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觀眾“占領”美術館,專屬導覽稀缺等問題凸顯 到美術館“遛娃”也有煩心事兒
“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吸引了大量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展。饒強 攝
在名家畫作最集中的一層主展廳,孩子們有的席地而坐專注臨摹,有的湊近觀看畫作,還有的不停向父母詢問畫中內(nèi)容……匯聚畢加索、達利、珂勒惠支等名家作品的“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吸引了大批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展。
暑期來臨,各大美術館頗有被小觀眾“占領”的趨勢。而優(yōu)質(zhì)展覽和講解師資的稀缺,成為不少家長的煩惱。
兒童專屬導覽太稀缺
趙楓是一名五歲半孩子的媽媽。一周前,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牛牛爸爸’帶你看展覽”活動,她帶孩子聆聽了美術學博士、副研究館員魏祥奇對“美美與共”展覽作品的講解。
這場小規(guī)模的講解是中國美術館的一次公共教育試驗,只有約二十名孩子及其家長受邀參加。“我家孩子是第一次在美術館聽專業(yè)老師有針對性的講解,回來后很興奮地跟我講自己最喜歡的作品。”趙楓感嘆,“既有專業(yè)水準又適合小朋友的講解太少了?!?/p>
“有時候我?guī)Ш⒆尤タ凑骨白约簳W習一下,但是畢竟了解有限,孩子提的一些問題不知怎么回答,擔心會誤導他。”一位家長說。
館方為孩子提供導覽的工作人員,往往肩負著其他工作。北京畫院美術館公共教育及媒體推廣部主任羅元欣,曾多次為孩子們講解齊白石作品及古代書畫,她坦言:“我們部門人手非常有限,還要做其他事情,所以很多展覽只做一次針對孩子的講解??紤]到展廳的容納人數(shù),每次講解名額限制在20個孩子左右,實際報名人數(shù)則常常超過100人?!?/p>
隨著家長對兒童藝術素養(yǎng)的日益重視,去展出名家真跡的美術館“遛娃”已成普遍現(xiàn)象。不過,面對這一熱潮,美術館的少兒公共教育力量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正觀美術館館長孫志中坦言:“面對迅猛的增量需求,美術館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p>
兒童美育理念有待提高
“大家看畢加索的這幅畫,這個有牛頭和人身的東西是什么?”在孩子們的簇擁下,“牛牛爸爸”魏祥奇指著一件展品向孩子們提問。看到孩子們眾說紛紜,魏祥奇告訴他們:“你覺得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p>
“不要總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這樣他們的想象力就會被束縛?!痹谥v解中,魏祥奇主張啟發(fā)孩子們調(diào)動對藝術的自我感知。他認為,給孩子看的藝術作品必須堅持高標準。社會上不少打著兒童繪畫展旗號推出的展品,充滿程式化的繪畫技巧,對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其實是一種傷害。
由于美術館人力與資金投入所限,近年來不少市場化的商業(yè)機構介入了依托于美術館展覽資源的兒童美育教育活動。涂思美育創(chuàng)始人陳柯伊見過不少類似旅游團的講解團,讓孩子們像參觀景點一樣被動地完成觀展,“美術館不同于學校,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場所。孩子們在這里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審美和自主探索能力,而不是被灌輸知識點。”
魏祥奇直言,很多講解者的藝術素養(yǎng)也存在很大局限。在涉及古代書畫時,有的人籠統(tǒng)介紹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果講解者都沒搞懂作品好在哪里,只會讓孩子越聽越糊涂。
“給孩子講解藝術作品要強調(diào)他們的個體感受。”羅元欣介紹,北京畫院組織過“你和古代書畫”“你和齊白石”“你和美術大家”等一系列兒童公共教育活動,每項活動都突出“你”的存在,“不久前,我們請孩子們邊吃櫻桃邊觀賞齊白石筆下的櫻桃,孩子們最終成功畫出了自己感受到的櫻桃?!?/p>
優(yōu)質(zhì)社會機構充當外援
從2016年開始,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始在前臺向家長提供親子觀展手冊,每次展覽制作約300份?!懊看握褂[的導覽時間有限,不過只要家長有心,就可以借助手冊陪孩子觀展?!绷_元欣說,不少展覽的親子觀展手冊很快就被領完了。
對學校而言,距離較近的美術館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因為毗鄰中央美院,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幼兒園園長張建新多次組織中班、大班的孩子,就近參觀央美美術館;還會邀請央美畢業(yè)生和學生會成員擔任講解員,以易理解、有趣的講解吸引孩子對藝術的關注。不過,張建新坦言,組織這類活動也常面臨安全風險。
集體組織觀展不便,催生了高仿繪畫進校園等觀展形式。羅元欣介紹,北京畫院美術館曾在學校里為孩子們辦過高仿藏品的小型展覽,并以講座形式介紹齊白石的藝術,“不過,我們還是希望有條件的家長帶著孩子到館里看看原作?!?/p>
在陳柯伊看來,從事美育行業(yè)的社會機構與美術館的資源置換,能使藏品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美術館提供展覽、藏品和學術指導,我們將其轉(zhuǎn)譯成適合孩子的語言,并形成系統(tǒng)課程。我們就像是美術館的外置裝備,幫助美術館更好地發(fā)揮公共教育職能。”
“目前美術館中的兒童美育教育仍在摸索中,期待在美術館、學校、家庭、社會機構的配合下,未來產(chǎn)生更合理的機制。”陳柯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