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少數民族文學:沉實與綺艷的風景
綜觀2017年度的少數民族文學,看似波瀾不驚,卻又有著不少的驚喜。5月31日,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獲獎名單公示,我國首套以民族立卷的文學叢書《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名列其中;眾多文學刊物刊登了一大批少數民族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首屆“土家族文學獎”、《民族文學》年度獎等文學獎項的評選也都從不同角度展示著當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績。此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文學會議的召開,如由《民族文學》雜志社與廣西民族大學在南寧相思湖畔舉辦了“少數民族80后、90后作家對話會”,共有來自18個民族的40余位青年作家、批評家參會,也可以看作是對當下少數民族文學青年作家的一次集中檢閱。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從不同的方面為少數民族文學的創(chuàng)作注入了動力,特別是近幾年來逐漸浮現(xiàn)的文壇新秀,正在以嶄新的面目登上文壇,書寫出不同的文學風景。這是我們在考察每一年度的少數民族文學出版時需要注意的新態(tài)勢。
一
2017年,少數民族兒童文學領域出版了多套叢書。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套:一套為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兒童文學原創(chuàng)書系”,其中包括來自10個不同少數民族作家創(chuàng)作的10部風情各異的小說;另一套為青海人民出版社策劃出版的“青海世居少數民族少兒長篇小說叢書”,囊括了講述6個世居于青海的少數民族的生活故事的6部小說。
這兩套兒童文學叢書,所選作家來自不同地域的10余個不同民族,是對少數民族兒童生活畫卷的多方描繪,充分體現(xiàn)了少數民族文學獨特的地域性與多樣性。這些作品或是“自傳式”的成長故事,或是對當下生活的生動記錄,又或是童話式的講述,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勾勒出了不同民族生活中的萬千世相,其中內蘊著的是童真、童趣,以及由此生發(fā)出的對真善美的追求。
回族作家馬金蓮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兒童為書寫對象或者是直接以兒童的視角來展開敘事的。由她所著的《數星星的孩子》中,“數星星”是這些鄉(xiāng)村孩子們閑暇時的娛樂,在對于“星空”的想象中,孩子們感受到的不僅有星月夜的神秘美感,還有對于博大世界的憧憬。這也在主人公尕蛋巴巴心中埋下了“走出去”的種子,這樣含蘊著積極向上、努力求索精神的故事對于閱讀者尤其是少年兒童而言,無疑有著很強的啟發(fā)性。滿族作家王立春則在《蒲河小鎮(zhèn)》里用5個不同的關鍵詞或人物結構起了自己的故事,看似松散,實際上卻由“我”的視角把整個蒲河小鎮(zhèn)上的人、事、物都串聯(lián)了起來,故事簡單,但暗含溫情。通篇是年少時的回憶,很少用成年之后的眼光來判斷,讀起來頗有些《城南舊事》的味道。
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讓的長篇兒童小說《小牧馬人》以一個陰錯陽差誤入歧途的草原少年在輟學后返回草原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為主線,展現(xiàn)了草原少年牧馬人阿秀的成長之路。少年阿秀盡管學習上有著很多磕磕絆絆,在學校里也常被壞學生欺負,但他內心一直保持著純真。而且,作為牧馬人后代的阿秀心中一直有著一種召喚,那就是對于草原放牧生活的向往。在一次與母馬“花鹿”和它的孩子小馬駒“玉鹿”的離家之行中,他和兩匹馬一起經歷了一次艱難卻又奇妙的旅程。當他們一起走出迷途,踏上回家之路的時候,也預示著阿秀解開了與姐姐之間的心結,完成了自我的成長。
由曹誰所創(chuàng)作的《雪豹王子》則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可可西里動物世界中的雪豹王子強巴的成長之路。原本寧靜、美麗的可可西里,隨著人類(偷獵者)的進入,這里的靜美被獵槍的血腥打破了。在失去父親之后,雪豹王子強巴帶著使命開始了拯救家園、守衛(wèi)圣境的漫長之路。這毫無疑問正是對強巴成長歷練的刻繪,作家也巧妙地設置了一個懸念:雪豹王子最終能否趕走江吉和豺狼,拯救卓瑪,恢復可可西里的美麗家園?這樣沒有給出結局的設置在給閱讀者留下懸念的同時,也有對閱讀者繼續(xù)思考、尋求故事背后寓意的鼓勵。
兩套叢書中其他的作品也都以不同的故事來講述著對“成長”的不同理解。例如,哈薩克族作家阿瑟穆·小七在《淘氣的小別克》中用自然、親切的語言以及一系列的小故事塑造了一個調皮搗蛋讓人頭疼不已卻又十分可愛的小男孩形象,其中也折射出了哈薩克人的一些民族性格。景頗族作家瑪波的《背孩子的女孩》寫的是邊地農家女孩在生活重壓之下的各種憧憬和掙扎,書寫出生活痛感的同時也有著對新生活的憧憬。蒙古族作家陳曉雷在小說《黑眼睛藍眼睛》里寫到的是蒙古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的3個少年之間的往事,前半部分寫草原、雪原之上幾個少數民族之間的童趣,后半部分在童年時光里折射出扭曲時代的種種荒誕,沉重也有希望。另外,拉祜族作家李夢薇的《陽光無界》、土家族作家苦金的《白鶴少年》、維吾爾族作家玉蘇甫·艾沙的《綠葉》、土族作家東永學的《天邊的彩虹》、回族作家冶生福的《藍月亮》、蒙古族作家察森敖拉的《天敵》等也都從各個角度書寫著兒童世界的美好與光明。
這兩套兒童文學叢書不但有著對“成長”主題的深切描繪,也有著對童年美好往昔的懷戀與鐫刻。兒童的世界本就是充滿了各種奇妙與可能性,這些小說中的少數民族元素又讓故事充滿了異域的精彩。這樣的閱讀對于本民族兒童是一種熟悉的親切,對于其他民族的兒童又是視野的拓展。一方面,從“書內”的角度來說,這些作品中共同含蘊著的對于“真善美”的訴求,讓閱讀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成長教育,這大概可以說是兩套書的最大亮點;另一方面,在“書外”,這樣的兒童文學叢書的出版,無疑又是對當下少數民族文學的有益補充,正如學者張錦貽所言,“10個作家寫10本書,書寫各自熟悉的生活,采用各自擅長的藝術方式和民族語言,可謂百花齊放。可以說,這套‘書系’試圖以回歸和創(chuàng)新的雙重姿態(tài)建構中國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的新面貌?!?/p>
二
新世紀以來的小說,出現(xiàn)了向現(xiàn)實主義回歸的熱潮。翻閱本年度出版的少數民族小說(集),可以看到作家們保持了對現(xiàn)實的多維關注,以文學的溫度來審視時代與人心。人間煙火,世態(tài)冷暖,小說以“故事”的方式講述現(xiàn)實世界,作家的情懷與思考也就潛藏于文字之中了。
羌族作家羌人六在小說集《伊拉克的石頭》中,以“文學地理學”式的敘述,對自己故鄉(xiāng)“斷裂帶”上的人與事進行了多向度的掃描。現(xiàn)實的地震早已過去,人心里的地震卻一直都在隱隱作痛。集子里的小說基本都以經歷了“地震”的人們?yōu)橹鹘牵瑢懗龅氖遣煌瑐€體在心靈陣痛之下的各種掙扎與奮斗。小說的語言很有質感,這大概得益于作者寫詩的經驗,而言語中又包裹著這些個體生命的痛感,可以說是相得益彰了。
壯族作家韋孟馳在小說集《甘蔗林》中,“散點”式地講述了自己周遭的世界,從故事到行文語言,都有一種粗糲感,帶著來自生活的氣息。每一篇作品的主人公或者視角都是“我”,有寫“我”的愛情、“我”的打工生涯、“我”的童趣,或者是“我”眼中的各式生活面貌,似乎所講故事均為自己之事,即使小說中講述者、主人公并非是“我”,但總能讀出那種隱藏于其后的“我”的氣息。這些小說語調平淡,故事也很少有大起大落,講述者也似乎漫不經心,但是包裹在這平淡無奇中的故事很多讓人讀后頓覺心酸不已。作家在不動聲色中就將整個生活都推到了我們面前。
在2017年,馬金蓮的創(chuàng)作頗豐,除了前文提及的兒童文學之外,還有兩本新作《繡鴛鴦》和《難腸》出版。馬金蓮依然是在用自己平淡如水的語言講述著鄉(xiāng)景、鄉(xiāng)情與鄉(xiāng)事,婦女與少年則是這些故事的中心,并從其中映射出廣博的情懷。在《老人與窯》中,阿訇身上的那種博愛的精神默默地影響著“我”,多年后“我”也成為一名阿訇。不論是《堅硬的月光》中一生承受了無數磨難的奶奶,還是《利刃》中失去愛子哈兒的孤獨母親,又或是《口喚》里一直存在于爺爺深深惦念里的那位救命恩人干奶奶,她們無一不是那片土地之上純凈的代表。這片土地孕育了生命,也塑造了鄉(xiāng)民的品格,同時也給予了他們延續(xù)的力量。
彝族作家阿微木依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集《出山》。她的寫作并不花哨,平實的語言加上平實的故事,小說整體上呈現(xiàn)出一種“實”感,在寫一群山里人平常無奇生活的同時也有她自己默默的憐憫包裹于其中。如《出山》中對奶奶幾次“出”與“不出”之間的猶豫的描寫,實際上寫出的是一種老無所依的無奈痛楚,尤其這樣的故事由“我”這一個兒童之視角來講述,單純眼光中看到的老年人孤苦無依就顯得格外震動人心。當然,在這樣的“實寫”之外,也有著虛實真幻起起伏伏的試驗手法,如《邊界》中對陳老媽媽死后之事的想象,似真似幻;《牧羊人》里張果子愛情故事的奇幻色彩,這些都讓小說有了先鋒的氣息。
現(xiàn)實的故事精彩紛呈,而歷史的幻魅也同樣值得探究。將目光投向民族歷史的源頭,去探尋“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是當下少數民族作家確證民族文化在場最為有效的書寫手段。因此,少數民族作家們帶著對歷史情懷的追尋,將書寫的筆觸指向族群歷史煙云之中。彝族作家英布草心推出了“彝人三部曲”之第一部《第三世界》。在這里,英布草心精心建構的彝族歷史空間已經初見雛形。小說頗有以文學為彝族立史的意味,實際上這樣的寫作觀在英布草心之前的兩部小說《瑪庵夢》《虛野》中已經有了很清晰的表達。不管是法師還是土王,都在走走停停中走進了彝族氤氳的歷史煙云中。在小說中,魯從一個普通人開始一路成長,經歷了小法師、帶兵官、大首領的身份更迭,最后成為彝族土王,魯一生的榮辱浮沉照見了三代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和人事更迭,也照見了彝族的悠遠歷史,而在小說中時隱時現(xiàn)的“在路上”的思考也讓這樣一部“史詩”具有了向深度開掘的文學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小說不僅僅是英雄的戰(zhàn)歌,也同樣是一曲民族的頌歌。
2017年的少數民族小說創(chuàng)作中,年輕作家成為中堅力量,特別是“80后”作家,迎來了寫作的豐收期。而很多“90后”新銳力量也迅速崛起,無疑也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學活力?;刈遄骷宜伟⒙霭媪俗约旱牡谝徊啃≌f集《內陸島嶼》,語言的精致與細節(jié)的充沛都體現(xiàn)出這位年輕作家的文學素養(yǎng),而閱讀過程中那在實感的漫溢與虛感的輕盈之間的切換又透射出作家自身對于多向度文學傳統(tǒng)的汲取、融合。蒙古族作家蘇笑嫣出道很早,《果粒年華》是對她多年寫作生涯的總結,關于青春、成長中那些朦朧、不可言說的或酸或甜的滋味的發(fā)現(xiàn),也讓她在青春寫作中獲得了獨特的標志。
關注現(xiàn)實以及其中的普通人,是這些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一個重要的聚焦點,在書寫現(xiàn)實面貌是怎樣的同時,他們也都普遍呈現(xiàn)出了對現(xiàn)實生活何以如此的追問,而如何更進一步地去追索潛藏于平常生活碎片中的幽微并以文學的方式審視人性存在,將是這些作家努力的方向。
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散文似乎可以看作是最貼近于大地的書寫方式。自然界中的大地并非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它如同一個巨大的生命圈,既包括土壤、水和空氣,也將生長在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體納入其中。居于其中的作家以筆觸為印來為大地留跡,也實在可以稱作是對大地的貼近。凝視大地與泥土,是這些作家共同的書寫姿態(tài),也是散文的品格所在。
回族作家葉多多推出了散文集《銀飾的馬鞍》。作為一個親歷者,她堅持“在場式寫作”,這使得她的文字充盈著最為真實的溫度。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高原山地將深沉厚重賦予了山民。踏足在祖先行走過的路上,近距離觸摸歷史,在那銀飾的馬鞍之上,葉多多看到的是山地獨有的那種厚重和茂盛的生命力,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銘刻在山地子民們的骨血深處。
白族作家彭愫英在散文集《怒江記》中也同樣是以自己的腳步在丈量怒江邊的滇西大地,并用文字的形式把這種虔誠與情懷定格在了紙面之上?!杜洝凡⒎呛唵蔚挠斡洠谖淖种芯幙棾龅氖亲约簩τ谝粭l河流、一脈古道、一座古村落、一群遠行客的縷縷悼念?,F(xiàn)代“速度”逐漸穿透了大山,讓曾經的高山阻隔成為遠去的背影,與怒江的奔騰洶涌相伴著的鹽馬古道也卸下了身上數不盡的足印,靜默于高原群山中。盡管它沉默了、寂靜了,卻并不代表被遺忘。彭愫英的行走與記錄讓這條靜默的古道抖落掉歷史的塵埃,在文字里慢慢復活,講出它所承載的數百年的滄桑歲月。
土家族作家陳丹玲沒有進行遠足,在《村莊旁邊的補白》中她只是將目光集中于自己的安居之地:梵凈山西麓的印江小城。《村莊旁邊的補白》寫的是個人史,但這一個體背后所承載的卻是村莊的歷史、造紙的歷史。這樣的小中見大,在彝族作家左中美那里同樣存在,作為一個“從村莊出發(fā)”的寫作者,她從與安居地密切關聯(lián)的種種細微之物著手,在《安寧大地》中為那并未完成的“村莊”進行著講述。兩位女作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以一些零散的事與物來進行講述,在這看似散漫、隨意的拼貼里,我們讀到的是作家選擇的苦心以及對安居地的博愛。彝族作家布鷹升的《在涼山》對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涼山土地幾十年來的點滴變化進行深情的書寫,文字里滿是懇切。
四
詩歌是少數民族文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睹褡逦膶W》以及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眾多刊物,推出了一系列優(yōu)秀詩人的詩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一代的詩人們展現(xiàn)出非常旺盛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各具神韻的作品展現(xiàn)了自己的風采。
很多少數民族詩人紛紛推出自己的詩集。比如,彝族詩人吉木狼格推出了詩集《立場》,節(jié)制、簡約的語言寫出的是詩人對生活、世界的感悟與沉思。滿族作家寧延達的《假設之詩》、撒拉族作家韓原林的《生命之戀》等也值得關注?;刈遄骷移钍就瞥隽俗约旱牡谝徊吭娂侗拔⒌脑煳铩罚x者從詩行里讀出的是“90后”詩人對于世界的復雜態(tài)度。這些詩歌既有著可以概稱為“先鋒”的實驗性,也有著從他內心生長出來的、與族群相關的凝重。
還有一些刊物,是以專號的形式推出一個詩歌群體。比如,《彝詩鑒》在2017年推出兩卷,集中收錄了約70位彝族詩人的詩作,當下活躍的詩人基本都有收錄。以“詩鑒”的形式來對每一年彝詩創(chuàng)作狀況進行掃描,一方面形成了對文學現(xiàn)場的追蹤考察,另一方面,這樣的“詩鑒”也讓少數民族文學在更廣意義上的中國多民族文學場域中獲得了同步的呈現(xiàn)?!斗痦斏健愤B續(xù)推出“80后90后少數民族詩人詩選”專號與“少數民族詩人詩歌”專號。在這其中,既有早已成名的前輩詩人,更多的是那些并不知名的新生力量,盡管略顯粗糲或稚嫩,但也內蘊著新鮮的活力。年輕的文學新軍帶著來自民間的文學力量,走進我們的視野中,他們在詩歌中或關注世界,或思考自我,以自己的文字寫出了不一樣的風景。
總之,在2017年的少數民族文學領域,不同代際的作家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書寫著自我與時代的種種關聯(lián),新的文學力量不斷在崛起。當然,在看到創(chuàng)作繁榮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在當下的少數民族文學中,真正有分量的作品依然不多。而對于年輕作家來說,如何從自己族群身份經驗的單向表達轉向與時代做多向度、深度的對話,以及在關注、描寫現(xiàn)實的同時進行深層追問,這些都是他們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值得我們持續(xù)關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