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出版
身處逆境如何磨礪自我?何以分辨小聰明與真智慧?當一連串家庭與人生教育問題接踵而至時,千百年來中國家訓中蘊含的智慧往往能指點迷津,予人啟發(fā)。日前,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著述的《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一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書中將重要家訓與歷史人物、典故融為一體,引人深思。
作為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該書跳脫出以個別古代家訓為主的說教式或釋讀式模式,而是點面結合、寓理于情。“就像農(nóng)民種田,播撒下什么種子,日后便會結出怎樣的果實。家教不但是人生的起點,而且伴隨一生,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舉止?!痹谧髡唔n昇看來,家訓不是用來對外吹噓和自我標榜的,它們多在家族內(nèi)部傳承,融合了社會行為準則和家族處世經(jīng)驗,少有大話虛飾,語言樸實,寄望殷殷。
書中提到,比如宋朝史學家司馬光所寫《家范》云:“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使淪于不肖,陷于大惡,入于刑辟,歸于亂亡?!边@段家訓就是提醒做父母的人,不要一味溺愛子女,百依百順往往會調(diào)教出孱弱任性的人格,養(yǎng)成一身孤傲戾氣。韓昇說,家訓一般都是長輩盡心把祖上世代積累下來的真知感悟進行總結歸納,傳授給子孫,要求他們代代身體力行。
家訓短的寥寥數(shù)語,長的卷帙繁多,包含許多教人處世的勸誡,通過講透事理,循循善誘,令人由衷向往,身體力行。古人非常重視家訓的編撰,古家譜往往開卷便有立家格言,作為一個家族的宗旨,自立一格;后面則記載了治家原則,從家庭的基本禮儀規(guī)矩,到諸如立志、砥礪、知書、達禮、勤儉、謙和、興善、除惡等方方面面,無不盡心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