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雷耶斯:因為被馬爾克斯激賞,她一怒擱筆20年
主角叫艾瑪·雷耶斯,可能你從未聽說過她,但看過這個故事后你一定會很想了解她。
她是畫家、作家、知識分子,有兩個最有名的讀者。
作為畫家,她充滿想象力與生命力的畫,讓畢加索欣賞有加,他曾經(jīng)悄悄去看她的畫展,偷偷留下自己的簽名。
詭譎而充滿力量的畫作,讓畢加索嘆為觀止(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作為作家,她渾然天成的寫作,讓寫出《百年孤獨》這種曠世巨著的馬爾克斯驚為天人。
令馬爾克斯興奮難安的艾瑪手稿(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馬爾克斯激動地打電話給她,想讓她把作品出版成書。可能換作其他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對這份贊賞無動于衷,可艾瑪大發(fā)雷霆,甚至因此賭氣,停筆二十年。因為馬爾克斯所激賞的那些文字,原本是她的私人信件。
以上僅僅是她生命中的兩個片段。
她還很可能是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tǒng)的私生女,被譽為拉美藝術(shù)界的“Mamá Grande”(約等同于女版“教父”)。
除此之外,二十世紀最風(fēng)起云涌的時代里,翻卷歷史潮流的那一群藝術(shù)家,幾乎隨便抓起一個就是她的摯友:愛畫自畫像的弗里達、拍了《索多瑪120天》的帕索里尼,文藝青年與學(xué)術(shù)青年共同的終極偶像薩特。
看到這里,你是否以為這是一個受到命運眷顧、銜著金湯匙出生、恃才傲物的女子?
不,全錯。
實際上,艾瑪?shù)耐昶D辛異常。
自有記憶之初,艾瑪就在和一個名為瑪利亞、似乎是媽媽的人一起生活。
然而,這位“媽媽”的行為很神秘,也實在令人頭疼。
瑪利亞經(jīng)常把三個孩子鎖在房間里,然后出門,有時一去就是好幾天,幾個孩子餓得直哭,只能靠鄰居偶爾拿來的玉米糊充饑。
孩子們都不知道父親是誰,也不知道母親是不是瑪利亞。直到有一天,一個男人出現(xiàn)在家里,沒過多久,瑪利亞最小的弟弟就被送走了。那時,艾瑪還不知道,這只是她今后要承受的無數(shù)離別之一。
有一天,瑪利亞做飯時,突然毫無預(yù)兆地大笑起來,接著又淚如泉涌,說他們馬上就要有一座大房子了。就這樣,懵懂的艾瑪從波哥大來到了瓜特克。
在這里,瑪利亞不允許艾瑪出門,也不能和鎮(zhèn)上的孩子有任何接觸,她每天只能待在家里,自己找樂子。但是沒過多久,瑪利亞就“病了”,艾瑪和姐姐又被鎖在了雜物間里,直到看到新生嬰兒的那一刻,她倆全身都僵硬了。
“我們倆跑了出去,跑下了樓梯,沒靠近她床邊,也沒說一個字。我直接去了后院,鉆進烤爐,埃萊娜也鉆了進來。我們沒說話,沒哭,也沒玩耍,只是蜷縮在烤爐里。”
姐妹倆雖然有“媽媽”瑪利亞,但很難說那是正常的母愛,來到異鄉(xiāng)之后,強烈的不安和孤獨從未離開過,突然看到新生兒,更加喪失了安全感。雪上加霜的是,艾瑪在一次慶典時看到了那張來過家里的男人面孔,正在最顯赫的位置上,便下意識喊了出來,瑪利亞大發(fā)雷霆。
“她抓住我們的胳膊,把我們摔倒地上,脫下一只靴子,劈頭蓋臉一頓暴打……等她用靴子打累了,就拽著我們的辮子,把我們的頭往墻上撞,血順著我們的腿和胳膊滴下來。”
艾瑪不動聲色的敘述,令故事更加觸動人心。從此之后,瑪利亞經(jīng)常對孩子拳打腳踢,叫嚷著離開這里。出發(fā)前,仆人抱起新生嬰兒,叫上艾瑪,來到一座白色大房子附近。當明白是來遺棄“小孩”的時候,艾瑪雙腿打戰(zhàn),彈簧一樣跳起來,想要挽回嬰兒。
“貝薩薇抓住我的一條腿,把我摔在了地上,我開始用頭撞地,我感到窒息……我想就是在那一刻,我一下子學(xué)會了什么叫不公,明白了一個四歲孩子也會失去活下去的意愿,只希望自己被地心吞沒。”
四歲,本應(yīng)是無憂無慮的年齡,但艾瑪卻要被迫面對人性的丑陋絕情。后來,瑪利亞認識了一位聊得很投機的先生,在一起回波哥大的旅程中,他們走在前面上了火車,永遠地拋棄了艾瑪。伴隨著傷心與失落,她被神父領(lǐng)進了修道院,從此開始了另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
艾瑪沒有來自父母正常的愛,也非常窮。不僅窮,還有一只眼睛是斜的。
他們最初住在一個暗無天日的房間里,沒有窗戶,每天早晨醒來,艾瑪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垃圾場清倒用了一整夜的便盆,它沒有一天不是滿到要溢出來了。之后,就是跟自己的好朋友“瘸子”一起在垃圾場里玩。
“瘸子總在垃圾場入口等我。我倒空便盆,用樹葉和廢紙迅速擦一下,然后把它藏在一個洞里。有一天瘸子不想玩,因為他肚子疼,于是我們就坐在土堆下面看別人玩。瘸子穿著他那條從沒換過的褲子,褲子比他大出三倍,在腰上打個系起來?!?/p>
斜眼的艾瑪不招人喜歡,就連“媽媽”瑪利亞也不例外。
有一次她的姐姐不小心被燙傷,瑪利亞心疼地念叨:為什么偏偏是好看的這一個。就在那時,艾瑪感受到了這種差異帶來的不同。進了修道院之后,幾乎所有的女孩都嘲笑她,叫她“斜眼”。
在封閉的修道院里,艾瑪開始了她第二階段的人生
但是,盡管艾瑪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生活打過無數(shù)耳光,她依舊對生活充滿向往。
陽光、空氣、自由……在她的世界中,一切新鮮美好的事物都在閃閃發(fā)光。她不但沒有抱怨,反而擁有樂觀的底色與冒險的勇氣。
貧窮慘淡的日子里,艾瑪總是能找到樂趣。剛搬到瓜特克的時候,她不能出門,也不能和同齡人接觸,便和家里的母雞、小豬開心地玩了起來。
“瑪利亞小姐買了些母雞,還有一只小豬,我很愛它,會親它的嘴,把它抱在懷里睡覺。
每次看見一只母雞進面包爐,我就跟著一起鉆進去,在里面靜靜地待上幾個小時,等它下了蛋,撿起來熱乎乎地貼在臉上。
(我)會一連好幾個小時跟我的豬說話,它像狗一樣跟著我到處走,早上見到我會幸福地尖叫?!?/p>
進入修道院,艾瑪每天只能不斷地干活才能償付自己的食宿費用,除此之外,還要被兇悍的修女欺負。但是,艾瑪并沒有沉迷于那些悲慘經(jīng)歷,還認真學(xué)會了令她受益終生的繡工手藝,并且得到了院長親自制作的眼鏡,用來矯正斜眼。
修道院的那扇大門,將艾瑪一關(guān)就是15年。有一天,她無意中聽見了敲擊聲,艾瑪抑制不住好奇心,透過一小塊刮開白漆的玻璃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就在這時,逃離修道院的渴望、對自由和真實世界的向往,充盈了她19歲的心靈。
跟著“媽媽”瑪利亞漂泊,之后被遺棄,接著被領(lǐng)入修道院長達15年。在經(jīng)歷貧窮、欺辱、不公之后,艾瑪終于第一次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獲得了自由。
“關(guān)上身后粗重的大門,我聞到了一股不同于修道院的氣息,冷冽的風(fēng)讓我為自己從門后走了出來而感到震驚,然而一切為時已晚。街道很長,平緩的上坡,盡頭處能看到教堂尖塔的一角。邁步走進外面的世界之前,我發(fā)覺自己很久之前就不再是小女孩了。街上空無一人,只有兩只瘦狗,一只跟在另外一只屁股后面聞著?!?/p>
逃出修道院之后,艾瑪開始學(xué)習(xí)寫字,也自發(fā)地畫起畫來。
她在一生中給友人們寫過幾百封信,那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生會說故事的本領(lǐng),將不堪回首的童年經(jīng)歷化成了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令馬爾克斯驚為天作,于是出現(xiàn)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臨終前,艾瑪終于同意出版,將所得全部捐給哥倫比亞一家慈善機構(gòu),幫助那些和她童年一樣匱乏的孩子們。書一經(jīng)問世就收獲了無數(shù)贊嘆,入選以搜集全球偉大名著為己任的、甄選極為嚴格的“企鵝經(jīng)典”叢書。
這些經(jīng)歷不僅賦予艾瑪令人驚嘆的文筆,也賦予了她珍貴的畫家資質(zhì)。
1949年,她在塞納河左岸舉行個人畫展,最后一位參觀者姍姍走出展廳后,留下了他已經(jīng)為世人熟悉的簽名:畢加索。
艾瑪部分畫作(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這本令馬爾克斯拍手稱贊的書,便是哥倫比亞著名畫家,艾瑪·雷耶斯的書信體自傳《我在秘密生長》。
為什么這個故事令所有人都一見傾心?
因為我們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
相同的是,誰都有難以言說的難過和遺憾。
不同的是,有的人選擇抱怨和放棄,將它們視為死敵;有的人選擇接受和掙脫,將它們視為助力。
很顯然,艾瑪選擇了后者。
這就是為什么,當有人采訪艾瑪對自己童年的看法時,她說:“有時我也覺得挺悲傷,但更多的時候,我認為那其實是一種幸運和特權(quán)?!?/p>
艾瑪·雷耶斯(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自有記憶之初,艾瑪?shù)纳畋愠涑庵嚯y和不公,但她始終保有活力和堅韌,保持對生活的熱情與好奇。簡潔明了的語言之下,是句句刺中內(nèi)心的震撼,滲透著巨大的力量,不時顯現(xiàn)的童真與美好,在禁錮中獲得的自由,令人既心疼又贊嘆。艾瑪好像擁有一張充滿魔力的過濾網(wǎng),將破碎不堪的生活篩掉之后,重組為藝術(shù)世界里的星光。
在一個幾乎無人知曉,無人在意的角落,艾瑪默默發(fā)芽、自我灌溉。直到有一天,她抓住機會翻轉(zhuǎn)了現(xiàn)實。
這就是艾瑪·雷耶斯的“我在秘密生長”。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人世間最美妙的故事,莫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