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氏漫畫的治愈功效
《一鉤新月天如水》 豐子愷 作
漫畫,被稱作“紙上的電影”,它通過敘事,讓人進入想象的世界,忘卻周遭令人煩悶的生活,從而進入一段或奇妙、或悲傷、或歡愉的故事當(dāng)中,令人得以介入別的角色而忘掉自己的真實身份。這個過程,通常也是被治愈的過程,因此,我們也常常聽到有的作品被歸為“治愈系”。
“治愈系”一詞來自日本,人們往往把具有感化心靈作用的文藝作品統(tǒng)稱為“治愈系”。事實上,關(guān)于治愈的理念,較早期來自于英國哲學(xué)家阿蘭·德波頓(Alan de Botton)和另一位藝術(shù)史學(xué)家約翰·阿姆斯特朗(John Armstrong)合著的《藝術(shù)的療效》(Art as Therapy)一書,只不過西方人舍用“治愈系”一詞,而采用“療效”。
雖然用詞不同,但是被治愈的過程是相似的。例如,當(dāng)我們在欣賞動畫片《你的名字》時,除了被劇情所吸引,還會陷于想象不能自拔。看著蜿蜒曲折的街巷小徑、夜不閉戶低矮屋舍,幻想自己能夠擁有一輛單車,穿行在這樣的鄉(xiāng)間田野……在90分鐘的電影中,我們就這樣被該片導(dǎo)演新海誠治愈。
為何大家都渴望被治愈呢?
我的朋友朱德庸畫過一部漫畫叫《大家都有病》。何嘗不是呢?雖然外表沒有創(chuàng)傷,但當(dāng)今世界很多人的內(nèi)心或多或少都有隱患。病在哪里呢?傷在哪里呢?誰也說不清,不僅自己說不清,醫(yī)生也同樣說不清。那么,年紀(jì)輕輕,我們就這樣“順其自然”了嗎?當(dāng)然不是,我們可以嘗試去改變。
多年前讀豐子愷的畫和文章,我曾被深深地打動,卻說不出自己被擊中的緣由。好似站在池邊,感受到水里的魚,觀其悠游,伸手一抓卻沒了。對于豐氏漫畫精髓的探究、贊美,向來是不少的,但只有一人使我豁然開朗——朱光潛為豐子愷嘉興畫展寫了一篇文章,評價說:“子愷性情深摯,其作品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對此,我深以為然。
豐子愷漫畫所呈現(xiàn)的,并不是事物的合理性和絕對性,而是事物的荒謬性和相對性;豐氏漫畫所蘊含的,是天真的童心、悲憫慈愛的胸懷、婉轉(zhuǎn)動人的生活;看豐氏漫畫,我們得以小中見大,個中見全。
豐氏漫畫可以矯正健忘,播下希望的種子,進而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重新認識世界。