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鎮(zhèn)是魯迅的重要符號
原標題:“魯鎮(zhèn)”意象:一個破解魯迅思想的重要符號
“魯鎮(zhèn)”是魯迅小說中出現(xiàn)最多的一個空間意象,而學界歷來也都把它認定為是魯迅母親的故鄉(xiāng);其實,“魯鎮(zhèn)”與“S城”、“未莊”、“龐莊”等一樣,集中負載著作者對于小城紹興的復雜情感。比如《祝?!烽_篇便說,“雖是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這顯然是對魯迅賣掉“祖屋”以后,“異地”謀生現(xiàn)狀的一種隱喻性表達。魯迅反復將“魯鎮(zhèn)”作為他小說敘事的空間背景,既反映著他對故鄉(xiāng)紹興的深深眷戀,也寓意著他對鄉(xiāng)土中國的深刻理解:小城“魯鎮(zhèn)”無非就是未來中國的都市雛形,無論它外在形態(tài)如何膨脹和發(fā)生變化,都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它鄉(xiāng)土中國的文化屬性。因此,精確地解讀“魯鎮(zhèn)”意象,是我們研究魯迅思想的重要節(jié)點。
一、“魯鎮(zhèn)”——鄉(xiāng)土中國的真實寫照
《吶喊》《彷徨》多以“魯鎮(zhèn)”敘事為主,這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文學現(xiàn)象。學界對此所給出的答案則是,魯迅為了反封建思想啟蒙的客觀需要,以“魯鎮(zhèn)”去建立“反封建敘事的承載空間”,(1)進而批判“封建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溫床”。(2)我個人的看法卻有所不同。研究者似乎都已注意到,“魯鎮(zhèn)”既不同于“鄉(xiāng)村”,也不同于現(xiàn)代“城市”,它是“鄉(xiāng)村”通往“城市”的過渡橋梁。然而,他們只看到“魯鎮(zhèn)”在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歷史進程中的障礙作用,卻并沒有意識到中國現(xiàn)代都市文明對于鄉(xiāng)土文化的歷史傳承,這恐怕是研究者與魯迅之間的最大差別。眾所周知,魯迅有個著名的“染缸”理論,而這一理論的基礎建構,恰恰又來自于他對“魯鎮(zhèn)”文化的深層認識。因為“魯鎮(zhèn)”與中國其它的小城鎮(zhèn)一樣,是鄉(xiāng)土中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所以它不僅生動地反映著鄉(xiāng)土中國的真實面貌,同時也預示著中國現(xiàn)代都市社會的未來走向——“城”與“鄉(xiāng)”之間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血緣關系。即使是研究中國社會發(fā)展史的外國學者,也發(fā)現(xiàn)了鄉(xiāng)土中國這一十分奇特的文化景觀:“在傳統(tǒng)中國,基本的社會單位不是單個的村莊(即農(nóng)民住宅和/或私人地產(chǎn)的群落),而是由村莊群落所組成的集鎮(zhèn)社會。”(3)這種判斷無疑是正確的,農(nóng)民不僅可以在城鎮(zhèn)中完成商品交易,同時還可以從城鎮(zhèn)獲取各種各樣的社會信息,故城鎮(zhèn)便成為了中國農(nóng)村生活的經(jīng)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曾有學者這樣認為:“魯迅小說真正取材于‘鄉(xiāng)村’的作品其實很有限,《社戲》可能是其中之一;而他小說寫到鄉(xiāng)村主力群體農(nóng)民的更是鳳毛麟角, 閏土恐怕是唯一的一個。魯迅小說寫到的鄉(xiāng)村不是典型的鄉(xiāng)村, 他所寫的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城市, 他的小說大都取材于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中間地帶——小城鎮(zhèn)?!保?)從表面觀之,這種說法十分符合魯迅小說的實際情況,活躍于“魯鎮(zhèn)”上的那些人物,都沒有直接去從事農(nóng)耕生產(chǎn);但實際上,論者卻完全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大多數(shù)的“魯鎮(zhèn)”人,都與土地保持著密切關系。因為在江南一帶,許多農(nóng)民本來就居住在小城鎮(zhèn)上,他們謀生的主要手段,是靠土地而不是靠經(jīng)商,這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至今依然存在)。魯迅在《吶喊》《彷徨》中已經(jīng)寫得明明白白,像趙七爺那樣開酒店、華老栓那樣開茶館的“魯鎮(zhèn)”人,幾乎是鳳毛麟角并不多見;而趙貴翁、魏大人、閏土、王胡、吳媽、祥林嫂等,才是故事敘事的真正主角,他們都沒有工商文化的社會背景,賴以生存的經(jīng)濟基礎自然就是土地。無論是趙太爺還是魏老爺,他們既無酒店也無茶館,那么他們究竟靠什么去生活呢?答案無非是出租土地。無論是小D還是王胡,打“短工”也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他們維系生存的經(jīng)濟來源,仍是辛勤勞作的土地饋贈。我們現(xiàn)在已無法去得知五四前后,“魯鎮(zhèn)”人的實際生活狀況,但是從浙江大學1935年對蘭溪城鎮(zhèn)所做的社會調(diào)查報告中,多少還是能夠看出一點端倪來:“各家之收入來源約可分為食用作物、工藝作物、蔬菜及其他之植產(chǎn)收入,豬、羊、雞、鴨、蜂蜜、雞卵等之畜產(chǎn)收入,與商販、技匠、紡織、養(yǎng)蠶、捕魚以及公家服務等之副業(yè)收入三種。就中以植產(chǎn)收入為主,畜產(chǎn)收入次之,副業(yè)收入最少?!保?)20世紀30年代的蘭溪城鎮(zhèn)是如此,大概五四前后的“魯鎮(zhèn)”更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盡管小D和王胡進城打短工,吳媽與祥林嫂進城做家當女傭,都不可能是他們經(jīng)濟生活的主要來源,只有農(nóng)耕生產(chǎn)才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本。這說明魯迅早已先見之明地發(fā)現(xiàn),“魯鎮(zhèn)”與鄉(xiāng)村的一體化特征,預示著中國未來的城市化建設,必然要肩負起沉重的鄉(xiāng)土傳統(tǒng),比如鄉(xiāng)間祭祀活動與民俗風情的“魯鎮(zhèn)”再現(xiàn),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具體事例。
與此同時,魯迅將“魯鎮(zhèn)”生活還原為鄉(xiāng)土本質(zhì),但他又明確地告訴讀者,“魯鎮(zhèn)”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封閉,假洋鬼子可以出國留學,魏連殳可以接受新式教育,各式各樣的人物出現(xiàn)在“魯鎮(zhèn)”,也使“魯鎮(zhèn)”人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大事。茶館里的“坐客”們,從康大叔的口中得知,夏瑜“造反”卻不思悔過,在牢里仍宣傳“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最終落得個殺頭的罪名?!案锩h”人一進城,阿Q就跟著上街大喊“革命”,趙秀才立刻“將辮子盤在頂上”,假洋鬼子則趕緊在胸前掛上“一塊銀桃子”(徽章),全都“咸與維新”了。以撐船為生的七斤,一聽說“皇帝要坐龍庭”,立刻為自己沒有掉辮子而感到不安,“七斤嫂這時從直覺上覺得事情有些不妙,因為咸亨酒店是消息靈通的所在?!薄棒旀?zhèn)”人用他們特有的理解方式,去表達他們對現(xiàn)代中國社會變革的獨特認識——夏瑜“造反”是秋瑾事件的反映,“未莊”動蕩是辛亥革命的反映,“皇帝要坐龍庭”是張勛復辟的反映。這充分說明,“魯鎮(zhèn)”人并非是置身于現(xiàn)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大環(huán)境之外,而是以他們自身的經(jīng)驗判斷,去看待或回應這些社會變革的重大歷史事件。研究者將“魯鎮(zhèn)”人的這種經(jīng)驗判斷,總結為“國民劣根性”的兩大表現(xiàn)特征:“:一是盲目地服膺異己的以官魂和匪魂為代表的封建倫理文化,一是本能地適應吃人的封建社會現(xiàn)實?!保?)由于學界早已將五四定位為啟蒙時代,以魯迅為首的精英作家也都是啟蒙作家;那么從啟蒙主義角度去詮釋魯迅小說的“國民性”思想,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不可撼動了。
思想啟蒙不一定就意味著是文化批判,魯迅以他對鄉(xiāng)土中國的透徹理解,去告誡《新青年》陣營不要過于“狂熱”,其見解要比一般的啟蒙作家深刻得多。令人遺憾的是,學界卻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研究者紛紛從《吶喊》《彷徨》的沉悶氣氛中,去揭示與批判鄉(xiāng)土中國超穩(wěn)定性的文化結構,無一例外地都去主觀認定“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7)是魯迅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真正目的。魯迅誠然說過這種話,可是“病苦”究竟是意指什么?恐怕學界的見解,并不是魯迅的本意。魯迅筆下的“魯鎮(zhèn)”世界,的確是異常沉悶乏味可陳,即使偶爾翻起一點小小的波瀾,也會瞬間回歸寧靜如死水一潭。比如阿Q被殺頭以后,“魯鎮(zhèn)”生活即刻便恢復了原狀,“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么,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么——這些名目,未莊人都說不明白——官,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币磺芯拖袷裁词虑槎紱]有發(fā)生過一樣。然而,“魯鎮(zhèn)”對于“革命”的無動于衷,是“魯鎮(zhèn)”人渴望生活穩(wěn)定性的一種反映,如果我們硬要將這種穩(wěn)定性視為是“病苦”,未免會背離魯迅的初衷而誤入歧途。魯迅本人曾有個著名的理論,即中國社會的歷史發(fā)展,無非就是兩個時代的依次循環(huán)::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二是“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魯迅這種“奴隸”時代的理論闡釋,其背景顯然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經(jīng)驗理性;但魯迅絕不是要否定這種經(jīng)驗理性的滯后作用,而是在充分肯定這種經(jīng)驗理性的實用價值。魯迅非常了解中國歷史,任何一次朝代更替的大變動,都充滿著殘酷殺戮的血腥氣味,民眾流離失所、社會動蕩不安、經(jīng)濟變得蕭條、人口陡然銳減,可是民眾在新的朝代里,仍舊沒有改變其“奴隸”身份?!棒旀?zhèn)”人嘲諷夏瑜的革命理想,這并不是他們思想愚昧的具體表現(xiàn),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經(jīng)驗理性,因為他們從歷史教訓中懂得,沒有一個朝代“是我們大家的”,所以他們相信未來的“民國”,也絕不會是“我們大家的”?!棒旀?zhèn)”人這種務實的人生態(tài)度,其實就是魯迅本人的真實態(tài)度,魯迅自己不就說過嗎,“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8)就連魯迅自己都對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革命“懷疑起來”,并且變得“頹唐得很了”,他又怎么會去斥責或批判“魯鎮(zhèn)”人抵制“革命”的消極心理呢?可見“病苦”的真正含義,并不是單純地意指“庸眾”或“下等人”的“國民劣根性”,同時更是意指《新青年》陣營那種不切實際、盲目樂觀的狂躁情緒。
魯迅并不否認現(xiàn)代思想啟蒙的重要作用,他后來曾追述說自己當初寫小說的唯一目的,無非就是抱著“為人生”的“啟蒙主義”態(tài)度,去拯救“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不過這種說法很是耐人尋味,《吶喊》《彷徨》中人物眾多,既有“愚昧”的農(nóng)民,也有“落魄”的知識分子,他們之間到底誰才是“不幸的人們”呢?閱讀《吶喊》《彷徨》,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魯鎮(zhèn)”上所有的新派知識分子都痛苦(如“狂人”、涓生、呂維甫、魏連殳等),而“魯鎮(zhèn)”上所有的“下等人”或“愚民”都悠然(如閏土、“七斤”、王胡、莊木三等)。魯迅本人的看法,顯然與學界的詮釋大相徑庭。從魯迅筆下,我們看到“魯鎮(zhèn)”上那些“下等人”,他們都生活得十分安詳,既沒有什么階級對立,更沒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而隨意:咸亨酒店里的短工們,勞累了一天,便花上十文錢,買上一碗酒,愜意地喝著聊天(《孔乙己》);無工可做時,王胡坐在太陽底下捉虱子,“放在嘴里畢畢剝剝的響”,也不失為一種快感;(《阿Q正傳》)“臨河的土場上”,人們端著飯碗聚在一起,聽“七斤”講述城里的見聞,從中去尋找自己的樂趣;(《風波》)失去了兒子的單四嫂,大哭了一場之后,除了覺得屋子里“太靜、太大、太空”,剩下的便是務實性地想著“明天”該怎么過。(《明天》)“魯鎮(zhèn)”人偶然也會發(fā)生點矛盾沖突,比如阿Q被趙太爺和趙秀才打,那也不是因為“階級壓迫”,而是因為阿Q無端地“罵人”——阿Q本來就是一個外鄉(xiāng)人,他不安分守己卻沒事找事,自詡比趙秀才高三輩(也就是說他變成了趙太爺?shù)摹案篙叀保?,這就使得趙家打人情有可原了。祥林嫂受婆家虐待,是魯四老爺家收留了她,并使她“口角邊漸漸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至于后來她再次喪夫受到“魯鎮(zhèn)”人的嫌棄,那也只不過是民間“庸俗”在作祟,而與魯四老爺?shù)碾A級身份沒有任何關系。
“魯鎮(zhèn)”人的生活節(jié)奏,為什么會那樣沉穩(wěn)而平靜?魯迅的生命體驗與學界的抽象論斷,明顯不在同一思想層面上。他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多數(shù)人的力量是偉大,要緊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眾的心,設法利導,改進,則無論怎樣的高文宏論,浪漫古典,都和他們無干”。(9)因為魯迅非常清醒地意識到,“魯鎮(zhèn)”人有他們自己“積久了的經(jīng)驗”,有他們自己維系生存的基本法則,“這些‘下等人’,要他們發(fā)什么‘我們現(xiàn)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那樣熱昏似的妙語,是辦不到的,可是在無意中,看得往這‘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的道路很明白:求婚,結婚,養(yǎng)孩子,死亡。”(10)“魯鎮(zhèn)”沉悶的生活態(tài)度,與“魯鎮(zhèn)”人的生存法則息息相關。魯迅作為一個文學作家,雖然沒有從社會經(jīng)濟學的切入角度,去揭示“魯鎮(zhèn)”人生存法則的合理性;但是社會經(jīng)濟學所提供的客觀數(shù)據(jù),卻對“魯鎮(zhèn)”人那種貌似停滯的生活秩序,給予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民國初年到1936年,中國社會經(jīng)濟出現(xiàn)了兩個黃金時期,“第一個“黃金時期”(1913—1926年)和第二個“黃金時期”(1927—1936年)?!痹谶@一經(jīng)濟“黃金”期里,“農(nóng)業(yè)增長最為迅速, 是整個近代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的階段”。(11)而浙江大學1935年關于蘭溪鄉(xiāng)鎮(zhèn)的社會經(jīng)濟調(diào)查報告,也印證了這一說法。在他們調(diào)查的2045戶人家當中,無土地的農(nóng)戶僅105家,有5畝土地左右的541家,15—30畝的470家,30—50畝的451家,50—80畝的119家,200畝以上的僅34家。(12)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完全沒有土地的農(nóng)戶,只占百分之五點一左右,有5畝土地左右的農(nóng)戶,也僅占百分之二十六,即使是將兩者相加,也還不到三分之一。5畝左右的土地,可以基本維持農(nóng)民的吃飯問題,農(nóng)閑時他們再到城鎮(zhèn)里打短工,所掙到的錢雖然不多,卻能補貼其它方面的日常開銷,這無疑是他們生活穩(wěn)定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魯迅本人看來,若要讓“魯鎮(zhèn)”人放棄這種穩(wěn)定的生活方式,去跟隨啟蒙者“造反”或“革命”,完全就是一種天方夜譚的幼稚想象。在小說《故鄉(xiāng)》的結尾處,魯迅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里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么時候都不忘卻?,F(xiàn)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保?3)魯迅肯定閏土的“愿望切近”,而否定自己的“愿望茫遠”,無疑是在表明他對“魯鎮(zhèn)”人經(jīng)驗理性的由衷認同——務實而非虛妄。如果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去加以推論,那么魯迅所說的“病態(tài)社會”,恐怕“病態(tài)”的不應是“社會”,而是啟蒙者對于“社會”的“病態(tài)”理解。
二、“魯鎮(zhèn)”——傳統(tǒng)文化的憂患意識
學界歷來都認為魯迅是“反傳統(tǒng)”的急先鋒,其理論依據(jù)自然都離不開研究者對魯迅文化批判意識的這種詮釋:“魯鎮(zhèn)”人的思想特征,是中國人“國民劣根性”的集中體現(xiàn),其“統(tǒng)一性就在于‘愚昧’、‘不覺悟’”,(14)并由此定義《吶喊》《彷徨》是“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不錯,“魯鎮(zhèn)”敘事的確帶有十分強烈的批判意識,然而這種批判意識究竟又是劍指何方?我們卻需要去做認認真真地理性分析。“封建”與“傳統(tǒng)”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范疇,“封建”是一種學界賦予文化的時間觀念,而“傳統(tǒng)”則是一種人類自身經(jīng)驗的歷史積淀,“封建”社會當然會因時間的變化而消亡,但“傳統(tǒng)”文化卻會世代傳承生生不息。盲目地把“封建”與“傳統(tǒng)”同時消亡,視為是現(xiàn)代中國的重要標志,無疑是一種極荒謬且反邏輯的思維方式。
綜觀《吶喊》《彷徨》的思想內(nèi)容,我們發(fā)現(xiàn)魯迅本人的批判指向,絕不是學界所說的儒家思想,而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積重難返的社會“庸俗”,以及那些打著儒家旗號到處招搖撞騙的“偽儒”人物。而這兩點在中國歷史上,恰恰又是為儒家文化所不容的社會毒瘤。因為孔子做《論語》和修《春秋》,目的就是要倡導以“禮”文化去節(jié)制“庸俗”;孔子教誨其弟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目的也是要讓他們?nèi)プ鲆粋€仁義道德的正人君子。而“魯鎮(zhèn)”上的“禮制”與“儒者”,情況到底又是如何呢?這才應是我們研究者所關注的問題焦點,而不應以一個“反封建”或“反傳統(tǒng)”的抽象理念,去生硬教條地闡釋魯迅自己所講述的“魯鎮(zhèn)”故事。
令我感到困惑不解的是,學界迄今仍這樣認為,《吶喊》《彷徨》的創(chuàng)作主題,就是對封建“禮教”的猛烈批判。比如有學者便言辭鑿鑿地說,魯迅“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立意便在于‘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可見他對封建的禮教制度是深惡痛絕的?!保?5)這種觀點很有代表性。然而,魯迅寫《狂人日記》時,還沒有“禮教”這一說,后因吳虞的一篇《吃人與禮教》的文章,“禮教”才逐漸演變成一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符號。我們查閱了國內(nèi)最權威的漢語大詞典,幾乎都沒有收錄“禮教”這一詞條。唯一對其做出解釋的《漢語大詞典》,也只說“禮教”乃是指中國傳統(tǒng)的“禮儀教化”,(16)既無貶斥性的文字表述,更無批判性的概念釋義。漢語詞典不收錄“禮教”這一詞條,只能有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即儒家之“禮”屬于道德范疇,與“宗教”之“教”毫無關聯(lián);如果一定要將“禮”和“教”合二而一,他們根本就找不出任何歷史依據(jù)。儒家“禮”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保?7)通俗地講,儒家倡導“禮”文化,就是要叫人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即“禮也者,理也。”(18)魯迅說《狂人日記》是旨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時間已經(jīng)是1935年,其中是否再次因“聽將令”而去迎合時代話語,我們不可得而知;但至少《狂人日記》里,并沒有提到禮教“吃人”,而只是說歷史“吃人”,如果魯迅從一開始就厭孔、批儒、反“禮教”,他為什么還要多次參加或主持教育部的祭孔活動呢?(19)這顯然是于情于理都說不通。此外,《狂人日記》的文本細節(jié),也并不支持“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一說,因為“狂人”的對立面,絕非是中國封建家長專制的象征性人物“大哥”,而是“狼子村”的全體村民,他們同“狂人”之間的截然對立,與“家族制度”或“禮教弊害”之間,根本就不存在有必然性的邏輯關系。還有《阿Q正傳》,學界也從反“禮教”的切入角度,去做有悖于文本的隨意解讀,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比如有人認為阿Q的悲劇命運,“是在封建等級觀念維系的社會上形成的。”(20)趙太爺不準阿Q姓“趙”,便集中反映著“禮教”背景下封建等級觀念的巨大危害性。在學界這種僵化了的思維中,趙太爺不允許阿Q姓“趙”,是因為阿Q 太“窮”而不配,這不僅是對阿Q人格的侮辱與踐踏,“更是對‘鄉(xiāng)村共同體’倫理習俗和秩序徹底的背叛和破壞。”(21)將阿Q的“窮”同趙太爺不許他姓“趙”聯(lián)系在一起,似乎很能說明封建等級觀念的歷史弊端;再與“‘鄉(xiāng)村共同體’倫理習俗和秩序”進行對接,那就更能凸顯“禮教”違反人倫的千古之罪了。可是魯迅對于阿Q悲劇的自我言說,卻同后人這種奇談妙論完全不同。趙太爺不許阿Q姓“趙”的故事背景,原本是這樣的:無名無姓的游民阿Q,喝了“兩碗黃酒”,便胡吹自己也姓“趙”,其本意自然是想沾點趙秀才金榜題名的喜氣。假如他僅僅說自己也姓“趙”,恐怕并不會惹怒趙太爺,可他偏偏要說“比秀才長三輩”,問題一下子就變得復雜起來——“比秀才長三輩”,算起來阿Q就變成了趙太爺?shù)母篙叄在w太爺才不干了,不僅一巴掌打過去,并且說他不配姓“趙”。綜觀前因后果,阿Q酒后的胡吹亂說,在趙太爺看來就是罵人;學界把這種發(fā)怒語境中的氣頭話,視為是趙太爺維護“禮教”尊嚴的一種表現(xiàn),顯然是牽強附會且難以服眾的。
一談及魯迅反“禮教”的決絕態(tài)度,學界都少不了要拿《祝?!放c《離婚》來說事。比如,人們將《祝?!防斫鉃槭恰叭宓泪尅匀恕脑⒁狻?,(22)將愛姑看做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23)這種根深蒂固的陳腐觀念,至今仍是左右學界的主流觀點。實際上,無論是《祝?!愤€是《離婚》,都不與儒家所倡導的“禮”文化無關。關于《祝?!返膭?chuàng)作主題,我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詳細闡述了該作品反“庸俗”而非反“禮教”的價值取向,(24)在此,我只對儒家的“貞操”觀做一辯解。研究者之所以一再強調(diào)祥林嫂的死,是封建“禮教”隱性“吃人”的必然結果,他們所持的唯一憑據(jù),無非就是祥林嫂第二次“嫁人”且自己“竟依了”;因此“魯鎮(zhèn)”人按照“禮教”規(guī)范,視其為“失節(jié)”與“不貞”,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人道主義同情心,并最終導致她精神崩潰慘死街頭。將“節(jié)烈”納入到“禮教”范疇,絕不是孔子和孟子的原初本意,而是源自宋儒程頤的十字箴言,即“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但程頤此話有一個重要前提,即“凡人為夫婦時,豈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約?只約終身夫婦也。”(25)程頤反對“再娶”和“再嫁”,要求男女雙方都必須去遵守婚約誓言,所表達的只不過是他自己的一種理想主義婚姻觀;由于“再娶”列于“再嫁”之前,可見此言并非是單指女性,男性才是其首先約束的對象。況且程頤的這種觀點,在宋代并沒有市場,比如《宋刑統(tǒng)?戶婚律》就曾明文規(guī)定,寡婦不但可以再嫁,同時還可以帶走前夫之子。(26)這恰恰從一個側面證明,宋朝的官儒就不認同程頤的“節(jié)烈”說。祥林嫂的真正死因,是“魯鎮(zhèn)”人的群體“杰作”,無論是柳媽、廟祝還是魯四老爺全家,他們篤信“庸俗”愚頑不化,用冷漠與歧視的“無物之陣”,直接摧毀了祥林嫂的生之希望。“魯鎮(zhèn)”人的這種冷血態(tài)度,再次印證了他們既不是“仁者愛人”的孔子門徒,更不是儒家“禮”文化的忠實信仰者或實踐者,而是一群由“庸俗”文化熏染出來的社會“庸眾”。故反“庸眾”的批判指向,才是小說《祝?!返膭?chuàng)作主題。學界對于《離婚》的嚴重誤讀,同樣令人堪憂。長期以來,研究者都認為《離婚》是一部反“禮教”的經(jīng)典之作,愛姑則是魯迅筆下“唯一的一個向封建的倫理關系本身宣戰(zhàn)的非知識分子”的“斗士”形象,(27)對此我感到困惑不解。《離婚》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就是描寫一個弱女子愛姑,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人格尊嚴,去同夫家和鄉(xiāng)紳階層據(jù)理力爭,最終敗在了男權社會的體制下。小說抨擊的是宗法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禮教”,這一點魯迅在作品中,已經(jīng)寫得明明白白,只要我們看看愛姑與七大人的論辯依據(jù),所有反“禮教”的主觀臆斷也都站不住腳了。愛姑說她“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到夫家以后也是“低頭進,低頭出,一禮不缺?!北娝苤?,“三茶六禮”與“七出”之條,都是儒家為婚姻制定的禮儀規(guī)范,愛姑認為自己是明媒正娶進屋的,又沒有犯任何一條“七出”之“禮”,顯然是站在儒家“禮”文化的立場上,去斥責夫家違反“禮”制的不道德行為。相反,作為一個“知書達理”的鄉(xiāng)村儒者,七大人本應維護“禮教”以“禮”論事,可誰知他還不如愛姑懂“禮”,只是一個噴嚏和一句“天外道理”,便草草了結了這樁久拖未決的離婚案件。愛姑以“禮”抗訴義正言辭,七大人昏庸辦案裝腔作勢,“禮”與“庸”的對決最終以“禮”失敗而告終,人們總不能把七大人看成是反“禮教”的時代英雄吧,這豈不會令人大跌了眼鏡嗎?
學界認為魯迅反“封建”與反“傳統(tǒng)”的另一理由,是因為魯迅描寫了一大批“偽道學”式的鄉(xiāng)紳人物,比如趙貴翁、丁舉人、趙七爺、高老夫子、魏老爺、七大人等等,他們在“魯鎮(zhèn)”稱王稱霸施展淫威,是造成“魯鎮(zhèn)”愚昧落后的罪魁禍首,這種論斷很是令人費解。如果說趙貴翁之流是“偽道學”,那么誰又是真“儒者”呢?反推之,如果去“偽”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存“真”,豈不恰好說明了魯迅維護儒學尊嚴的真實態(tài)度嗎?我真不明白,學界為什么就不敢去正視這一問題。魯迅筆下這些鄉(xiāng)村知識分子,他們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幾乎同“魯鎮(zhèn)”上那些“下等人”差不多,就是靠著一本“三國”知天下。比如《風波》里的趙七爺,他“是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nèi)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因為有學問,所以又有些遺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嘆批評的《三國志》,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他不但能說出五虎將姓名,甚至于還知道黃忠表字漢升和馬超表字孟起。”這的確具有極大的諷刺意味,趙七爺讀了一輩子“三國”,可是到頭來,卻連《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都分不清?!陡呃戏蜃印防锏母郀柕A,也是“魯鎮(zhèn)”上有“學問”的頭面人物,可“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國,例如桃園三結義,孔明借箭,三氣周瑜,黃忠定軍山斬夏侯淵以及其他種種,滿肚子都是,一學期也許講不完?!倍叽笕怂坪踹€不如趙貴翁和高爾礎,他的全部“學問”無非就是胡吹:“我一添就是十塊,那簡直已經(jīng)是‘天外道理’了。要不然,公婆說‘走!’就得走。莫說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這樣。”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如果魯迅的反“傳統(tǒng)”,是通過批判儒家思想來實現(xiàn)的,那么他所批判的對象,就應該是真“儒者”;但無論是趙貴翁還是七大人,魯迅都沒有賦予他們以真“儒者”的文化身份,更沒有讓其口中道出儒家學說的至理名言,這說明魯迅反的并不是“儒學”,而是那些借“儒學”去裝扮自己的“偽儒”人物。
我說魯迅并不反感孔子和“儒學”,是有充分事實依據(jù)的。首先,魯迅一生對孔子的思想與人格,還是比較尊重的,在孔子與老子之間,他認為“孔子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事無大小,均不放松的實行者,老子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談家。”(28)魯迅視孔子為腳踏實地的實干家,足見得他本人對孔圣人的敬仰之情,否則他也不會去參加祭孔活動,甚至主持祭孔演禮的莊重儀式。魯迅的確曾說過,“別人我不論,若是自己,則曾經(jīng)看過許多舊書,是的確的,為了教書,至今也還在看。因此耳濡目染,影響到所做的白話文,倘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體格來。但自己正苦于背了這些古老的鬼魂,擺脫不開,時常感到一種使人氣悶的沉重。舊書思想上,也何嘗不中些莊周韓非的毒,時而很隨便,時而很峻急??酌系臅易x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29)對于此話,我個人已經(jīng)給出了這樣兩種解釋:“其一,看‘舊書’使‘我’背‘鬼魂’和中古‘毒’,表面觀之,魯迅好像是在深刻檢討傳統(tǒng)文化的對己之‘害’;但‘為了教書至今也還在看’,可見‘看’乃是為了‘教書’之用;既然‘我’已‘耳濡目染’中‘毒’不淺,難道魯迅就不怕那些無辜的現(xiàn)代青年,再次‘中毒’和背負‘鬼魂’嗎?”魯迅的意思顯然不是這樣的?!捌涠?,魯迅說他只‘中些莊周韓非的毒’,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他‘不相干’,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解讀,讀得‘最早、最熟’的孔孟之書,反而沒有使其中‘毒’,則說明儒家思想其實并不害人?!保?0)與此同時,魯迅小說中那個敘事主人公“我”,無疑就是作者思想的形象代言人,他對“偽儒”的揭露與批判,實際上也是魯迅主觀意志的直接表達。僅以小說《祝?!窞槔骸拔摇敝阅軌虬l(fā)現(xiàn)魯四老爺書桌上的《康熙字典》“未必完全”,那是因為“我”非常熟悉“完全”的《康熙字典》;“我”之所以知道《近思錄集注》和《四書襯》是儒學的入門書,那也是因為“我”所讀過的儒學經(jīng)典要比魯四老爺精深得多。故“我”與魯四老爺之間的潛對話,反映得應是“真儒”同“偽儒”之間的思想交鋒;而“我”對“偽儒”的蔑視與否定,無形中又暴露出了“我”的“真儒”身份——既然“我”是“真儒”,魯迅為什么要去攻擊儒家文化呢?學界對此可以緘口不言,但卻不能否認這種敘事邏輯的客觀存在。
魯迅揭露與批判“偽儒”的真實目的,完全是一種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因為“魯鎮(zhèn)”同其它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一樣,是鄉(xiāng)土中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和文化載體;而主宰鄉(xiāng)鎮(zhèn)生活秩序的鄉(xiāng)紳人物,更是文化傳承過程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謂鄉(xiāng)紳者,就是指鄉(xiāng)下有錢的讀書人,他們雖然沒有官職,卻能在地方上“維持某種程度的道德秩序”。(31)鄉(xiāng)紳在中國歷史上,曾為社會穩(wěn)定和文化傳承,做出過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但是由于近代中國,大量開明的鄉(xiāng)紳移居都市,而填補空缺者又文化修養(yǎng)不足,直接導致了鄉(xiāng)土中國文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嚴重破壞。比如康有為進城以后,就對“補位”的鄉(xiāng)紳深表不滿,說他們不學無術狂妄自大,多有“盤踞武斷之弊,而小民尚蒙壓制愚抑之害而不得伸?!保?2)魯迅對于“魯鎮(zhèn)”上的鄉(xiāng)紳人物,同樣也是諷刺挖苦嗤之以鼻,他們既缺乏儒學知識,又沒有真儒者的高尚人格,在魯迅本人看來,“魯鎮(zhèn)”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急劇惡化,只不過是鄉(xiāng)土中國的一個縮影。魯迅看問題的著眼點,與其他的啟蒙精英有所不同,他睿智地發(fā)現(xiàn)鄉(xiāng)紳階層,已不再是負載儒學傳統(tǒng)的社會主體,其結果必然會導致民間“庸俗”的自由泛濫。所以,魯迅內(nèi)心的思想焦慮,絕非是如何戳穿儒學“禮教”的“吃人”本質(zhì),而是深深地感嘆儒學功能的逐漸喪失。因為“魯鎮(zhèn)”的今天,就是“都市”的明天,如果“庸俗”不加以節(jié)制,那么現(xiàn)代中國又有什么期待值呢?我個人認為,這種深層次的憂患意識,才是魯迅“吶喊”且又“彷徨”的根因所在。
三、“魯鎮(zhèn)”——難以忘卻的精神家園
“魯鎮(zhèn)”不僅是魯迅認知鄉(xiāng)土中國的空間場域,同時更是令他難以忘懷的精神家園。雖然《吶喊》《彷徨》里的“魯鎮(zhèn)”意象,都呈現(xiàn)出一種令人沮喪的“灰色調(diào)”或“冷色調(diào)”;但在那些熟悉的人與物的影像背后,卻深深地隱藏著他對故鄉(xiāng)“魯鎮(zhèn)”的無窮眷戀。因為魯迅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其內(nèi)心深處也沉淀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故鄉(xiāng)”情結,而這種“故鄉(xiāng)”情結即維系著他與“魯鎮(zhèn)”之間的文化聯(lián)系,也給予了他在“異地”漂泊時以精神上的巨大支撐。魯迅對于“魯鎮(zhèn)”,究竟愛得有多深?我們從他留學日本期間所寫的《別諸弟三首》詩中,便可以略知一二:“夢魂常向故鄉(xiāng)馳,始信人間苦別離”,“登樓隕涕,英雄未必忘家”。(33)即便是后來客居北京和上海,“魯鎮(zhèn)”仍是他揮之不去的情緒記憶?!秴群啊贰夺葆濉分杏幸恍〖毠?jié),很值得我們研究者去注意,即:“異地”或“異類”詞匯的多次出現(xiàn)。由于遠離“故鄉(xiāng)”且沒有了“家”,魯迅本人終于意識到身在“異地”為“異類”的孤獨之苦;所以他始終不能忘懷“魯鎮(zhèn)”,更是一再去地表達他對“故鄉(xiāng)”的親近感。
“夢魂常向故鄉(xiāng)馳”,那是因為“魯鎮(zhèn)”是魯迅的“家”;而魯迅又十分看重“家”與家庭親情,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魯迅并不是那么地熱衷于反“傳統(tǒng)”。研讀小說《祝?!?,人們都只去關注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可是作品開篇有一句極其重要的交待,卻被研究者所人為忽略了:“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shù)恼永?。”“已沒有家”的魯迅,只能是客居“魯鎮(zhèn)”,這使得他同祥林嫂一樣,都變成了“魯鎮(zhèn)”生活的局外人,故在“魯鎮(zhèn)”過年的喜慶氣氛中,只有“我”和祥林嫂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一句“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充滿著無比凄涼的感傷情緒,這是我們解讀《吶喊》《彷徨》時,絕對不能視而不見的一個信息。周家曾是“魯鎮(zhèn)”上的顯赫家族,祖父為官且富甲一方,在周作人的記憶里,周家鼎盛時期僅房屋就多得驚人:“周氏一派分三處居住,靠近橋邊的一家大門在路南,可是房屋卻在河的南岸,要走過一條私有的石橋,所以名為‘過門石橋’。迤西路北的一家是‘老臺門’,再往西是‘新臺’,就是‘百草園’的所在地,實實在在是東昌坊口了(雖然離十字路口也還有十來家門面),卻都稱為覆盆橋周家的。”(34)未料天有不測之風云,祖父入獄使周家迅速衰敗;父親重病纏身需錢醫(yī)治,魯迅又不得不變賣了周家僅剩的最后房產(chǎn)。盡管魯迅后來在北京,又重建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周氏大家庭,也過上了幾年溫馨和諧的穩(wěn)定生活,但在魯迅本人的內(nèi)心世界里,只有“魯鎮(zhèn)”才是他真正的“家”?!盎丶摇币恢倍际囚斞傅膲粝?,但卻只是一個他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1919年1月,摯友許壽裳曾寫信問魯迅,有無返鄉(xiāng)定居的想法,魯迅則在回信中說,“在紹之屋為族人所迫,必須賣去,便擬挈眷居于北京,不復有越人安越之想?!保?5)由此不難看出,“在紹之屋為族人所迫,必須賣去”,與“不復有越人安越之想”,具有著邏輯上的因果關系;無“屋”可住只能“客居”,而“客居”的身份,又會淡化他與故鄉(xiāng)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魯迅當然不愿去面對這一殘酷的現(xiàn)實。魯迅在他人生最苦悶、最彷徨的艱難時刻,曾經(jīng)發(fā)出過這樣一聲沉重的嘆息:“和經(jīng)歷相伴,那沖突便日見其了然”。(36)這“沖突”既是意指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強烈反差,更是意指“夢魂常向故鄉(xiāng)馳”的濃濃“鄉(xiāng)愁”;因此,“鄉(xiāng)愁”是我們理解“魯鎮(zhèn)”意象的先決條件,更是我們讀懂魯迅思想的必要途徑。
閱讀《吶喊》《彷徨》,人們都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魯迅對于“魯鎮(zhèn)”,有著一種即“恨”又“愛”的復雜情感。但學界早已習慣于用啟蒙現(xiàn)代性的評判機制,去詮釋這種由“愛”生“恨”的時代背景或思想動因,這不僅完全遮蔽了魯迅本人的真實意圖,同時也造成了“言說魯迅”的巨大誤區(qū)。比如一談《故鄉(xiāng)》,便說魯迅是在批判宗法社會制度的歷史弊端;又如一談《孤獨者》,便說魯迅是在揭示知識分子性格的軟弱性。當然了,“言說魯迅”是每一個言說者的神圣權利,但前提是我們也必須去尊重“魯迅言說”;否則,我們就會脫離“研究魯迅”的原始初衷,陷入到一種借魯迅去“言說自己”的尷尬境地。
小說《故鄉(xiāng)》是否如研究者所說的那樣,開篇即以“敘事者‘我’與其所述故事情境這二者的距離感”,奠定了它不可辯駁的啟蒙主題?(37)回答自然是否定性的了。學界之所以會將《故鄉(xiāng)》與啟蒙現(xiàn)代性相對應,無非是強調(diào)魯迅看到了“魯鎮(zhèn)”破敗蕭條的凄涼景象,并在作品的結尾處寫下了一段“尋路”前行的抒情文字,其實這都是對作品文本的主觀誤讀。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開篇的情境寫意,的確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灰色調(diào)與冷色調(diào),人們很容易將其同時代背景聯(lián)系起來,進而去做啟蒙現(xiàn)代性的主題釋義。但最值得我們?nèi)プ⒁獾模^不是這段文字,而是魯迅隨后,對這種灰色調(diào)和冷色調(diào)所做的自我注解:“故鄉(xiāng)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xiāng),本沒有什么好心緒?!本o接著,魯迅又交待說,此次回鄉(xiāng)“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jīng)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xiāng),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庇纱丝梢?,被迫賣掉祖屋去異地“謀食”,這是魯迅本不情愿的無奈選擇;特別是“永別了”三個字,才是魯迅賦予《故鄉(xiāng)》以“悲涼”色彩的真正原因?!坝绖e了”即意味著再也回不來,魯迅內(nèi)心世界那種撕心裂肺的強烈痛感,絕非是學界用“啟蒙說”能加以遮蔽的。中年閏土的“艱難人生”,也是學界關注的一個焦點。然而閏土他苦得“像一個木偶人”,同樣是魯迅感傷情緒的主觀投射。農(nóng)民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周作人就認為閏土在中國“鄉(xiāng)村里原本是很普遍的?!保?8)造成閏土之“苦”的原因很多,固然有“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等社會因素,但更有其難以言表的自身因素,周作人就說周老夫人曾對他講,閏土的家境本原本不錯,只是由于他婚后“卻同村里一個寡婦要好,結果似乎終于成功,但是同妻子離婚,花了不少錢,經(jīng)濟大受影響?!保?9)魯迅同情閏土的生存困境,無疑表現(xiàn)了他對中國農(nóng)民的大愛之心;然而他又充分肯定閏土為了生存,那種腳踏實地的人生態(tài)度。《故鄉(xiāng)》最后那段自我獨白,就很能反映出魯迅當時的真實心境:一是“香爐和燭臺”,本是留著“我”回鄉(xiāng)祭祀祖先用的,可以后再也用不著了,所以只能將其送給閏土;二是“我”的希望“茫遠”,而閏土的希望“切近”,以“切近”去否定“茫遠”,又直接決定了“我”怎樣去“尋路”的人生信念:“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边@句話大有深意,“走的人多了”,無非是指前人的經(jīng)驗;而這種經(jīng)驗,自然又是從閏土等“敝同鄉(xiāng)”的“下等人”那里得來的,即棄“茫遠”而求“務實”的生存法則。因此我個人認為,魯迅寫《故鄉(xiāng)》就是一種“傷別離”,而“傷別離”給予讀者的深刻印象,恰恰不是作者對于“魯鎮(zhèn)”文化的全盤否定,而是作者對于“故鄉(xiāng)”經(jīng)驗的價值認同。
魯迅自從賣掉祖屋以后,就再也沒有回過故鄉(xiāng)紹興,這并不是他忘卻了自己的故鄉(xiāng),而是一種無家可歸的尷尬處境。對此,魯迅是充滿著怨恨情緒的。一篇不曾公開發(fā)表的《孤獨者》,早已被研究者賦予了五花八門的主觀詮釋,但卻很少有人去真正理解,魏連殳與魯迅本人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周作人說魏連殳“這個主人公的性格,多少也有點與范愛農(nóng)相像。但事情并不是他的,而且除了第一段是著者自己的事情以外,也不能知道有什么人是模型?!保?0)《孤獨者》果真沒有人物原型嗎?其實人物原型就是魯迅自己。只要我們稍做分析,在魏連殳的身上,無一不折射出魯迅本人的思想人格。李歐梵曾把《孤獨者》看成是“魯迅作為一個陷于夾縫中的、必然會痛苦并感覺到死之陰影籠罩的、覺醒了的孤獨者的自我隱喻”,(41)至少他讀懂了《孤獨者》的自我隱喻性。這篇作品的巧妙構思,是作者把魏連殳置放于“魯鎮(zhèn)”這一的空間環(huán)境里,讓他在自己所熟悉的故鄉(xiāng)背景下,去扮演一個被族群排斥的“異類”角色。從小說的故事敘事當中,我們的確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魯迅自己的影子:首先,魏連殳因為“出外游學”,所以在同鄉(xiāng)人看來,就是“吃洋教”的“新黨”或“異類”,并且“說他掙得許多錢”,這是魯迅本人回鄉(xiāng)時的親身經(jīng)歷。比如盡管魯迅說得一口流利的紹興話,可是同鄉(xiāng)人卻因為他留有胡子,怎么也不肯認同他是紹興人(《說胡須》),甚至還認為他現(xiàn)在“闊”得很,養(yǎng)了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故鄉(xiāng)》里楊二嫂語)。其次,魏連殳極力主張“救救孩子”,并堅信孩子是“天真”的,只要好好地加以教誨,未來之中國是“可以希望”的,這是五四魯迅的核心思想。比如他在《熱風·隨感錄》里便反復強調(diào),社會應為“孩子們”著想,鼓勵與催促他們大膽前行,因為中國的“將來”,一定是屬于“孩子們”的。再者,魏連殳因社會上的“流言蜚語”,他被學校解除了教職,“只是一意喝燒酒,并且依然發(fā)些關于社會和歷史的議論”,這一點更與魯迅當時的境遇極其相似。比如,《孤獨者》寫于1925年10月,那時他即被“流言”所包圍,又被解除了公職和教職,加之疾病纏身不斷去醫(yī)院,故借酒澆愁的苦悶情緒,在日記里也多有記載。再次,魏連殳父親去世以后,親族逼著他在賣房的“筆據(jù)上畫押”,他“大哭”不已,深深地感受到了故鄉(xiāng)“魯鎮(zhèn)”的世態(tài)炎涼,這也是魯迅賣“屋”的真實寫照。比如他曾在《吶喊·序言》中寫道:“從小康人家而陷入困頓”,使他終于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42)而《故鄉(xiāng)》中的一句“永別了”,實際上要比魏連殳的“大哭”更令人心碎不已。以上四種相似性,研究者一般都能有所察覺;但是將這四種相似性同時放在“魯鎮(zhèn)”并賦予其思想意義,學界的看法就走偏了。當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觀點,是認為《孤獨者》以送葬始到送葬終,集中表現(xiàn)了“埋葬在連殳靈魂中的祖母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決定連殳的心理狀態(tài)和命運”,換言之,魏連殳之死,是他受制于傳統(tǒng)的人格悲劇。(43)我個人的見解卻大不相同。《孤獨者》的敘事結構,是魏連殳與“魯鎮(zhèn)”人的矛盾對立——因為是“吃洋教”的“新黨”,“魯鎮(zhèn)”人便把他看成“異類”;“異類”無疑是脫離族群文化的單個細胞,所以魏連殳才會變成無法立足于“魯鎮(zhèn)”的“孤獨者”。實際上魯迅是在通過魏連殳之死,去暗示性地表達自己回鄉(xiāng)之夢的徹底破滅,從此他將成為一個“無根之萍”的靈魂漂泊者,無家可歸且不得不去異地“謀食”。這不僅令我想起《在酒樓上》那個敘事主人公“我”,回到“魯鎮(zhèn)”后所發(fā)的一通牢騷:“北方固然不是我的舊鄉(xiāng),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無論那邊的干雪怎樣紛飛,這里的柔雪又怎樣的依戀,與我都沒有什么關系。”(44)“北方”和“南方”都“與我都沒有什么關系”,是要表現(xiàn)“魯鎮(zhèn)”對“我”的陌生化,“我”已不再被“魯鎮(zhèn)”所接納,那么今后“我”又將棲身何處呢?魯迅自己并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我們從《孤獨者》的結尾處,敘事主人公“我”像“狼”一樣,“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至少可以感受到魯迅精神世界的強烈痛感——“哀莫大于心死”。
魯迅自己并不想成為故鄉(xiāng)的“異類”,但“魯鎮(zhèn)”還是把他看成了“異類”,“無可奈何的悲憤,是令人不得不舍棄的”,(45)所以失去了物資故鄉(xiāng)的魯迅,只能以記憶去重建他的精神家園。尤其是在1924至1926年那段最為艱難的日子里,一部“舊事重提”的《朝花夕拾》,不僅使魯迅徹底擺脫了“自殺”和“殺人”的可怕念頭,(46)同時也使他逐漸走出了“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的思想困境,(47)并最終實現(xiàn)了“反抗絕望”的自我救贖?!冻ㄏκ啊芬粧摺棒旀?zhèn)”往昔的“灰色調(diào)”與“冷色調(diào)”,魯迅也似乎忘卻了“故鄉(xiāng)”的諸多不快,“惟獨在記憶”中保留著“百草園”時代的童年樂趣,每一個記憶都在促“使我時時反顧”。(48)這說明魯迅已經(jīng)從“紛擾”的現(xiàn)實中“閑靜”了下來,更為理性地去看待“故鄉(xiāng)”文化與“故鄉(xiāng)”人,并堅信“活的‘正人君子’們只能騙鳥”,而只有“故鄉(xiāng)”人“積久了的經(jīng)驗”才具有現(xiàn)實意義。(49)魯迅后來曾一再說,在中國“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保?0)“民魂”是什么?不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與符號嗎?這應是“魯鎮(zhèn)”生活經(jīng)驗,給予魯迅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1936年9月,也就魯迅辭世前的一個月,他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寫下了自己生命的最后絕唱:《女吊》。《女吊》以追憶往事的寫作手法,生動地講述了魯迅童年時代,在故鄉(xiāng)“魯鎮(zhèn)”所看過的一臺“鬼”戲,特別是戲里那個紅衣“女吊”,給他留下的印象尤為深刻。魯迅說他后來雖然也看過許多“女吊”戲,但總覺得故鄉(xiāng)那個“女吊”角色,扮相更完美也更可愛,“不是我袒護故鄉(xiāng),我以為還是沒有(故鄉(xiāng)的)好”。魯迅為什么此刻要寫《女吊》?我們已經(jīng)無法加以考證。也許是冥冥之中,他已預感到了大限將至,意識到突然降臨的紅衣“女吊”,就是來帶他魂歸故里的引路使者。這只不過是我的主觀臆說。但魯迅對于“女吊”的那種親近感,至少使我們有理由去相信:魯迅認為就連故鄉(xiāng)的“女吊”,都要“比別的一切鬼魂更美”,(51)那么足見他對故鄉(xiāng)“魯鎮(zhèn)”,是多么得魂牽夢繞啊!所以我說“魯鎮(zhèn)”意象,就是魯迅想要回家的一種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