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生命之痛 ——記2017年國際曼布克獎得主大衛(wèi)·格羅斯曼
以色列作家大衛(wèi)·格羅斯曼
《一匹馬走進酒吧》英文封面
大衛(wèi)·格羅斯曼在頒獎現(xiàn)場
2017年6月,國際曼布克獎(曼布克獎常被稱為“布克獎”,分為曼布克獎和國際曼布克獎)評委會宣布將本年度的布克獎頒給以色列作家大衛(wèi)·格羅斯曼(David Grossman)的長篇小說《一匹馬走進酒吧》。格羅斯曼與其英譯者杰西卡·科恩(Jessica Cohen)共同分享5萬英鎊獎金,同時還各自獲得了1000英鎊入圍獎金。
《一匹馬走進酒吧》
《一匹馬走進酒吧》是一部帶有喜劇色彩的長篇小說。其希伯來文首版出版于2014年,英文版于2016年面世。小說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說類型與規(guī)范,將故事情節(jié)限定在兩個小時內(nèi),地點在當今以色列特拉維夫北部海濱小城納坦亞的一個小酒吧里。主人公多弗·格林斯坦是一位57歲的喜劇演員,他性情古怪,既迷人,又令人生厭。舞臺上的他身材瘦削,身穿破舊的牛仔褲、牛仔靴,表情中流露出人生的某種不稱心,顯然他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時期已經(jīng)一去不返。他先向觀眾講了幾個笑話,但這些笑話似乎并不好笑。觀眾在等待,但接下來的事情更加出乎意料。格林斯坦并不像一般脫口秀演員那樣注重取悅觀眾,而是傷害觀眾,甚至勸說他們與自己一起唱誦反對阿拉伯人的歌曲。
觀眾中有一位耶路撒冷的退休法官,名叫阿維沙伊·拉扎爾,可以說是格林斯坦的“發(fā)小”。拉扎爾在上學期間參加軍訓時曾經(jīng)見證行動笨拙的格林斯坦遭受欺凌,卻沒有出手相助。如今他與格林斯坦已經(jīng)四十多年沒有聯(lián)系,但就在兩個星期前,格林斯坦突然給拉扎爾打電話,邀請他前來觀看演出:“我希望你來看看我,真的來看看我,而后告訴我。”拉扎爾反問:“告訴你什么?”“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倍敃r正經(jīng)歷喪妻之痛的拉扎爾雖然不太情愿,但沒有拒絕。
在小說中,阿維沙伊還充當了敘述人這一角色,換句話說,小說敘寫的正是拉扎爾所目睹的一切。這樣一來,格林斯坦的言談舉止便有機會在拉扎爾的腦海里得以不斷放大。格林斯坦幾乎以吶喊的方式,向觀眾道出他悲慘的童年以及人生中遭受的種種創(chuàng)傷。他的母親是大屠殺幸存者,患有精神疾病,經(jīng)常需要有人看護。父親脾氣暴躁,經(jīng)常對他拳打腳踢。后來他參加了為期一周的軍訓,同樣遭受欺凌。而此時,他患上了前列腺癌,等等。格林斯坦作為大屠殺幸存者的后裔,顯然繼承了父輩所擁有的某種內(nèi)在創(chuàng)傷,這些傷痛成為其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之一。他需要有人證實他的痛苦,并告訴他盡管遭遇人生中的種種不幸,他還是生存下來。但是,他在舞臺上不連貫的吶喊并沒有引起觀眾的震撼,反而令有些觀眾起身離去。
雖然讀者并不十分確定格林斯坦講述自己可怕童年的真正原因,但至少可以斷定作品本身并非單純書寫脫口秀演員的故事,而是蘊藉著作家對藝術、苦難、非常態(tài)社會與人的生存命運的深沉思考,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從以色列現(xiàn)實出發(fā)反觀整個人類境況。雖然這是一部帶有喜劇色彩的小說,但在很多情況下它令人痛徹心扉。
愛與生命之痛
痛,是近年來大衛(wèi)·格羅斯曼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特征。這位在1954年生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本土作家今年已經(jīng)63歲,他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便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迄今已經(jīng)發(fā)表十余部長篇小說,以及多部隨筆集和兒童文學作品,其作品已被翻譯為36種文字,并獲得多種文學獎。確如布克獎獲獎詞所說,這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作家。格羅斯曼一直關注巴以關系、大屠殺等重要而敏感的話題。
他發(fā)表于1986年的長篇小說《證之于:愛》一經(jīng)問世,《紐約時報書評》便將之與??思{的《喧嘩與騷動》、格拉斯的《鐵皮鼓》等經(jīng)典作品相比。長篇小說《羔羊的微笑》(1983)以及《黃風》(1987)、《在火線上沉睡》(1992)、《死亡作為一種生活方式》(2003)等隨筆集率先涉獵約旦河西岸與巴勒斯坦難民營生活,帶著良知拷問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境況。
在巴以問題上,格羅斯曼始終是個理想主義者,認為以色列人需要給巴勒斯坦人和平與平等的權利,而巴勒斯坦人也要認清以色列人的存在,希望巴以兩個民族求同存異,有國界而無戰(zhàn)爭。在他看來,“作家的任務是把手指放在傷口上,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人性與道義問題依舊至關重要?!彼恢痹诿鑼憘€人傷痛、集體傷痛,有些主題雖然危險而令人生畏,但產(chǎn)生了令人感動的文學。
與許多普通以色列人一樣,格羅斯曼非常重視家庭生活,對子女充滿關愛。但是,生活在以色列,他對子女的未來不免憂心忡忡,在1997年和2001年兩次與筆者的交談中,他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這種情緒。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他從孩子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擔心他們能否平安長大。格羅斯曼和夫人從來不讓其中兩個孩子一同乘坐公共汽車出行,這是因為當時以色列的公共汽車經(jīng)常遭到恐怖襲擊,萬一孩子們乘坐同一輛公共汽車時遭遇不測,后果將不堪設想。
但是噩運還是光顧了這個不幸的家庭。按照以色列兵役法,無論男女18歲都要服兵役。格羅斯曼的長子約納坦和次子烏里都曾在裝甲軍團服役。2006年8月第二次黎巴嫩戰(zhàn)爭期間,格羅斯曼的次子烏里隨以色列部隊奉命進入黎巴嫩,格羅斯曼則與另兩位追求和平的左翼作家奧茲和約書亞共同呼吁?;?。兩天后,就在?;鹎暗膸讉€小時,烏里的坦克車被炮火擊中,烏里與坦克上的所有以色列士兵一起遇難。烏里死后,格羅斯曼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發(fā)生了改變。但他還是相信以色列必須與巴勒斯坦實現(xiàn)和平。越不實現(xiàn)和平,越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喪生,越會有更多的家庭遭受不幸。
把傷痛轉化為文字
2010年,格羅斯曼曾應邀訪問中國,我們再次有機會談及創(chuàng)作與人生。從幾年前次子烏里要服兵役開始,格羅斯曼在創(chuàng)作中便直接描寫身邊的現(xiàn)實,描述外部局勢的殘酷如何干擾一個家庭,最后將其毀滅。兒子在第二次黎巴嫩戰(zhàn)爭中死去后萌生的災難意識影響著他人生中的分分秒秒。記憶的力量確實巨大而沉重。然而,寫作為他創(chuàng)造了某種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死亡不再與生命截然對立,在寫作時,他感到自己也不再處于“受難者”與“侵略者”之間的二元對立中。在寫作時,他是一個完整的人,在他的各個部位之間具有自然的通道,有些部位在不放棄其身份的情況下更為親近苦難,親近以色列敵對方所持有的正義主張。
2008年,大衛(wèi)·格羅斯曼發(fā)表了轟動一時的長篇巨著《到大地盡頭》。這部作品的寫作始于烏里服兵役期間。每逢烏里休假回家,或在電話里與父親聊天,都會詢問此書的進展。小說希伯來文標題的含義為“逃離消息的女人”,講述的是以色列女子奧拉期待即將結束兵役的幼子奧弗平安歸來,并計劃母子一起到加利利旅行。不料奧弗擅自做主,報名加入志愿者,去參加新的軍事行動。奧拉感到非常憤怒、難過與擔心,為“逃離”隨時可能收到的奧弗殉職的噩耗,奧拉選擇按照計劃北行,陪同她的是昔日的好友與情人阿夫拉姆,即奧弗的生父。而與她分居多年的丈夫伊蘭正與長子亞當在南美旅行。作品殺青之時,烏里已經(jīng)離開人世。作品不僅流露出格羅斯曼作為以色列父母的內(nèi)在焦慮,以及對子女的關愛與牽掛,而且表現(xiàn)出他對以色列人生存狀況的擔憂。作品著力顯現(xiàn)的不僅是以奧拉為代表的以色列母親們的傷痛與擔憂,以及奧拉家庭可能遭受的毀滅,而且透視出如今以色列人令人擔憂的命運,即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不得不違背個人意愿去獻身。
2011年,格羅斯曼發(fā)表了又一部表達喪子之痛的作品《擺脫時間》,這是一部詩體小說。書中一位不知名的父親有一天突然向妻子宣布他要離開去往“那邊”,去尋找他們死去的兒子:
我得去。
去哪里?
去他那里。
哪里?
他那里,那邊。
去事情發(fā)生的地方?
不是,不是。那邊。
那邊,你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
你可別嚇唬我。
只是再一次看看他。
可你現(xiàn)在能看到什么呢?還留下了什么可看的?
我也許可以在那邊看見他。
也許甚至能和他說說話。
就這樣,這位父親踏上了尋子之旅。在路上,他碰到許許多多失去孩子的人,他們當中有助產(chǎn)士,有補網(wǎng)者,有上年紀的數(shù)學老師,甚至有公爵。他們同樣陷于巨大的喪子之痛中。于是這些人一同行走,且擁有了“行走者”的共同身份。他們提出了許多經(jīng)歷喪親之痛的人們所思考的共同問題:能否,即便是瞬間,可以喚醒死者,使之不受死亡的控制?一位父親對死去愛子的深深思念由此力透紙背。
格羅斯曼的作品雖然十分具有個人色彩,但其重要性與沖擊力卻不能低估,讀者勢必會在父母個人傷痛與民族傷痛之間建立起一種象征性的聯(lián)系。雖然把傷痛轉化為文字絕非輕而易舉,但格羅斯曼竟然奇跡般地實現(xiàn)了讀者的這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