座城市。
“長安百萬家,出門無所之”,輝煌的歷史造就了西安多彩的神韻。十六年,對她來講,只是彈指一揮。而就在這一揮間,十六年后的西安,鳳凰涅槃,體量劇增,容顏大變。
9
重新回到西安的那年冬天,接到奶奶病重的消息,抱著一線希望匆匆往回趕。關中平原上剛下了2009年的第一場雪,漫山遍野的白。路過華山的時候,心里隱隱一沉。華山其實就是塊大白石頭,雪落在上面應該不明顯,而我那天清晰地看見,華山戴了一頂白帽子。
華山都戴了一頂白帽子?。?!
凄涼的嗩吶聲中,奶奶的棺木慢慢沉入大地,在她的左側(cè),爺爺已等了16年?!吧绨遵x過隙,此身乃是草芥?!辩P土回填的一瞬間,親友們的哭聲驟然爆發(fā),而我清晰地聽到,有一聲嘹亮的長音夾雜期間。仰頭向上,遼闊的長天上,是一行南歸的大雁。
10
幸運的巧合,十八大召開的那年秋天,我正在北京北四環(huán)的魯迅文學院,參加第十八期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這是我在寫作十余年、發(fā)表近百萬字后,第一次接受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在國家頂級的文學圣地,近距離接觸那些傳說中的人物,一時間看海闊天空,任醍醐漫灌。
從九月初到年底,這四個月里,我看到了完整的北京的秋天?!扒锾?,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庇暨_夫先生如是說。
就魯迅文學院和現(xiàn)代文學館共用的小小的院子,也有無限的美:不必說金碧輝煌的銀杏,風情萬種的殘荷;也不必說那肥碩的花貓,貪吃的游魚。單那滿院的雕塑,就讓你心生敬仰、駐足流連:魯、郭、茅、巴、老、曹……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魯院學習的每一天,都是新鮮、欣喜和欣慰的,每一天都有收獲,每一天都在進步。期間,我轉(zhuǎn)型小說創(chuàng)作,第一個中篇就被《北京文學》留用。到了十月,一個振奮的消息傳來:莫言得了諾獎!
十一月,一個詞橫空出世,匯聚出強大的合聲:中國夢。
11
從魯院出來,我一直在路上。
我走進秦嶺深處我國第一座輸電線路融冰保線站,走進陜北山區(qū)大大小小十余個扶貧點,走進河西走廊的特高壓建設工地,走進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藏中聯(lián)網(wǎng)工程……用我笨拙的筆努力描寫那些砥礪奮進、無私奉獻的電力建設者們,描寫他們憨厚的笑容背后不為人知的辛酸。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我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的一年。二十多萬字的小說、報告文學見諸全國十幾家報刊,獲中央企業(yè)五個一工程獎、首屆中國工業(yè)征文大賽小說獎、首屆國企好故事征文獎,等等。七月份,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新時代的號角吹響時,又一本文學專著《盛大之美》出版。
12
此刻,是初夏的長安夜,大地沉靜,盛世安然。
我在電腦上輸入這篇文章的時候,萬千思慮,奔注指端。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那個在南杜莊巷道里風一樣自由的赤子,孤坐長安城頭思鄉(xiāng)的少年,一次又一次北上堅持夢想的游子,以及越來越安詳?shù)慕裉臁?/p>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別與啟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想要表達什么?
——感恩!
感恩父母、妻子和女兒,他們給了我生命、愛和責任。
感恩文字,它給了我光榮與自信,詩和遠方。
感恩企業(yè),它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它還是一個給人類帶來光明和夢想的行業(yè)。
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它以斗轉(zhuǎn)星移的偉力,將我個人的四十年,將我們每個人的四十年,將整個國家的四十年,固化成永遠而鮮活的標本,并以它的勃勃生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