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先生的書法藝術
2015年歲末,筆者收到周汝昌先生的女兒倫玲女士寄來的周汝昌先生遺作《永字八法·書法藝術講義》一書。本書是在2006年問世、2011年再版的《永字八法》一書的基礎上,由倫玲整理再版的。筆者虔誠拜讀,愛不釋手。
作為紅學泰斗,周先生在“書學”下的功夫,比“紅學”上多好多,起步也較早,書學著作頗豐,除了一些零散的論文外,尚有《蘭亭秋夜錄》《千古奇文千字文》(與田蘊章合作)等。他在書學上的造詣,需從家學談起。他祖父周銅一生酷愛藝術,喜歡收藏。周銅把自家的一處“柴火”園子,改造成有小橋流水、樓臺亭閣的花園,晚年在園中爽秋樓習字作畫,作品多被鄉(xiāng)民收藏。周汝昌先生的父親景頤公是清朝末科秀才,樂善好施,書法成就頗斐,其墨寶流傳在民間不少。
周汝昌先生在昌字輩弟兄中最小,深得祖輩、父輩疼愛,九歲方入庠讀書。之前,已在祖父、父親調教下讀書習字。入學后也是從習寫柳公權書體開始,進而臨摹歐、趙字帖,甚而鄭板橋的“怪體”也曾涉獵。最后徜徉在書圣王羲之的書體中,讀摹鉆研。他背臨的《蘭亭序》能達到亂真的境界,逐步形成“似王非王”的自家書體。
在日寇侵華時,母校燕京大學被日占領,他為了不受敵偽教育“收編”,回鄉(xiāng)隱于暗室,躲避日偽組織“新民會”的搜尋,就以研習書法為精神寄托,釋散胸中的塊壘。解放后,在京工作時,收藏了不少書帖,臨摹研習。即使在唐山大地震時,躲在“避震棚”中,他仍研習書法,并寫成了《永字八法》一書。
周先生曾說過,他一生最欽佩中華文化的四圣:書圣右軍、詩圣杜甫、情圣雪芹、文圣劉勰。筆者曾當面請教周先生:有人說,您的書體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對嗎?“趙佶是位亡國之君,我怎能臨摹那瘦削無力的書體。書圣王羲之是我頂禮膜拜,一生的追求。”周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