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何為科幻”是拍科幻電影的前提
盡管我們有《三體》這樣耀眼的成果,但嚴格說來,科幻影視劇可以說依然是白紙一張。因為影視項目需要一個巨大的團隊合作完成,而整體水平的提高還需要過程。主創(chuàng)團隊首先就得在項目的策劃階段、在劇本的改編之前,對什么是真正的科幻要達成共識。
科幻作品的基礎應是科學事實或理論
國慶檔前,《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zhàn)》在國內上映,票房超過7億,一如既往地顯示了好萊塢科幻大片強大的市場吸金能力。同時,史上票房冠軍、科幻巨制《阿凡達》系列多部續(xù)集,已于9月在美國加州開拍,4部續(xù)集連拍,預計總制作成本超過10億美元。
的確,科幻是全球電影史上最能贏取票房的電影類型之一,占全球市場4成以上的票房,在好萊塢票房中更超過一半。在全球TOP10的電影票房中,有6部是好萊塢科幻電影。比如,票房第一的《阿凡達》就是科幻電影,其2009年的票房高達28億美元。如果考慮到這8年來的通脹因素,相當于人民幣360億,超過了中國2016年總票房(近460億)的78%!
科幻作品是一種思辨性的文學作品,通常涉及的是想象力的概念,如未來科學技術、太空旅行、時間旅行、光速旅游、平行宇宙以及外星人的生活等。其潛在意義是探索科學和創(chuàng)新,被稱為“思想文學”,通常跟超自然,如與夢幻、神怪等相關類型(屬于奇幻、魔幻、玄幻等)的作品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科幻作品首先應基于科學的事實或理論。被譽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的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因認為:“科幻小說的簡潔定義,是基于對過去和現實世界的充分了解,對未來世界符合科學邏輯的預測?!?/p>
舉例來說,在科幻的世界里,往往時空的跨度巨大無垠,時間動輒一晃幾萬年;而在空間上,整個銀河系還算是渺小的,浩瀚如整個宇宙,甚至多重宇宙、平行宇宙(或稱平行時空、平行世界)。因此,有些科幻作品往往不像一般文學作品,需要設計一兩個主要人物(所謂男主、女主),或者說至少一個科幻概念來貫穿始終。
比如,阿西莫夫的《基地》前后時間跨度上萬年,不可能僅以一個人物,或幾個主要人物來貫穿始終。阿西莫夫非常智慧地采用了心理史學以及“讀心術”等,將整個系列故事串起來,給予讀者以腦洞大開的盛宴。其故事中的科學核心“心理史學”,就糅合了熱力學、歷史學、數學、社會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學、氣體動力學、統(tǒng)計學、大數據分析、電腦、甚至量子力學等方方面面。
這正是科幻作品與一般文學作品最主要的不同點之一。不客氣地說,這可能也正是絕大多數中國影視人,迄今還不完全明白科幻作品這一特點的原因所在。此前楊冪主演的《逆時營救》,模仿《源代碼》故事核就不說了,影片中所描繪的那樣的黑洞蟲洞的平行時空穿越,是沒有物理定律支撐而根本不可能的。
再比如,以近些年來國內影視中最流行的穿越劇為例:從科學上而言,在同一時空中的穿越,或者時間旅行去到未來的橋段還有可能,但穿越到過去是不可能的。因為缺乏科學根基,這些穿越劇就只能算作玄幻劇。
國內的科幻影視或有后發(fā)優(yōu)勢
目前,國內對于科幻作品的普遍認識,似乎是覺得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現實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但實際上,科幻作品必須以科學為基礎,如果在超現實因素中,沒有任何當代科學定律做支撐,顯然只是有“幻”無“科”,即和科幻無關。
假如在一個文學作品中,只要含有超現實因素就能算科幻,那么中國四大名著都可以被列入科幻作品了。這顯然是不恰當的。就拿被定位為“科幻現實主義”的《北京折疊》的故事情節(jié)和結構來說,非常類似加拿大與法國合拍的電影《逆世界》,都是批判階級固化的,并不存在科學定律的內核。而《逆世界》在好萊塢就被清晰地定位為:“劇情(Drama),奇幻(Fantasy),浪漫(Romance)?!币虼?,《北京折疊》的定位,用“優(yōu)秀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顯然更為準確。
順便提一下,其實“雨果獎”就是頒發(fā)給科幻或奇幻作品的。
知道“何為科幻”是拍科幻電影的前提
值得慶幸的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達到了世界科幻的一流水準。劉慈欣的科學基礎扎實,相對論、量子物理等理論基本上都運用到位,而且非常會講故事。他的《三體》主要是描述太空,可謂太空歌劇,其中有日本作家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的影子,故事創(chuàng)作顯然也受到了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影響。
盡管我們有《三體》這樣耀眼的成果,但嚴格說來,科幻影視劇可以說依然是白紙一張。因為影視項目需要一個巨大的團隊合作完成,而整體水平的提高還需要過程。主創(chuàng)團隊首先就得在項目的策劃階段、在劇本的改編之前,對什么是真正的科幻要達成共識。
就拿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而言,他從上世紀30年代末便開始創(chuàng)作這個系列小說了,可好萊塢直到上世紀的60年代后期才確認了電視劇的改編模式,開始搬上電視熒幕;甚至在整整過去差不多半個世紀,才開始將這個系列搬上大電影。
不過,從這個視角來看,中國有后發(fā)優(yōu)勢,科幻電影已然前景顯現:其一,已成為市場開發(fā)的熱點,知名IP制作注入活力;其二,特效技術的升級為科幻電影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