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盛之“盛”
韓中杰先生去世后6天,2018年4月9日晨,臺灣指揮家陳秋盛先生在睡夢中辭世。海峽兩岸,雖有距離,心之相通,或也有一點唯心甚至唯靈的意思。1990年9月9日,陳秋盛客座中央樂團,音樂會的曲目是:柏遼茲的《羅馬狂歡節(jié)序曲》、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在他音樂會的前一周,樂團上一臺音樂會的指揮就是韓中杰,而且,兩臺音樂會的前兩個曲目是相同的。陳先生到北京客座的音樂會,列在“亞運會藝術(shù)節(jié)”的范疇內(nèi),中央樂團為他的到來與合作,特意在北京飯店舉辦了新聞發(fā)布會。我當時是個記者,有幸受邀,席間與陳先生還有幾句問答。
陳秋盛1990年的大陸之行,是有劃時代意義的。他臨時起意再去一個大陸的城市。時任上海交響樂團總經(jīng)理的錢世錦聽說陳秋盛的這個意向后,立刻向他發(fā)出了邀請,于是,又有了陳秋盛與上海交響樂團的合作。那時錢世錦只能負責陳秋盛從北京到上海的機票和在上海的食宿,演出費是支付不起的。陳秋盛表示理解,欣然前往。
那年,陳秋盛不到50歲。他生于1942年,曾留學(xué)于德國慕尼黑音樂學(xué)院,主修小提琴。1969年學(xué)成后回到臺灣,既在樂團里拉琴,也教學(xué),更對指揮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指揮之路始于自學(xué),一有機會,他就協(xié)助指揮去擔任樂隊的分聲部排練。1971年,陳秋盛再度赴歐洲深造。在維也納音樂大學(xué),他旁聽了著名指揮教授斯瓦洛夫斯基的指揮課。有旁聽的機會,已屬幸運了,因為阿巴多、梅塔、西諾波利這些大名鼎鼎的指揮大師,都曾是斯氏的門徒。在意大利熱那亞歌劇院,陳秋盛有機會觀摩了多位指揮大師的演出,還接觸了大量的歌劇劇目,對他掌握指揮的技術(shù)和規(guī)律,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73年回臺灣后,不久就轉(zhuǎn)到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從指揮做到了團長,一直工作到2003年。
1995年,陳秋盛應(yīng)邀擔任中央歌劇院新年音樂會的特邀指揮。歌劇院的經(jīng)濟狀況比幾年前的“上交”強不到哪去,只能支付他的食宿行,但這并未影響他與歌劇院的合作,而且一連合作了三年的新年音樂會。歌劇院樂團團長金紀廣和陳秋盛一見如故,不僅請他到家里吃飯,還陪他逛古玩市場,選購了幾方他心愛的硯臺。
1998年,陳秋盛率領(lǐng)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來到大陸,分別在京滬兩地舉行了交響音樂會。
陳秋盛還是“臺北市音樂季”的策劃者和推動者之一,經(jīng)他力薦,1998年4月-5月,中央歌劇院攜《圖蘭朵》和《馬可·波羅》兩部歌劇赴臺北參加音樂季。其間,陳秋盛還指揮歌劇院演出了威爾第的《安魂曲》。那年臺幣貶值,為保證接待中央歌劇院近200人的隊伍到臺灣演出,陳秋盛力主取消了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的訪臺計劃。在接受歌劇院中提琴演奏員、樂評人景作人的采訪時,他對中央歌劇院的合唱團和樂團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評價,并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實踐機會。談到王世光作曲的歌劇《馬可·波羅》時,他說:這部作品寫得很出色,有大量具有豐富情感的旋律,民族性、戲劇性都很強烈,對于中國民族歌劇的發(fā)展,這樣的作品是更有價值的,它是扎根在民族的土壤當中,是中國民眾易于接受的。
退休后的陳秋盛,曾在多所大學(xué)任教,也曾客座臺灣的幾個樂團。在他人眼里,他不再是那個嚴厲的指揮家,變成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頭了。2016年,金紀廣赴臺參加藝術(shù)節(jié)的活動,專程從宜蘭赴桃園去看望他。兩位老友,一壺老酒,開懷暢談,相期再見,未料竟是永別!
投身、推進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人民加深相互了解,是臺灣指揮家陳秋盛先生在他的藝術(shù)盛年做出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