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半生書藝問道,折射書籍藝術傳承發(fā)展 呂敬人書籍設計40年大型作品展舉行
從裝幀到書籍設計,從中國到世界舞臺,呂敬人的40年書籍設計生涯,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書籍藝術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路徑和成就。昨天,匯集近350套、1000余冊作品的“書藝問道——呂敬人書籍設計40年”大型作品展回到呂敬人的故鄉(xiāng)上海,于劉海粟美術館揭幕。
“書籍設計,其實像是以導演的角色編排一出紙上戲劇?!眳尉慈烁嬖V記者。40年間,他所設計的圖書超過2000冊,斬獲包括“世界最美的書”在內的幾十項國內外書籍設計獎項,其書籍設計的創(chuàng)新觀念更是引領了中國書籍設計界的發(fā)展。早在1996年,呂敬人就提出書籍整體設計的概念,引起業(yè)界的激烈討論。在他看來,國內長期以來以“裝幀”為主導的理念使書的設計僅停留在封面設計的層面,設計者缺乏由表及里的用心。而他所推崇的書籍設計理念,包含裝幀、編排設計、編輯設計、信息設計四個層面,尤其需要從內容出發(fā)。
如是書籍設計理念,是呂敬人用實踐經(jīng)驗摸索出來的。呂敬人參與設計的第一本圖書,是1979年出版的《卓婭與舒拉的故事》。此次展覽即展出了這件并不成熟的作品。當時,呂敬人僅僅為圖書手繪了一個封面,畫的是卓婭與舒拉的半身人像。在這一封面中,他坦言想當然地把舒拉的頭發(fā)畫成了金黃色,還是日后收到的一封讀者來信令他恍然大悟,這封信提醒他書中曾寫過舒拉的頭發(fā)是棕紅色的。隨著參與設計的圖書越來越多,呂敬人對于書籍設計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系統(tǒng)。比如,他認為書籍設計的良莠不在表象,而在由內而外散發(fā)出來的整體美;書籍設計不僅是一個平面視覺維度上的藝術,還需要把握信息傳播的時間、空間和節(jié)奏的語言,注重對五感的調動。
此次展覽中的很多作品成為了呂敬人獨到設計理念的鮮活注釋。比如曾獲“中國最美的書”大獎的《懷袖雅物——蘇州折扇》一書,呂敬人為讀者營造了特別的閱讀體驗。書脊設計所選顏色、花色均與書中的古扇相呼應,紙質輕柔,翻閱起來有清風拂面之感,書后還附贈一把制作精巧的折扇,讓讀者在賞玩書中藝術品之余還獲得額外的閱讀驚喜。設計經(jīng)典作品《朱熹榜書千字文》時,呂敬人則注重將中國元素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為現(xiàn)代人的審美符號。為烘托書法主題,這本書的封面設計上以點、撇、捺的書法形態(tài)作為全書上、中、下冊的符號,別具一格。書籍封函則模仿宋代印刷,以桐木板反雕千字文,以皮帶串聯(lián),以如意木扣合,從設計角度巧妙展現(xiàn)朱熹書法的遒勁、灑脫。
通過定制式展陳空間設計,此次展覽為觀眾營造出一種觀書、品書、讀書的獨特環(huán)境,呈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書香文化和閱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