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讓的“老黑牛”
前往西藏阿里地區(qū)采訪之前,一位老朋友委托我辦件事情:到阿里的札達縣,為設在拉薩的中國首家牦牛博物館拍攝一張“老黑牛墓地”的照片。
札達,老黑牛,便在采訪日程上安排出來。
在地區(qū)所在地獅泉河采訪完成,說起準備去札達尋訪老黑牛,地委領導對老黑牛的故事很熟悉,說老黑牛的故事發(fā)生在波林邊防連,就在札達縣的薩讓鄉(xiāng),并建議我們到薩讓鄉(xiāng)所在地看看,說薩讓鄉(xiāng)固邊興邊和軍民共建的事跡很典型。于是,第二天天沒亮出發(fā),午飯前就趕到了札達縣城。
拜訪縣領導,說明來意,縣里安排宣傳部派人員陪同,但沒有陪同車輛,此時我們對薩讓還完全沒有概念,說有同志陪同,我們就自己去,采訪完晚上就回來,阿里這個季節(jié)晚上十點也不會天黑,時間來得及。
縣領導一聽,當即就樂了:你們自己去肯定不行,道路不熟悉,還是得找同行的。正好薩讓鄉(xiāng)黨委書記在縣里辦完事,剛往回返,被領導電話召回來。我們在縣里的主街上見面,書記是一位精干的軍轉(zhuǎn)干部,剛從內(nèi)地休假回來。因為去年雪大,他在鄉(xiāng)里被封閉了七八個月,直到暮春才從薩讓“解脫”出來,回內(nèi)地輪休。書記說當時從鄉(xiāng)里到就近的兩個村民組,不到幾公里的距離,蹚著一兩米深的積雪得走十多個小時,鄉(xiāng)里出了一個重病號,還是新疆軍區(qū)派直升機接出去的。
說著閑話,同志們買好了干糧,臨出發(fā)的時候,書記看看天色說,但愿不要下雨,要不天黑之前趕不到。
看著一碧如洗的藍天,我有點犯迷糊,這樣的天氣會下雨?何況現(xiàn)在離天黑還有八九個小時呢!
薩讓鄉(xiāng),在距札達縣城一百八十公里的中印邊境。去薩讓的道路,當?shù)厝硕冀兴鞍⒗锏奶炻贰?,言其險峻。阿里,在我們平常的印象里,就是道路艱險的代名詞,“阿里的天路”會是什么樣子?很激發(fā)人的想象。
驅(qū)車上路向西,一路土林丹霞地貌,奇峻崔嵬,持續(xù)爬坡以后,進入連綿的大山,在一個山路分岔處,拐進一座整齊的軍營,這就是波林邊防連??瓷先ムl(xiāng)書記跟部隊很熟悉,在軍營門口辦完手續(xù),連長指導員熱情地把我們迎進營房。
營房院里戳著“波林連4620米”的牌子,無聲地提醒我們這里的海拔高度。營房的窗臺上,用方形罐頭盒種植的綠色植物在陽光下舒展著小小的枝葉,給房間里帶來盎然生機,不大的四個罐頭盒上寫著“能打勝仗”。
聽說我們要了解老黑牛的故事,戰(zhàn)士們七嘴八舌,都很踴躍,連長說這件事汪老兵最清楚,但他帶兵進城采購去了,明天有車隊進薩讓,又讓宣傳員去準備材料。書記見狀說:今天就是帶著來認認門,還得趕緊上路,怕天黑之前趕不到鄉(xiāng)里??磥磉B長指導員知道這條道路的艱險,也不挽留,只是說把材料準備好,到時候請汪老兵好好講講。
離開波林連,又一頭鉆進大山,這回開始真切體會到“阿里的天路”是什么樣的內(nèi)涵了。同行的伙伴都已默不作聲,只聽見車胎和地面的摩擦聲以及刺耳的剎車聲。路上,我們的車還遭遇一次爆胎,幸虧是在平緩的路上。這次爆胎使后來的路途提心吊膽,因為在鄉(xiāng)里無法補胎,我們也不可能把鄉(xiāng)里的備胎帶上,如果再遇上一次爆胎,只好在大山里等候波林連的運輸隊了。
按說,這么些年在西藏行走,走過的路經(jīng)過的山也算不少,但往薩讓去的道路,真可以算是驚險,尤其翻越“之”字形的底加木溝,從谷底到山頂,落差有上千米,“之”字形的山路幾十道拐彎,有的懸崖拐彎處,越野車掉頭都得來好幾把倒擋,不是一個車輪孤懸崖外,就是連續(xù)向后打滑,想著波林連的大卡車要小心翼翼地駛過這樣的險境,強烈的震撼沖擊著我的內(nèi)心。這些險情,對于薩讓的邊防軍人、黨政干部和群眾來說,再普通不過,可在我們看來,為了堅守國土,他們隨時都可能獻出寶貴的生命。
這樣一路行來,向晚七八點鐘,遠遠看見一面山腰上的薩讓鄉(xiāng),在夕陽的余暉下,綠樹環(huán)抱,遠看只有籃球場大小,下到山腳再爬上去,看見有十幾戶人家散落在山坡上,中間有幾排兩層的小樓房,便是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和鄉(xiāng)干部們的住所了。
在鄉(xiāng)里的食堂吃晚飯,有十來個年輕人,都是這兩年分配的大學生,鄉(xiāng)長也是剛從縣機關派來任職的,也很年輕,有這樣一群生龍活虎的青年,使這遙遠的邊境鄉(xiāng)也顯得不再寂寥。晚上跟鄉(xiāng)里的年輕人聊天,了解他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在這個邊境小鎮(zhèn),他們除了肩負著守土固邊、興邊富民的任務,還要與邊防戰(zhàn)士一道,保衛(wèi)祖國邊疆。與內(nèi)地的同齡人相比,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角色、職責,顯得那么別具一格。
因為要再去拜訪波林邊防連,第二天天還沒有大亮,整個薩讓鄉(xiāng)還在靜靜的沉睡中,我們的越野車輕輕打火,離開鄉(xiāng)政府前小小的水泥操場,行駛上了砂石路面。再見了,薩讓,這個小小的邊境鄉(xiāng),也許連內(nèi)地的一個村民小組也趕不上,也許我們很難再一次到這里來,但它卻如此深刻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再見了,薩讓的年輕人!
可能是早起氣溫較低,感覺汽車行駛起來要輕快得多,不知不覺間就到了波林連駐地。營地院落整潔,也是綠色環(huán)抱,但不是樹,這里海拔太高,樹木不能成活,綠色的是草坪,還有塑料大棚,種著蔬菜和一些瓜果。連隊官兵知道我們今天要返回,都有了準備,用甘甜多汁的新疆西瓜招待我們。
大部分戰(zhàn)士已經(jīng)在進行軍事科目訓練了,指導員、幾位干部和宣傳干事給我們介紹情況。薩讓鄉(xiāng)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都有外逃的叛匪回竄,敵情一直比較復雜,波林連肩負著很重的巡邏、戰(zhàn)斗任務,有時在巡邏的路上,前面不知路有多遠,必須做好最壞打算。白天,拉著馬尾巴,踩著齊腰深的積雪,一步一步往前蹚,餓了,啃干糧;渴了,捧口雪。夜晚,在避風的山崖下,用石頭壘個窩,生堆火,大家縮成一團休息。遠處,餓狼的嚎叫聲,讓誰也睡不著覺……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波林連涌現(xiàn)了許多先進模范。說到這里,官兵們不約而同提到了那個特殊的模范——老黑牛。
“哎,快把汪老兵叫來,老黑牛的故事,咱們這里就他熟悉。”指導員說。
一會兒來了一位一米八幾著作訓服的老兵,黝黑臉膛,說話口音很重,一聽就是東北沈陽一帶的人,不善表達,問一句回一句,完全沒有東北老鄉(xiāng)的口若懸河。最后是宣傳干事拿來一份老黑牛生平事跡的簡單文字材料,才算給他解了圍。
老黑牛于1982年來到波林邊防連編外服役,那時候連隊吃水困難,全靠人背馬馱往返于距連隊六百米遠的泉眼,給連隊生活帶來巨大不便。戰(zhàn)士們開始調(diào)教老黑牛,幾個月后,這個通人性的老黑牛獨立承擔起了為全連官兵運水的任務,它每天馱四個水桶,裝水的戰(zhàn)士只要在它背上輕輕一拍,它會準確無誤地依次把水送到各個班排,戰(zhàn)士不從它身上取下水它不走,任務不完成從不吃路邊草,每天馱水往返十多趟甚至二十趟,直到完成任務方才休息。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位記者了解老黑牛的情況后,向上級進行了反映,1986年11月,南疆軍分區(qū)授予老黑牛三等功一次,此后,老黑牛的名聲大振,《解放軍畫報》《解放軍報》都曾登過它的事跡。
后來老黑牛年老體邁,波林連安排人照顧它的生活,但它從不在軍營閑逛,每年老兵復員轉(zhuǎn)業(yè)時,離隊的戰(zhàn)士都要與老黑牛合影留念,老黑牛不知送走了多少個離隊戰(zhàn)友,一晃二十余年,老黑牛成了波林連新老戰(zhàn)士親密的編外戰(zhàn)友,被連隊官兵叫做“編外功臣”。2002年元月5日,與官兵朝夕相處的老黑牛,因年老體衰,心臟病突發(fā),經(jīng)連隊軍醫(yī)搶救無效去世。
老黑牛去世后,波林連按軍人的禮遇為它舉行了隆重葬禮,大力掀起學習“黑牛精神”的活動,學習它吃大苦耐大勞,默默無聞奉獻高原的精神。波林連為老黑牛在營房邊的山坡上建了一個墓,每年新兵到來,會在墓前接受入伍教育,每年老兵退役,會到墓前跟老黑牛告別,獻上潔白的哈達。
遵照老朋友所托,我請汪老兵帶我去看老黑牛的墓碑,老黑牛的墓在離營房幾十米的山坡上,雖然距離不遠,但在這樣的高海拔,依然令人氣喘吁吁。墓是大卵石堆砌,墓碑上部,被戰(zhàn)士們敬獻的哈達包裹了起來,“老黑牛之墓”幾個鮮艷的大字,看得出是不久前新描的。一到墓地,汪老兵就忙著將滾落的石頭整理好,我從不同角度,將這座獨特的墓,包括正在精心修葺墓地的汪老兵收進相機。
連隊對面的山坡上,用白石頭砌著幾個大字——“發(fā)揚光大黑牛精神”。從老黑牛去世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十幾個年頭,十幾年里,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里迎來送往,輪換過多少軍官士兵,“黑牛精神”激勵著一輪又一輪邊防官兵無私奉獻守衛(wèi)邊防,真正踐行著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波林邊防連遠離鄉(xiāng)鎮(zhèn),在這萬山環(huán)繞之中,信息閉塞,條件艱苦,生活單調(diào)、枯燥。但像汪老兵這樣的老兵,沒有半點怨言,用自己的雙手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團隊,十幾年如一日,草皮干枯了再植,一次次長達兩三天的邊防巡邏,沒有泯滅他身上的激情,正是這樣的“黑牛精神”延續(xù),詮釋著波林連官兵們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回縣里的路上了解到,老兵姓汪名洋,是波林連的三級士官,在部隊已經(jīng)服役十多年,在波林連資格最老了。波林連現(xiàn)任的連長,是他帶過的兵;陪著我們下來的縣委宣傳部干部小肖,是他帶過的兵;札達縣的各個單位,還有許多他帶出來的兵。小肖告訴我,汪老兵今年面臨一個選擇,或者晉升四級士官,或者退役。他在波林邊防連十多年,精通部隊的所有事務,但對地方生活卻有太多的不適,這十幾年一直待在阿里,家屬也在阿里,老家反倒很陌生了,很希望能繼續(xù)留在部隊或者在阿里就業(yè)。我真心祝愿他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
回到拉薩后,老朋友看了照片,問我一個問題:老黑牛到底是牦牛還是其他品種的牛?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細問,但我想,是什么品種的牛,真的不重要。
寫這篇文章時,通過鄉(xiāng)黨委書記了解到,今年,汪老兵已經(jīng)光榮晉升四級軍士長。我們祝福他,也祝福波林邊防連的所有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