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期魯藝版畫漂洋過海回歸中國
時隔73年,美國空軍航空部隊飛行員喬治·韓倫(George A. Hanlon)中校的子女帶著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版畫名家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40年代的木刻版畫飄洋過海,15幅珍貴版畫重新回到了中國。
4月21日,“歸來:藝術穿越時空——韓倫中校捐贈延安魯藝版畫捐贈儀式暨主題展開幕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儀式上,由上海東影傳媒有限公司制作的韓倫中校捐贈版畫紀錄片《歸來》正式發(fā)布。
韓倫中校為美國陸軍航空隊(今美國空軍前身)隊員,1944年9月8日,其所屬機組在執(zhí)行對日轟炸任務后遭日機追襲,飛機墜于渤海海濱。韓倫中校與其他6名組員安全跳傘,在中國軍民的傾力護送下,徒步1500余公里,歷時四個多月,途經今河北、北京、山西、陜西等省市,突破日軍無數封鎖線,從渤海之濱來到黃土高原,于1945年1月12日,平安抵達革命圣地延安。韓倫中校等人在延安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的接見,并受贈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版畫作品集共15幅。
版畫捐贈人韓倫中校的后人丹尼斯·韓倫表示:“這套木版畫一直掛在我們家里顯眼的位置。每當有客人來訪,它們都是焦點和話題的起點。我們的父親通過它們銘記他在中國度過的時光,還有在那里邂逅的中國人民。他常常提到他在中國的那段冒險。父親過世后,版畫又承載起我們對他的回憶,記起他那段在中國的經歷以及當時的中國人民給予他的救助。這套版畫延續(xù)著我們一家和中國的聯系。父親生前一直想要再回到中國看看,我們希望這次向復旦大學的捐贈可以彌補他這一未完成的心愿。”
丹尼斯·韓倫說:“從小我們就看著這些版畫。但是對我來說,我從未真正了解他們的意義。直至1966年,我當時還在讀高中,拜讀了賽珍珠的著作《大地》。這本感人至深的書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一個特殊時期的中國,并讓我對這個我知之甚少的文化產生了興趣。向父親請教這本書以及中國時,父親向我一一詳細介紹了這十六幅版畫。每一幅版畫都講述了一個關于四十年代中國的故事。通過這些版畫,父親描繪出了當時中國的鄉(xiāng)村生活:村莊、集體生活還有與日本的矛盾和斗爭。此外,因為我父親在中國的這段特殊經歷,我們兄妹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使用筷子,在美國很少有孩子能在五六歲的年紀擁有這項技能。”
2017年的一個偶然機會,復旦大學圖書館陳思和館長從密歇根大學唐小兵教授處得知曾經在中國戰(zhàn)斗過的美國已故空軍飛行員韓倫中校收藏的一套魯藝版畫有意捐贈。陳思和館長委托嚴峰書記第一時間聯系了唐小兵教授,希望能夠聯系上韓倫中校的家屬,獲得這次寶貴的接收捐贈的機會。在多方的努力和溝通下,中校的家屬非常愉快地表示愿意把版畫捐贈給復旦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派出王樂副館長遠赴美國,得到韓倫中校子女的熱情接待并順利地將版畫取回。
陳思和表示,“韓倫的子女們將父親收藏的延安版畫捐贈復旦大學圖書館,與本館已經收藏并正在展出的陳毅日記及其藏書(陳毅元帥的子女所捐贈),構成了本館紅色經典收藏的特殊性。而且延安版畫原件的意義,不僅僅為版畫創(chuàng)作及其物質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版畫背后的故事。中美兩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凝結起來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精神,這些具有傳奇性、文學性、真實性的動人故事,將會在復旦大學一代代青年學生中廣為流傳,深受教育,成為一種精神性的象征,象征著中美兩國人民之間世代友誼與感情?!?/p>
木刻版畫作為一種特殊的造型藝術,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方式,因其自身創(chuàng)作材料較易獲取,印刷制作具有可復制性,成為了抗日戰(zhàn)線上的“特殊的武器”。版畫捐贈聯絡人、密歇根大學教授唐小兵表示,“抗戰(zhàn)時期延安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獨樹一幟,富有情節(jié)性、直觀化等特點,有效地起到宣傳革命信仰、凝聚民族精神、打擊敵人的重要作用。延安的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涉及陜甘寧邊區(qū)及相關解放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俗等多個領域,為研究這段抗戰(zhàn)時期的歷史背景、人民精神狀態(tài)、當地民俗風情提供了生動詳實的材料。韓倫中校家屬向復旦大學圖書館捐贈的這批版畫資料,蘊含著兩國軍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難忘歲月里戮力同心抗擊日寇的戰(zhàn)斗友誼?!?/p>
據悉,韓倫中校子女捐贈的這批版畫共計15幅,均創(chuàng)作于1941年至1944年期間,其中1943年的作品最多,有7幅;1944年的作品6幅;其他年份的作品各一幅。創(chuàng)作者包括:古元(5幅)、彥涵(5幅)、計桂森(2幅)、力群(1幅)、胡一川(1幅)、馬達(1幅)。為了更好地收藏、陳列這批版畫,發(fā)揚其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復旦大學圖書館專門設置以韓倫中校命名的展室,結合多種形式展陳受贈的魯藝版畫和版畫背后的故事。版畫原件將在復旦大學理科圖書館展出到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