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用文字描繪出“西藏的全景畫”
周勇的詩集《墨水澆灌的青稞》。 周勇供圖
在向往詩與遠方的當(dāng)今時代,人們心中極遠之地的西藏,已經(jīng)成為文學(xué)競相描寫的日常題材。從不同視角觀察西藏的諸多作品中,有一雙眼睛特別清澈和敏銳。這雙眼睛所投射出的目光,劃過珠穆朗瑪峰,掃過雅魯藏布江,越過布達拉宮,閃過大昭寺,化為一篇篇美妙的文章,最終綻放為藏地文學(xué)中的一片格?;ā?/p>
這雙眼睛的主人,就是西藏自治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自治區(qū)社會科學(xué)院副研究員周勇。周勇又名都城,他不僅是一位作家,也是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第七、八批援藏干部。
周勇第一次進藏是在1997年。從那以后,他便與西藏結(jié)緣。因其在西藏的經(jīng)歷,周勇的作品已不是普通游客的簡單視角,所涉及的領(lǐng)域遍及西藏社會、自然的各個方面——從民生到穩(wěn)定,從生態(tài)到國防,從山谷到寺廟,從甜茶館到小酒吧,從世世代代放牧的藏族同胞到主政一方的黨員領(lǐng)導(dǎo)干部,無不在他的觀察與描寫之下。他用筆描繪了河畔藏女、邊塞男兒、佛門弟子、士農(nóng)工商……他的筆如相機鏡頭,攝出了西藏的大美山水、日新月異、無量前途。
如果僅僅把周勇的作品看成調(diào)研報告的集錦,那就遠遠低估了其作品的內(nèi)涵。周勇以其對西藏的觀察和感受,深入地刻畫了他所描寫的主題:從火車上藏族少婦的穿著,聯(lián)想到拉日鐵路給分居兩地的藏族家庭帶來的生活便利;從拉魯濕地上貌似一天不動的牛群,判斷出當(dāng)?shù)丨h(huán)保部門對“拉薩之肺”的保護與拓展;從扎什倫布寺警務(wù)站滿墻的錦旗到藏族阿佳(泛指姐姐)拾金不昧,演繹出民族團結(jié)的感人故事……他用作品為讀者提供了一桌豐盛的“藏地盛宴”。
有人說周勇的報告文學(xué),有如一道道牦牛肉、崗巴羊、藏香豬和石鍋雞;他的散文,又如一碗碗青稞酒、酥油茶和酸奶;他的詩歌,則如美味的糌粑、卡賽和馓子。他的作品充滿了糌粑味、青稞香,讓讀者深度體驗到西藏的熱情、風(fēng)情與激情。
讀周勇的文章,是一種美的享受。他的文筆老到,寫作技巧嫻熟。他的報告文學(xué)結(jié)構(gòu)精巧,散文構(gòu)思精致,詩歌則語言精美。從他的作品里,讀者可以看到雪山冷月、天路牛羊、碧水青稞、衰草斜陽。跟著他的文字,人們可以讀著云、聽著山、織著路、浸著歌。他的作品猶如一罐罐用文字合成的氧氣,沁入人們的身體,激蕩人們的心靈。在他的筆下,西藏的山是有生命的,西藏的雨是有靈氣的,西藏的天與地是可以互換的,西藏的時與空是可以倒置的。他把林卡(漢語意為“園林”)里的帳篷想象成歡樂的航船,把酒吧的斗室幻化為文化的礦藏,把浪花朵朵的拉薩河翻譯成潔白的哈達……
周勇的作品云集在一起,就像一場壯觀的交響樂演出:散文《品讀西藏》,讓人們仿佛聽到扎木聶(藏族彈弦樂器,又稱扎年)的悠悠韻律;《筆尖上的青藏高原》里的詩歌,好象把人們帶進骨笛和嗩吶的輕松與莊嚴之中;而關(guān)于日喀則的報告文學(xué),則讓人們感受到擂響的聲聲戰(zhàn)鼓。他的作品是一幅用文字描畫的藏地《清明上河圖》,他用文字描繪出“西藏的全景圖”。
這些年,去過西藏的人很多,甚至試圖登頂珠峰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然而,炫耀個人經(jīng)歷的作品往往只是一些擺拍的照片和簡單的文字說明。只有擁有家國情懷的人,才能以文學(xué)的手法真正觸摸天頂。讀周勇的作品,人們能夠想象到這位作家巧妙地構(gòu)思,一遍一遍地遣詞,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這些文字凝聚出他寫作時的樣子:行天路,吟長歌,起雄文。在西藏多年的創(chuàng)作中,從怡然自樂到悲天憫人,從淺斟低唱到浩然長嘯,從黯然懷古到還看今朝,他的作品字字都是胸膽開張,句句蕩氣回腸,篇篇都是血氣方剛。
希望人們可以走進周勇的筆底江山,感悟更多他的胸中天地;也希望真正熱愛西藏、熱愛文學(xué)的朋友們,能與周勇一起,共同為西藏奉獻一片離天最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