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俗字研究的新成果
俗字是與正字相對而言、寫法通俗的異體字。俗字的研究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頗為沉寂。蔣禮鴻在《中國俗文字學研究導言》中曾指出:“至于隸書以下的文字的研究,前人就不曾很好地系統(tǒng)地做過”,“俗文字學在文字學這個部門中到今天還幾乎是空白的”。90年代以來,俗字研究工作逐步開展,取得了很大進步,《明清小說俗字研究》(曾良著,商務印書館2017年7月版)就是一部有分量的俗字研究著作。
漢字體系影響俗字構成
在研究語料上,該著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為主要材料,輔以《古本小說叢刊》和其他明清小說原始抄本、刻本等,材料來源翔實可靠。全書共分十五章,內容涉及明清俗字研究的價值、明清俗字的構形和分析、解讀明清俗字應注意的問題、明清俗寫的多種形體表現、識讀俗字的方法、符號化簡省的俗字構形等,對明清小說中的俗字進行了系統(tǒng)整理研究。它不僅為漢語俗字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而且對明清各種俗字現象進行了深入討論,有助于更好地認識漢字在明清時期的發(fā)展,對漢語俗語詞研究、古籍整理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全書輯錄了大量俗字字例,就一些俗字的來源和演變進行了分析,注意在整個漢字體系的框架內探討具體俗字的動態(tài)調整和演變。如第八章論述了“漢字體系對創(chuàng)造俗字的影響”,提出漢字符號的系統(tǒng)性和意符的功能影響俗字的構成:表示動詞往往增加或改造偏旁為意符“扌”,例如“診”寫作“抮”、“彈”寫作“撣”之類;為后起區(qū)別俗字加上符合漢字體系的意符,例如“理睬”義開始寫作“採”,因與眼睛有關,后俗寫改為“睬”;又如“陰”本作“陰”,“月”為太陰之精,故俗寫改從“月”作“陰”。
解釋方俗音的詞匯擴散
在考察明清小說俗字時,解決許多俗字的識讀問題,將俗字識讀與詞語考釋、歷時詞匯的研究結合起來,是該著的一大特色。例如,第十三章“俗字與歷時詞匯的探討”討論了以下各例:《古本小說集成》清刊本《醒夢駢言》第六回“陰寧也是不安的”一語中,“寧”實為“靈”的方言記音字;《古本小說集成》明刊本《古今小說》第十卷《滕大尹魄斷家私》中“撚在成大身上”一語中,“撚”即“捻”,記錄的是“捏”的音義。如此之類,皆當從方言求之。而當方言語音的影響擴大后,其他文獻也模仿該方言現象,此即“方俗音的詞匯擴散”。例如《古本小說集成》明刊本《戚南塘剿平倭寇志傳》中有“馀皆趁是”之語,“趁是”即“稱是”;又如《古本小說集成》明刊本《近報平譚平虜傳》中有“稱他幾兩銀子”之語,“稱”義為“趁”?!胺Q”、“趁”不分,是南方方音,隨著通俗小說的擴散,詞匯的使用區(qū)域也在擴散,造成“乘船”可以寫作“趁船”的現象。又如“怎奈”、“曾奈”、“爭奈”等同詞異寫,同樣是因為方言中語音相同進而擴散到多種通俗小說中。
歸納識讀俗字的方法
在進行明清小說俗字研究的同時,作者還對古代小說的整理規(guī)則、俗字的識讀與整理、語詞多種書面形式的變化等做了有益探討。例如,第六章歸納了識讀俗字的方法:比較歸納、弄清俗字的構形原理、利用異文、利用音韻學知識、利用古籍俗寫相混例、利用古籍提供的有用信息、根據復現率判斷俗字。這些方法的歸納,是作者長期從事相關研究的總結,極具操作性。
這些方法的使用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需要文字、音韻、訓詁、文獻等多種相關研究作基礎。如“碰見”之義的“碰”,即“逢”的后起記音字,早期除了“碰”的寫法之外,還可以寫作“硼”、“磞”,或從“手”旁作“掤”等。又如《古本小說集成》清刊本《醒世姻緣傳》中有“偺拇量著,也得甚么禮酬他”語,“拇量”即“摸量”,同書異文可證,義為“估量”。從音韻來說,“摸”、“莫”、“母”、“拇”古音同,可以互相通借,由此可明了明清小說中的俗字成因。
運用多種語料得心應手
作者對于各種語料的運用得心應手,諸如佛經文獻、敦煌文獻、出土墓志、各種傳世文獻,以及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的各種字書、韻書等材料,信手拈來,反映出深厚的學術功力。例如,第十三章在說到“俗字與歷時詞匯的探討”時,舉例說到“這”作近借代詞的用法,這一用法跟“適”關系密切。《增韻·馬韻》:“這,凡稱此個為者個,俗多改用這?!备挠谩斑@”的原因是“適”(與“者”同音)的俗寫類似“這”,逐漸訛作表示“迎”義的“這”。在論述這個問題時,既引用了《慧琳音義》《經律異相》《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佛本行集經》等多種佛典文獻,又引用了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等多種著作,論述周詳,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除了學術價值外,這項成果也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其一,通過研究明清小說俗字,對一些俗字的結構和來源作了精彩的實例展示,有助于明清小說的識讀;其二,通過研究明清小說俗字,對當代語文辭書編纂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寶貴意見;其三,通過對影印本明清小說與當代整理本的對比研究,提出了校勘工作需要注意的要點,歸納出俗字通例。這些內容對于今后明清小說乃至其他文獻的進一步整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