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獲得首個完整古大熊貓線粒體基因組 將有助于準確還原大熊貓進化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從2.2萬年前的大熊貓化石中提取、捕獲和測序了一個完整的線粒體基因組。這是迄今為止進行基因測序的最古老的大熊貓,將有助于科學家準確還原大熊貓的進化歷史。
該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及其團隊主導、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參與。美國《當代生物學》雜志于北京時間18日在線發(fā)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作為瀕危動物保護物種,大熊貓曾一度分布于中國南部與東南亞地區(qū),覆域遼闊,而如今卻只有位于陜西、甘肅、四川的幾個不同的遺傳種群了?;诂F(xiàn)存大熊貓種群的基因重建可能無法準確描述這一物種的進化歷史,一直以來也沒有科學家從古代大熊貓化石提取到完整線粒體基因組或核基因組來提供新的線索。付巧妹研究團隊的這次研究發(fā)現(xiàn)為此帶來了改變。
據(jù)介紹,該大熊貓化石2014年發(fā)現(xiàn)于廣西慈竹坨洞。后經(jīng)研究測定,這一古大熊貓個體生存的年代在末次盛冰期前后(距今2.2萬年),可以說是迄今為止進行基因測序的最古老的大熊貓,也是第一個被完整測序的古熊貓線粒體基因組。
在中國南方炎熱潮濕的氣候條件下,DNA的保存非常困難,對這里的古代樣本,特別是數(shù)萬年前的樣本進行基因重建更是舉步維艱??蒲袌F隊利用古DNA捕獲技術,使該骨骼材料中仍然存在的極其微量的DNA得以富集,從而順利完成提取和捕獲。而后,科研人員通過將慈竹坨洞個體的線粒體與138個現(xiàn)存熊科個體和31個古代熊科個體的線粒體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慈竹坨個體的線粒體DNA顯示相較于其他熊類而言,與現(xiàn)存大熊貓的遺傳關系最為親近;而大熊貓與其他熊類在1200萬—800萬年前擁有最直接的母系共同祖先。不過,測序結(jié)果也顯示,這一古代大熊貓的種群與現(xiàn)存大熊貓不同,推測在22.7萬至14.4萬年前就已經(jīng)與現(xiàn)存大熊貓的祖先脫離了關系。
根據(jù)此次研究成果,古代大熊貓的歷史呈現(xiàn)出比人類過去所知更多樣、獨特的面貌。該研究所取得的技術成果,表明獲取大熊貓的古核DNA亦指日可待,未來這些數(shù)據(jù)將對準確研究大熊貓的進化歷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