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探源
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重拾黑水魂)考察組到達壇壇赫哲族漁村。
我們通常說的陸上絲綢之路,是從今天的陜西西安(古稱長安)出發(fā),經(jīng)甘肅張掖、武威,穿越河西走廊,出新疆,跨過帕米爾高原,經(jīng)中亞、西亞,到達希臘和羅馬,全長6000多公里,連接了世界諸多地域和國家。
今年八九月間,由中國民協(xié)和黑龍江民協(xié)聯(lián)合發(fā)起的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重拾黑水魂),考察的卻是一條極其特殊的絲綢之路——我國明代“海西東水陸城驛站”,它是連通東海和日本海的古驛路,打通了我國北方經(jīng)俄羅斯、鄂霍次克海到達歐洲的通道,歷史上稱為“東北亞絲綢之路”。明代巔峰期的“海西東水路城站”,其東端直入北海,西至東北腹地,全程5000公里,最早起始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遼金時期被稱為“鷹路”;聲勢蔚為壯觀,被史學(xué)家譽為經(jīng)略朔方的“水上絲綢之路”。這條絲路堪與鄭和下西洋和張騫出使西域的壯舉媲美。
在歷史上,這條“東北亞絲綢之路”在漢、唐、遼、金、元、明一直暢通,但在清末,它卻被無情地隔斷了……
按照《明海西東水陸城站調(diào)查》記載,今天黑龍江雙城市底失卜驛站為該絲路第一站,共有55個驛站到達庫頁島(今俄羅斯的薩哈連島)入??凇W悦Ъ牵ê邶埥徇h市小河子村)開始,該絲路進入了由俄國人管轄的地域。歷史上,從這里前往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還有930公里,從烏蘇里江口到亨滾河口設(shè)有23個驛站。這一段路程,夏季乘船,冬季坐狗爬犁,故名水狗站等多個名稱,是一條鮮為人知的古絲綢之路。
參與此次絲路探源工程的專家,都是長期從事社會和田野文化探研方面的資深專家,涵蓋了民俗學(xué)、民族學(xué)、文化人類學(xué)、社會學(xué)、民族民間文藝學(xu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xué)等方面。
考察這條絲路的主要難點在于,確定每一個驛站的具體位置和歷史來歷。由于我們無法進入俄境內(nèi),考察主要是在黑龍江境內(nèi)。我們從完好保留下來的第一個驛站,也就是雙城市石崴子村底失卜驛站開始了考察工作。
底失卜驛站:
歷史失去了本真的模樣令人遺憾
“底失卜”系女真語,意為“洶涌的河流”,是指這兒有拉林河、松花江等諸多河流交叉流過。這使得底失卜驛站具有了獨特的身份和經(jīng)濟價值,歷史上這里被稱為海西東水路城站的起點。
如今,底失卜驛站經(jīng)過修復(fù),已經(jīng)對外開放了。處于一片玉米地深處的這處重要遺址,一看就屬新修的古城。雖然保留了歷史的模樣,但走進去后卻不見了自然和歷史的特征,留給今天的只有一口古井和一棵巨大的人造古樹。古井上的井架和轆轤一看就是新仿,而保留下來的原古城墻,人為地修建了石山景觀,完全失去了歷史的本真色彩。
我們不得不深感遺憾。其實,底失卜更應(yīng)該引導(dǎo)人們看的,是那原本的土城土墻、水陸碼頭、驛道上的古樹等,甚至是哪怕一些細微的遺存,也能讓人們感受歷史、見證文化、留住記憶。
在考察中,我們對承載“一帶一路”文化的村落文化進行了重點考察。
我們首先關(guān)注的是村名的變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是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以后,許多自然村落的名字被行政村落名字代替,這造成了我們對歷史記憶追蹤的困惑。但我們對驛站驛路文化考察,卻不能忽略這個要素。
按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所有現(xiàn)代村落的名字都要找到并標出它的原名、曾用名等原始出處。也就是說,自然村落在被行政村落合并綜合前,它的來歷和記憶不能消失,要在轉(zhuǎn)換過程中被記錄下來。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只有邊查文獻,邊要下到田野去對照。
比如歷史上的底失卜驛站,它的所在地是石家村或石家崴子村,而這里今天依然叫石家崴子村,這是重要的歷史印記。
除了石家崴子村名外,我們發(fā)現(xiàn)它和周邊的村落極具絲路特色,如石家崴子屯、王柳罐屯、三成號屯、李地方屯,都記載了古老的驛站驛道文化的自然和生活狀態(tài)。
石家崴子是指這里石姓居多,而石姓正是女真古姓,也就是后來的滿族錫特克里氏,足見當年古驛的人氏來源和文化特征。而三成號村名是當?shù)貜氖聻轶A站驛路生活服務(wù)的店鋪的字號。
據(jù)當?shù)孛袼讓W(xué)者趙田介紹,王柳罐是指當?shù)亓幨炙囀殖雒?,而東北許多地方雖然使用柳罐(一種從井里提水的工具),但直接以此為地名的不多。驛站的院子里留下了古井,這說明王柳罐是當時民風(fēng)民俗的傳承。
在石溝子村考察時,我們認識了當?shù)匾幻耖g收藏者徐世英。多年來,他自費搜集民間的各種鄉(xiāng)土文物,貯存了2萬多件老物件,涉及到東北民間狩獵、漁獵、農(nóng)耕、民俗、信仰等方方面面。我們在他的鄉(xiāng)野民俗博物館考察之后,為他的館藏“把脈”,建議他將展品分門類別地排列開,讓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大放異彩。
阿城:
文化在傳承中獲得生命,也出現(xiàn)誤解
金上京站的阿城站,是東北亞絲路文化的重要驛站驛路。金上京文化中的諸多地點、古城站許多村落的民族民間文化,都體現(xiàn)出了當?shù)孛癖姷纳詈退囆g(shù)的關(guān)系。
在阿城站的小嶺鎮(zhèn)小嶺村,民間木版雕刻藝術(shù)家翟孟義擅長以紫椴木雕刻民間雕畫,如《老湯經(jīng)》《十八怪》《十八匠》等。他的作品體現(xiàn)了絲路上各民族的樂觀主義精神,無論生活多艱難,人們都在笑中度過?!独蟽煽谧ナ印贰剁P地奶孩子》《包豆包》,都給人一種奇妙的生活快樂感。
在這次考察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文化上的忽略。比如翟孟義的“十八怪”中,有一怪為“不吃鮮菜吃酸菜”。其實,正確說法應(yīng)是“大缸小缸漬酸菜”。由于東北冬季天寒地凍,鮮菜無法保存,于是人們發(fā)明出將鮮菜漬酸留到冰天雪地的冬天來吃的做法。
在第15站依蘭斡朵里站(今依蘭馬大屯),在他們的“依蘭民俗博物館”中,我們看到的“十八怪”又有不同。他們以民俗圖畫來表述“十八怪”時,就是“大缸小缸漬酸菜”。
為什么僅僅相隔十幾站,對同一種民俗會有兩種說法?這表明了藝術(shù)家獲得傳統(tǒng)信息時出現(xiàn)了誤讀,因此產(chǎn)生了對文化的誤導(dǎo)。我們文化學(xué)者要有校正生活的責(zé)任和能力,一定要去規(guī)范化,引導(dǎo)人們?nèi)フ_傳承傳統(tǒng)。
依蘭:
一部珍貴的說部文本浮出水面
依蘭是北方重鎮(zhèn)。尤其是在明代,依蘭成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驛路。明代北方邊域加大與各民族的交往,與鄭和處于同時代的女真首領(lǐng)亦失哈曾10次率領(lǐng)船隊北上,進入今鄂霍次克海,看望奴兒干都司的居民,留下了如《雪山罕王》《薩哈連船王》等著名說部故事。
“滿族說部”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至今為止已有46部出版,還有20部已經(jīng)完稿正待出版,共計2000多萬字,是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化史上的重要成果。一段時間以來,許多人認為,經(jīng)過20多年的搶救挖掘,說部文化和文本已被挖盡。但這次,一部珍貴的說部文本浮出水面。
9月3日,我們在依蘭見到了81歲的劉忠生老人。他的家族還掌握一部說部叫《乾隆秘訪三姓》,全文長達13萬字,目前他已整理出3萬多字。
從老人向我們透露的部分情節(jié)中得知,這部長篇說部記載了清代帝王多次巡查邊陲駐防驛站、鞏固大清邊土、振興大清國威的歷史故事和文化篇章。其中包括乾隆看望驛站邊兵、私訪驛站、巧破奇案、征送回族棺罩等故事的記錄,也有對清代及依蘭遠古時期的民族文化、民俗風(fēng)情的詳細生動記載。
這部說部文本的發(fā)現(xiàn),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的一次填補,同時也是對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探源工程的重大支撐和主題的豐富,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佳木斯:
絲路文化的魅力需精心挖掘
佳木斯歷史上被稱為五城六站,是我國古老民族——赫哲族所生活的地方,也是明代海西女真修建的繁華驛站和古城,見證了東北亞絲綢之路的清晰走向。
在佳木斯市敖其鎮(zhèn)的敖其赫哲族村落里,我們見到了赫哲族文化傳承人解文亮的魚皮畫、魚骨畫,作品體現(xiàn)了清晰的民族文化傳承;傳承人尤忠美演唱的赫哲族民歌《大頂子山高又高》,展現(xiàn)出活態(tài)傳承的魅力;赫哲族伊瑪堪傳承人吳玉甫已81歲,他燉魚燙酒,以伊瑪堪長調(diào)和著名赫哲族民歌《烏蘇里船歌》來迎接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考察組。
佳木斯是赫哲族文化的發(fā)源地,同時又是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的發(fā)生地??赡壳?,這些地方看不到清晰的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特征。有些地方由于年代的久遠,往往只剩下一堆土、一塊碑、一個名。仿佛珍貴的文化已經(jīng)在生活中悄然走失了,它真正的文化價值被人們忽略了。
那么,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的真正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在海西東水陸城站中國境內(nèi)最后一個驛站所在地撫遠,我們看到了它可喜的思想飛越和文化本質(zhì)的深刻改變。
就弘揚和傳承邊地民族民間文化而言,去年我們在為撫遠赫哲漁獵文化之鄉(xiāng)掛牌時,許多民族文化事項的思路、風(fēng)格,都還處于確定自身代表性文化的階段。僅一年時間,一股濃郁的民族文化風(fēng)已悄然席卷了這片開放的土地。當?shù)厝烁惺艿搅嗣褡逦幕幕盍Γ⑶覍γ褡逦幕粩嗫偨Y(jié),認真借鑒,取得了顯著成效。
小河子村:
靜寂村莊默守悲涼
考察組抵達的最后一站,是莽吉塔驛站的小河子村。
中國地圖雞嘴部分就是我國最東部——黑龍江省撫遠市抓吉鄉(xiāng),這里是由東南流來的烏蘇里江與由西北流來的黑龍江交匯之地。匯合后的江水在抓吉的群山背后轉(zhuǎn)而流向東北,經(jīng)烏蘇里斯克,直奔鄂霍次克海。
抓吉鄉(xiāng)黑龍江一側(cè)的黑瞎子島往北,在黑龍江南岸有一個小村子,名叫小河子村。那里距撫遠市12公里,距黑瞎子島26公里,距抓吉33公里。小村如今歸通江鄉(xiāng)管轄。在這個擁有90多戶人家的村落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村道或村院里,好久不見人走動,仿佛被歲月遺忘了。
在一個部隊哨所里,考察組成員見到了兩塊石碑,分別寫著“明代東水陸城莽吉塔驛站”“明代東水陸城莽吉塔城”。
到達此地,便是我們這次東北亞絲綢之路文化探源的終點了。我們遙望黑龍江水與烏蘇里江翻騰的水浪攪拌在一起,匯成滔天大浪,消失在茫茫東方的群山和原野的地平線上。
中國東北亞絲綢之路從我國的東方通往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并穿越茫茫的鄂霍次克海到達歐洲。這條水道曾經(jīng)是中華民族的先祖艱辛打通的一條通往西方的便捷之路,可它被歷史阻隔了。到明年,也就是2018年,它整整被阻隔了160年。
在小河子村,84歲的張洪福老人告訴我們,他們世代都遵循著一句遺言:“孩子,守著咱的驛站香火?!鄙习倌陙?,小河子村民主動守護驛站的祭祀地——莽吉塔后山江崖上的白四爺廟,這幾乎成了村里人的默契。
據(jù)傳,在久遠的歷史歲月里,俄人總是設(shè)法跨過江來,侵擾我國的江岸。有一次,一艘俄輪從江上駛過,經(jīng)過小河子村的莽吉塔時,突然狂風(fēng)四起,江水掀起巨大的波浪,掀翻了俄船,船上所有俄國人葬身江底。后來,小河子村的百姓就在山崖峭壁上修了一座廟,起名“白四爺廟”,村民們世代輪流守護。每到春天的“開江日”和秋天的“大馬哈魚獵節(jié)”,村里人都主動帶上“全豬”、香火,到白四爺廟去祭祀。就連俄國輪船路過這里的江面,也會拉響汽笛,向懸崖上的白四爺廟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