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中華民族的大“道”——讀《吳為山的雕塑世界》
葡文版專集《吳為山的雕塑世界》
我們或許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我們身邊這座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廣廈中,中國畫遍及各處,隨意看去,就能看到畫中樹繁花茂、飛鳥臨空;峰巒迭迭、草木萋萋;谷水潺潺、河流蜿蜒;風(fēng)葉瀟瀟、心韻悠悠,目光所及,竟不得子推蹤跡;忽又見紅墻黛瓦、老木枯枝;賦色淡雅、風(fēng)格清幽,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這其中,或許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許還有一種背景在娓娓道來。然而,這些僅僅都來自直覺,一切盡在不言中。直覺呼之即來,真實存在,但直覺本身卻不包括在畫作之中。在一幅畫中,分散的且不易察覺的枝節(jié)會組成一個整體,而絲絲入扣的布局和整合,才會產(chǎn)生出完整的畫面。正因為直覺,方使我們能感受畫面中的種種關(guān)聯(lián)。
一幅畫作本質(zhì)的東西也許就是這樣,即什么都沒說,什么都沒表,筆墨之中,只留下無聲的告白;我們的眼睛看不到風(fēng),但風(fēng)卻真實存在,如影隨形。此時,無形勝于有形,有形寄寓于無形,神秘莫測,呼之欲出。
我得承認,以前我對此知之甚少,但隨著我一步步深入中華大地,身臨其境,遍覽畫家筆下真容,我便愈感其魅力,愈感其奧妙。我只是在讀了法國偉大的漢學(xué)家李可曼的書之后,才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在此,我引用他的話:“理想的畫作不是在紙上得以成就,而是在賞畫者的精神上得到認同:選用最少的筆墨和啟發(fā)性的元素,將無形的東西留給觀眾想象,這才能使作品的表達貫穿于畫作之中。正所謂‘空谷無聲接千古’‘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就是我們在這里要推崇的東西,即不僅僅是在畫中‘留白’,還要像音樂中‘休止’的處理手法一樣,尋求‘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使詩情畫意盡在其中?!?/p>
幾個月前,當(dāng)我為《吳為山的雕塑世界》一書做序時,我看到雕塑家吳為山先生引用受人崇敬的偉大的哲人老子的話:“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p>
吳為山先生對此歸納總結(jié)為意義深遠的兩句話,在這里我也引用如下:“‘空’是宇宙乾坤之象,是大境界,它吐故納新,包羅萬象。智者得空則思接千古?!?/p>
忽然間,我懂了,人們所要知道、所要了解的,其實遠無止境,正所謂:觀其物,而不知其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習(xí)其道,而不知其道何以而為之。在上述老子的舉例中,車子是由輪圈和輻條組成,輻條為實,為有形之物,輪圈為空,為無形之物,有形作用于無形,車輪才能轉(zhuǎn)動。而器皿也正是因為有中空的部分,才能起到裝東西的作用,否則即使有外殼,也無法發(fā)揮其作用。
這就是“道”,也是吳為山先生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一貫推崇的“大道至上”。他說:“我每天都在通過藝術(shù)實踐,追尋‘道’的真諦,永不言棄……”這一點與葡萄牙小說家沃爾吉里奧·費雷拉的“不可言說”非常相似,即想說的和不想說的,永遠只有到最后那一刻才會揭曉。
吳為山先生的雕刻同樣尋求塑造這樣一種效果,即塑造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其不朽的作品《孔子》就是一個例子,該作品就是試圖重現(xiàn)“人的生理結(jié)構(gòu)與山體之間的結(jié)合點”。對此,吳為山先生闡述說:“自上而下縱觀,山腳、山腰、山頂,層層遞進;自左而右橫看,道道天溝,一瀉而下,縱橫萬里?;蚯捅谄嫱?,或峰壑互生??鬃用婧猴L(fēng),滿懷慈愛,智者仁相,巍然山巔?!?/p>
說到孔子,就不能不提到老子,他們都是吳為山先生作品中出現(xiàn)最多的人物。人物還是那個人物,但塑造出來卻每次都有所不同,因為這兩位是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同時也是普世文化中的大家,其無窮的魅力一直都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在這方面的創(chuàng)作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令人目不暇接,其意義無所不含,對其探索也永無止境。
孔子或老子的每一幅像,由于歷史的原因,多千篇一律,滄桑的面容下籠罩著神秘的光環(huán)。而今,我們終可透過這一切,踏足其神圣的殿堂,重新審視這兩位至圣先哲,聽從他們的召喚,對他們的形象作出前人從未有過的新的解讀。
也許是因為吳為山先生過人的天賦,也許是他無處不在的靈感,吳為山先生在中國文化方面的造詣以及他巨大的名望、設(shè)計和作品,已使他躋身于東方、西方,乃至全世界最顯赫的藝術(shù)家之列。
就像有人指出的那樣,塑造一個民族的靈魂,就是造他人所不能造,做他人所不能及,就是塑造出整個民族的大“道”。毫無疑問,吳為山先生是中國當(dāng)今的雕塑大家,也是中國現(xiàn)代雕塑家中的集大成者,其名聲享譽全球。他和他的作品曾在法國盧浮宮、英國倫敦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以及意大利羅馬威尼斯宮留下過身影,他的作品亦在世界最著名的藝術(shù)展館展出,展覽遍及整個亞洲和西方國家。在中國,在北京、南京、太原、武漢等地顯赫的位置,到處都有他創(chuàng)作的雕塑,這其中也包括澳門,這正是我們所引以為自豪的。吳為山先生是澳門理工學(xué)院的名譽教授——這是中國高校最高的榮譽稱號之一,澳門理工學(xué)院在明德樓大堂為他的作品專門開辟了永久的展出場地和空間,供人們參觀瀏覽。
在盧濟塔尼亞人國際協(xié)會第十二屆大會在澳門召開之際,我們通過《吳為山的雕塑世界》這本書分享吳為山先生的藝術(shù)成就。書籍雖小,但“窺一斑可觀全豹”“透一葉可見泰山”,吳為山先生的藝術(shù)成就對文化整體而言,都極具象征意義。澳門理工學(xué)院的李長森教授對這本書付出很多,正是因為他的翻譯和譯審,我們才得以領(lǐng)略吳為山先生精湛的藝術(shù)造詣和不朽的藝術(shù)成果。李長森教授如作詩填詞一般精準(zhǔn)嫻熟的翻譯,與吳為山先生的作品介紹珠聯(lián)璧合、天衣無縫,使這本書的內(nèi)容和翻譯雙雙達到了藝術(shù)的高峰。我們今天把《吳為山的雕塑世界》介紹給大家,就是要“舉一人之力,勞眾人之功”,將這種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對話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作者為澳門理工學(xué)院葡語教學(xué)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