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建:問候語的變遷
40年前,無論我對別人打招呼,還是別人對我打招呼,見面的問候語總是一句話:“吃了嗎”?
那時候,“吃”是個大問題,人們對“吃”是非??粗氐?。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改革開放前,在平均主義“大鍋飯”體制下,糧食生產(chǎn)增長緩慢,加上自然災害,糧食緊張、物質匱乏,糧票、油票、豆制品票等等,各種各樣的票證“計劃著”我們的生活,家鄉(xiāng)江陰特產(chǎn)馬蹄酥在春節(jié)時才有供應,也是憑票購買每人只能買2個,要是坐月子想買點核桃仁燉黑杜酒補補身子,可市場上難覓核桃的蹤影。那時只能有啥吃啥,山芋干、豆渣餅成為好吃的美食,城鎮(zhèn)居民計劃供應每人每月糧食24市斤、食用油4市兩,每頓飯吃完總愛把沾在碗底的粥糊、飯粒舔干凈,還覺得意猶未盡……。
如今物質短缺的記憶早已翻篇,“吃”早已不是問題。改革開放后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制,使糧食生產(chǎn)連年躍上新臺階,中國用占世界7%的可耕地面積,養(yǎng)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創(chuàng)造了令世界矚目的奇跡。去年又有1000多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13億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市民餐桌上的變化更是巨大,雞鴨魚肉、時令蔬菜,每餐必有葷菜,吃飽吃好還要講究品質、健康、營養(yǎng)、風味;菜場超市,魚肉禽蛋、生鮮食品、烤雞鹵菜、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以前的高檔食品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家庭成員、親朋好友,同學同仁聚會上飯店去享受一下美食,也是件平常事。近年來興起的互聯(lián)網(wǎng)+,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吃啥有啥嘗遍全球美食。我家的冰箱里就塞滿了兒子網(wǎng)購回家的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北京烤鴨、東坡肉、黃橋燒餅、意大利比薩、厄瓜多爾白蝦、智利三文魚……?;ヂ?lián)網(wǎng)+訂餐,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千里之外的兒子從網(wǎng)絡外賣下單,由父母常住地江陰外賣送上門的帶著溫度的鰻魚飯、牛排……。
邁進新時代的百姓們,已經(jīng)嘗到了殷實小康的甘飴,問候語也趨向多元化:“最近到哪里去旅游了”?“新房子裝修好搬進去住了嗎”? “換了手機了嗎”?“新買的車是什么品牌的”?“健康體檢身體沒問題吧”?“老年大學去上的什么課”?等等成為時下我們見面時的問候語。
40年過去,我們親身經(jīng)歷、感同身受,從以前的“有啥吃啥”,變成了“吃啥有啥”,從“吃了嗎”到如今多元多樣的問候語,問候語的變遷,印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社會生活的巨變,正如習近平主席高度概括的:“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我深深感悟到改革開放是強國富民的必由之路,使中華民族在站起來的基礎上富起來、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